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刊

经济思想史学刊(季刊) 2022年第3期 总第7期 电子版

免费
8人在读 |
0 评分
出版周期:季刊
日期:2022-11-02
关键词: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目录 过往期刊 参考文献
  • 守正与创新:从新发展理念到新时代发展道路
    1. 引言
    2. 一、创新:转向新发展方式之路
    3. 二、协调:“四化同步”的现代化之路
    4. 三、绿色: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5. 四、开放:新发展格局构建之路
    6. 五、共享:推动共同富裕之路
    7. 结语
  • 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与实践
    1. 引言
    2.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共同富裕思想与实践
    3. 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共同富裕的探索
    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探索
    5. 四、当代中国探索共同富裕的历史经验
    6. 五、当代中国探索共同富裕的教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经济学知识的生产和治理
    1.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知识与权力的关系
    2. 二、马克思主义和新旧自由主义作为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 三、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演变和分化
    4.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学知识的生产和治理
    5. 五、尾论
  • 转型期明清中国货币的结构性使用方案及其局限
    1. 一、不同货币形态的缺陷及其前景
    2. 二、结构性货币使用方案与本位制度
    3. 三、民间“私票”盛行之秘与信用货币的制度机制
    4. 四、结语
  •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学说的重商主义渊源
    1. 一、意大利的国家经济学派
    2. 二、西班牙的欠发达经济学
    3. 三、英国的保护主义贸易学
    4. 四、一个怎样的重商主义者?
  • 施莫勒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综述
    1. 一、施莫勒著作的中译状况
    2. 二、中国的施莫勒经济思想研究
    3. 三、结语
按年份浏览:
  • 全部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1][1]波特,迈克尔,1996,《国家竞争优势》(上),李明轩、丘如美译,天下远见出版公司。 [2][2]刘永富,2017,《坚决打赢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专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7-08/17/content_5218420.htm,最后访问日期:2022年5月10日。 [3][3]习近平,2007,《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社会革命》(2005年2月23日),载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 [4][4]习近平,2013a,《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人民日报》7月22日。 [5][5]习近平,2013b,《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民日报》5月25日。 [6][6]习近平,2015a,《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求是》第22期。 [7][7]习近平,2015b,《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 [8][8]习近平,2016a,《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2015年10月29日),《求是》第1期。 [9][9]习近平,2016b,《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2015年10月16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10][10]习近平,2017a,《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怎么干》(2015年12月18日),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 [11][11]习近平,2017b,《在青海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节选)》(2016年8月24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12][12]习近平,2017c,《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10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13][13]习近平,2017d,《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14][14]习近平,2017e,《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2016年1月18日),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 [15][15]习近平,2017f,《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5月23日、24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16][16]习近平,2017g,《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0月28日。 [17][17]习近平,2017h,《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18][18]习近平,2017i,《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9月30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19][19]习近平,2017j,《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7日—11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0]习近平,2017k,《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11月26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1][21]习近平,2017l,《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27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2][22]习近平,2017m,《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20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3][23]习近平,2018a,《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人民日报》7月14日。 [24][24]习近平,2018b,《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月1日。 [25][25]习近平,2018c,《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27日),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6][26]习近平,2021a,《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第9期。 [27][27]习近平,2021b,《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第20期。 [28][28]《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1992,《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出版社。 [29][29]《经济导刊》编辑部,2020,《中国创新能力排名保持全球第14位》,《经济导刊》第9期。 [30][30]《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编著,2021,《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31][31]陈云,1995,《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32][32]邓小平,199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33][33]杜润生主编,1996,《中国的土地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 [34][34]高帆,2021,《新型政府-市场关系与中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机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35][35]高培勇,2022,《促进共同富裕要力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人民政协报》3月8日。 [36][36]国家统计局编,1985,《中国统计年鉴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 [37][37]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2010,《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38][38]郝飞飞、任霏、刘欢,2022,《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的百年历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39][39]何爱平、李清华,2019,《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经济纵横》第10期。 [40][40]胡鞍钢主编,2001,《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 [41][41]胡怀国,2022,《现代化视域下的共同富裕:理论逻辑与物质基础》,《学术研究》第4期。 [42][42]胡锦涛,2005,《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光明日报》6月27日。 [43][43]胡锦涛,2016,《胡锦涛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44][44]黄群慧,2021,《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光明日报》9月7日。 [45][45]江泽民,2006,《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 [46][46]李包庚,2020,《世界普遍交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47][47]李定主编,1997,《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代中国出版社。 [48][48]李国镇、胡怀国,2022,《共同富裕与基本经济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湖北社会科学》第1期。 [49][49]刘冬梅,2003,《中国农村反贫困与政府干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0][50]刘儒、李超阳,2020,《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基本经验》,《当代经济研究》第4期。 [51][51]刘少奇,1985,《刘少奇选集》(下),人民出版社。 [52][52]芦千文、高鸣,2020,《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政策的演变轨迹、框架与调整思路》,《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53][53]陆杰华等,2021,《新时代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历史脉络、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54][54]罗楚亮,2020,《收入结构与居民收入差距变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差距的基本特征》,《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55][55]马克思,2004,《资本论》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56][56]马克思、恩格斯,19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57][57]马克思、恩格斯,200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 [58][58]毛泽东,199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59][59]毛泽东,1999,《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 [60][60]蒙慧,2013,《从“先富”带动“后富”角度解析区域共同富裕困境》,《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61][61]诺顿,巴里,2016,《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安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62][62]彭月英、李红雁,2005,《分配制度改革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路径》,《求索》第9期。 [63][63]汪海波、刘立峰,2017,《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经济管理出版社。 [64][64]习近平,201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0月28日。 [65][65]习近平,20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 [66][66]习近平,2020a,《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67][67]习近平,2020b,《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11月4日。 [68][68]习近平,2020c,《向“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致贺信》,《人民日报》10月13日。 [69][69]习近平,2021a,《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月26日。 [70][70]习近平,2021b,《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7月2日。 [71][71]习近平,2021c,《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 [72][72]习近平,2021d,《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第20期。 [73][73]习近平,2022,《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求是》第10期。 [74][74]新华社,2017,《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情结》,《人民日报》2月24日。 [75][75]杨琰,2019,《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创立、发展及其历史贡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第8期。 [76][76]叶松、武力,2017,《从按劳分配到共同富裕——新中国居民收入的历史演变》,《百年潮》第9期。 [77][77]叶兴庆,2018,《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改革》第1期。 [78][78]张海鹏,2019,《中国城乡关系演变70年:从分割到融合》,《中国农村经济》第3期。 [79][79]张琦,2021,《传承中发展的共同富裕思想》,《群言》第5期。 [80][80]张乾元,2009,《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第11期。 [81][81]张兴军,2011,《通往平衡之路》,《中国经济信息》第8期。 [82][82]张旭、乔涵,2022,《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发展的历程与实践》,《山东社会科学》第4期。 [83][83]张远新,2021,《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百年追求》,《人民论坛》第32期。 [84][84]赵学军,2021,《“156项”建设项目对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贡献》,《中国经济史研究》第4期。 [85][8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201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86][8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人民日报》7月30日。 [87][8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1989,《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19.5—1987.12)》,人民出版社。 [88][8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86,《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89][8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8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下),人民出版社。 [90][9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9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91][9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98,《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92][9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0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93][9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09,《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94][9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1a,《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95][9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1b,《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96][9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1c,《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97][9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1d,《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98][9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3,《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99][9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100][100]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编,2004,《城镇集体经济深化改革研究——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 [101][101]周恩来,1993,《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 [102][102]阿尔都塞,路易,2019,《论再生产》,吴子枫译,西北大学出版社。 [103][103]邓小平,199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04][104]邓小平,199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105][105]恩格斯,弗,1956,《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06][106]恩格斯,1995,《反杜林论》,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 [107][107]福柯,米歇尔,1999,《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08][108]福柯,米歇尔,2018,《生命政治的诞生》,莫伟民、赵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09][109]福柯,米歇尔,2019,《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10][110]葛兰西,安东尼奥,2016,《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111][111]卡西勒,E.,1988,《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112][112]凯恩斯,约翰·梅纳德,1999,《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 [113][113]科恩,史蒂夫,2017a,《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如何主导了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一)》,谢富胜、汪家腾、朱安东译,《海派经济学》第1期。 [114][114]科恩,史蒂夫,2017b,《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如何主导了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二)》,谢富胜、汪家腾、朱安东译,《海派经济学》第2期。 [115][115]克拉克,1959,《财富的分配》,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 [116][116]马克思,卡尔,1972,《资本论》第1卷,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17][117]马克思,卡,1995,《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18][118]马克思、恩格斯,1995,《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 [119][119]马克思,卡、弗·恩格斯,2012,《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 [120][120]毛泽东,199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21][121]毛泽东,1996,《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22][122]孟捷,2018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理化的若干问题——兼评张宇等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报》第3期。 [123][123]孟捷,2018b,《在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从列宁晚年之问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与探索》第5期。 [124][124]孟捷,2020a,《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与现代市场经济——迈向以〈资本论〉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一般理论》,《政治经济学报》第2期。 [125][125]孟捷,2020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理论:源流、对象和体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126][126]孟捷,2022,《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127][127]孟捷、吴丰华,2020,《制度-垄断地租与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一个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开放时代》第2期。 [128][128]孟捷、朱宝清,20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阶段与研究主题的变迁——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129][129]奈格里,安东尼奥,2020,《凯恩斯和资本主义的国家理论》,王行坤、张雪琴译,《政治经济学报》第1期。 [130][130]萨义德,爱德华·W.,2007,《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31][131]史正富,2013,《超常增长: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 [132][132]斯蒂格利茨,约瑟夫·E.,1998,《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周立群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133][133]田国强,2005,《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经济研究》第2期。 [134][134]威廉姆森,约翰,2005,《华盛顿心目中的“政策改革”》,骆毅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2期。 [135][135]习近平,2014a,《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 [136][136]习近平,2014b,《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 [137][137]熊彼特,约瑟夫,1990,《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商务印书馆。 [138][138]熊彼特,约瑟夫,1991,《经济分析史》第1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 [139][139]张夏准,2009,《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肖炼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0][140]郑永年,2018,《中国的知识重建》,东方出版社。 [141][141]Coase,R.H. 1974. “The Market for Goods and the Market for Idea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4(2):384-391. [142][142]Director,Aaron. 1964. “The Parity of the Economic Market Plac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7:1-10. [143][143]Fine,Ben,and Elisa Van Waeyenberge. 2013. “A Paradigm Shift that Never Was:Justin Lin’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Competition and Change 17(4):355-371. [144][144]Montinola,Gabriella,Yingyi Qian,and Barry R. Weingast. 1995. “Federalism,Chinese Style: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48(1):50-81. [145][145]Naughton,Barry. 2010. “China’s Distinctive System:Can it be a Model for Othe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9(65):437-460. [146][146]Poulantzas,Nicos. 1980. State,Power,and Socialism,trans. by Patrick Camiller. London:Verso Paperbacks. [147][147]Qian,Yingyi,and Barry R. Weingast. 1996. “China’s Transition to Markets: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Chinese Style.” The Journal of Policy Reform 1(2):149-185. [148][148]Ramo,Joshua Cooper. 2004. The Beijing Consensus. London:Foreign Policy Centre. [149][149]Smart,Barry. 2002. Michel Foucault. London/New York:Routledge. [150][150]Tsai,Kellee S.,and Barry Naughton. 2015. “Introduction.” In State Capitalism,Institutional Adaptation,and the Chinese Miracle,edited by Barry Naughton,and Kellee S. Tsai,pp.1-24.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1][151]Wang,Hui. 2003. “The New Criticism.” In One China,Many Paths,edited by Chaohua Wang,pp.55-86. London/New York:Verso. [152][152]Williamson,John. 1990. “What Washington Means by Policy Reform.” In Latin American Adjustment:How Much Has Happened?edited by John Williamson. Washington,D.C.: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53][153]Williamson,John. 2000. “What Should the World Bank Think about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5(2):251-264. [154][154]富兰克林,1989,《试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1729年4月3日),载《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刘学黎译,商务印书馆。 [155][155]何平,2016,《清代前期多元复合货币结构下的困惑与对策》,《清史研究》第3期。 [156][156]何平,2019a,《西汉贾谊的“奸钱论”与格雷欣法则》,《中国钱币》第3期。 [157][157]何平,2019b,《传统中国的货币与财政》,人民出版社。 [158][158]何平、林琳,2013,《中国古代铜铸币流通领域“短陌”现象的起源及其性质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第1期。 [159][159]黑田明伸,2007,《货币制度的世界史》,何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0][160]黄灵庚、吴战垒主编,2008,《吕祖谦全集》第9册,浙江古籍出版社。 [161][161]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62][162]马克思,1976,《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63][163]马陵合校注,2010,《〈钱币刍言〉整理与研究》,东华大学出版社。 [164][164]纽曼,彼得、默里·米尔盖特、约翰·伊特韦尔编,2000,《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165][165]彭信威,1965,《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66][166]萨金特,托马斯·J.、弗朗索瓦·R.威尔德,2015,《小零钱 大问题》,沈国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67][167]图克,托马斯,1993,《通货原理研究》,张胜纪译,商务印书馆。 [168][168]王昉、徐永辰,2018,《从“银为上币”到“银钱两权”——晚明白银流通思想的形成与演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169][169]王刚,2016,《汉代“千钱一贯”问题探论》,《学术月刊》第10期。 [170][170]Selgin,George. 2013.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old Standard in the United States.” Cato Institute Policy Analysis No.729. [171][171]何新,2001,《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时事出版社。 [172][172]季德,夏尔、夏尔·利斯特,1986,《经济学说史》(上),徐卓英等译,商务印书馆。 [173][173]贾根良等,2015,《新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4][174]赖纳特,埃里克·S.,2010,《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杨虎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5][175]赖纳特,埃里克·S.、贾根良主编,2007,《穷国的国富论:演化发展经济学论文选》(下),贾根良、王中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176][176]李斯特,弗里德里希,1961,《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 [177][177]李斯特,弗里德里希,1997,《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杨春学译,商务印书馆。 [178][178]鲁友章,1964,《重商主义》,商务印书馆。 [179][179]梅俊杰,2008,《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上海三联书店。 [180][180]梅俊杰,2017,《重商主义真相探解》,《社会科学》第7期。 [181][181]梅俊杰,2021a,《在赶超发展视野下重新解读李斯特经济学说》,《社会科学》第3期。 [182][182]梅俊杰,2021b,《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学说的德国、法国、美国来源》,《经济思想史学刊》第2期。 [183][183]欧文,道格拉斯·A.,2021,《自由贸易思想史》,梅俊杰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84][184]商务印书馆编辑部,1965,《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出版说明》,载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袁南宇译,商务印书馆。 [185][185]斯密,亚当,197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 [186][186]文得乐,欧根,2019,《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传》,梅俊杰译,商务印书馆。 [187][187]熊彼特,约瑟夫,1991,《经济分析史》第1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 [188][188]Coustillac,Mechthild. 2019. “Friedrich List and France:The History of a Lifelong Engagement.” In The Economic Thought of Friedrich List,edited by Harald Hagemann,Stephan Seiter,and Eugen Wendler,pp.74-85. London/New York:Routledge. [189][189]Hagemann,Harald. 2019. “German,American and French Influences on List’s Idea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Economic Thought of Friedrich List,edited by Harald Hagemann,Stephan Seiter,and Eugen Wendler,pp.58-73. London/New York:Routledge. [190][190]Henderson,W.O. 1983. Friedrich List:Economist and Visionary,1789-1846. London:Frank Cass and Co.Ltd. [191][191]Hirst,Margaret Esther(ed.). 1909. Life of Friedrich List,and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London:Smith,Elder & Co.,reprinted by Forgotten Books,2012. [192][192]List,Friedrich. 1909. “Introduction to The National 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Life of Friedrich List,and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edited by Margaret Esther Hirst,pp.287-318. London:Smith,Elder & Co.,reprinted by Forgotten Books,2012. [193][193]Magnusson,Lars. 2015.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rcantilism. London/New York:Routledge. [194][194]Perrotta,Cosimo. 1993. “Early Spanish Mercantilism:The First Analysis of Underdevelopment.” In Mercantilist Economics,edited by Lars Magnusson,pp.17-58. 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5][195]Reinert,Sophus A.,and Erik S.Reinert. 2003. “An Early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 Case of Antonio Serra’s 1613 Breve Trattato.”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1(3):87-119. [196][196]Røssner,Philipp Robinson. 2019. “Manufacturing Matters:From Giovanni Botero(c.1544-1617)to Friedrich List(1789-1846),or:The History of an Old Idea.” In The Economic Thought of Friedrich List,edited by Harald Hagemann,Stephan Seiter,and Eugen Wendler,pp.102-121. London/New York:Routledge. [197][197]Spiegel,Henry William. 1991. The Growth of Economic Thought. Durham/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198]Tribe,Keith. 1995. Strategies of Economic Order:German Economic Discourse,1750-1950. 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99]安绍芸,1929,《经济学说史纲要》,世界书局。 [200][200]巴克豪斯,约尔根,2017,《施穆勒与〈一般国民经济学大纲〉——一位没有过时的大师》,载古斯塔夫·冯·施穆勒《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学及其方法》,黎岗译,商务印书馆。 [201][201]北京图书馆编,1993a,《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经济》(上),书目文献出版社。 [202][202]北京图书馆编,1993b,《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经济》(下),书目文献出版社。 [203][203]陈岱孙主编,1981,《政治经济学史》(下),吉林人民出版社。 [204][204]郭大力,1949,《西洋经济思想》,中华书局。 [205][205]何蓉,2005,《德国历史学派与19世纪经济学方法论之争的启示》,《社会》第3期。 [206][206]胡寄窗,1988,《1870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学说》,经济科学出版社。 [207][207]黄曦峰编,1933,《经济学史大纲》,开明书店。 [208][208]霍奇逊,杰弗里·M.,2008,《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高伟、马霄鹏、于宛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9][209]季德,夏尔、夏尔·利斯特,1986,《经济学说史》(下),徐卓英、李炳焕、李履端译,商务印书馆。 [210][210]加田哲二,1932,《德意志经济思想史》,周承福译,神州国光社。 [211][211]贾根良、黄阳华,2006,《德国历史学派再认识与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212][212]贾根良、黄阳华,2007,《施穆勒纲领与演化经济学的起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213][213]金天锡编著,1937,《经济思想发展史》,正中书局。 [214][214]赖纳特,埃里克·S.,2007,《作为发展经济学的德国经济学:从“三十年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载埃里克·S.赖纳特、贾根良主编《穷国的国富论:演化发展经济学论文选》(下),贾根良、王中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15][215]李士特,1927,《国家经济学》,王开化译述,商务印书馆。 [216][216]辽宁大学图书馆书目编辑组编,1986,《全国经济科学总书目(1949.10—1985.12)》,辽宁大学出版社。 [217][217]刘秉麟,1925,《李士特经济学说与传记》,商务印书馆。 [218][218]刘及辰编著,1948,《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思潮批判》,生活书店。 [219][219]刘絜敖,1937,《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 [220][220]刘帅帅、朱成全,2019,《德国历史学派经济思想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21][221]马涛编著,2002,《经济思想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222][222]马涛,2017,《经济学范式的演变》,高等教育出版社。 [223][223]马颖,1993,《施穆勒的经济发展思想》,载谭崇台主编《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 [224][224]马颖,1994,《论古斯塔夫·施穆勒的经济发展思想》,《经济评论》第2期。 [225][225]乔洪武等,2016a,《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第1卷,商务印书馆。 [226][226]乔洪武等,2016b,《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第2卷,商务印书馆。 [227][227]乔洪武等,2016c,《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第3卷,商务印书馆。 [228][228]桑巴特,伟,1936,《现代资本主义》第1卷,李季译,商务印书馆。 [229][229]Scott,William A.,1936,《经济思想史》,李炳焕、黄澹哉、黄俊升译,黎明书局。 [230][230]沈志远,1948,《近代经济学说史纲》,生活书店。 [231][231]施莫勒,2007,《施莫勒对门格尔〈经济学原理〉的评论》,载布鲁斯·考德威尔《哈耶克评传》,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 [232][232]施穆勒,古斯塔夫·冯,2017,《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学及其方法》,黎岗译,商务印书馆。 [233][233]施穆勒,古斯泰夫,1963,《一般国民经济学大纲》,载季陶达主编《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选辑》,董洗凡译,商务印书馆。 [234][234]斯莫拉,1936,《重商制度及其历史意义》,郑学稼译,商务印书馆。 [235][235]孙大权,2006,《中国经济学的成长——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上海三联书店。 [236][236]唐庆增,1930,《西洋五大经济学家》,黎明书局。 [237][237]陶永谊,1992,《旷日持久的论战——经济学的方法论之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38][238]王亚南,1949,《政治经济学史大纲》,中华书局。 [239][239]韦伯,马克斯,2017,《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载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商务印书馆。 [240][240]希尔德布兰特,布鲁诺,2018,《艾森那赫社会问题研讨大会与施穆勒的开幕讲话》,载陈恒、洪庆明主编《世界历史评论: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的史学史研究》第2辑(总第10辑),刘夏霖、黎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41][241]夏炎德,1948,《中国近百年经济思想》,商务印书馆。 [242][242]徐大建,2020,《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43][243]严鹏,2011,《德国历史学派与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德国研究》第2期。 [244][244]颜鹏飞、陈银娥主编,2016,《新编经济思想史》第3卷《从李嘉图到边际革命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 [245][245]因格拉门,1932,《经济学史》,胡泽、许炳汉译,商务印书馆。 [246][246]张旭昆编著,2015a,《西洋经济思想史新编——从汉穆拉比到凯恩斯》(上),浙江大学出版社。 [247][247]张旭昆编著,2015b,《西洋经济思想史新编——从汉穆拉比到凯恩斯》(下),浙江大学出版社。 [248][248]赵迺抟编著,1948,《欧美经济学史》,正中书局。 [249][249]郑学稼,1936,《重商制度及其历史意义·译后记》,载斯莫拉《重商制度及其历史意义》,郑学稼译,商务印书馆。 [250][250]朱成全、刘帅帅,2017,《德奥经济学方法论论战的历史澄清及当代启示》,《经济学家》第7期。 [251][251]朱谦之,1933,《历史学派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252][252]朱绍文,2000,《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53][253]朱通九、金天锡,1932,《近代经济思想史》,黎明书局。 [254][254]宗拔,1937,《经济学解》,王毓瑚译,商务印书馆。 [255][255]Backhaus,Jürgen (ed.). 1993. Gustav Schmoller und die Probleme von Heute. Berlin:Duncker & Humblot. [256][256]Backhaus,Jürgen (ed.). 1997. Essays on Social Security and Taxation:Gustav von Schmoller and Adolph Wagner Reconsidered. Marburg:Metropolis Verlag. [257][257]Koslowski,Peter (ed.). 1995. The Theory of Ethical Economy in the Historical School:Wilhelm Roscher,Lorenz von Stein,Gustav Schmoller,Wilhelm Dilthey and Contemporary Theory. Berlin/Heidelberg:Springer-Verlag. [258][258]Koslowski,Peter (ed.). 1997.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Ethics,and Economics in the Newer Historical School:From Max Weber and Rickert to Sombart and Rothacker. Berlin/Heidelberg:Springer-Verlag. [259][259]Peukert,Helge. 2001. “The Schmoller Renaissance.”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33(1):369-382. [260][260]Schmoller,Gustav von. 1920. Grundriβ der allgemeinen Volkswirtschaftslehre,Erster Teil. München/Leipzig:Duncker & Humblot. [261][261]Schumpeter,Joseph Alois. 1926. “Gustav v. Schmoller und die Probleme von Heute.” Schmollers Jahrbuch 50:337-388. [262][262]Shionoya,Yuichi. 2005. “Ra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German Historical School:An Overview.” In The Soul of the German Historical School:Methodological Essays on Schmoller,Weber,and Schumpeter,edited by Yuichi Shionoya,pp.1-11. Boston:Springer.
[展开]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手机可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