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罗斯福救火:大萧条开启现代金融创新

作者:辛乔利

来源:《现代金融创新史:从大萧条到美丽新世界》

金融史 罗斯福 人物 创新

发布时间 2020-02-16 23:12   浏览量 277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大萧条的阴影笼罩着全美各个角落,农民失去土地等于丢掉了生存的依靠,而城里人失去的不仅是工作,还有做人的尊严。大萧条期间,全美失业率高达25%,具体来说就是全美有1300万人丢掉了饭碗,涵盖社会的各个层面。

股灾和银行挤兑摧垮了民众的信心,消费和需求不足让实体经济遭受重挫,各行各业的情绪降至冰点。地面交通持续减少,商家的商品无人问津,昔日人声鼎沸的工厂空空如也,再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也见不到工人的身影。处于绝望中的工人出于本能的冲动开始行动起来,福特公司的红河工厂(Ford River Rouge Plant)有3/4的工人失业,失业工人到工厂大门前举行大规模游行,要求工作。在一片混乱中,工厂保安对人群开枪,打死4人,打伤数人。城市建筑工人也是失业人数最多的人群,房市崩盘让他们无工可打,于是在市中心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以及饥饿大游行,发泄着对政府的不满。

大萧条仿佛一下子抹平了社会各阶层的差异。在纽约繁华街区聚集的无家可归的人群中到处可见中产阶级大军,一些享受过舒适生活、曾频繁出入乡村俱乐部的中产家庭,由于将全部资产押注在股市上血本无归,靠贷款养的房子被没收,汽车和家具被变卖,无奈之下,只好搬到贫民区的政府临时安置房。城镇郊区和高速公路边随处可见的简易房构成了一道苍凉的风景线,这些简陋住处是用碎木块、硬纸板甚至报纸等最便宜的材料盖的,其中最大的一个贫民区位于哈德逊河畔的曼哈顿西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经济鼎盛时期,那里曾是富商游艇的停靠地。也有一些白领在廉价旅馆或地下酒吧过夜。连昔日工作体面的教师和风度翩翩的律师在失业后为了温饱,也不得不弯下腰来干起搬运工之类的体力活,以养家糊口。

退伍老兵也成为大萧条中的牺牲品。美国国会曾于1924年通过《“一战”调整补偿法案》,承诺为昔日奉献战场的老兵发放25亿美元的奖金凭证,每张凭证都有具体的奖励金额,50美元以下的可以立即付现,其他金额的凭证20年内有效。但如今政府两手空空,无法兑现承诺——按照当时政府庞大的预算赤字估计,发放这笔钱就意味着联邦政府的彻底倒闭。

老兵们无法接受。1932年5月,这些参加过“一战”的老兵拖家带口,涌到华盛顿特区,举行声势浩大的“奖金大游行”,并在靠近国会山台阶的地方安营扎寨,向政府要求兑现战时服役应得的奖金。为了保护首都的秩序,联邦政府派出麦克阿瑟、巴顿和艾森豪威尔的部队进入美国首都,战马、军刀齐亮相,强行驱赶游行大军,并将老兵们的临时帐篷烧毁。尽管一些有良知的士兵不愿用武力对待这些在战争中做过贡献、手无寸铁的老兵,但在驱散游行队伍的过程中还是发生了擦枪走火的意外事故,一些士兵在放催泪弹时将游行者怀中的婴儿误杀。

媒体的渲染加重了事件的严重性,让胡佛政府名誉扫地。《新共和》杂志这样写道:“这样对待打过仗的老兵们,情理何在?”“在和平时期,政府使用部队镇压手无寸铁的民众,这对未来构成巨大威胁,其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几个月后,华盛顿仍处于战争气氛中,政府机关戒备森严,街道上到处可见荷枪实弹的警察。

大萧条考验着美国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居然以这种方式凄惨地结束了,无法承受昔日的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就这样突然丧失,深深的屈辱,令许多人在绝望情绪中不能自拔。一些失业者喝过闷酒后选择以自杀的方式逃离这个世界,其中还有一些丢掉工作的银行家,由于不堪忍受邻里和家人的指责,选择与这个世界告别。各州发生的自杀、暴力和社会动乱在各类媒体上屡见不鲜。大萧条期间,美国社会自杀率创下每万人中就有17人自杀的纪录,自杀人群以中年人居多。

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全社会暴力冲突不断,打架斗殴和因付不起房租被撵出家门的事时有发生,芝加哥市长被杀,纽约州长也险遭杀害,艾奥瓦州和明尼苏达州的农民拿起武器,抵抗银行没收其农场。社会动荡让人对未来忧虑重重,那些怀揣“美国梦”的外来移民眼看梦想落空,也做起抬腿走人的打算。

