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反抗纳粹政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甲骨文新书
作者:甲骨文
发布时间 2024-03-13 09:09 浏览量 253
甲骨文ioracode
转载任何甲骨文微信公众号ioracode所推送的文章,请事先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
1935年夏天。在柏林附近的一个湖上,一名年轻男子正在扬帆航行,突然一艘船擦身而过,他看到一名女子斜倚船头。他们的目光相会——历史上最大胆的计划之一诞生了。
在和利伯塔斯·哈斯-海耶开始疾风骤雨般的恋情前,哈罗·舒尔策-博伊森已经在反对纳粹主义的斗争中流过血。利伯塔斯加入了这一事业,两人很快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反法西斯战士,在纳粹时期的柏林组建抵抗者网络,勇敢地抵抗纳粹的恐怖统治。哈罗本人还渗透了德国军事和情报部门,向盟军输送纳粹作战计划,包括希特勒闪击苏联军事行动的细节。但是,在年轻的哈罗和利伯塔斯做好充分准备前,无处不在的盖世太保便已一步步逼近——在这场秘密战争中,朋友与敌人难以区分。
哈罗和利伯塔斯是反抗纳粹政权的极具历史意义的英雄人物,但长久以来,无论是在西德还是东德,他们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诺曼·奥勒利用未出版的日记、信件和盖世太保档案,在《波希米亚人》中还原了这个关于爱情和牺牲的英雄主义故事。
波希米亚人
第三帝国柏林地下抵抗运动中的爱情与牺牲
[德]诺曼·奥勒(Norman Ohler) 著
蒋雨峰 译
2024年3月出版/89.00元
ISBN 978-7-5228-2767-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纳粹德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
《纽约时报》畅销书《亢奋战》作者
诺曼·奥勒最新非虚构作品
试读
节选自“前言”
大约12岁那年,我坐在祖父母家的花园里。祖父母家在克林格尔谷(Klingeltal)中,位于德国西南部一座小城郊区,靠近法国阿尔萨斯(Elsass)地区的边界。1945年3月,这座我出生的城市在英国皇家空军的一次空袭中被夷为平地,95%以上的巴洛克式建筑被毁。像许多人一样,祖父母的财产在轰炸之后荡然无存。于是,我的祖父在战后用“自己的双手从废墟中”建了一座新房子。他把它命名为“晨光之屋”(Haus Morgensonne),并把那条穿过克林格尔谷、通往房子的田间小路称为“草场地”(Wiesengrund),后来官方的地图里也是这样命名的。
我们常在“晨光之屋”的花园里玩“不要生气”游戏。每回第一次掷骰子之前,祖父总是会说:“比赛会很激烈,但也会很公平!”这句话总让我有一些害怕,尽管公平竞争无可指摘,并且我们也不会把所谓的“激烈”太当回事,毕竟玩这个游戏基本上是为了获得乐趣和消磨时间。然而那天下午我也不管是否公平,一定要让祖父给我讲一个战争的故事,否则就不开始这一轮游戏。上午我们在文理中学看了一部关于解放集中营的纪录片,片里有堆积成山的眼镜、憔悴的面孔,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德国民众欢呼的画面插入其间。观看期间我们所有人都不准离开教室。
我想知道这事与我的祖父是否有关系。起初他摇了摇头,打算开始玩“不要生气”。但我把两个象牙色的骰子都拿起来攥在手里,并且迫切地望着他。阳光透过苹果树的树叶洒在我们桌上,用光与影在黄底的棋盘上勾勒出一幅迷彩图案。然后祖父告诉我,他曾为德意志国铁路(Reichsbahn)工作。然而这对我来说并不是新闻,我催促着他给我讲一些有趣的事情。
祖父盯着构成了“草场地”边界的那排蓝冷杉,陷入了沉思。随后他咳嗽了几声。终于慢慢地,像是漫不经心地说道,他一直是一个真正的、热情的铁路工作者,因为他喜欢铁路带来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然而,他永远无法想象后来发生的事情。我立即问他,后来发生了什么?祖父迟疑地告诉我,他曾经当过工程师——他问我知不知道工程师是什么?尽管并不十分清楚,我还是点了点头。祖父说,在战争期间,他曾被调到波希米亚北部的布吕克斯(Brüx),那是一个位于奥西格—科莫陶线(Aussig-Komotau)、比尔森—普利森线(Pilsen-Priesen)和布拉格—杜克斯线(Prag-Dux)三条铁路线交会的偏僻城镇。
一个冬日的夜晚,厚厚的落雪覆盖了铁路黑色的双轨,还有草地、树木与结冰的奥赫热河(Eger),祖父用迟疑的声音告诉我,一列进站的列车被调度到一条旁轨上,那是一列载着牲畜车厢的长货车,它必须为紧急弹药运输让道。车轮在道岔上发出尖啸,人们的喊声回荡着,一声拉长的汽笛响起,牲畜车厢被脱钩解下。白色的山谷复归静谧。
凭着铁路人的直觉,我的祖父察觉到有些不对劲。片刻之后他离开了办公的平房,走向了那条旁轨。他只听到奥赫热河冰封的河面下低沉的水流声。他不安地沿着长长的一列车厢走动着。正当他打算再次转身离开时,有东西从车厢拉门上半部分一个狭窄的通风口里掉了出来。一个系着绳子的锡杯从通风口被放下来,碰撞着木制车厢壁发出声响,一度缠在了门把手上,然后又松开了。它缓慢地摇摆着下降,最后杯子落入铁轨旁的积雪里。很快绳子收紧,装满雪的容器又被收回去。拉门上露出一只手,接住了杯子,而能穿过通风口的只有孩子的小手。
