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面对“天灾”与“天命”的中国态度

作者:沈湘平

来源:《社会热点解读(2019)》

发布时间 2020-07-16 16:20   浏览量 413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黎巴嫩〕纪伯伦《先知》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集》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史铁生《答自己问》



今日分享.jpg

来龙去脉

2019年,中国电影可谓高潮迭起,而最耀眼的两匹“影坛黑马”当属年初新春档的《流浪地球》和年中暑期档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二者都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绩,分别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和“国漫崛起的代表”。电影热映不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还带动了人们对于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反思与期冀。

贺岁档的“爆款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未来的故事:在不远的将来,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速衰老膨胀,可以预见,未来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人类文明也将因此走向终结。为了自救,各国通力合作,组成“联合政府”,开展了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修建作为人类避难之所的地下城,以及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以“火石”作为燃料,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计划用2500年的时间奔向另外一个栖息之地,成为临近恒星的新卫星。

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在儿子刘启(屈楚萧饰)4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17年后,刘培强即将退役,却遇到了地球迫近月球和木星的“流浪关键期”。

与此同时,地面上的刘启在外公韩子昂(吴孟达饰)的抚养下逐渐长大。这一天他带着外公在天灾中救下并收养的妹妹韩朵朵(赵今麦饰)跑到地表,偷开外公的运输车,由于车技太差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被交警逮捕。在看守所中,他们遇到了混血“中二”青年Tim,三人结为好友。外公来到地面上捞人,却赶上地表剧烈晃动,看守所被毁。祖孙三人救出Tim,一起踏上了回家之路。

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电影热映的同时,围绕电影的争议也不断升温。《流浪地球》在豆瓣上最初的评分是8.4分,在同期上映的电影中名列前茅。但随着一篇名为《流浪地球,不及格》的文章在网上发布后,评价随之发生逆转,得分大幅下跌。反对声音日趋激烈,甚至从电影评价转为对演员的攻击,以致有网友在“知乎”上提出了“有没有人因为吴京的缘故不想去看《流浪地球》”等一类的问题。

原本对《流浪地球》大加赞赏的观众对围绕影片的差评表示无法理解、难以接受,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反弹,将是否喜欢《流浪地球》和是否爱国直接挂钩,甚至对打低分和发表差评的网友进行骚扰和威胁。双方阵营明显,对峙激烈。

而跳出“评分论战”,这部影片更带给人们关于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发展的思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分析,像《流浪地球》这样优秀科幻电影的诞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上世纪80年代我们探讨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电影,其实最重要的问题是那个时候我们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我们还在埋头于生计问题,所以我们的想象力无法支撑我们站在人类的角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想象。”他说,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技术特效手段的升级和专业环节的有效保障,是这个影片成功的前提。

无论如何,《流浪地球》开创“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电影历史意义值得肯定,中国科技馆举办了一个电影展映,并决定收藏《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入馆。中国科技馆馆长殷浩表示,这将是中国科技馆收藏的第一部电影。2019年11月,该片获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2019年夏,国产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暑期档黑马,再次引爆观影高潮,票房口碑双丰收。与《流浪地球》引发的热议不同,观众们对《哪吒》这盘大菜很买账,票房最终赶超《流浪地球》。9月,该片获得第16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动画长片奖金奖、最佳动画导演奖、最佳动画编剧奖和最佳动画配音奖四大奖项,并代表中国电影参与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奖”(原最佳外语片奖)的角逐。

电影《哪吒》改编自中国传统神话,对原神话元素进行了大幅修改和重组,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天地之中产生了一颗能够吸收万物灵气的混元珠,由于有区别地吸收善恶之气,混元珠逐渐收集了巨大的能量。元始天尊将其炼化为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会成为守护百姓的人间英雄;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又命弟子太乙真人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身上。

然而太乙真人的师弟申公豹因过度渴望修成正果和对师兄的嫉妒,勾结被囚于深海之下的龙族,将灵珠与魔丸调包。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而这个调皮捣蛋、顽劣不堪的哪吒却有着一颗做英雄的心。

面对众人对哪吒的误解和即将来临的天雷,哪吒被李靖和殷夫人对自己的关爱和维护深深打动,经历了从误会、愤怒、彷徨到坚定、勇敢、无惧的心路历程,并携手灵珠投胎的好友龙王之子敖丙共同应对天劫,解救百姓、守护家人,成为人人认可的少年英雄,他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的豪言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对神话最大的改动在于人物设定,首先将传统上勇敢正直的化身少年英雄哪吒设定为魔童,一改天真可爱的形象,画风十分“辣眼”。进而将李靖与哪吒的父子之争、“剔骨还肉”等桥段纷纷割舍,调整为“父慈子孝模式”。

