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导读 | 《中国文学研究文摘(2021年第1辑/总第1辑)》

作者:人文万象

发布时间 2022-08-12 14:01   浏览量 255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中国文学研究文摘


中国文学研究文摘

(2021年第1辑 / 总第1辑)

谷鹏飞 主编

杨遇青 陈然兴 执行主编    

2022年5月出版 / 188.00元

978-7-5228-0266-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

近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关注面向、学术方法、理论体系愈加精细化、多元化,具有学理性和探索性的成果层出不穷,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本刊甄选了一年多来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以献呈于文史研究者。 


学者们从不同维度构设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思维与新方向。梅新林的论文借鉴文学地理学与“空间批评”理论,构建了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中国文学史模型,借此展示中国文学版图的总体格局与演变趋势,勾勒出了重构中国文学史模型的路线图。张伯伟则通过“文本化”“技法化”“人文化”的分解,重新“激活”了“意法论”的批评传统,尝试建立一种动态平衡的研究路径。不少学者关注到了宋元明清诗学中的日常化趋向,梳理出了诗人的应用策略。侯体健通过宋代览镜诗中映现出的诗人自我形象,展现了把日常行为转化为审美自觉的内在逻辑,诠释了近世型士人生活和审美形态的建立过程。廖可斌把徐渭诗歌作为分析古今诗歌演变轨迹的典型样本,关注其创作中的世俗化、口语化趋势,从而揭橥其古典诗歌和近代诗歌艺术特征交织杂糅的状态;蒋寅则进而探讨了清人刻意摆脱日常经验的写作策略,指出了文学史演进的一般趋势和文学史书写的新颖视角。


以文学与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重新解释文学史的关键环节,向来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路径。如傅道彬的论文将文学研究再次引向思想本源,回到“六经”文本的历史现场,阐述了“轴心时代”的经典文本的生成过程及其艺术风貌;左东岭则聚焦易代之际的政治生态与身份转换,探寻古代文人的政治困境、人生模式与书写形态之间的逻辑联系。一些学者则拓宽视野,从华夷文化的交流中,重建文学语言的生成过程,如付林鹏以音乐制作、语言传译为中心,在中华与四夷的文化碰撞与认同中诠释中国文学生成和发展的原始动力;钱志熙认为法曲与胡部混合,亦即燕乐调的进入法曲,才是词体流行的关键条件。在域内外的文化碰撞中,新宗教的引入对文化转型的影响至为重要,《新见〈大唐安优婆姨塔铭〉汉文部分释读》《佛教文献所载往还书启的文本及其归属》《论元代全真教传记的文体功能》等论文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展现了宗教对中国文化与文学影响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通过文本细读重新诠释文本的生成过程及其文学史意义,也是深化文学史研究的根本路径。在这方面,古典诗歌的研究成果颇丰,如《〈柏梁台诗〉的文本性质、撰作时代及其文学史意义再探》《孟郊五古的比兴及其联想思路的奇变》《五句体与连章诗——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体式发微》《援史学入诗学:胡应麟〈诗薮〉的诗学历史化》等,通过文本细读,为梳理和建立“文学知识的源流和体系”提供了新颖见解。此外,如李贵的论文从空间维度解读南宋行记,通过探索文本的外部联系和内部修辞,重绘了文本的“认知绘图”;李小龙通过对“义激猴王”的异文勘定,阐释文本演化的深层意义,揭示出文本与语境在传播过程中的互文性关系;等等,皆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认知视角。


文学史对具体作家、事件和概念的探讨也不断细化并引向深入,《论陶诗的力量》《韩愈狠重文风的形成与元和时期的文武关系》《梅尧臣、苏舜钦边塞诗的角色想象与诗史意义》《“苏辛变体”在12—14世纪初词坛的运行》等论文,探讨诗人个体或重点诗篇,将某一具体问题进一步明确化、翔实化。一些学者对文学史上的重要术语予以诠释和新解,如许结的论文对汉赋中“象体”的诠释,揭示出赋体艺术自身的发展与演进的一般规律;康保成以金批《西厢记》评点本中“无”字为研讨中心,逐层揭示其所蕴含的“以文说禅”“以禅说文”的意蕴,裁定它与唐以来“绮语谈禅”文学传统的一脉相承关系;孙克强则系统梳理了“清词中兴”的意涵,指出了其与南宋词学的直接关联。


事实上,文学史的书写是一种不断层累的过程,通过文本的诠释和文学记忆的书写,文学史家不断地重构着文学史的样貌。《诗经》的文本生成与诠释影响重大,程苏东的论文认为布衣士人继贵族而起,扩充与革新了《诗经》的阐释向度,深入发掘《诗经》与儒学义理之间的相关性,使其作为孔门圣典的地位得以确立;马昕则认为,元末明初文人借助《诗经》传统,建立了一套标榜风雅的诗学思想,阐释了《诗经》对明初诗学的建设性意义。清人对古典传统的梳理对建构文学史观至关重要,何宗美对《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明诗文批评加以梳理,展现了明诗史被书写的历史过程及内在动力;郭英德在清初文化语境下,分析了清初士人对唐宋古文文学典范的建构过程及其形态特征。一些个案研究也关注历史记忆与文学书写之间的逻辑联系,如李芳民探讨了家族图谱对柳宗元人文心态与文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夏丽丽聚焦文献层面建构出“太平盛世”的人为景观,探求宋人的文化记忆对北宋盛世的事后反思与理想化追述。此外,莫砺锋、朱万曙的论文从影响史、接受史的角度诠释了唐诗选本、《琵琶记》等经典文本的文学史意义;彭玉平则通过对近代“词学批评学发生期”的细致辨析,为中国文学的“三大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学界普遍重视对文献材料的发掘、梳理与探索,多途径窥探文献材料所隐含的文化意旨。不少论文对古典文献的版本、校勘和体例等加以梳理与考辨,如《敦煌本〈观无量寿经〉及其注疏残卷缀合研究》《〈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集〉版本考辨》《王世贞诗文集的文献学考察》《〈金瓶梅〉词话本与崇祯本关系之内证》《毛氏汲古阁本〈说文解字〉版本源流考》《〈四库全书〉提要文本系统例说》等承继朴学方法,在文献考证与文本释义等方面钩深索隐,辨章学术,为文学史写作提供了可靠的资源。有的论文则对文献学的问题域和方法论加以审慎探索,如冯国栋将文献研究的“内”与“外”结合起来,探讨了文献所具有的文本性、物质性、历史性与社会性等多重特性,尝试建立一种“活的”古典文献学研究;石祥重新考量传统中“观风望气”的版本鉴定方法,强调文献研究应考虑各种风格的起源与时空分布,调整处理材料的观念与视角,以应对古籍版刻风格的共时多样与历时多变;赵益对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中的“窜句脱文”现象进行梳理,力求构建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基本原理。叶晔的论文把明代视为“经典终结”与“凝定开始”的关键时期,从读者需求(市场)、思想潮流(舆论)、物质技术(载体)三个层面,探究古典文学之文本凝定在明代的发生历程及其文学史意义。这些探索对文学史书写也有显然的启示意义。


