- TA的动态(0)
-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组织编写 何德旭 夏杰长 张广瑞 刘德谦 顾问 宋瑞 主编 金准 李为人 吴金梅 副主编 2023年01月 出版
简 介:本书围绕“旅游业的变革与重塑”这一主题,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2022~2023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书中“旅游新热点篇”重点回答旅游业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发展的方向、路径、基石、突破点以及热点领域有哪些;“行业新动向篇”重点探讨酒店集团、共享住宿、研学旅行等细分行业以及行业营销、资产证券、产品升级等不同方面的问题;“企业新探索篇”重点关注旅游市场主体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探索和创新;另外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港澳台旅游等报告则为读者了解相关市场发展提供了翔实数据和系统分析。
¥ 94.8 试读
-
何德旭 夏杰长 张广瑞 刘德谦 顾问 宋瑞 主编 金准 李为人 吴金梅 副主编 2022年02月 出版
简 介:本书围绕“旅游新发展格局”这一主题,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具体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新发展格局,如何推进旅游业绿色低碳转型,如何把握科技革命的契机,如何通过新的营销方式在逆境中探寻发展等。二是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京张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浙江、上海等地在冰雪旅游、城市旅游、共同富裕、博物馆旅游等方面已经以及即将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三是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旅游上市等呈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 63.2 试读
-
作者: 何德旭 夏杰长 张广瑞 刘德谦 顾问 宋瑞 主编 金准 李为人 吴金梅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2年02月
简 介:本书围绕“旅游新发展格局”这一主题,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具体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新发展格局,如何推进旅游业绿色低碳转型,如何把握科技革命的契机,如何通过新的营销方式在逆境中探寻发展等。二是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京张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浙江、上海等地在冰雪旅游、城市旅游、共同富裕、博物馆旅游等方面已经以及即将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三是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旅游上市等呈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 63.2 试读
-
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与城市旅游发展 收藏
简 介:建设博物馆之城是北京推进落实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挥首善担当的重要方面,也是北京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支撑。在此背景下,明确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现实基础,梳理其助力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亟待突破的关键方面,进而准确把握建设博物馆之城在北京未来城市旅游发展中的总体定位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 5.54 试读
-
搭建学术平台,发挥智库功能 收藏
出处: 新时代的皮书:未来与趋势
简 介:皮书文章是符合学术规范、反映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研究深度的专论文章。皮书的定位是行业意见领袖,必须打造过硬的作者队伍、树立精品意识、严格把控流程、提升创新意识,并准确把握和捕捉行业热点。“旅游绿皮书”作为国内历史最长、影响广泛的旅游类年度报告,其成功得益于强大的学术积淀和学术网络、敏锐的读者意识和研发意识、持续的决策影响力以及明确的研究主线。
¥ 4.35 试读
-
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十大热点 收藏
作者: 宋瑞 主编 吴金梅 副主编 金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著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简 介: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十大热点为:机构改革为旅游带来新变化;“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成效显著;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发展;霸座现象引发文明旅游反思;境外安全事件警示加强防范;特色小镇发展受到重点关注;高铁线路旅游带动效应凸显;制度红利再促海南旅游发展;景区门票降价仍需狠抓落实;目的地营销新应用打造网红。
¥ 6.68 试读
-
作者: 宋瑞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著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关键词: 全球旅游 机构改革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经济换挡期
简 介:2018年全球经济处于高位回落进程,受宏观经济和贸易摩擦等因素所累,全球旅游增速有所放缓。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简政减税减费有效实施,经济增长速度稳中微降,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升。2018年,中国旅游业进入转折之年:机构改革将旅游发展纳入新的发展轨道;旅游在对外开放和促进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旅游成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新的亮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旅游合作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基础的夯实为旅游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全域旅游全面推进,旅游品质备受重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齐头并进;旅游投资热度不减,投资规模、结构值得关注;主题公园和特色小镇热中有冷,隐忧犹存。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应深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文化和旅游如何融合发展;二是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应如何通过改革与创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 8.34 试读
-
休闲与生活满意度:基于全国样本的实证分析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与时代共奋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成立40周年纪念文集(全2册)
简 介:长久以来,哲学家和社会科学研究者始终不遗余力地探索美好生活的真谛。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作为衡量个体对自身生活评价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张进、马月婷,2007)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简称QOF)整体认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Diener,1984),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便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人们使用各种根植于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与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加以探究。 作为西方社会科学的另一重要命题,休闲研究的历史更为久远,至少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休闲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的话)这一思想就深刻影响着西方文明,成为其社会共识和研究共识。如果说在古希腊先哲那里,这一论断更多是思辨的结果的话,那么后世的研究者则沿着以下两条路径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一是以各种理论假说为前提建立概念性框架,试图系统解释休闲与幸福之间的复杂关系,探寻休闲引致幸福的具体机制,并揭示该机制与各种社会、个体因素之间的复杂关联;二是通过实证方法验证各种理论框架,将其应用于不同群体、不同活动类型,从而检验或修正理论框架。除一般学术研究外,自20世纪中叶开始,休闲也被纳入世界各国及OECD等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Hagerty et al.,2001)。
¥ 3.37 试读
关注TA的人(0)
TA关注的人(0)
正在发生去广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