对于这样的改编,观众大多是接受的。东南网评认为:“该片在前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加入了流行元素,让所要展现的文化更易于被受众接受。它打破成见,强调自我的独立性,更兼顾有隐喻的现实。”荔枝娱评也说:“该片的逆袭,并不是打鸡血或者煲鸡汤。电影对哪吒的心路历程有着非常细腻且具有说服力的刻画。并且,编剧巧妙地将敖丙作为哪吒的对照,凸显了是人是魔都是自主选择,而不是天注定的主题。”

继《风雨咒》《大鱼海棠》《白蛇源起》等经典动画之后,《哪吒》又为“国漫复兴”添砖加瓦。有网友称:“这部电影让人们看到‘迪士尼’‘皮克斯’对我国产动画来说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天花板,国产动画也在崛起。”这一点基本上成为观影者的共识。当然也有一些观众提出了“合理忧虑”,他们认为本片的桥段过于“媚俗”,将国人的欣赏水平拉低了一个档次。在一片赞扬声中,合理的批评意见也很宝贵。在当下社会,电影是文化的反映还是成为文化的引领,票房与艺术之间是否存在矛盾,这些问题同样引人深思。

相关链接


《上海堡垒》令人大跌眼镜

同为中国科幻题材电影,与《流浪地球》的热评和毁誉参半不同,《上海堡垒》刚上映,就遭遇票房和口碑“滑铁卢”,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奇耻大辱”。不少影迷表示,《流浪地球》刚刚打开的中国科幻电影新纪元,又被《上海堡垒》静静地关上了。电影最受诟病的是“小鲜肉”主演鹿晗,认为他任性且不敬业。此外,《上海堡垒》的失败之处还在于剧情上,更像披着科幻外衣的言情偶像剧。这样的剧本无论是放在外太空还是放在象牙山(《乡村爱情》拍摄地),实际上没有任何差别。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引争议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讲述了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毁灭性事件过后,复仇者联盟在剩余盟友的帮助下再一次集结,逆转灭霸的故事。影片自宣传之日起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首先是电影宣传海报缺少了扮演过猎豹的将军和侍卫的Danai Gurira的名字,这使观众大为不满,以致漫威公司修改海报,并发文承认错误。接下来,观众们对“黑寡妇”牺牲过早,作为初代女英雄却缺席“终极之战”的剧情安排深表遗憾。这是漫威公司第22部电影,这部“收官之作”引发的关注和争议也正是漫威公司的成功之处。


《那年那兔那些事》网上热播

《那年那兔那些事》是由国内军迷漫画家林超创作的著名军事题材漫画,漫画将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军事和外交上的大事件以Q版动物造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部“军事题材的爱国主义动画”,以其多平台的网络播放和跨媒介的品牌运营,为多个活跃而又相对封闭的亚文化圈子提供了一个趣缘扭结点,成功地将相当一部分不同趣缘的网络组织连接在一起,整合成一个数目可观、声势浩大的“兔粉”群体。《那年那兔那些事》的网上热播,为国家历史和正能量宣传提供了一个“正确打开方式”。

微言大义

喜欢吴京的可以去看一下《流浪地球》,因为吴京在里面出演了;不喜欢吴京的也可以去看一下《流浪地球》,因为吴京在里面爆炸了。

——豆瓣网友·棕白

从今往后,心里住下两个哪吒。一个是那个站在高台上,迎着风雨拔剑自刎的哪吒;另一个是冲向天雷,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这两个哪吒,没有先来后到,没有孰轻孰重,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经典

——豆瓣网友·子戈

谁的成长不是充满呐喊。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我能轻易获得共鸣,眼泪沿着3D眼镜边缘流到脖子发痒的时候,才发觉自己脸上已经成河了。与此同时,心里已经塞满了呐喊,因为我想到了自己。

——豆瓣网友·拦马书生

深度解读

《流浪地球》与《哪吒》是2019年中国杰出电影的代表,它们的热映不仅为观众们献上了饕餮盛宴,更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人能够驾驭的题材更加广泛,表现手法更加多元,制片技术大大提高,足以振奋人心。而其上映引起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更可引起人们在中国电影业崛起大潮下关于电影艺术和时代文明若干问题的反思。


