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钟志强 丨《感物、咏物、造物:六朝“艺”“文”设计思想比较研究》出版

感物美学、造物艺术与咏物文学共同的文化根源从自然观看是万物有灵的思想,而从物用观的角度分析则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感物是咏物文学和造物艺术的生发阶段,六朝的感物理论由于受人的自觉思潮之影响,主体的能动性受重视程度较前得到极大提高。

发布时间:2023-05-23 浏览量:41

【书摘】蓝皮书调查发现:民众认为教育领域最公平

在国际、国内形势异常复杂的情况下,人们的社会心态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2023-05-23 浏览量:20

【活动】今日译想 | 杨林青×绿茶×楚尘×秦蕾:以书之名——小而美的出版与设计

一些年轻人,他们做出版是半路出家,但被文学、艺术照彻过,拥有过充实而幸福的精神生活,而当他们进入出版行当,一定会有某些不一样。他们设计出了“中国最美的书”,他们尝试用短视频推广图书,推介特色书店。“小而美”的出版追求,就像种子,被他们撒播在更广阔的土地上,改变微小的、局部的气候。

发布时间:2023-05-23 浏览量:24

【活动】今日译想丨罗新×杨潇×郭建龙×唐建光:如歌的行板——直击人心的非虚构

在本次译想论坛的第一场,我们以“如歌的行板——直击人心的非虚构”为主题,邀请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记者、作家及背包客杨潇,自由作家郭建龙,以及世界史研究者、新历史合作社总编唐建光展开深度对谈。他们的作品,如罗新老师的《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杨潇老师的《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郭建龙老师的《汴京之围》等,是近些年非虚构作品的优秀代表作,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出版界均产生了非比寻常的影响。几位优秀的非虚构创作人将分别站在历史学家、记者和译者的角度分享非虚构写作的过程,畅聊非虚构写作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3-05-23 浏览量:14

【活动】全套书系!稀有特装!编辑坐镇!丨译想期间你不能错过的甲骨文专场展!

今年是甲骨文图书品牌创立十周年,本次译想论坛期间,我们将同期举办甲骨文成都专场读者开放日活动。届时,成都的读者们不仅可以参加大咖云集的论坛活动,还可以在开放日更近距离了解甲骨文品牌。我们为读者朋友们准备了稀有的特装书展,诸多精美好物,还安排了甲骨文编辑团队现场坐镇与读者零距离交流。

发布时间:2023-05-23 浏览量:21

【书摘】大学教授五月都在忙什么?

五月的工作,仍是以教学科研为主,这与其他月份无异。但五月的工作又有其特殊性,那就是要花大量时间看学位论文,写评议书,参加答辩。因为按照教育教学安排,学位论文答辩要在五月底六月初之前完成。实际上,一年十二个月,教授五月份的特殊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它使五月成为教授们的繁忙之月、学习之月和交流之月。

发布时间:2023-05-23 浏览量:11

【活动】发布|《中国新社会阶层发展研究报告No.1》

2023年5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5-23 浏览量:61

每日好书

权利视角的乡村振兴——农研智库观察

¥ 198¥ 198

去读书 >

欢迎添加

先晓君微信

欢迎关注

先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