车上的不是牲畜,是人!把人装在牲畜车厢里是违反运输条例的!真是糟透了,德意志国铁路是不会这么做的。祖父气愤地回到办公室,查询到这列火车本来要去的目的地:特莱辛施塔特(Theresienstadt)。这个地名没有包含多少信息:一个在受保护国边境线上的终点站包朔维茨(Baushowitz)以北几公里的小地方。他又跑到外面,想去仔细看看车厢,但此时有两个穿着黑色制服的哨兵沿着铁轨快步走来,手里端着冲锋枪。是党卫队。祖父转过身匆匆往回走,身后传来一声带有威胁的暴喝。
这就是战争,他想着。过了一会儿,他透过因为太热而蒙上水汽的办公室窗户向外看。战争中没有人会管运输条例。那些估计是战俘,俄国人。但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火车是从西边开过来的。那只手属于一个孩子。他也知道自己对此无能为力。“我怕党卫队。”
在他漆成黄色的房子后面阳光明媚的花园里,祖父向我讲述了这一切。虽然我爱他,他是我祖父,我总叫他“爷”(Pa),但那一刻我恨他,他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我们玩起了“不要生气”。
之后发生了一件怪事。玩到一半祖父的双手开始颤抖,为了避免直视我,他把目光瞥向一侧,用沙哑的嗓音说道:“那时我想,如果有人发现了我们对犹太人干的勾当,会对我们非常不利。”
我看了他一眼,一言不发。我的祖父好像突然之间坐在离我很远的地方。虽然我可以用手触到他,但是我们之间有着极远的距离。刹那间一切都显得很遥远,我们身处的花园,我们小桌后面的那些苹果树,乃至桌子本身也像是在另一个维度里。我无法再摸到桌子,也无法移动我的棋子。在我左侧视野的边界,我的祖母像一座雕像一样坐在那里,变得模糊不清。我的祖父则坐在我面前的某处。我闭上了眼睛。一切都很安静,那是一种可以听见的沉寂。
新书速递
波希米亚人
第三帝国柏林地下抵抗运动中的爱情与牺牲
[德]诺曼·奥勒(Norman Ohler) 著
蒋雨峰 译
2024年3月出版/89.00元
ISBN 978-7-5228-2767-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内容简介
1935年夏天。在柏林附近的一个湖上,一名年轻男子正在扬帆航行,突然一艘船擦身而过,他看到一名女子斜倚船头。他们的目光相会——历史上最大胆的计划之一诞生了。
在和利伯塔斯·哈斯-海耶开始疾风骤雨般的恋情前,哈罗·舒尔策-博伊森已经在反对纳粹主义的斗争中流过血。利伯塔斯加入了这一事业,两人很快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反法西斯战士,在纳粹时期的柏林组建抵抗者网络,勇敢地抵抗纳粹的恐怖统治。哈罗本人还渗透了德国军事和情报部门,向盟军输送纳粹作战计划,包括希特勒闪击苏联军事行动的细节。但是,在年轻的哈罗和利伯塔斯做好充分准备前,无处不在的盖世太保便已一步步逼近——在这场秘密战争中,朋友与敌人难以区分。
哈罗和利伯塔斯是反抗纳粹政权的极具历史意义的英雄人物,但长久以来,无论是在西德还是东德,他们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诺曼·奥勒利用未出版的日记、信件和盖世太保档案,在《波希米亚人》中还原了这个关于爱情和牺牲的英雄主义故事。
作者简介
[德]诺曼·奥勒(Norman Ohler)
1970年生,德国著名小说家、编剧和记者。《代码生成器》《中心》和《黄金之城》是其知名的“城市三部曲”。他参与编剧的《帕勒莫枪击案》被提名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2018年,“甲骨文”推出奥勒第一部非虚构作品《亢奋战:纳粹嗑药史》,该书讲述了毒品在第三帝国鲜为人知的作用,被翻译成25种语言出版。2021年,“甲骨文”出版了他的《生活方程式》,它以生动的笔调复现了18世纪的德意志风情。
译者简介
蒋雨峰
宁波人,自由译者,首都师范大学德语专业硕士,中国传媒大学德语专业学士。发表有《对语义变迁“乌尔曼模式”的考辩》《略论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教化观》等德国文学研究论文。
本书目录
前言 / 001
置身其中 / 011
第一章对手 / 025
第二章事业与婚姻 / 073
第三章抵抗与爱情 / 161
第四章对敌打击 / 293
记忆的重构 / 391
致谢 / 401
参考文献 / 403
注释 / 411
人名索引 / 447
译后记 / 455
生活方程式
[德]诺曼·奥勒(Norman Ohler) 著
程巍 译
2021年3月出版/62.00元
ISBN 978-7-5201-7896-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亢奋战:纳粹嗑药史
[德]诺曼·奥勒(Norman Ohler) 著
强朝晖 译
2018年10月出版/69.00元
ISBN 978-7-5201-2806-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