大萧条动摇着维系社会的价值观,绝望中的人们需要一种信仰,法西斯以及各种激进党派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粉墨登场。一些政客们甚至公开叫嚣,要求政府实施独裁统治以应对危机,一些地区开始公开讨论革命的可能性。不断积聚的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罗斯福救火

 

面对一团糟的经济基础数据,政治上的角逐愈演愈烈,民主党和共和党相互指责,阴谋论甚嚣尘上。胡佛政府一直不承认政策失误,认为是有人蓄意破坏,同时怀疑国际上也存在着一股邪恶势力,企图破坏美国市场,并将矛头直指欧洲资本家,还指责犹太人内外勾结,意在搞垮美国市场。

银行与公众不断向政府施压,要求迅速采取解救措施。万般无奈之际,胡佛总统动用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1931年9月,胡佛总统召见当时的美联储主席尤金·梅耶(Eugene Meyer),提出成立一家私人公司提供紧急救援,以缓解流动性危机。随后,总统将美国25家主要银行的负责人叫到白宫,商议由每家银行出资2500万美元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用池子,称为国家信用公司(National Credit Corporation)。具体的救援做法是银行将资产卖给该公司获取现金,为奄奄一息的经济注血,政府对这家公司只予以法律上的承认。银行家们考虑再三,觉得不划算,认为既没有担保品,也看不出如何赚钱。一些银行当场拒绝,还有几家银行口头上答应,但没有任何行动。银行冰冷的拒绝让胡佛政府陷入绝境,对大规模失业、饥饿和贫困等一系列问题再也没有招架之术。尽管胡佛总统想方设法劝说民众自力更生、勤奋工作、共渡难关,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政府的说教早已失去任何感召力。

 在国家处于最危难的时刻,公众期盼着具有领导力的舵手站出来,稳定民心、力挽狂澜。时代呼唤英雄,也造就英雄,历史在恰当的时候选择了恰当的人。1932年11月的美国大选,候选人有三位,他们是:共和党的时任总统胡佛、民主党的纽约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和社会党人诺曼·托马斯,对决主要在胡佛与罗斯福之间展开。大选结果毫无悬念,罗斯福以2280万张选票对胡佛的1570万张选票取得压倒性胜利,选举团选票为472票对59票,可谓众望所归。

 罗斯福出生在纽约,是一个富人家庭的独生子,1900年考入哈佛大学,五年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深造。罗斯福的政治生涯始于竞选纽约州的民主党参议员,1920年有机会作为民主党代表竞选副总统,但不幸败下阵来,他于是从政界转向商界。1921年8月,罗斯福带全家休假时,在扑救了一场林火后,跳进冰冷的海水,却因此患上脊髓灰质炎,双腿再也没能恢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带病总统。

 作为政治家,罗斯福不愿让人们看到他脆弱的一面,在公开场合努力掩饰身体的缺陷。尽管有时很痛,他仍借助腿部支架和腋杖吃力地保持站立。1928年,罗斯福重新步入政坛,成为纽约州长。如今,成功当选总统的罗斯福,面对突如其来的全国性危机,内心也没有多少招数。他曾在亚特兰大一所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中坦露:“这个国家需要大胆、持续的试验,找个方法去试错,错了,纠正错误再去试。”

 尽管困难重重,但作为一名政治家,罗斯福仍然得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前任总统胡佛的无能更衬托出罗斯福总统卓越的领导才华。面对上一届政府留下的烂摊子,罗斯福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扭转局面。1933年3月4日,在全社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片质疑声中,罗斯福站在讲台前,开始了他的就职演说。台上放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山鹰,象征着国家复兴的希望。

 罗斯福不负众望,一改胡佛在任期间的政府形象,放下身段,把美国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广大民众的疾苦表示了同情与关怀。他在就职讲演中的立场完全站在大众一方,将银行家说成美国民众的剥削者,把经济困境归结于少数人的掠夺。在演讲的最后,具有演讲才华的罗斯福不无煽情地说:“在此,我向你们,向我自己,提出一个面对全体美国人民的‘新政’,这是一个郑重的承诺,一个誓言。”

 新政府上台必须树立一个崭新形象,需要设计一些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理念,特别是需要提出一些振奋人心的口号,以体现出与前任总统的不同之处,让深陷危机中的民众看到希望与光明。罗斯福上台后,以 “新政”(New Deal)一词涵盖陆续推出的“一揽子”经济解救计划,开启了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时代。