(栏目主持:邵颖涛 赵阳阳)


目录

中国文学史模型的重构与探索——以中国文学地理版图变迁为视角 梅新林
“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 张伯伟
周代的文化认同与文学交流——以音乐制作、语言传译为中心 付林鹏
孟郊五古的比兴及其联想思路的奇变 葛晓音
法曲胡部合奏与词乐、词体的产生 钱志熙
行道与守道:元至明初文人人生模式的生成与转换 左东岭
明代:古典文学的文本凝定及其意义 叶晔
《金瓶梅》词话本与崇祯本关系之内证 周兴陆
生活在别处——清诗的写作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蒋寅
“观风望气”、类型学与文史考证:版本学的方法论问题 石祥

2

文艺学


由于时代社会情态、文化语境的深刻变化,分析文学基础理论,重构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与框架成为了重要领域。这种研究可以分为若干思路。一是打破学术间隔。在《视域融合、形式建构与阐释的当下性》中,张江教授深化其阐释学思想,将数学、物理学与心理学知识运用到阐释之中;而周宪、丁帆等人则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批评与阐释的融通等视角予以呼应。二是追溯学术源流。南帆从文化、审美和现代性视角,将文学置于更宽广的时间和历史视野中进行分析,建立更为动态、多元和辩证的文学分析谱系,并使得文学研究与文化、审美、思想史等各种相关元素进行结合。林岗则从中国传统文论特质出发,开掘中国文艺批评的“偏正结构”,开辟出新的理论视野。三是重构学科脉络。赖大仁从整体层面,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发展方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辨析和整理,从研究对象、研究向度、研究基点、研究路径、方法论五个核心视角提炼了当代中国文论的核心矛盾。成中英从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出发,侧重文学性与世界性的互构。张伯江发掘文艺批评的学术基础,推动哲学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交融,建构文论与本土经验和话语的紧密联系。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文艺的重要理论。冯宪光从当代中国化马克思文艺理论出发,研究了“艺术制作”的唯物主义思想源流和审美呈现。姚文放从马克思思想中“艺术生产”的概念入手,深入挖掘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艺术生产的看法,并延伸到对于马克思文艺观的深入分析。郗戈通过研究《资本论》中的文学引用所发挥的隐喻作用,分析了马克思融合政治经济学、哲学和文学的文体特质及其显现的思想内涵。此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简称“西马”)的研究亦是文艺前沿的热点。曾军、汪一辰研究了“西马”在新中国初期的引入历史及其引发的理论问题,呈现了那一时期的知识与文化情态。耿幼壮考察了伊格尔顿后期的神学转向,表明了其文学和神学相交互的理论特质。汪尧翀分析了当代法兰克福学派从系统美学到语言范式的转变,分析了其建构新异化理论的理想路径。王曦通过分析朗西埃历史观中的“年代错位”和“诗学程序”,显现了朗西埃对传统历史叙事的重构,并显示出其革命性意义。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中,对于阐释理论的相关成果较为突出。张隆溪从中西方的文学史论出发,将“讽寓”和“比兴”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通过其在历史当中的复杂境遇,侧重考察其所凸显的阐释的边界与合理性问题。李春青通过对于中国传统诗文评的考察,发掘出“趣味阐释”这一独特的阐释方式,并从可能、形成、实践、特征、意义等视角进行了阐发,凸显其生产性特质。谷鹏飞挖掘了《文心雕龙》20世纪中叶以来在美国汉学界的翻译与传播,并从“中国性”和“世界性”两个视角出发,研究了海外汉学中《文心雕龙》相关阐释的独特路径。除此以外,党圣元则从汉字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出发,系统考察了《文心雕龙》的文字发展观,分析了历史上汉字对文学的影响,以及其所导致的审美范式与趣味。韩经太主张从个体与公共精神、田园诗意与主体智慧等视角,重新阐发古代原典文献,赋予传统经典以当代的创新形式。沙红兵认为中国古代文论并非直观感悟,而是具有显著的分析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有着显著的历史迁延线索,并表现出与西式思维不同的方式。


