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次会议走进我的编辑工作
收藏
作者:
马旭
著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关键词:
出处: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第九辑)
简 介:2021年5月我正式成为《中国文学年鉴》(下文简称《年鉴》)的一名编辑,到今天为止,我参与了《年鉴》2021年卷的编纂,正在进行2022年卷的编辑工作。作为一名新编辑,我想分享一些在《年鉴》编撰过程中的体会和自己在编辑路上的成长经历。
我对《年鉴》的认识和了解源于两次编辑部召开的会议,一次是2021年6月25日召开《年鉴》创刊40周年纪念座谈会,另一次是2022年3月15日《年鉴》编辑部召开的编委会与组稿会。第一次会议让我了解了《年鉴》的历史和现状,第二次会议则让我真正理解了《年鉴》编辑的具体工作。我的编辑工作应该从这两次会议谈起。
第一次座谈会召开时,我刚进入编辑部不到一个月。记得在座谈会上,编辑部老主任回忆到《年鉴》创办初期和改刊时期的艰辛:编辑前辈在办刊之初,除了编稿校稿,还要亲自操劳印刷排印的事,为了找到合适的铅字印刷,得不辞辛苦去印刷厂对接印刷事宜,当时编辑部实际承担着编辑、校勘、印刷任务。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年鉴》由于办刊经费的不足,被迫停刊,但当时《年鉴》已经拥有了大批读者,对于停刊之事,读者和学界都感到非常遗憾,文学所领导非常重视此事,经反复研究后,向上级领导请示,最终解决了经费问题,《年鉴》也得以恢复出刊,并补编了此前缺编部分的稿子,从而达成了《年鉴》40年出刊历史的接续。而今,《年鉴》已经走过四十年历程,从创刊之初以“反映我国文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成果,并汇集有关文学研究和评论的重要文献和资料,提供国内外研究中国文学工作者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查考和使用”为宗旨,到今天以“反映年度文学风貌,聚焦年度文学热点,展示年度文学成就,记录年度文学进展”为目的,《年鉴》的工具性已逐渐减弱,学术性却在不断增强。至此,《年鉴》成为国内唯一涵盖从创作、论争到批评、研究的大型文学年刊。当了解了《年鉴》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后,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作为一名新编辑,既要传承《年鉴》优良传统的工作作风,更应该在工作中继往开来,认真总结和思考工作的新局面。文学所有三个独立的编辑部:《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遗产》编辑部和《中国文学年鉴》编辑部。前两者创刊更早,在学术界早已有一定威望,《年鉴》编辑部作为文学所三个编辑部之一,有独立的办公室、专职的编辑人员,薪火相传,一直延续办刊宗旨,在不同时期又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作为编辑部的新成员,我对现在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 2.41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