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高考延期不要慌,九大学科考试改革要点都在这里啦

作者:皮书说

来源:皮书说

发布时间 2020-04-03 23:43   浏览量 918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面对疫情冲击,这两个月来,“高考是否会延期”这个话题一直被反复讨论,这一届“出生遇非典,高考遇新冠”的高三学子太难了!别慌,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九大学科考试内容改革思路,一起来了解下~

1

语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语文试题育人的功能


    高考语文考试的考查内容方面既要服务于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设置和素养要求,又要在能力要求上对接高校人才选拔的需要。尤其是在当前高考综合改革、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高中课程改革多改并举的交汇点上,对高考语文命题的设计需要站在整体教育改革的高度上进行通盘、系统的考虑,这也为2019年命题与考试内容的改革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2019高考语文试题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立足高考评价体系,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深入挖掘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的意涵,通过科学设计试题,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讲述奋斗故事,引导考生传承爱国精神,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进之歌。


落实高考评价体系,持续深化语文学科考试内容改革


    高考评价体系是根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文件部署,所构建的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育人要求的科学测评系统。它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理论基础,高考命题的实践指南,高考测试评价的科学依据。高考评价体系以高校选拔人才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是深化高考内容改革、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顶层设计。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高考领域的回答。其中,核心功能包括“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考查内容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考查要求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并通过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加以呈现,落实考查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紧密衔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落实高考评价体系对“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增长考生知识见识,提高考生能力素养,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突出试题命制的情境设计。在服务高校人才选拔的同时,引导基础语文教育的改革方向,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强化体美劳教育引导,贯彻全面发展理念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落实“五育并举”要求,加强体美劳教育引导。2019年的高考语文命题,体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求,在充分考查德、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使高考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劲助推器。


2

数学


    新高考数学学科命题标准提出了数学学科的“四翼”考查要求。

    基础性:强调数学的通用性和工具性;关注工作、学习中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和学科主干内容;通过考查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全面系统地考查基础知识,使考生形成牢固的知识基础。
    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强调各分支内容和学科之间的联系,既包括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也包括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促进考生从整体上建构知识框架,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应用性:强调学以致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运用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解决问题;以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内容为背景设计题目,考查考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性:强调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发挥数学学科独特的区分和选拔功能;命制开放性试题、筛选结构不良试题,发挥选拔功能。
    2019年以后,高考数学学科命题要实现从能力立意到素质导向的转变。
    第一,高考更加重视考生作为社会人的健康成长。高考考查目的从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人,不但强调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更强调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考查情境从学科知识化到真实情境化,目的在于更清晰、准确地考查考生的智力水平、思考深度、思维习惯和科学态度。
    第二,高考更加重视学科观念、规律的考查,考查考生的学科基础,引导他们去形成思维中的惯性观念,并且能够合理地进行转化,将这些学科知识作为素养养成和发展的基础及先决条件。
    第三,高考更加注重科学思维的考查。要求考生以严谨的科学思维、严肃的科学态度去思考每一个实际问题。科学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潜在规律和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认知方式,这种方式必须建立在实际的事实之上去建构相应的模型,从而理解抽象化的概念,并且通过合理的推理与客观的经验来培养质疑精神,以此来形成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
    第四,高考更加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通过研究开发探究型、开放型试题,发挥各种题型的组合功能,拓展考生思维空间;通过创设新的情境,变换设问角度和知识的组合方式,考查学科探究能力;通过提供新的信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从考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推陈出新,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使考生形成合作创新的学习意识。

    第五,高考更加注重情境化试题的设计。情境活动指能够表现出考生学科素养的情境活动,是学科素养的载体,包括现实的生活实践情境活动与学术探究情境活动。要理论结合实践,特别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设计试题,采用源于社会、源于生活的真实情境,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更加注重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生活化的实际场景中,能够依靠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进行推理,进而得到最终的答案。


3

英语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性工程,这一体系也是高考内容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对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融入考试的各个环节,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考查,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的考查。同时,高考英语各套试卷的选材也围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全面考查考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巩固德育、坚守智育的考试内容改革基本命题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加强对健康意识、审美情趣和劳动精神的考查,体现高考坚持立德树人、引导素质教育的功能。
    高考英语加强了对学科素养的考查。高考英语学科的学科素养包括交际素养、学习素养和思辨素养。交际素养指在相对熟悉或不太熟悉的主题语境中,使用英语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流,从而达到交际目的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素养指在相对简单或较为复杂的主题语境中,运用多种策略学习英语,并使用英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方法等的意识和能力;思辨素养指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或学习时,独立思考与判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高考英语学科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强调学科素养导向,它既是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以培养关键能力为重点,突出必备知识的基础作用。