西方文论主要在于对西方思想家的深度挖掘和对西方文论一些新领域的研究。方维规深入研究了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在对伽达默尔所处时代知识语境的分析中,指出了伽达默尔将概念史研究作为哲学研究基本内容的内在理路。马元龙考察了从霍克海默、阿多诺到拉康,以及将康德与萨德进行对比分析的思想源流,深刻揭示了康德伦理学与萨德著作中伦理意味的关联性,并显现了拉康从欲望出发,在这一视野中对于康德伦理学的重新阐发。常培杰深入分析了本雅明理论中“辩证意象”的产生历程、内涵与知识源流,展现了本雅明的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转向及后期批评艺术观。王嘉军从列维纳斯伦理学对电影艺术的影响出发,分析了电影《索尔之子》基于“表现禁令”“父子关系”等列维纳斯式命题所呈现出的伦理内涵。此外,王峰从后人类状况、后人类身体、后人类社会想象力、后人类伦理等视角,全面探讨了后人类相关概念与影响力,表明了这一现象对于文学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李健研究了大众文化中的声音问题,指出了其基于现代性的景观特质,在装置层面与视觉文化的交互性,以及试听空间作为整体的再生产,表明了声音研究的社会性与整体性。殷曼楟从当代视觉研究出发,考察了直觉心理学家赫姆霍茨为代表的间接知觉论解释模式,并延伸到贝克莱、维特根斯坦等人对于间接直觉论的相关运用,呈现了这一完整的知识脉络。


文艺学前沿理论主要关注新媒介理论与文化现象。单小曦立足于当下广泛的新媒介文艺现实,梳理马克思主义文艺生产媒介理论资源,聚焦于各种新媒介文化现象,提出了文艺的媒介系统生产思想。欧阳友权、邓祯关注了“二次元”这一重要的亚文化领域,分析了其生成的路径和模式,社会力量对其的影响和塑造,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二次元”文化的发展方向与空间。周志强分析了当代的“算法社会”,指出算法营造了一种“算法正义”,呈现出表观合理性与内在荒谬性相结合的“荒谬合理”,并用“剩余快感”来对大众进行规训。金惠敏分析了“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这一引发广泛探讨的现象,从历史层面以及更为广泛的阐释学、美学视角出发,解读了这一现象的合理性以及建构交往诗学和间在解释学的合理性。曾一果、时静从加速社会和普遍焦虑这一整体社会语境出发,分析了李子柒“田园生活”所具有的心理按摩机制以及大众“新情感结构”的塑造。邵燕君从马斯洛的“消遣”和“爱欲”理论出发,分析了当代网络文学的爽文的正当性问题,试图将网络YY文学理解为“爱欲生产力”的释放,从而具有了积极的解放意义。


(栏目主持:高翔 杨新平)


目录

视域融合、形式建构与阐释的当下性
      张江 周宪 朱立元 丁帆 邓安庆 曾军 成祖明 李红岩
伊格尔顿的神学-文学符号学 耿幼壮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初期的理论旅行 曾军 汪一辰
略论“讽寓”和“比兴” 张隆溪
论趣味阐释

  ——兼谈中国古代诗文评的生产性问题 李春青
《文心雕龙》在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性”与“世界性”问题 谷鹏飞
伽达默尔:“作为哲学的概念史” 方维规
作为面容的影像与回归过去的未来:列维纳斯与《索尔之子》 王嘉军
中国二次元文化的缘起、形塑与进路 欧阳友权 邓祯
算法社会的文化逻辑

  ——算法正义、“荒谬合理”与抽象性压抑 周志强


3

中国现当代文学


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文献史料的发掘、学术理念的更新与研究方法的探索方面,都呈现出异常活跃的局面。本刊从2020年以来的各大学术期刊中选取部分论文,其中既有学术名家的最新力作,也有青年学者的代表成果,虽是挂一漏万,仍可从中窥见目前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若干趋向。


洪子诚《红、黄、蓝:色彩的“政治学”——1958年“红色文学史”的编写》,通过一部文学史的创生及改版,透视一个时代文学与政治的纠葛及共振关系,这无疑是一个巧妙的以小见大的方式。1958年的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学生集体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教材,无论从集体编写形式还是从文学评价的意识形态标尺来讲,都是“拔白旗,插红旗”政治运动的组成部分。其后的迅速改版也随着时代的政治形势而摆荡。“红、黄、蓝”不仅仅是教材的封面颜色,还象征其“阶级品格”。这是特殊历史阶段的独特现象,有一定历史必然性,亦有可供我们反思的深刻教训与丰富经验。


丁帆的长文《现代性的延展与中国文论的“当代性”建构》,在对“现代性”概念进行词源学追溯的基础之上,探究了西方文论中的“当代性”概念,阐释了“现代性”和“当代性”在中国理论界和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使用过程中所自然形成的两者之间的错位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其认为:必须从“现代性的过渡”与“当代性”的“入场”入手,找到一种“现代性”和“当代性”语词在文艺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中正确使用的规范模式,在中介的批评立场上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证关联性,从而凸显“当代性”的建构,这样才能使它们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逻辑、概念与方法,以达到对“当代性”理论体系的完美构建。


陈思和的《巴金晚年著述中的信仰初探》提出“巴金晚年著述”这一概念,并以《随想录》《再思录》为中心,探讨了巴金晚年多次讲到的“理想”与其终生信奉的无政府主义“信仰”之间的对应关系。全文从回答巴金晚年著述中的隐秘激情入手,回顾了巴金一生所经历无政府主义信仰的沉浮及其理想主义幻灭的种种因素,最终得出巴金“面对暮云,依然不忘理想”的结论。文章思路在作家心理与文本写作之间穿梭,人、文互证,揭示了巴金这位文学老人“创作的秘密”,具有典范意义,为此类文章的写作做出了有效探索。


