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启微新书 | 《同域与异乡:近代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图像》

作者:社科文献启微

来源:社科文献启微

发布时间 2021-06-08 09:50   浏览量 6238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1623116703732697.jpg

同域与异乡

近代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图像

徐静波 著

2021年6月出版

精装 • 396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启微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七位在20世纪前半叶访问中国的日本作家,介绍并梳理了这些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这段时间正是中日关系的多事之秋,作者所选取的作家大多曾在中国多地游历,很多人有较深的中国古典文化造诣,与当时的中国文坛亦有很深的交往。中国对他们来说是熟悉而陌生的他者。这些作家带着不可避免的岛国视角看待当时的中国,留下了很多关于中国的细致、生动的记录。

作者简介

徐静波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副理事长,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著有《梁实秋:传统的复归》《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解读日本:古往今来的文明流脉》《被隐藏的日本史》《被偏误的日本史》《原色京都:古典与摩登的交响》等14种,译有《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魔都》等。

目录

第一章 飘移的他者:近代百年日本知识人眼中的中国
  一 江户时期:从仰视到平视与蔑视
  二 明治中前期:“脱亚”与“兴亚”视野下的中国
  三 明治后期:武力加持下的国族优劣观
  四 大正时期:对中国革命和民族主义的回应
  五 尾崎秀实:昭和时代的异数

第二章 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情结和中国意象
  一 谷崎的中国因缘:古典文化、美食、旅行
  二 谷崎与中国文坛的交往
  三 谷崎笔下的中国:亲切的他者

第三章 从古典到现实:芥川龙之介的中国印象
  一 古典中国的爱好者
  二 1921年的中国之行
  三 从熟识到陌生

第四章 村松梢风:“魔都”意象的制造者
  一 初到上海,怆然涕下
  二 沪上文化界、政界印象
  三 “魔都”欲海浮世绘
  四 从赞美中国到与日本当局同调

第五章 金子光晴:不被时代吞没的冷静观察者
  一 与中国文艺界的交往
  二 上海的大欢喜与大悲哀
  三 历经兵燹的旧时江南
  四 战时姿态:冷眼旁观,孤军奋战

第六章 旅华十年,终是过客:草野心平对中国的了解与误解
  一 广州:诗、青春、远方和沙基惨案
  二 卢沟桥事变:一把刀扎进身体
  三 汪伪政权的文化官员

第七章 阿部知二:从北平到上海
  一 无产阶级意识与玫瑰花
  二 古都印象:闲静中酝酿着风暴
  三 三心二意的日军“文化使节”
  四 大上海的好男好女
  五 从自由主义到社会主义:阿部的战后左转

第八章 他山之石,彼岸之花:武田泰淳的中国认知
  一 在战争中听司马迁时代的回响
  二 在上海经历战败
  三 写不尽的上海
  四 以“人间性”概括中国文化

后  记

试读

由于近代日本对中国的高度关注,自幕末明治开始,已有许多日本人以各种身份、出于各种目的到中国来游历、考察、访问,也撰写了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几乎上百篇的旅行记。从1862年高杉晋作的《游清五录》一直到德富苏峰的《中国漫游记》等,真可谓汗牛充栋。但毫无疑问,芥川龙之介的这部《中国游记》以及有关中国的著述是影响较大的。第一是因为它首先在发行量很大的《大阪每日新闻》或《东京日日新闻》上连载,以后又出了单行本。第二是芥川本人是一位当红小说家,读者甚众,在相当的程度上会左右一般日本国民的对华认识。因而对芥川中国观的考察,其意义不只是止于个案研究,更在于把握那一代在传统上具有或深或浅的中国文化情结、在现实上持有一定日本人立场的大正时期日本知识人对于他者中国的认知。


川在日本本土被认为是一个知性作家,甚至被认为是理智主义文学的代表,同时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夏目漱石文明批评的色彩。因此他的《中国游记》较少激情的抒发,更多的是冷眼观察,笔调常常带着讽喻甚至揶揄,初读之下,往往会使中国人觉得不舒服。细细想来,这其实表现了芥川在古典中国与现实中国之间的困惑,同时表现出了一个来自基本实现了现代工业文明国度的日本人面对战乱频仍、破败落后的他者中国时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在上海老城,他看见一个中国男人对着九曲桥的水池悠然撒尿的场景;在风光秀丽的庐山,他目睹了一头被剥了皮的死猪双脚朝天地挂在嫩叶初现的大树上,一群轿工为了一些事情在大声喧嚷争吵……所有的这些现实的场景使他感到“哪儿都不会有比中国更无聊的国家了”,“中国使我越来越不喜欢了”。熟读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题为《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句的芥川,在内心一定已经勾勒出了一幅“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图,眼前的实际景象却是:“画舫由一个上了年纪的船夫用竹篙撑着径直向河面划去。河面很窄,河水也是有点黑沉沉的墨绿色。说实话,这与其说是河,恐怕只能称其为沟。黑乎乎的水面上浮游着鸭子和鹅。两岸或者是脏兮兮的粉墙,或者是稀稀落落的油菜花,或者是坍塌堤岸上的一小片杂树林。所有的地方都无法让人感受到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那样的诗情。”由于这样的失落感,他有时候会对现实的中国萌生出一种厌恶感,连风光旖旎的西湖在他看来也只是一潭浅浅的泥水而已。虽然1921年的日本也远非一个理想的国度,表面上的西方式工业化也并未使全体日本人过上富裕的生活,基层的工人和农民生活依然相当艰难,天皇的绝对权威和严密的警察制度也每每使知识人、文化人感到压抑,但大正的中期,民主运动高涨,普选的前景也露出了亮色,平民出身的原敬在1918年组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政党内阁,整个社会相对比较稳定。反观邻邦的中国,政权上正处于南北对峙的严峻状态,长期的军阀混战造成了严重的民生凋敝、国力衰败。芥川所到之处,除了上海的租界等地有些虚浮的繁荣,对于现实中国的描述,他用得最多的词就是破败、荒芜、圯坏、堕落、肮脏。“现在的中国有些什么呢?政治、学术、经济、艺术,不已全都堕落了么?特别是说到艺术,自嘉道年间以来,哪有一部值得骄傲的作品?而中国的国民,不管年老还是年轻,都在齐声吟唱太平调。当然,在年轻人中或许多少还可以见到些具有活力的(大概是指李汉俊这样的年轻中国代表。——引者),但是他们的声音还没有能够具有打动所有国民的足够的热情。”于是,来中国之前抱着些许迫不及待心情的芥川,在中国待了一阵子后,尤其是在庐山期间就对中国产生了厌倦之感,想早日返回日木。他从庐山寄明信片给朋友说:“我对中国已经有些腻了,近来内心常常涌起敷岛业的大和之情。


从《中国游记》一书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春至夏在中国南北各地的数月旅行,芥川对现实中国的总体感觉是颇为失望的。某些景象、某些世相也唤起了他的些许自中国古典诗文绘画中氤氲出来的美丽图像,他也试图在实际的镜像中插入一些古典的联想,但大部分的体验让他感到似乎来到了另一个国度,眼前呈现出的他者图像更多地乖离了他自己在心中的描绘。陌生大于熟识,失望大于期待。于是,在他这部游记中对整个中国的描述负面大于正面,灰暗大于明亮,芥川对中国的认知传播得越广,全体日本国民心中的中国图像就越晦暗,也就越加强化了一般日本人对中国的俯视姿态。


第三章 从古典到现实:芥川龙之介的中国印象



END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