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摘】如何获得人民美好生活?

作者:经管领读

发布时间 2023-03-24 13:55   浏览量 156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传统生产力以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为主要特征,威胁生产力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生态生产力以兼顾生产发展和生态和谐为主要特征,强调在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兼顾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生态生产力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原初再现,也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最新样态,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人民美好生活实践探索 ——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研究

于天宇 著

ISBN:978-7-5228-1513-8

版次:2023年2月第1版





01 内容简介

人民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不断追求的高层级需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促成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终将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桎梏与人的自由沦丧。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和核心概念,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分析各种社会问题的关键范畴。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通过劳动媒介而产生的综合力量,这种力量包含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中,具有延续性与毁灭性。



本书以马克思需要理论为出发点,阐释人类需要与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关系,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视域下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人民美好生活展开深入的理论剖析。传统生产力以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为主要特征,威胁生产力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生态生产力以兼顾生产发展和生态和谐为主要特征,强调在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兼顾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生态生产力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原初再现,也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最新样态,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通过对比传统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本质区别,围绕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内涵与必然前提,阐述了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当代价值与实践意义。从而推导出新时代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的历史必然,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其实践路径。





02 作者简介

于天宇,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吉林大学匡亚明青年学者,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命政治学。2020年入选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在《哲学研究》《江海学刊》《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南京社会科学》《求是学刊》《东北师大学报》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期刊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各1项,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03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人民美好生活的理念创新与价值规定

第一节 人民美好生活:对存在语境的政治表征

第二节 人民美好生活的三重规定

第三节 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条件

第二章生产力生态化发展的跃迁逻辑与实践智慧

第一节 传统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本质区别

第二节 生态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理论超越

第三节 生态生产力对生产力发展潜力的高质释放

第三章生态生产力发展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开显与现实满足

第一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对生态问题成因的本质剖析

第二节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的规律揭示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化跃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旨因

第四章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遮蔽与实践背离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桎梏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加速异化人的真实需要

第三节 资本增殖逻辑背离人的生存发展逻辑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的文明形态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原则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策划:宋淑洁

排版:谢纹婧

审定:胡楠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