4

物理


    新时代高考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对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构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它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性工程。“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将为高考内容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对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国家科学选才、社会公平公正的有机统一,以及协调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都将发挥重要作用。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各学科深化改革的旗帜。

    在考查内容上高考物理将实现从知识能力目标向“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综合考查转变。物理学科考试参考高考评价的框架,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考试特点,构建“四层”考查内容。比如,在关键能力上,提出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这是对课程标准关键能力的对接和具体化。同时,新的五种关键能力也是对现行五种物理能力的继承与发展。

    在评价模式上高考物理将实现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情境是实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的载体,对考查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关键的作用。情境是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围绕一定主题加以设置的,为呈现解题信息、设计问题任务、达成测评目标而提供的载体。情境的创设,影响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表现。落实“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考查,需要测评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表现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更要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学科考试实际,物理情境可分为生活实践问题情境和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每一类情境又可进行细化。


5

化学

挖掘爱国情境素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高考化学试题中的爱国情境素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挖掘我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典籍中化学化工的独特成果;二是选取近现代我国化学工作者发表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章。

1.高考化学试题自觉传承科学文化

    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思想,选取我国古代的陶瓷制造、物质鉴别等化学技术方面的成果设置情境,展示中华优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选择我国科学家取得的世界领先科技成果为情境,增强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化学和材料科学工作者在相关领域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精选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借以增强考生的科技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


选取工业生产和化学基础研究最新成果,在考查综合应用的基础上,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规律的一门科学,其根本特征是合成新分子和创造新物质,是与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密切交叉和相互渗透的核心科学。2019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通过巧选载体,多维呈现化学研究的新物质、新功能和新技术,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科学是人类了解世界的工具,让考生深刻了解化学的发展对推进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除了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少量试题外,大部分试题来自学术专著、科技期刊、会议论文、技术专利等资料。这些资料素材反映了化学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其中顶级刊物中的文献展现了化学对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最新研究成果。以这些文献为基础命制的试题,有利于开阔考生的科学视野,让考生通过试题情境认识化学学科价值,了解化学工作者不懈奋斗的意志品质以及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增长知识见识,进而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敢于质疑、勤于实践,激发学习化学理论和技术的动力,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设问角度独特,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理念,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高考评价体系,设计高考化学试题的考查理念,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同时,测评学科关键能力,评价科学态度和价值理念等学科素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1.考查作为发展根基的必备知识,夯实全面发展基础
    必备知识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根基,是培养能力、发展素养的支柱。具有扎实和完整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其必备知识是有关物质及反应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知识体系。高考化学试题在内容上考查学生今后在化学专业发展需要的必备化学知识,包括化学语言与概念、物质结构与性质、反应原理与规律、物质转化与应用、实验原理与方法等方面。对这些必备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学生打牢地基,巩固发展的基础。以教材中的知识为蓝本进行改造,既可以实现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可以引导回归教材,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以考查关键能力为重点,实现能力驱动发展的策略

    根据高考评价体系,关键能力是自主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推动力和引擎,其含义为“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通过梳理不同专家学者对化学关键能力的表述,化学学科的关键能力包括: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与推测能力、归纳与论证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等。这些关键能力要求的内涵与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基本一致。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对这些关键能力进行了重点考查。


6

生物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着眼于服务高校人才选拔需求,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生物学科育人功能,积极引导高中生物教学,促进素质教育发展。试题突出学科特征,承续往年题型、表达方式等风格特征,贴近学生认知水平,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维度的综合考查。基于科学探究实验,结合生活实际、生产实践中生物学相关问题,考查考生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


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渗透科学劳动观念,增强健康意识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实践与生物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在劳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充实和完善了生物学科体系,劳动实践推动了生物学科的发展;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可指导劳动生产、解决与劳动相关的实际问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鼓励学生自觉运用科技成果改善劳动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倡导劳动光荣的理念,反映出生物学科在劳动教育中独特的育人价值。

