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中国场景研究沙龙第三期在北京举行

作者:社科文献

来源:社科文献官网

发布时间 2019-12-31 18:00   浏览量 116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中国场景研究沙龙第三期在北京举行

20191221日,中国场景研究沙龙第三期在北京西城区百万庄大街6号方桌咖啡馆举行,本次沙龙聚焦议题是中国场景研究与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与文化产业等学科之间的理论对话,以及实证经验分析过程中的操作化与测量问题。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吴军副教授与王雪梅副教授、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陈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齐骥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良警宇教授、同济大学社会学系钟晓华副教授、中国浦东干部管理学院教研部焦永利副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学系刘欣葵教授以及研究生们等30余人。

在此之前,《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中译版一书,入选社科文献出版社2019年十大好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此理论的普遍关注。该书是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特里·克拉克(Terry N. Clark)和多伦多大学教授丹尼尔·西尔(Daniel A.Silver)领衔的新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团队历时30年,对纽约、芝加哥、多伦多、东京、首尔等35个国际大都市比较研究后完成,对美国城市研究与城市发展转型产生了较大影响。

以下是嘉宾们的精彩发言,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1、场景理论需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陈波教授结合中国文化政策转型实践和文化场景的中国化,提出了基于场景理论的文化空间理论:“具体文化空间由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机制空间构成。文化空间理论研究的是在后工业化时代,一定空间内,依靠何种因素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文化环境和设施蕴涵的价值观与创造性群体等新兴阶层的内在关联,文化要素如何以物质或非物质实体的形式对后工业社会产生重要作用。”

中1.png

1



陈波教授、博士生导师

2、场景理论使得不同学科领域重新认识城市,重新认识时间和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学院齐骥教授指出,场景理论使得不同学科领域重新认识城市,重新认识时间和空间。场景是解释社会、时空发展之间关系、经济和社会之间动态关系的一把钥匙。她还强调,只有依赖于场景学者的创新,依赖于场景学者跨学科的视角,依赖于创意的创想注入到场景理论这样一个蓄水池中,场景理论才会适用于今天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


中2.png


齐骥教授、博士生导师

3、波西米亚设施与场景能够促进城市创新创意的发展

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吴军副教授和郑昊对波西米亚场景与城市创新创意发展进行了分析。他们提出,创新创意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波西米亚文化的场景有利于吸引聚集创新创意人才,增加他们的社会交往与互动,激发更多的创新创意,推动地方发展。波西米亚场景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提倡与鼓励自我表达的精神,这种文化品质对于创新创意人才尤为重要,能够激发他们已有和潜在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与品质。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这种场景的文化特质和城市发展的关联将会越来越紧密。

中3.png


吴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4、学者需要做知识的搬运工,让场景理论更好转化为公共政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学系刘欣葵教授提出,学者需要做知识的搬运工,要思考场景理论更好地转化为公共政策,服务于城市人民。刘欣葵教授还提出,在中国进行场景理论的实践需要注意中国文化的身份特征,中国人是通过不同的身份来选择自己去什么样的场景。

中4.png


刘欣葵教授、硕士生导师

5、社区商业场景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同济大学社会学系钟晓华副教授从上海田子坊这一具体的社会治理案例说明社区商业场景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基于社区商业的舒适物设施可以吸引居民;社区商业具有文化属性,不仅给居民提供消费和公共服务场所,同时也是社区的共同遗产;通过社区“微更新”对社区审美进行培育,会促进公众生活方式的革新。

中5.png


钟晓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6、场景是中国城市竞争力加速的新赛道

中国浦东干部管理学院教研部焦永利副教授提出,未来城市新图景是新基础设施、新生活设施、新公共服务与新治理体系相结合的新的城市场景。从城市进化的纵向视角出发,他提出“场景是城市竞争力的新赛道,是一些前沿城市主动推动进化的过程。”城市创新发展中“场景”的“场”是最关键,“景”是它的一个结果,需要我们去创造城市人连接的密度,提升他的活动浓度,以此实现城市创新发展。

中6.png


焦永利副教授、博士

7、需要对中国场景研究进行反思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良警宇教授提出应当借鉴克拉克团队所提炼的研究工具,加强多层次多尺度的比较研究。结合自身的研究经验,她对这一研究工具应用于中国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场景理论的本土化进行反思,围绕“对于场景的理解是否有一个‘平均中国人’”?”微观场景的跨文化的比较分析是否可能?”“场景理论是否可以形成一个有本土意义的通用工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7.png


良警宇教授、博士生导师

8、需要加强场景理论的创造性转化

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王雪梅副教授提出,对场景理论的中国化需要慎重。她认为,学者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工作,学者具有创造性,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场景理论的本土化需要一个创造性的转化,创造性的转化需要时间。此外,她还提出:“从城市以下的尺度上去创新性地运用场景理论,未来还有很多可以研究的空间。”

中8.png


王雪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此外,武汉大学林馨雨博士和北京行政学院郑昊分别展示了中国城市场景研究中的操作化与测量数据分析,对于中国城市场景研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最后,与会学者经过深入研讨后认为,场景研究是一项跨国跨城市的比较分析,应从中国城市发展实际出发,对场景文化维度及其测量进行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可以引入场景观察员,以便实现场景测量的科学化。

事实上,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随着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大规模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城市的空间形态、产业结构、社会生活以及政策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截止2018年底,中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59.6%。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从土地、资金、劳动力和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角度去解构、去建构着我们的城市,与之相关的研究文献也可谓是“汗牛充栋”。然而,从文化角度来反映整个城市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对城市发展的关联与重要意义。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场景研究将致力于此。我们借用新芝加哥学派30年城市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发展实践,对这一概念本土化诠释,努力尝试把人类社会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文化”转变为能够被普通大众所感知、所触摸以及政策制定者易于操作的政策工具,指导实践,服务于我们的城市生活与地方发展。

中9.png

参加沙龙活动的师生们合影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