邯郸学步,不如我走我路

《流浪地球》与《哪吒》一个是科幻电影,一个是3D动画;讲述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未来,一个发生在过去。虽然二者题材和表现手法大不相同,但两部影片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却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开拓创新精神。《流浪地球》不仅是对中国电影题材的开拓,也是对西方科幻电影的“解构”;而《哪吒》则是对中国传统神话的改造与重构。二者在题材方面都面临强大的模式和惯性,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都成功突破了模式,挑战了惯性,使人耳目一新。

科幻电影本是西方的传统戏码,好莱坞的拿手大菜。《流浪地球》首开中国科幻电影之先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第一步,是要亦步亦趋地追随在各项技术和故事结构都已经相当成熟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之后,老实模仿,还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幻电影之路?这恐怕是《流浪地球》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观众们的期待和关注之处。

大家也许是抱着和看好莱坞大片同样的心情走进电影院的。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认识了刘培强一家,看到坚强勇敢的刘培强,他青春叛逆的儿子刘启;看到了严肃而有担当的姥爷,刘启单纯可爱的妹妹韩朵朵。大家看热闹的心收敛了几分,准备随时绽开笑意的嘴角也不自觉地抿了起来,目光变得认真而专注。大家更为关心的是这一家在地球末世的命运,心里默默祈祷的是所有人都好好的。

从头到尾,《流浪地球》都缺乏好莱坞电影中的“官配女主”。它没有让主角们大谈恋爱,高唱爱情,它讲到的是亲情,是家族的责任和传承。姥爷、父亲、儿子、妹妹,公民、学生、军官,他们既在家族之中,也在社会之中,相互关爱,相互扶持,血浓于水,这份亲情,鲜活而生动。

它能让人笑的地方很少,让人哭的地方很多。刘启每次使用姥爷韩子昂的驾驶执照驾驶汽车时,都会响起自动语音提示“欢迎高级汽车驾驶员韩子昂,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第一次刘启是偷用驾驶照带妹妹出去,大家在紧张的“偷车”情节中乍听到这熟悉的提示音,都忍俊不禁。可当这个提示音再度响起的时候,大家的脸颊上真的多了两行泪。这当然不是因为刘启开车出了事故(虽然他车技真的很差),而是因为刘启的姥爷为了保护珍贵的物资“火石”,已经牺牲了,刘启是“继承”了姥爷的驾照,继续去完成运送火石的任务。姥爷已经不在,他的驾驶执照却仍然被使用。这样的物是人非,让人动容。

影片中处处都可见刘启与刘培强父子之间的心灵默契,韩子昂与韩朵朵祖孙之间的深厚情谊,都是为中国观众“量身打造”的亲情细节。于这细节之中,共鸣被激发,情感被调动,观看这场电影超出了娱乐的范畴,变成了一场人生的验证与体验。

摒弃爱情套路,改打亲情牌,让观众们在熟悉的逻辑中更多地关注人物,欣赏了情节,充分诠释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为“西来”的科幻题材电影成功地添上了一抹靓丽感人的“中国红”。

自1979年动画电影《哪吒闹海》放映以来,中外影视、动漫甚至游戏中的哪吒形象有近50个,几乎全部都是头梳双髻,面目清秀的俊美少年形象。哪吒的故事也广为人知,他是灵珠转世,李靖的第三子,自小调皮可爱,随师父太乙真人学得一身武功,却与李靖不和。因打死龙王三太子敖丙,在龙族的威逼下不愿连累父母及百姓“割肉剔骨”自杀,又在师父的帮助下重塑莲花化身。

在哪吒形象根深蒂固,哪吒故事耳熟能详的情况下,剧组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改哪吒为魔丸转世,虽然仍旧头梳双髻,但浓浓的烟熏妆下其形象古灵精怪,十分辣眼,与“面目清秀”完全不沾边。与此同时,哪吒与父母、师父和敖丙的关系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除殷夫人仍然爱子如命之外,李靖从视子如仇,畏缩怕事变成了舐犊情深,不惜生命,勇敢护子的好父亲;敖丙从嚣张跋扈的龙王三太子变成了灵珠转世,风度翩翩的佳公子,哪吒唯一的至交好友;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却从多次庇护帮助哪吒,法力无边的得道尊者变成了肥头大耳,略显愚蠢却仍旧善良的大叔。

这些大胆改编完全是对传统哪吒故事的彻底颠覆,也正因为如此,使观众“猜得中开头却猜不中结尾”,在这种“抹黑”“洗白”的反转中目不暇接,意外连连,大大增加了观影乐趣。整部影片也不落俗套,老少皆宜,大获欢迎。