    生物学科兼具实验性与实践性,将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转化和应用,体现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高考生物试题关注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精选生物学科在劳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着意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强化科学劳动的意识,树立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弘扬劳动精神。


彰显生物学科特质,聚焦科学探究考查


    高考生物试题设计注重发挥生物学科特质与育人优势,体现生物学科育人理念,强调生物学科习得的必备知识、养成的关键能力和发展的学科素养,积极引导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有益深化,助力推进素质教育。


稳中有变,发挥育人选才功能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承续往年高考命题风格,坚持稳中有变的原则。试题注重体现生物学科特点,在考查内容、试题呈现方式等方面体现出稳定和新颖的特点,便于考生作答发挥。在试卷设计过程中,根据往年实测结果及评价反馈意见对试卷进行调整和优化,充分考虑一线教学实际情况和考生的认知特点,助力高考改革深化的稳步推进,更好地发挥高考区分选才和育人的重要作用。


7

政治

    高考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是考试招生制度这一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上接高等教育,下联基础教育,在服务高校人才选拔的同时,对中学教育教学具有强大的牵引力。在很大程度上,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对于高中“教什么”和“怎么教”,具有直接、强有力的影响。高考命题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聚焦“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这一考试本源性问题,进一步加强对考试内容的科学设计,改进考试命题的方式方法,全面提升高考的指挥水平,不断增强国家教育考试人才选拔培养的综合效益。2019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命题聚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考试命题中扎实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坚持落实“六个下功夫”,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高考核心功能为指导,进一步增强高考育人功能;坚持“能力立意、素养导向”,进一步提升试题试卷区分效果,更好地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求;主动对接国家课程标准,着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对中学教与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六个下功夫”基本要求

    

    2019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以“六个下功夫”为指导,精选重点考查内容,拓展试题情境来源,考查考生在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引导高中更加关注和加强“六个下功夫”的落实,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精心选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材料,结合高中教学和考生思维实际,创设试题情境,要求考生运用政治、文化、哲学等知识,从多维度进行深入思考,引导考生思考、领悟试题中蕴含的哲学方法、价值取向和国家民族情怀,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始终坚持以德为先,强调在高考中充分体现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命题将立德树人的维度贯穿于整卷设计和试题命制的全过程,精心选取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材料来设计问题情境,以生动鲜活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吸引学生、触动学生,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四个自信”。


体现思想政治学科性质特点,聚焦重大时代主题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不断创造伟大奇迹。2019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从社会生活各领域精心选材,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试题在对考生知识能力进行考查的基础上,基于试题情境和思维导向,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既考出考生联系学科知识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能力水平,又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培育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北京卷第38题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主题指导语,以31分的大比重分值,从政治优势的充分发挥、经济建设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70年长歌未央的豪迈三个方面设置试题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理解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学会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激发学生跟党走进新时代、奔向新愿景、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精神动力。


贯彻“五育并举”要求,强化、整合学科劳动教育功能


    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学科命题的重要理念和使命。2019年思想政治试题以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学科的劳动教育资源,精选经典论述、典型事迹形成丰富的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劳动价值论、唯物史观等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水平,充分发挥学科的劳动教育功能。

8

历史


    2019年,综览高考各卷种的历史学科命题,均呈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要求的鲜明特色,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持续推进。体现在具体试卷中,就是试题立意强调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注重彰显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明确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此外,各卷试题也体现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较好实现了测量功能,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


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功能,体现“六个下功夫”


    从2019年高考试题的呈现来看,历史学科较为充分地贯彻了“六个下功夫”方针,结合历史学科注重客观事实和贴近青少年认知实际的特点,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高中课程标准,寻找适切素材,发挥育人价值,实现了对考试内容的优化。


助推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体美劳教育引导


    作为教育领域的关键环节,高考内容改革义不容辞地肩负着扭转偏重智育的不良评价导向,突出素质教育评价,促进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重任。具体到历史学科,由于在学习内容方面与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存在多处重合面,因此在考查和融合上具有天然优势,试题能够把对审美能力和修养、健康观念和意识、劳动精神和实践等方面的考查纳入高考的考查范围内,进而唤醒考生对生活中真善美的认识、理解和尊重,引导教育教学破除“唯智”的不良倾向,这一点在2019年的全国卷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在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的进程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构建高考评价体系作为建立健全高校考试招生评价体系的理论支持和高考命题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体系框架。“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德智体美劳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确定“四翼”考查要求与考试评价维度