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问世以来,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2019年11月,在“东北文学与文化国际研讨会”(大连)上,王德威首倡“东北学”概念并讨论其可能性。相较已成大观的其他中国区域研究,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现代经验等同频共振的东北研究却显得步履蹒跚。“东北学”研究不应局限于地方性经验和边缘视角,而应将东北放置于中国、东亚乃至世界的“时空坐标”中加以重新考察。这其中,无论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迟子建,还是不为普通读者乃至专业读者所熟知的作家作品,皆处在此一流动的历史、文学-文化、族群和政经版图等关系运作与意义言说之中。所谓“讲好东北故事”,便是于这“想象的共同体”之外,重新激活历史、政治与文学的内在生命力。李怡《成都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则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必要改变沿袭多年的冲击/回应模式,进一步发掘和梳理中国社会与文化自我演变的内部事实。作者以李劼人、郭沫若等四川作家为切入点,以成都这一区域的地方性知识为背景,探索出与风姿多彩的“上海路径”“北平路径”不同的“成都路径”,由此呈现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丰富性。沿着这一方向,我们有望打开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域。近来李怡在《当代文坛》上主持专栏《地方路径与文学中国》,所推出的系列文章已初步呈现出这一“地方路径”所具有的巨大学术潜力。


鲁迅研究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引人注目、颇为活跃的一个领域。在既往研究中,关于鲁迅与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等关系,都已有非常深入的探讨,但对鲁迅与墨家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孙郁《晚年鲁迅文本的墨学之影》弥补了这一不足。他系统梳理了鲁迅文本中与墨学相关的内容,称赞鲁迅小说《非攻》“提供的是一个朗健的英雄者的形象”,并指出鲁迅晚年对于墨子的推重,既着眼于其在逻辑谨严基础上的论辩精神,又回应禹墨埋头苦干的远古中国文化精神。近两年,王彬彬发表了多篇文章,系统研究鲁迅与抗日问题,在《启蒙即救亡——九一八事变后鲁迅关于抗日问题的社会批判》中,作者指出在九一八事变后,鲁迅关于抗日问题发表过许多言论,并非如很多传言所说从未提过抗日。鲁迅对国民党政府在日本侵略者面前的妥协、退让,常常进行尖锐的嘲讽,对中国社会在国难声中表现出的种种丑恶、荒谬现象,也进行了持续的批评。在鲁迅思想中,启蒙与救亡其实并不冲突。他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的种种丑陋现象进行批判,既是为了抗日救亡,也是为了延续五四时期的启蒙事业。论文以扎实的史料和鲜明的观点澄清了学界在这一问题上所存在的误解。张洁宇《从体制人到革命人:鲁迅与“弃教从文”》,结合鲁迅20世纪20年代后期思想和经历,重审“弃教从文”的原因及意义,关注其与“左转”的联系,分析鲁迅对“文”的观念和对“从文”方式的新认识。作者认为鲁迅正是认识到了现代知识分子阵营的分化,反思了知识分子与体制及权力间的依附关系,并对1927年前后政治环境做出新的观察和判断后,才做出了“弃教从文”选择的,他远离学院、脱离体制,在上海的半租界与商业出版的新环境中坚持做一个独立批判的“革命人”。鲁迅的选择也指向了对于革命与体制之间张力的思考。


近几年来,围绕“社会史视野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问题的讨论,已然为学界热点,不少学者都发表了诸多新见与锐解,普遍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引入社会史视野,能够让文学研究回到历史现场,呈现彼时历史的原初景观。倪伟这篇《社会史视野与文学研究的历史化》论文的独特之处在于:以社会史视野来研究文学,不是简单地把文学实践放在它得以产生的一种固化的社会历史背景中作二元论式的考察,而是需要清醒认识到文学实践本身既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部分,亦是政治和历史场域的建构性力量。同时,倪伟还特别提醒我们,社会史视野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往往预设某种历史认知框架,把文学视作客观历史的投射之镜,而忽略了文学生产的主体、经验和形式,积极介入了社会历史意义的生产与流通。


关于五四的研究始终是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热门,张武军《五四新文化的“运动”逻辑》一文,在“层累的”五四运动研究史中新意迭出,史料细读辩证有力。作者通过爬梳原始报刊来触摸历史和进入五四。作者首先辨析了以胡适等为代表的新文化派建构的历史叙述,认为他们有意模糊五四的真正“运动”逻辑,又从关键词的角度考辨了“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民运动”等在五四时期报刊中的流变史。其次从看似“旧文化旧文学”代表的《国民》杂志和同人出发,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区别于新文化派描述的新的“运动”图景,并指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关键之处在于“运动”,一场由学生主导的走出校园的国民运动。最后揭示新文化运动是在国民运动基础上继续社会和国家改造运动的“真正的革命”。可以说,作者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考察中,未因循前人的视角,尤其是对国民运动背后的政党组织力量的辨析,有力地佐证了既往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史缺失的重要一环。


(栏目主持:周燕芬 姜彩燕)

目录

红、黄、蓝:色彩的“政治学”

  ——1958年“红色文学史”的编写 洪子诚
现代性的延展与中国文论的“当代性”建构 丁帆
巴金晚年著述中的信仰初探 陈思和
文学东北与中国现代性

  ——“东北学”研究刍议 王德威
成都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 李怡
晚年鲁迅文本的墨学之影 孙郁
启蒙即救亡

  ——九一八事变后鲁迅关于抗日问题的社会批判 王彬彬
从体制人到革命人:鲁迅与“弃教从文” 张洁宇
社会史视野与文学研究的历史化 倪伟
五四新文化的“运动”逻辑 张武军


4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的发展延续了近二十年的基本趋势,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许多学者以超越国界的批评视野,聚焦于作家作品的体系性研究,表现出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学术观察力,强调了作家通过创作承载具体地域的社会历史内涵,以及参与本国族乃至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其二,由于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主义和种族批评研究在国内学界的热度提升,不少论者将关注的焦点投向欧洲经典文学的再阐释,利用文学符号学研究的手法,完成了经典文学研究的伦理转向、空间转向和历史转向。其三,关注当代民族和国家文学中人与环境、人与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世界范围内文学文本的传播与跨文化的影响,以及在新的历史阶段,重塑文学批评的价值。其四,战后文学的余波依然荡漾,晚期资本主义带来的消费文化以及视觉文化和性别、政治问题,不仅深深影响了当代外国文学的创作和评论,也吸引了国内许多研究者审视的目光。总之,如何在新的时期,重新发现和塑造文学批评与研究的价值,唤起文学创作和批评的主体性,拓展和彰显一种文学的外部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主要思考的问题。