传统神话中的“父子相斗”在影片中变成了“父慈子孝,天人相斗”。这一改造与现代的社会背景更加吻合,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过叛逆,都有一颗渴望得到父母关爱、社会认可的心。电影中哪吒的故事,正是当下社会中每一个孩子的故事。因而,很多观众言称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如果说《流浪地球》是为西方以爱情为主轴的科幻电影模式增加了一抹中国的亲情元素,那么《哪吒》则是为传统神话故事增加了一抹现代色彩。二者都不拘泥于体裁本身的限制,突破传统和惯性,不是“邯郸学步”,而是“我走我路”,成功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我命由我不由天

《流浪地球》讲的是“天灾”故事,《哪吒》讲的是“天命”故事。“天灾”与“天命”都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天灾”可以影响整个人类文明的命运,“天命”影响的则是个人的生死。两部电影展示出,无论面对“天灾”还是“天命”,中国人都有独特的生存智慧。

《流浪地球》是典型的“中国式科幻”,其“中国味”不是体现在主演的黄皮肤上,而在于传达出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可以让国人产生心灵的共鸣,相视一笑;可以让“老外”备感新鲜,大呼独特。

一位国际友人观看了《流浪地球》之后曾发出“灵魂拷问”,既然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了,中国人为什么不考虑造一个宇宙飞船,带大家离开地球,寻找新的家园,而是要耗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冒那么大的风险,带着地球一起“流浪”。此处应该改变电影《斯巴达300勇士》中的一句口头禅“这就是斯巴达”来回复他:这就是中国!

面对天灾,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应对方式。《流浪地球》中设定的天灾,是未来时刻的太阳爆炸、地球毁灭。作为空间站领航员刘培强的活动舞台也就自然是宇宙飞船了。而说到“飞船”我们很容易想起它的“原型”——挪亚方舟。

《旧约·创世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神话:上帝因为人类作恶多端,决定要发大洪水灭亡人类。但想到挪亚一家并无罪过,不忍心他们也受到灭顶之灾,就暗中让挪亚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方舟,令其一家和各种动物搬进方舟。方舟在大洪水中飘荡,从而保留了世间的生命。宇宙飞船就是科技版的挪亚方舟。它们的原理都在于“复制一个缩小的世界,保留一颗希望的种子”。当家园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时,方舟在洪水中飘荡,飞船在宇宙中飘荡,奔向未知的未来。

这当然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但不够“中国”。现代科学证实,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地球确实曾经有过一次全球范围的大洪水,不少早期文明都有对这场大洪水的记忆。这场大水发到中国,正是虞舜之时。面对“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的局面,舜帝没有动员大家造大船随水漂流,而是派出鲧禹父子前去治水。选择留在家园,保护土地,这当然会有风险、有牺牲。鲧因治水不利被舜处死,禹没有气馁,没有怨恨,而是子承父业,继续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疏通了洪水,保卫了家园。

“方舟”与“治水”之争也是《流浪地球》的一条暗线。刘培强所在的飞船,既是为地球流浪保驾护航的“卫士”,也是一个整装待发的“方舟”。当地球面临被木星引力吸引的灭顶之灾时,机器控制员“莫斯”选择让所有宇航员进入沉睡模式,准备放弃地球,带着飞船中的宇航员和早已偷偷存储在飞船中的“地球生命基因”远走高飞。所有的宇航员都听从安排,不问原因地进入沉睡,其实这个结果大家心中都明白,心照不宣而已。

事到此时,“方舟模式”占据上风。刘培强拒绝沉睡,选择苏醒并说服被莫斯派来阻止他的俄罗斯籍宇航员,与之共同继续保护地球。这是“方舟”与“治水”之争的节点,正是作为中国人代表的刘培强的苏醒,为“方舟计划”增加了变数。当然,刘培强的俄罗斯籍兄弟是对中苏传统和现实友谊的致敬,对于这一桥段,大家喜闻乐见。

刘培强最后选择了牺牲所在飞船,引燃木星大气,用木星大气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地球推出木星引力范围,回到安全轨道。他这么做,起初并未得到指挥中心的同意和授权,为此他还不惜烧毁了机器人莫斯。机器人被烧毁前抱怨说:“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性确实是一种奢求。”其实刘培强并没有失去理性,他保有的是一份中国人对土地的特殊责任,就像治水的大禹一样,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都要保卫家园。他质问指挥中心:“如果没有了地球,没有了家园,我们又是什么?”这句话最终打动了地面指挥中心,获得了应有的支持、尊敬和祝福。刘培强光荣牺牲,地球安然无恙,这是“治水模式”的成功。