    根据国家需要的人才特征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考评价体系确定了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分别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评价。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注重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也从这四个维度评价考生的素质达成度。

    基础性主要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各卷种都注重覆盖学科的主干内容,尤其是分省命题省份注重体现地方特色,试题设计形式多样、题量适中、文字精练。试卷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有利于高中综合课程改革的推进,对高中历史教学有较好的引领作用,也为今后新高考的顺利实施起到了良好的过渡和铺垫作用。
    综合性是指学生对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融会贯通,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网络。例如全国Ⅱ卷文科综合第31题结合经济学相关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史;而全国Ⅱ卷文科综合第33题结合地理学知识,综合地图信息理解近代早期文化传播状况,考查考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北京卷文科综合第40题、第41题均为跨学科的综合型主观题,分别以16世纪德国济贫改革和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举办为背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性是指运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历史学科的应用价值。对现实的关怀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全国Ⅰ卷文科综合第46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阿拉曼战役为素材,引导考生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又如北京卷文科综合第41题第(2)小题关注了重大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要求考生运用正确的历史思维方法分析、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引导考生在应对学习探索情境时使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创新性是指创造性地运用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得出新认识。例如全国Ⅲ卷文科综合第41题创新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要求考生围绕《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和改编情况,独立提出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恰当方法进行论证,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强调见解的独到性。


9

地理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贴近考生、贴近现实,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择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素材,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高考核心功能为枢纽,发挥地理学科育人功能。


挖掘学科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发挥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以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注重人的协调观和社会责任感,彰显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使高考地理试题不仅成为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成为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立足学科本质,聚焦能力要求


    高考地理试题聚焦能力考查,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质的考生。考查的能力不仅包括必备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包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充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融入体美劳考查要求,助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高考地理试题重视情境的创设,围绕考生较熟悉的主干知识提供材料,既不偏离考生的生活经验及情绪体验,也不超出考生的理解程度,实现地理原理与现实生活的多样性紧密相连,在学与用之间搭建桥梁。

1.将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与具体的体育项目相结合
    彰显拼搏自强的体育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发掘体育项目开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激发考生投身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全国Ⅱ卷第37题,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为背景,将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与具体的体育项目相结合,发掘体育项目开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浙江室外人工滑雪场建设的地理问题。促进考生对冬奥会项目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兴趣的培养,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2.将旅游地理与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相结合
    发掘旅游资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让考生懂得在欣赏旅游景观时,了解来龙去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细心品味,懂得欣赏自然美、人文美,领悟人地和谐之美,最终实现美育的教育引导。地理景观有十分丰富的美学内容,用地理景观美可以丰富考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例如海南卷第12~13题,以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为原型,再现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在朝阳中迎接美好未来的美景,诠释“曙光首照地,东方好望角”的佳评,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善于用“地理眼”去发现美、欣赏美和理解美。例如全国Ⅲ卷第42题,以越后妻有地区“大地艺术祭”旅游活动为背景,通过艺术作品《梯田》,呈现当地农民农耕生活的风貌场景,通过“犁田、播种、插秧、除草、割稻、到城里贩卖”等状态,使得艺术完全融入乡土大环境之中,引导考生欣赏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融合的美丽田园画卷。
3.将地理实践能力与劳动实际相结合
    弘扬劳动精神,在考生心中播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通过材料呈现农业生产中勤于劳作、善于总结的劳动智慧;工业生产中精雕细刻、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大国重器背后科技人员数十年如一日辛勤付出、善于创造的劳动精神。将与劳动相关的知识、能力、智慧、思想等融为一体,要求考生发现劳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劳动观念,培养考生善于运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技能乃至更多学科知识改进劳动的方法与能力。例如全国Ⅲ卷第43题,围绕我国北方地区农用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探讨解决方案,考生可以基于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过程和机理,提出自己认为科学可行的防治措施,启发考生在劳动实践中主动运用创造性思维,帮助考生内化劳动认知、增强劳动感悟、形成劳动习惯。又如海南卷第1~3题,以某村庄居民点和耕地分布为背景,考查考生如何根据耕作地块的面积大小、距离远近、农作物属性等因素来评价农户的农业生产活动。


以上内容摘自《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