“新政”这个词出自总统演讲词的写手、律师出身的萨姆·罗斯曼(Sam Rosenman) 的创意。罗斯曼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曾在纽约州议会和纽约最高法院工作过,在罗斯福任州长期间就成为其智囊。由于罗斯曼对总统的沟通能力与表现意图了如指掌,写作工作也相对容易。他在同罗斯福总统就 “新政”一词商讨时,立即得到后者的认可。但实际上,连罗斯福自己也搞不清 “新政”到底要做什么,他只知道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国家拉出泥潭。

尽管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多次重复“新政”一词,但远没有达到预想的轰动效果,众多媒体并未给予特别关注。就职演说后的第二天,只有纽约的一家小报《纽约世界电讯报》()编辑部以卡通的形式将 “新政” 一词作为演讲亮点提了出来:卡通画了一位农民仰视头顶上的飞机,机翼上涂着“新政”字样。不料想,正是这幅卡通画引爆了“新政”一词的广泛传播,深深触动了千千万万美国民众的心,其他媒体也迅速跟进,纷纷在头版以醒目的标题开始报道“新政”。

其实,“新政”这个词在罗斯福使用前早已纳入英语词汇,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和亨利·詹姆斯都曾在不同场合使用过,但罗斯福在特定时期的演讲中赋予了“新政”这个词另一特殊的意义,大家都没有料到“新政”会成为美国历史的转折点。

“新政”纲领的设计团队由罗斯福总统智囊团中的三位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授组成,他们是雷蒙德·莫利(Raymond Moley)、雷克斯·塔格威尔(Rexford Tugwell)和阿道夫·伯利(Adolf Berle)。这三位教授包揽了“新政”行动纲领的顶层设计。

 

银行假日

 

罗斯福宣誓就职之际,正是全美陷入银行危机之时,美国各州几乎无一幸免,都在经历着一浪高过一浪的银行挤兑。1931年9月,英国突然撤销英镑兑换黄金的承诺,也就是取消了金本位,引起全球一片哗然。投资者担心美国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于是纷纷将美元资产换成黄金,以防万一,导致美国黄金储备大幅缩水。

针对外界对黄金流失的激烈反应,纽联储于10月初调高贴现率,通过提高美国金融资产的相对收益,鼓励资金留在美国。到了10月底,尽管投资者争兑黄金的风潮止住了,但银行储户提取现金的势头仍有增无减,银行恐慌逐渐从区域向全国蔓延。一些焦虑的美国人将从银行取出的钱放到床垫下,或者埋在后花园,造成日常生活中的流动性紧张,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转。

为了缓解银行体系的资金紧张局面,美国国会于1932年1月创建复兴金融公司(Reconstruction Finance Corporation,RFC),向陷入困境的银行和铁路行业贷款,但大部分银行不领情,不愿接受救助。这主要是担心在当时紧张的环境下,外界对银行借款行为会产生过度反应,认为银行存在大问题,等于引火烧身。

尽管1932年夏经济一度出现好转的迹象,但好景不长,到了年底,银行倒闭潮又一次袭来。内华达州以及其他几个州的银行先后被迫停业,以临时缓解银行资金短缺危机。1933年2月初,路易斯安那州的银行宣布放假一天,目的是让当地一家遭受挤兑的海伯尼亚银行(Hibernia Bank)有时间运送更多现钞,暂时避免挤兑。不曾料想,银行停业的行动进一步加剧了恐慌情绪,又引发出更大规模的挤兑高峰。

与此同时,美联储再次通过提高贴现率和在公开市场收购票据等手段,减缓黄金兑换。为了应对纽约地区的大规模黄金提取,芝加哥联储银行还应纽联储的请求伸出援助之手,接连于1933年3月1日和2日向纽联储提供贷款。但由于担心自己的准备金率不足,芝加哥联储银行于3日拒绝了纽联储的再次请求。

美联储作为银行最终贷款人如今自身难保。先是于3月3日宣布暂停黄金储备要求、4日宣布关门,纽联储也迅速宣布关门,停止运送黄金。联邦储备银行的关闭再次掀起波澜。由于各地银行拿不出更多的现金满足客户的提现要求,各州政府只好要求银行要么在某一个时段停业,要么彻底关门。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伊利诺伊州等先后宣布银行放假三天。随后,纽约州、密歇根州也纷纷宣布银行放假八天。