本期所选的文章,既有早已蜚声学界的著名学者多年研究的结晶,也有初出茅庐的新锐崭露头角的力作。其中,关注欧洲经典作家作品的学人们,带来了对这些传统名家名著基于独特视角和观念的解读。刘淳在《从潘多拉的“盒子”到“游走”的子宫——古希腊人观念中的女性身体》一文中,参考古希腊医学对女性身体和子宫的解释,并联系其他古希腊文本中记载的神话故事及实物材料,详细剖析了古希腊社会中关于性别和生育的观念。钟碧莉的《跛行的脚:但丁和彼特拉克的爱欲和语言》,以“跛脚”这一意象切入,比较分析但丁《神曲》和彼特拉克《歌集》中对于欲望、爱情和语言的态度。尹兰曦的《“悲伤的时辰似乎如此漫长”——〈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钟表时间”》,考察了莎士比亚如何用“钟表时间”来象征个体主义意识、信息的高度精确性及科学自信力,以及如何超脱“机械隐喻”以之对抗理性时代对人的异化。郭方云的《欲海狂涛中的导航图——〈仙后〉的节制伦理与宗教地图学探究》,分析斯宾塞所构建的骑士精神图腾、开放精神与“克己复礼”的伦理诉求之间的冲突,以及航海、航图、航向三位一体的空间奇喻。


一些学者则针对外国文论家及其思想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如王志耕《巴赫金:圣愚文化与狂欢化理论》,探讨了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俄罗斯本土文化的联系。陈影《土星、新天使与本雅明的忧郁》,借由“土星”和“新天使”两个意象中的辩证维度,在犹太神秘主义语境中,解读本雅明的“忧郁”思想。

也有学者聚焦于外国文学创作的趋势与动态,如陈俊松《“介入的文学”:政治、政治小说和美国政治书写》,强调政治书写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美国文学与政治之间对话和互动的关系。


还有学者致力于针对作家作品的深入阐释和分析,如张琦《虚假的力量:兼论艾柯小说的主题》,阐释了艾柯反复书写的“假与真”主题。张治超在《〈尤利西斯〉的数字诗学》中,指出乔伊斯小说的形式和细节设计,是对基督教神学、数字命理学和古典文学的数字象征传统的继承。王元陆《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故事中的毯包客》,梳理了毯包客的形象变迁及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故事中的毯包客形象,并认为这体现了福克纳鲜明的南方立场。程弋洋《“纯正西班牙式的我”:乌纳穆诺的巴斯克民族观》,分析了乌纳穆诺对巴斯克精神的辨析,并以此引出他对西班牙超越地区分离主义、走上现代民族之路的思考。孙倩雯的《重复与同一:论克尔凯郭尔的小说〈重复〉》,指出克氏的“重复”学说实质上是将古老的存在与思维之同一问题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作为克服虚无主义的尝试。


外国文学、文化圈内的中国问题与汉学研究,一直为国内比较文学界所关注。本期所选篇目如侯铁军《瓷盘里的中国——十九世纪英国柳树图案瓷器故事的中国缘起及其早期演变》,汪小玲、李星星《羞耻的能动性:〈无声告白〉中的情感书写与华裔主体性建构》,杨莉馨《论汉学家之于英美现代主义运动的意义——以阿瑟·韦利为例》,代表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同时,国内学界的亚非文学研究发展迅速,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较为显著的学术增长极。日本文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尤其是日本美学和诗学研究获得较大发展。王向远教授的系列论著中的最新文章《日本歌道的传统与流变》,就是此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显示了日本古典文学研究的深入程度。日本现代文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代表性文章有解璞的《“打破镜来,与汝相见”——夏目漱石〈门〉中的镜子意象与禅宗救赎》等。任洁的文章《论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的身份困惑与伦理思考》,则显示了伦理学批评在日本文学研究方面的拓展。印度文学研究稳步发展,北京大学姜景奎教授在《南亚东南亚研究》杂志所主持的研究专栏值得关注,“印度神话之历史性解读”系列文章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欧阳灿灿的文章《〈薄伽梵歌〉中的身体思想》可谓印度古典之现代解读的可贵探索。印度英语文学研究方面有尹晶的《民族主义的祛魅——印度布克奖小说的人文主义反思》等成果问世。魏然的文章《“他加禄的哈姆雷特”的抉择:何塞·黎萨尔的去殖民与亚洲问题》昭示了东南亚文学研究的广阔前景。阿拉伯文学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林丰民教授的《〈一千零一夜〉的中国形象与文化误读》等。黎跃进和玛依努尔·玉奴斯的文章《“哈米沙”现象:丝路文学交流个案研究》,梳理了中亚和西亚诸民族文学中的“哈米沙”现象,显示了亚洲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新进展。宋志明的《索因卡〈反常的季节〉中的社会政治想象》等非洲文学研究新著迭出。收录大量非洲文学批评文章的大部头译著《非洲文学批评史稿》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显示非洲文学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栏目主持:雷武锋 董雯婷)


目录

“他加禄的哈姆雷特”的抉择:何塞·黎萨尔的去殖民与亚洲问题 魏然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故事中的毯包客 王元陆
“纯正西班牙式的我”:乌纳穆诺的巴斯克民族观 程弋洋
重复与同一:论克尔凯郭尔的小说《重复》 孙倩雯
日本歌道的传统与流变 王向远
论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的身份困惑与伦理思考 任洁
土星、新天使与本雅明的忧郁 陈影
“介入的文学”:政治、政治小说和美国政治书写 陈俊松
《薄伽梵歌》中的身体思想 欧阳灿灿
跛行的脚:但丁和彼特拉克的爱欲和语言 钟碧莉


