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2)
  • 点赞(2)
  • 收藏(0)

【书摘】新书速递 | 《鼓车道:乡愁记忆与传承保护》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2-08-10 09:56   浏览量 195

  • 分享
  • 评论(2)
  • 点赞(2)
  • 收藏(0)



9

八月

星期二

延续的鼓车文化是鄂乡人安放乡愁的“处所”,这一“处所”的稳定传承,对地方民众的集体心理结构有着慰藉的功用。


—— 《鼓车道:乡愁记忆与传承保护




民俗体育鼓车赛会中断的反思 

“实用理性”是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特点,民众虽有信仰,但众多的民间信仰仍归旨在现实的功用、眼下的利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本无可非议,但在解决经济问题的过程中提速过猛,社会民众如同“一夜暴富”;加之“实用理性”文化心理结构的特点与改革开放前的种种束缚,彻底打破了民众仅有的民间信仰,使其转而只关注物质追求。“鼓车赛会”的停滞时间与鄂乡“集中”参与煤炭行业的时段吻合,与煤炭价格飙升的时段对接,亦与全国经济过热发展的时段呼应。影响民俗体育文化安全的关键要素是社会经济的过热发展,它不以政策指令的形式直接干预,而是通过物质经济的刺激方式,间接、隐晦地破坏着传统民俗。鄂乡鼓车赛会的枯败现象,绝非偶然的社会特例,该规律的发现与新近社会学研究中所发现的社会变迁规律高度吻合;致力于乡村社会学研究的学者谭同学在《桥村有道》《双面人》等经典作品中均深刻揭示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社会转型期),村落社会结构、社会心态、民间信仰等均在此时段经历了一个看似静默但却深刻的“转型”。这是民众疯狂追逐经济利益的病态结果、是主动的民俗放弃,根据古奥运史新近研究观点,古代奥运会的消亡并非由于狄奥多西一世于公元393年颁布法令禁止,它只是随着宗教生活方式的缓慢变革逐渐没落衰亡。政治的动荡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往往不是直接性的,中国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政治动荡中虽有损失,但远不及其在近40 年来“经济建设”中的消失速度。


让我们欣慰的是,鼓车文化的历史并没有“寿终正寝”,其文化的生命力依然旺盛,一旦杀伤文化的关键生态要素有所收敛时,它便会“枯木逢春犹再发”。鄂乡所遭遇的“经济过热”并未长久,2008 年其文化生态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震荡。一方面,山西整个煤炭行业迅速萎缩,煤炭价格大幅度下跌,众多小型煤企破产,鄂乡也不例外,“赶炭”至山口处的煤炭、铁矿石堆积如山,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屋漏偏逢连夜雨”,鄂乡所在的襄汾县于同年9月发生特别重大尾矿坝事故,煤矿全面停产整顿。襄汾县开始转向文化、旅游等产业并寻求出路。随着经济发展,国家文化保护意识开始升温。2007 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出台,“非遗”政策系后现代发展中的新生态要素,其指导方向、政策要求、保护对象与后现代理论的个性化、多元化、非商品化、返乡性以及祛魅的科学观等价值取向同一。


2008年春节,在省城文化部门工作的鄂乡人归乡过年,将“鼓车赛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步构想提出,鼓车习俗虽已中断,但不少村人对它仍充满情感,特别是村中长者或年轻时拉过鼓车的民众。“申遗”的构想与村人一拍即合,村人为迎接“申遗”将停歇了五六年的习俗又重新恢复。鄂乡有个“老年挚友团”,由7人组成,其中多为退休村干部、教师等人员,“老年挚友团”平时在一起娱乐、消遣、养老,同时也常充当村中大事的顾问角色,热心于公益事务。“老年挚友团”欣然接受了鼓车恢复、申遗的任务,还立下了规矩,“不吃集体一顿饭,不花集体一分钱”,要动员发展民间力量办大事。“跑鼓车”文化在这七位长者的精心策划、积极动员与组织安排下,当年农历三月便得以全面恢复,这也随即拉开了鼓车“申遗”的序幕。这是鼓车文化近年来的第一次大繁荣,“跑鼓车”在物质层面上恢复了传统“五院、五鼓、五图案”的面貌。此时鼓车制作是最大的困难,其中鼓车轮的制作工艺现已失传,村人只能奔走于周边村落寻找收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木制镶铁车轮,之后再请外村艺人修复制成鼓车轮。可以说鄂乡现恢复的五辆鼓车均仍是历史文物。在经费方面,历史上的“鼓车田”不再,鄂乡人未向村政府伸手,坚持民间办活动原则,靠民间赞助的方式筹措,他们主要利用传统鼓车习俗中的“踩辕”仪式寻求赞助。历史上村人选定踩辕者的标准是“德高望重”,踩辕是树立楷模的方式,对踩辕者也意味着来年的好运;所以很多人都梦想在鼓车游行时能被选中争踩第一辕。为顺应市场经济,搞活鼓车活动,“踩辕”选人已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对“德行”要求苛刻,赞助资金成了踩辕选人的重要标准。在文化形式方面,鄂乡人不仅恢复并完善了传统鼓车习俗的祭鼓(村祭、院祭以及撰写并宣读祭鼓文)、游鼓、踩辕、溜腿、鏖战、亮梢等各种环节;而且还创造出一些新的文化形式,如在溜腿环节增加了女性拉鼓表演活动,村中大庙祭鼓时,请山西乡村歌王赵仰瑞豪迈演唱村人贾文瀛自创的《鼓车歌》,这些确是鄂乡文化的历史突破,显示了传统文化发展的现代意识。