形势万分危急。罗斯福于1933年3月6日上台后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全美范围的银行假日(Banking Holiday)。银行假日原本指英国及英联邦国家银行的公共假日,在大萧条期间,成为银行关门整顿的代名词。全美所有银行一律停业三天。其间,美联储停止同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一切交易,包括黄金的运送。政府关闭银行行动的法律依据是战争时期出台的《1917年对敌交易法》(Trading with the Enemy Act of 1917),该法不仅禁止同敌国通商,也包括禁止那些有可能对敌方有帮助的行动。

尽管政府有权关闭银行,但毕竟还须走法律程序。1933年3月9日,也就是宣布全国范围银行假日四天后,罗斯福总统签署《1933年紧急银行法》(Emergency Banking Act of 1933,以下简称《紧急银行法》)。由于时间紧迫,法案文本来不及印刷,众议院在讨论时,只有一份文本,无奈之下,只好由众议院银行与货币委员会主席亨利·斯蒂格尔(Henry Steagall)大声朗读后,在当晚的国会联合会上的一片混乱中草草通过。

《紧急银行法》将罗斯福总统颁布的临时总统令合法化,规定银行假日期间,所有银行一律停止任何形式的业务,其中包括支付、存款、贷款、贴现或外汇交易;禁止采取有利于囤积行为的任何行动;只有经政府审查合格的银行才可重新开业,否则就是非法行为。

《紧急银行法》取消了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并授权财政部负责收缴黄金,要求所有美国人无条件将自己拥有的黄金以市场价卖给国家,换取美元。同时,美联储还承诺向社会无限量供应货币,让银行重新开张,这相当于为银行提供了100%的存款保险。

尽管此前美国人曾或多或少遭遇过一些危机,但大多是局部性危机,规模小而且危害有限,如此大规模的银行危机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还是头一遭。银行假日第二天,美国成了一个没有现金的社会,起初人们并未感到有多大差别,一些商家对信誉好的客户赊账,继续营业,也接受一些写有具体金额的个人支票,只是找钱时缺少现金。但随着社会上流通货币的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现金交易出现困难。人们应对社会现金缺失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一些地区印制了新型货币代金券,使用支票可以兑换代金券,由银行担保接收;还有一些地区回归到原始状态,以物易物,铁匠给马钉马掌收取土豆、医生给病人看病换几斤粮食。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当时纽约举办的橄榄球大赛,门票是用各种等价物交换而来的,比赛结束后,体育场一盘点,收到的等价物从帽子到手绢五花八门。


炉边谈话

 

罗斯福总统在领导力方面的特殊才能之一就是与公众的沟通。为了安抚民心,总统需要表演,甚至有时形式重于内容。罗斯福在这方面具有超常的天赋,他那富于煽动性的表达和充满磁性的声音体现着个人魅力,在取悦与说服民众方面运用自如,形成一大批“粉丝”。

为了赢取民心,罗斯福在沟通方式上也煞费苦心。他并不像以往政客一样,通过电台发表正式演讲,而是选择在寒冷的冬夜,借助收音机与民众炉边谈心。在当时那个年代,收音机是受众面最广的媒体,同时也没有比炉边谈话更具亲和力的沟通形式了。

炉边谈话成为罗斯福恢复民众自信和公共秩序的窗口。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在第一次炉边谈话中,向民众耐心解释《紧急银行法》,并告知民众政府有足够的资金应对危机,消解人们的疑虑与怨恨,让人们从饥饿和贫困中看到希望和光明。“不要把钱放到枕头下,要对银行有信心”,“金融体系调整中,比货币和黄金更重要的是人们的信心”,“让人恐惧的是恐惧本身”。陷于极度焦虑中的美国民众坐在收音机前,听着总统的亲切话语,似乎得到了一丝精神安慰。

罗斯福的炉边安抚初见成效,民众的恐慌情绪得到缓解。3月13日,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宣布,12家联储成员行重新开业;3月14日,那些被认可的清算行所在地银行(约有250个城市)重新开业;3月15日,约有一半被政府官员审核通过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门前又出现了排队景象,不过这次人们不是取现,而是将钱重新存入银行。到了3月底,2/3被提取的现金重新回到银行。社会上也逐渐把将钱存放在银行视为爱国护国行为。截至4月中旬,联储成员行的存款增加了10亿美元,黄金也迅速回流到联储和财政部。银行假日结束后,有3900家银行从此再也没开门。《紧急银行法》是罗斯福总统在全国陷入混乱之际的临时补救措施,不仅为银行重新开门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恢复民众信心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上内容摘自《现代金融创新史:从大萧条到美丽新世界》

作者:辛乔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