“治水模式”更代表了中国人面对“天灾”的方法,不是逃灾避祸,而是迎难而上。

经过改编的哪吒故事,与美国电影《地狱男爵》有异曲同工之妙。地狱男爵出自美国黑马漫画,他本是一个来自地狱的浑身血红头生双角的魔鬼之子。在“二战”中被纳粹召唤出世,希望改变即将溃败的战局。但美国科学家布鲁姆首先找到了他,并将他养大。在布鲁姆慈父般的关怀和身边朋友的感化影响下,地狱男爵认识到,决定一个人身份的不是他的出身,而是他的选择。最终,身为魔鬼之族、地狱之子的他,成为保护人类维护和平的战士。

所不同的是,哪吒对自己的命运有更清楚的认识,面对命运做出的选择也更明确。虽然自知是魔丸转世,天生妖孽。但面对天劫,他毫无畏惧,凛然面对,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的豪言壮语。而与他命运相连的灵珠转世龙族太子敖丙,并未依据其外貌和身世来判断善恶。在得知哪吒身世的情况下仍然将他视为最好的朋友而不是对立面和该消灭的敌人,一直努力帮助哪吒找回理性。为了保护李靖夫妇不惜暴露自己的龙族身份,更是与哪吒携手应对致命的天劫。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他们的肉体虽然被天劫击溃,但灵魂却得以在莲花中重生。

“天命”似乎是人类不可逃避的诅咒。我们无法决定天命的内容,但却可以选择面对天命的态度。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从预言家口中得知自己将犯下“杀父娶母”的可怕罪孽。为了躲避命运,他逃往异国他乡避难。若干年后,因为思念故乡而返国,在路上和一老者发生争执,一怒之下将其杀死。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个老者正是他多年未见的生父。古希腊人借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自己在命运面前的软弱无力。而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俄狄浦斯王预知命运之后的逃避,恰恰成了他落入命运陷阱的推手。如果他不选择逃避,留在王宫,怎么会因认不出自己的父亲而将其误杀呢?

同样面对悲惨的天命,电影中的哪吒选择不连累他人,不逃避,而是直接面对,最后反而获得了一线生机。敢于直面命运,这也是古老的中国智慧。


在莫衷一是中进步

当然,观众们的眼光和角度各有不同,越是成功的电影越难以避免反对的声音,毕竟众口难调。这种现象在《流浪地球》和《哪吒》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有人批评《流浪地球》,认为其在科学设定、剧本创作、导演与表演乃至价值观方面都“不及格”。更有人以吴京喜欢演爱国电影为由,在网络上进行抵制和抹黑。同时,支持《流浪地球》的网友则奋起反攻,甚至有网友将传播影片差评的豆瓣网打成一星,对发布差评的网友进行人身攻击。在围绕《流浪地球》的评论战中,网友们参与人数之多,意见分歧之大,措辞之激烈,在近年上映的国产电影中实属罕见。以至影评人杨时旸说:“谁能想到,时间走到2019年,我们竟然还会因为喜不喜欢一部电影而站队、分裂、彼此拉黑、互相辱骂,甚而上纲上线到以此为指标检验对方是否爱国。”

电影《哪吒》在一片叫好声中,也不乏激烈批评声。有人认为其人物形象设计是败笔,打着“幽默”旗号塑造这样的师生关系恰恰是对现实中已经扭曲的社会现象火上浇油,一些过于媚俗的逗乐桥段拉低了电影的档次。电影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与时俱进对经典进行适当改良,甚至再造经典并没有错。每部电影未必都能成为时代文化的风向标,但确实不应该做平庸媚俗的先驱。不过也有人说了,不应该让一部电影承担太多,对中国动漫电影应该给予成长的时间。

古人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毁誉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反映出网络社会生态的生机勃勃。积极参与、关注表明大家关心,自觉评论、发声更是社会进步和活力的体现,无限拔高或上纲上线的苛求则表明大家重视、珍视电影这一文化产品样式。有不同观点一方面是文学意义欣赏的必然状态,正如俗语所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另一方面这正是我们这个利益多样、价值多元时代的镜像反映。我们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舆论一律。

两部大卖的电影,两波社会的广泛关注,反映的既是中国电影业的蒸蒸日上,也折射出电影与当代社会文化复杂的关系。肯定创新,冷静面对争议,吸取教训,正是中国电影业乃至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国的电影乃至文化产业一方面要满足大众,另一方面要引导大众,在与大众的良性互动中走向更大的辉煌。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