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寻找梵高 | 世界博物馆窜行记

作者:甲骨文

来源:甲骨文

发布时间 2020-06-22 11:18   浏览量 287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疫情期间,世界上许多博物馆、戏剧院纷纷将自己的珍品放到屏幕上高清呈现。早在许多年前,一些互联网公司、博物馆就尝试过“网络博物馆”的模式,将藏品的美公之于众。可是,如果你实地去参观过高质量的展览,你会发现,不管网络技术如何发达,实体博物馆依然不可替代。在大师真迹面前驻足,长久地欣赏,接受美的熏陶,被征服,是多么难忘的体验。难怪陈丹青先生当年去纽约时,将逛博物馆当作“艺术补课”,几千年的艺术文化遗产全部呈现在眼前,比任何教科书都厉害。

    不过地球上值得去的博物馆、美术馆实在太多了,一个人就算环游全球,又能看得了多少呢?而且,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地看,并不了解其中门道,不懂审美,又能有多少收获呢?我们都希望有一位懂艺术懂历史的人带我们游览,讲述其中的故事和奥秘。我们去看艺术作品,并非希望仅仅为了打卡和过程,而是希望从作品中读出意义。

     数十年来,顺手牵猴老师流连于欧美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与美术馆,有的去过好几遍,对藏品如数家珍,此外,他对博物馆和藏品后面的故事研究非常透彻。他擅长跨越文化代沟,将这些博物馆、藏品、创作者一一介绍给国人。说他是博物馆达人并不夸张。

     5月18日,你可以坐在家里,听顺手牵猴先生云导游博物馆,以梵高为线索,追踪梵高的作品,以及收藏梵高作品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展开博物馆背后一些有趣的故事。



1592795589379731.jpg


活动简介:


    3月30日凌晨,恰逢文森特·梵高的生日,荷兰小城拉伦的辛格美术馆被窃,失窃的展品刚好是梵高的《尼南花园春色》。

    梵高属于生前寂寞,死后封圣的典型。通过他和弟弟提奥的通信,我们知道他自幼敏感,不大幸福,沉湎于宗教和艺术当中。但他在艺术上造诣颇深,学习了印象派的形式、技法,加上对世间生灵的本能悲悯,使他形成了独有的绘画风格。

    可惜他生逢一个浮华年代,对于享受静好岁月的中产阶级受众,梵高生前作品几乎无人问津。但在他去世后,作品却大受欢迎,并被市场抬到天价——从《鸢尾花》,到《加歇医生》。他的作品甚至成为为艺术盗窃行业的主选目标。仅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就曾在1991年及2002年两次被盗。近三十多年来,仅在荷兰国内,共有28件梵高作品被盗。

    人们需要自问,自己对于梵高的兴趣,多大程度来自他的艺术本身,而又在多大程度上,只是津津乐道一个由艺术而得救的受难者故事。或者说,梵高的作品,到底在他生前身后经历了什么故事,以至于从默默无闻到众人皆知?他的作品在哪些博物馆有收藏,其中又发生了哪些故事?这次讲座,顺手牵猴先生将就这个话题和大家聊聊。





世界博物馆窜行记


1592795676779629.jpg

  

分享嘉宾:顺手牵猴

行脚诗人,好声色逸乐,常年穿梭于各大陆间,好读书、不出科普、武侠、探案;业余摄影师,译员,热心动物权益。现为数家中西媒体撰稿,半为业,半为乐。


活动信息

时间:5月18日(周一)晚7:30—8:30

分享方式:微信群直播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分享群



如满200人请添加小编微信备注“梵高”进群


1592795737278819.jpg

主办:寻麓书馆、甲骨文 | 社科文献出版社



推荐阅读


博5.webp.jpg


《博物馆窜行记》

顺手牵猴 著


本书收录了作家顺手牵猴在欧美各博物馆窜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作者从巴黎到纽约、从柏林到阿姆斯特丹、从威尼斯到雅典,讲述了凡尔赛宫、法国国家工艺博物馆、法国国立中世纪博物馆、纽约修道院分馆、大都会博物馆、加德纳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德累斯顿军史博物馆、保罗·盖蒂博物馆、菲尔德自然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佩吉、古根海姆美术馆、卫城博物馆、卡比托博物馆等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以及相关历史、逸闻趣事等。达·芬奇、拉斐尔、梵高、莫奈、等代表性画家是作者故事的重心,同时介绍了《向日葵》《蒙娜丽莎》《夜巡》《睡莲》《喷泉》等名作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1592795785826464.jpg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