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译后记 | 《南京大屠杀:日军士兵战地日记》

作者:刘峰

来源:社科文献启微

发布时间 2020-12-22 17:27   浏览量 860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1608629116112052.jpg

刘  峰

日本千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外交史、日本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1608629139465284.jpg

张澄/摄


本书是由日方专家小野贤二先生、藤原彰先生、本多胜一先生编纂出版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集。日文原著由日本大月书店1996年3月初版,2018年7月再版。

书中收录的19部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的侵华士兵日记,大部分是小野贤二先生利用业余时间四处调查探访所得。其中详细记载了日军士兵在侵华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主要为1937年9月至1938年1月),以及能够佐证大屠杀事件确实存在的重要信息。同时再加上日方著名历史学家本多胜一先生对资料来源的介绍、藤原彰先生对日军战时情况的分析与术语的详细解说,使本书足以成为进一步考证大屠杀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

众所周知,侵华日军在1937年12月上旬攻占南京之后曾在当地有组织地实施了一场为期一月有余、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在那场人间浩劫中丧生的我国同胞多达三十万,而被掠夺或毁坏的物资与财产更是不计其数。在阅读并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当时江浙地区的一片惨景,目睹了日军士兵的各种野蛮暴行,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罪恶与人性的泯灭,在持续酷暑的八九月间竟不寒而栗。譬如在斋藤次郎的战地日记中就曾记载了其如何在月光下提着刺刀一路追杀中国俘虏并在田里将其捅死,身边的军官如何用军刀劈开尸体头颅的场景(1937年12月13日),而堀越文男则在其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第一次杀人后的心境:“手法非常规范,但刀刃有点受损,没想到我杀人时内心竟如此沉稳,虽然曾一度惊恐,但心情逐渐平复了下来”,甚至“没有愤怒或兴奋的感觉,看到喷涌的鲜血很平静”(1937年11月20日)。这些刽子手,有些是从一开始便乐于屠杀、宣泄兽欲的狂徒,有些则是从思乡念家的普通农民被战争机器扭曲成杀人恶魔的。

书中关于屠杀士兵人数的具体记录显然具备极高的史料价值。尤其包括斋藤次郎、堀越文男、中野政夫、宫本省吾、杉内俊雄、柳沼和也、新妻富雄、大寺隆、远藤高明、本间正胜、菅野嘉雄、目黑福治等人在内的十余名侵华士兵,均在战地日记中明确记载了南京大屠杀期间仅日军第十三师团山田支队就俘虏并杀害了超过一万四千名中国士兵的惨痛事实。这无疑是日本战争当局发动血腥屠杀的历史铁证。而除此之外被日军频繁描述成“征收”或是“取得战利品”的抢劫掠夺行为也被一一记录在案,亦可有力证明日本帝国主义不容推卸的历史罪责。每当读到日军士兵的非人道暴行与我国同胞当时经历的种种苦难,我都会在愤怒与悲痛之余再一次谴责帝国主义的野蛮与战争的罪恶,并祈祷和平长存。 

在拙记的末尾,我要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各位领导与同仁,尤其是李期耀老师为本书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亦要感谢日本千叶大学山田贤教授、国学院大学樋口秀实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翟新教授、武汉大学熊沛彪教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感谢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培琼同学、田波同学为本书翻译所做的协助。因日军日记中多有诋毁我国、扭曲事实之辞,本书为忠实于原文而未加订正,还望各位读者在阅读时特别注意甄别。同时亦因译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误译之处,尚希读者批评指正。

刘峰

2019年10月3日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