2009年,鼓车赛会在民间的积极组织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地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又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保护的政策资源禀赋成为“跑鼓车”文化复归的一剂良药,近几年的鼓车文化发展规模甚至已超越了2003年之前。民俗体育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在“非遗”政策的护佑下,“鼓车赛会”的文化性质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看似有利于保障“鼓车”文化安全的新生态要素也极有可能会在微观的环境下酝酿发酵成另一种安全隐患。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鄂乡鼓车赛会,最根本的一个变化是组织经费由传统的民间募集进而转为“非遗”经费,国家每年会有20多万元的经费下达,国家经费的大力支持为鼓车习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资源,但引发了鼓车组织者由民间向政府过渡。组织角色的转换使民众自发组织的积极性降低,遭遇了“超越性病态”的鄂乡民众,其信仰体系已被撼动,若政策要素消失或国家经费中断是否还会造成鼓车赛会的消亡?除此之外,我在田野现场体验到的“细枝末节”,如民众间的言语、行为,院分间产生的矛盾、隔阂,组织上的怠慢、疑虑等微观现象均与“非遗”之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内在关联,并预示着鄂乡鼓车文化的另一种潜在危机。“非遗”政策是国家“文化自觉”的体现,亦是现阶段中国民俗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但政策要素是否能稳定、持久、适恰的与既有生态结构相融合,会是中国民俗未来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鄂乡鼓车历经千百年来的文化调适,成就了中国一项不可多得的“赛会”,其体育、文化、历史价值巨大。鼓车赛会的孕育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的文化生态,自然、经济、组织、岁时观念、政治区位、历史人文等各生态要素跨越时空、纵横交织,俨然已编织成一张复杂多维的意义之网;它既是社会民众在文化生态结构下的意义创造,也是强化文化生态结构的重要主体。文化生态永远无法抗拒新生要素介入,过热过猛的经济要素介入会无声消解文化持有者的心理防线;文化政策的资源禀赋促使鼓车赛会得以复兴延续,但其中的种种微观事实又新生了众多潜在危机。民俗的形成本是民众依据自身特有的文化生态自行调适且缓慢为之的,无论过猛的经济发展还是立竿见影的政策支持,往往会为民俗带来措手不及的伤害。“拉”了千百年的鄂乡鼓车,还能再“拉”多久?对此我们应该能从2008年“鼓车申遗”后的这段“详细史”中体会得更加深刻些。

节选自本书第三章
内容有删减





鼓车道:乡愁记忆与传承保护

王若光 著

2022年7月出版

ISBN:978-7-5228-0398-2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历时九年,通过深入田野,搜集了全面、翔实的材料,完整地勾勒出民俗文化个案——鼓车赛会所承载的地方民众的乡愁记忆与传承愿景,以及这种社会情感记忆背后的现代困惑。本书通过田野资料与既有的学术观点展开学术对话,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不足与局限,并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民俗文化保护需要实现理念与实践的同步转向;“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文化保护逻辑需要重新被审视;“地方民众生活的稳定延绵”是民俗文化保护的前提。


书籍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认识鄂乡:在田野中寻访鼓车之道
一 鄂乡图景
二 鄂乡历史
三 鄂乡家族
四 鄂乡生计


第二章 “气鼓”:鼓车赛会的文化记述
一 鼓车赛会的器物与形式
二 鼓车赛会的失序问题
三 失序问题背后的竞争精神
四 向往“安存”的鼓车文化符号阐释
五 追求“秩序”的鼓车标识与文化禁忌
六 关乎村落政治的民俗竞技
小结 在信仰与世俗之间的“参通”


第三章 神鼓记忆:鼓车赛会的文化变奏
一 文化变奏中的集体记忆
二 明清盛世的五鼓“登场”
三 民国时期鼓车赛会的命运
四 新中国成立后鼓车赛会的变奏
小结 民俗体育鼓车赛会中断的反思


第四章 “申遗”记忆:鼓车赛会的文化保护实践
一 鼓车赛会“申遗”事件发生的文化生态
二 民间文化力量推动鼓车赛会“申遗”
三 “申遗事件”中的未预结局现象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误差
五 传统发明的边界
小结 重视文化持有者的情感态度


第五章 乡愁记忆:鼓车文化保护的当代意义
一 感念的家乡与传统的发明
二 思乡的力量与文化传播
三 鼓车赛会的参与及维系
四 文化的批判与乡愁的排斥式期待
小结 鼓车赛会保护的实践与当代意义


第六章 整体保护:鼓车赛会的文化“关联场域”
一 “聚焦器物”:鄂乡鼓车赛会的物质场域
二 “力不从心”:鼓车鏖战中的竞技能力与劳作模式
三 “人气馁匮”:鼓车鏖战中的竞技关系与社会关系
四 “心随境转”:为生活理想而“鏖战”
小结 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逻辑转向


结 论
参考文献
代 跋 一次民俗体育理论储备的田野实践
后 记



作者简介

王若光,山西太原人,教育学博士,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主要学术兴趣为体育人类学与民俗体育文化研究,重视体育学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综合研究视野;在《体育与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多部。

策划:hy

编辑:hy

审校:myx

封面及文中配图:由书籍作者提供

转载自:社会学之思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2)
  • 点赞(2)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