5

语言学


长时期内,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音学、方言学等学科为主要内容。近数十年间,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十分活跃,尤其对汉语特点的求索一直未有间断。最近两年,学者们将自己的研究与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相结合,获得了丰硕成果。


语法研究方面,面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汉语语法现象,当代学者用新视角对有关问题加以解释,阐释其本质,揭示其规律,尝试建立符合汉语实际的语法体系。如陆俭明《“施—受—动”主谓谓语句“功能—认知”探究》一文,讨论现代汉语中“名1—名2—动”这种陈述关系层层套叠的句法格式。文章指出,由于汉语属于“非形态语言”,因此汉语里的“主谓结构”这一术语,实质上“只是一种比附的说法”,与印欧语里的主谓结构迥然不同。因为汉语里的主谓结构不仅可以作主语、宾语、修饰语,也可以作谓语,所以与一般述宾、述补、偏正等结构地位平等。在这种句子中,“名1”和“名2”均为“动”的某种语义角色。“名1—名2—动”句法格式中,有一种不含周遍意义也不隐含“连”字且表极性推衍义的“施—受—动”主谓谓语句,它与“受—施—动”主谓谓语句相比,使用频率要低得多,以至于一般现代汉语语法专著和现代汉语教材都对它不关注。对此种主谓谓语句,前人虽有所谈及,但对于“为什么少用”都缺乏必要的理论上的解释说明。该文从语言信息结构的视角,对此种句式“为什么少用”作出了回答,显示了汉语特点,更新了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先后提出了韵律句法、语体语法、糅合语法等涉及汉语本质的标识性概念。这些概念远承古代辞章学传统,近接吕叔湘、朱德熙等现代学术大师的学说,同时,在当代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经过与西方当代语言理论中的形式句法、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的系统结合,形成了兼具当代学术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汉语话语体系。如冯胜利、施春宏《韵律语法学的构建历程、理论架构与学理意义》一文指出,韵律语法学是从韵律的角度研究人类语言语法的一个新领域,是当代形式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经过20余年的研究和开发,韵律语法学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理原则和特征。文章从该领域的建立和发展的角度,发掘和总结其学理建构的原则与概念,包括(但不限于)相对轻重的生理性、节奏单位的异等性、松紧概念的待定性等,以及作为学理系统的几个重要标准,如发明新原理、提出新概念、发掘新现象、破解老难题、提供新解释、创用新方法。文章指出,上述标准不仅是韵律语法学的学理原则和特点,而且也可作为考察学术理论的学理标准及鉴定方法。


语音研究方面,无论古代语音的构拟,还是现代方音的探究,抑或共同语语音的分析,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如游汝杰《文读音、白读音和旁读音》一文,通过分析历史语音在上海话、温州话、闽南话、苏州话、北京话等方言中的变化,讨论文白异读现象的性质和特点,推考文读音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可以与文读音、白读音并列的新概念“旁读音”。文章认为,旁读音是方言接触的结果,大多来自当地的权威方言,因而不符合本地语音演变规律。旁读音在有的方言中可能是个别字音,在有的方言中则可能成系统。因此,方言字音具有三个层次:白读音是本地音,可称为“内源层”;文读音来自标准语,可称为“外源1层”;旁读音来自非标准语的外地方言,可称为“外源2层”。由此可见,语音的变化既显示历时传递过程,又呈现共时接触结果,因而造成了语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方言研究方面,近年来学者们在对汉语方言特征进行一般性描写的同时,也引入普通语言学的新方法与新理论,对种种特征加以详细解释和辨析,既深化了方言学研究,又加强了汉语研究同其他语言研究之间的联系。如邢向东《晋语的时制标记及其功能与特点——晋语时制范畴研究之三》一文,考察晋语表达事件的时间关系现象,认为晋语方言中存在时制范畴,且有明显标记。文章指出晋语的过去时标记是“来”等,现在时标记是“了”“嘞”,将来时标记是“也”。这些标记在句法地位上高于“体”标记,低于纯粹的语气词,一律位于句末(语气词前)。晋语没有表曾然、将然的副词,时制标记与相应的时间名词共现频率较高,但不完全对应,因此它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晋语时制标记可用于补语、宾语从句和有限的状语、定语从句。肯定句中,时制标记可用于动作动词谓语句子和“有”字句、“是”字句、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否定句中,“没”可与“来”“嘞”或“来嘞”共现,“不”可与“来”“了”“嘞”“也”共现。晋语“时—体—情态”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纠葛。


语用研究方面,面向社会实际的语言研究把目光投向语言教学、语言规划、语言信息处理等领域,力求为语言实践提供直接服务,从而实现语言学研究的当代社会价值。如徐大明《城市语言管理与城市语言文明建设》一文,通过梳理21世纪以来语言文字工作和语言生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指出我国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在制定和落实语言文字规范方面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开始转向全方位的语言生活管理。在此基础上,将语言管理理论与语言生活研究相结合。文章提出了建设城市语言文明的新目标。城市语言管理可以结合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开展建设城市语言文明的活动。城市公共空间的语言情况需要调查研究,言语互动规范可以成为语言文明建设的重点目标。此研究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城市文明建设的指导性建议,体现了语言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语言跟文字关系研究方面,从汉语汉字实际出发,客观分析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后者(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在于表现前者(语言)”(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观点,已经是学者们的共识。李运富、孙倩《论汉语词汇语法化与用字变化的互动关系》一文,通过深入分析汉语字词关系,指出了语言和文字相互影响的事实。文章认为,尽管汉语字词之间存在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但是如果一方发生变化,另一方往往会受到影响。汉语词汇语法化与用字变化就具有这样的互动关系。语法化对词语用字变化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词汇意义的磨损可使记录字形的表义成分逐渐赘余,从而发生减省或音化现象;语音弱化可能引起词语用字的更换调整;语法意义的增强可滋生具有别词作用的专用字。用字变化对词汇语法化也有促进或促退的作用,包括促使词义或读音弱化、推动新词新义派生、凸显和固化语法化功能、导致反向词汇化等。用字变也可能掩盖语法化真相,给文本解读和语法化研究带来干扰。因此,研究汉语词汇语法化相关问题,应该适当重视有关词语的用字变化。


汉语国际教育方面,随着“汉语热”趋势的走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如李泉《新时代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取向与问题》一文指出,在新时代、新节点,对外汉语教学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更加关注对外汉语教学自身的问题,更加坚定探索汉语独特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的自信,努力为世界汉语教学提供更多适合的理念和理论、模式和方法。西方“二语”教学理论和方法是基于欧美语言和拼音文字而建构与形成的,不宜径直视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标准和依据,应有所吸收、有所扬弃,现有某些教学理念和做法需要反思与更新。邵滨、富聪《世界少儿汉语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一文指出,汉语学习低龄化已成为世界汉语教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总结了世界少儿汉语教学研究的特点,并提出世界少儿汉语教学研究应重视培养符合各国基础教育标准的少儿汉语教师,开发适合少儿学习心理特点的教材及配套资源,探索符合少儿语言学习特点尤其是汉语学习特点的教法、模式,开展与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领域相关的跨学科研究,针对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开展研究,探索世界少儿汉语网络及在线平台教学,深入研究世界少儿汉语传播规律。


栏目组衷心希望中国语言学能立足于中国语言实际,在继承传统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当代语言学思想和理论,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栏目将在新时代、新理论、新方法、新观点的背景下,推介更多的学术成果。


(栏目主持:赵小刚 张亚蓉)


目录

“施—受—动”主谓谓语句“功能—认知”探究 陆俭明
韵律语法学的构建历程、理论架构与学理意义 冯胜利 施春宏
距离象似性

  ——句法结构最基本的性质 陆丙甫 陈平
文读音、白读音和旁读音 游汝杰
传统汉语音韵学研究之得失衡估 张玉来 尹瑀
晋语的时制标记及其功能与特点

  ——晋语时制范畴研究之三 邢向东
汉语方言入声音节的类型学观察 李兵 常敏
论汉语词汇语法化与用字变化的互动关系 李运富 孙倩
城市语言管理与城市语言文明建设 徐大明
新时代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取向与问题 李泉

6

论点摘编

目录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
《“六经”与“轴心时代”的思想和文学突破》 傅道彬
《从贵族仪轨到布衣文本——晚周〈诗〉学功能演变考论》 程苏东
《汉赋“象体”论》 许结
《〈柏梁台诗〉的文本性质、撰作时代及其文学史意义再探》 郭永秉
《论陶诗的力量》 刘奕
《佛教文献所载往还书启的文本及其归属——从萧子良的一篇“佚文”谈起》 李猛
《敦煌本〈观无量寿经〉及其注疏残卷缀合研究》 张涌泉 方晓迪
《五句体与连章诗——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体式发微》 程章灿
《韩愈狠重文风的形成与元和时期的文武关系》 刘宁
《家族图谱与家世记忆——柳宗元自撰家族墓志碑铭文的文化蕴涵》 李芳民
《新见〈大唐安优婆姨塔铭〉汉文部分释读》 李浩
《唐诗选本对小家的影响》 莫砺锋
《梅尧臣、苏舜钦边塞诗的角色想象与诗史意义》 王启玮
《“苏辛变体”在12—14世纪初词坛的运行》 沈松勤
《幻象与真我:宋代览镜诗与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 侯体健
《北宋仁、徽两朝的“太平叙事”与宋人文化记忆》 夏丽丽
《南宋行记中的身份、权力与风景——解读周必大〈泛舟游山录〉》 李贵
《论元代全真教传记的文体功能》 吴光正
《元末明初浙东诗学与〈诗经〉传统》 马昕
《王世贞诗文集的文献学考察》 魏宏远
《援史学入诗学:胡应麟〈诗薮〉的诗学历史化》 许建业
《试论中国诗歌由古典向近代的演变问题——以徐渭诗歌的非古典特征为例》 廖可斌
《“义激猴王”的校勘、义理与小说史语境》 李小龙
《“曲祖”之誉:〈琵琶记〉在明代的经典化》 朱万曙
《金批〈西厢〉中的“无”字及其“绮语谈禅”解谜探源》 康保成
《唐宋古文典型在清初的重构》 郭英德
《〈四库全书总目〉“ 明人”观与明诗文批评》 何宗美
《〈四库全书〉提要文本系统例说》 许超杰
《“清词中兴”意涵新论》 孙克强
《词学批评学的现代发生与“三大体系”建设》 彭玉平
《〈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集〉版本考辨》 郝润华
《“窜句脱文”及“错误一致原理”与通俗小说
版本谱系考察——古典文献基本原理例说之一》 赵益
《毛氏汲古阁本〈说文解字〉版本源流考》 董婧宸
《“活的”文献:古典文献学新探》 冯国栋


文艺学
《论中国文艺批评标准的正偏结构》 林岗
《文学理论体系:文化结构、现代性、审美与文学传统》 南帆
《文艺评论话语建设的学术基础》 张伯江
《世界的文学性与文学的世界性》 成中英
《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观念与方法问题》 赖大仁
《两种“艺术生产”: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新探》 姚文放
《论艺术制作》 冯宪光
《〈资本论〉与文学经典的思想对话》 郗戈
《通向审美复位的新异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传统的观念论根源及其克服》 汪尧翀
《“年代错位”与多重时间性:朗西埃论历史叙事的“诗学程序”》 王曦
《论中国诗学主体精神的创新建构——从元典阐释与原点问题出发的理论思考》 韩经太
《〈文心雕龙〉文字发展观与美学观探微》 党圣元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分析性思维》 沙红兵
《萨德与康德:谁更激进?》 马元龙
《后人类状况与文学理论新变》 王峰
《“听觉性”的在场——论大众文化装置范式中的声音景观》 李健
《视觉研究中知觉心理学间接知觉论的贡献》 殷曼楟
《“辩证意象”:前卫艺术的理想类型——本雅明后期艺术批评观念探析》 常培杰
《新媒介文艺生产论》 单小曦
《作为理论的文学与间在解释学——为“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一辩》 金惠敏
《从“情感按摩”到“情感结构”:现代性焦虑下的田园想象——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 曾一果时静
《以媒介变革为契机的“爱欲生产力”的解放——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动因的再认识》 邵燕君
中国现当代文学
《〈狮子吼月刊〉与大后方抗战文化建设》 谭桂林
《从戏剧冲突到命运冲突——曹禺剧作的诗性生成》 刘勇
《1926年:鲁迅国民性话语的展开——以“马上日记”为中心》 董炳月
《“狂人”的越境之旅——从周树人与“狂人”相遇到他的〈狂人日记〉》 李冬木
《分行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的建构》 王泽龙
《家构模式·文本旨意·艺术范式——〈寒夜〉新探》 陈思广
《“百来篇外国作品”寻绎——留日生周树人文学阅读视域下的“文之觉”》 姜异新
《“党同伐异”:厦门鲁迅与国民革命》 邱焕星
《枪、银顶针与“古怪的天意”——从鲁大海形象修订重审〈雷雨〉作者意图与悲剧性质》 祝宇红
《文学史分期的节点与共和国文学发展的连续性》 张福贵
《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多维视野考察》 吴俊
《重读路遥〈平凡的世界〉》 许子东
《文学是对人和生活的态度性反应——论路遥与托尔斯泰的文学关系》 李建军
《弈光庄之蝶,海若陆菊人?——贾平凹〈暂坐〉〈废都〉〈山本〉对读记》 郜元宝
《艺术辩证法与“伟大的传统”——论阿来〈云中记〉》 吴义勤
《人民文艺的“历史多质性”与女性形象叙事:重读〈白毛女〉》 贺桂梅
《边界危机:“当代文学史漫议”》 李杨
《人学是文学:人工智能写作与算法治理》 黄平
《关于现实主义的思考》 李松睿
《劳动者如何歌其事?——论解放区群众文艺的生产机制》 路杨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瓷盘里的中国——十九世纪英国柳树图案瓷器故事的中国缘起及其早期演变》 侯铁军
《欲海狂涛中的导航图——〈仙后〉的节制伦理与宗教地图学探究》 郭方云
《巴赫金:圣愚文化与狂欢化理论》 王志耕
《虚假的力量:兼论艾柯小说的主题》 张琦
《〈尤利西斯〉的数字诗学》 张治超
《羞耻的能动性:〈无声告白〉中的情感书写与华裔主体性建构》 汪小玲 李星星
《索因卡〈反常的季节〉中的社会政治想象》 宋志明
《俄罗斯文学和历史文献中的“看东方”》 刘亚丁
《“打破镜来,与汝相见”——夏目漱石〈门〉中的镜子意象与禅宗救赎》 解璞
《印度神话之历史性解读:湿婆篇》 姜景奎
《从潘多拉的“盒子”到“游走”的子宫——古希腊人观念中的女性身体》 刘淳
《想象视野:〈白虎〉中的异国形象与文化定位》 杨晓霞 赵洁
《“哈米沙”现象:丝路文学交流个案研究》 黎跃进 玛依努尔·玉奴斯
《“火中取子”:佛教医王耆婆图像的跨文化呈现》 陈明
《民族主义的祛魅——印度布克奖小说的人文主义反思》 尹晶
《〈一千零一夜〉的中国形象与文化误读》 林丰民
《“悲伤的时辰似乎如此漫长”——〈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钟表时间”》 尹兰曦
《论汉学家之于英美现代主义运动的意义——以阿瑟·韦利为例》 杨莉馨
《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成因中的俄苏本土文化因素》 刘胤逵
《列维纳斯伦理视野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俞航


语言学
《复杂句式的扁平化——纪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 张伯江
《动主名谓句——为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而作》 沈家煊
《吴语汤溪方言古阳声韵和入声韵的演变——介绍一种无辅尾的韵母系统》 曹志耘
《汉语形容词论元结构的再分析》 郭洁 顾阳
《再谈“从综合到分析”》 蒋绍愚
《汉语“有”字句和存在命题》 李旭平
《上古汉语清鼻音声母音位化构拟新探》 边田钢
《楚系出土文献所见* n-、*l-不分现象及其源流与成因考》 叶玉英
《上海话塞音和塞擦音的时间结构》 凌锋
《语言单位的义项非独立观》 刘丹青
《当代汉字应用热点问题回顾与思考》 王立军
《城市语言规划问题》 李宇明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吴福祥
《世界少儿汉语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邵滨 富聪
《论擦音在中国语言中的类型及其主要来源》 燕海雄
《时间名词“现在”的来源及中国化》 朱冠明
《汉语史研究与多重证据法》 董志翘
《侗台语亲疏关系的计算分析》 韦远诚
《汉语心理动词与言说动词的双向演变》 苏颖
《基于词汇声学距离的语言计算分类实验》 冉启斌

END

策划:佟   譞

审校:廉   婷

审校:吴   超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