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第八届“丝路学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作者:文献君

来源: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0-11-05 09:49   浏览量 1285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1604540265743299.png


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第八届“丝路学论坛”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蓝厅召开。会议由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协办,来自各部门、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多名领导和学者携文参会,共同见证上外丝路学团队三大标志性成果发布,为“一带一路”与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构建贡献智慧力量。

 


1604540316276035.png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前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原中联部研究室副主任周余云,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分别致辞,上外丝路所所长、《新丝路学刊》主编马丽蓉主持开幕式。


杨福昌总结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年以来的累累硕果,认为其有强劲的韧性和广阔的前景。他表示,上外丝路所在倡议提出短短两年内应运而生,成立5年来,取得可喜成绩,据“一带一路”专项智库综合影响力排名显示,2020年,上外丝路所全国排名第4,学术影响力全国第3,该所发行的《新丝路学刊》在丝路研究中享有盛名。丝路所视野广,关心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及其周边国家的研究,同伊斯兰合作组织联系密切,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与此同时,杨福昌希望上外丝路所紧跟中央的部署,继续发扬自己的长项,以更广的视角,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


 

1604540336361730.jpg

前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   

周余云对上外丝路学团队的三大标志性成果表示祝贺,认为三大成果的发布将进一步推进我国丝路学研究。丝路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跨文化阐释、超时空呈现的特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传统丝路学贡献了新时代的阐释,也为丝路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目前,在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赞赏越来越多的同时,还存在着理解的偏差,丝路学应发挥跨学科、国别研究的优势,坚持动态和静态研究、历史和现实研究相结合,推动丝路学走向世界,整合学术力量,构建丝路学术共同体,把学术优势转化为政策建言。

 


1604540367220457.jpg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余云   


姜锋在线上向所有与会嘉宾长期以来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尤其是对上外丝路所的支持表示感谢;指出此届“丝路学论坛”主题与时俱进,展现出“一带一路”和国家建设互动的重要意义。


 

1604540541607242.jpg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   


随后,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别区域分社社长张晓莉的主持下,上外丝路学团队三大标志性成果发布正式开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与《新丝路学刊》主编马丽蓉分别发言。

 


1604540559876951.jpg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别区域分社社长张晓莉   


杨群首先对第八届丝路学论坛的召开以及上外丝路学团队三大标志性成果的发布表示祝贺,也感谢多年来上外等诸多高校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支持。目前,国别区域研究方兴未艾,成果丰硕,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国别区域研究力度,以更好地契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努力把握未来动向。

 


1604540596205368.jpg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   


马丽蓉向各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对上外丝路所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丝路学是关于丝路沿线国别区域问题研究的一门跨学科的百年显学,中外学者不断探索丝路多元文明的交往规律、丝路伙伴关系的相处之道,以及丝路难题的破解之策,故而形成了由文明交往理论、国际关系理论与全球治理理论组成的丝路学研究的学理基石。丝路学实为揭示“国强、路畅、交往密、文明盛”的文明交往规律与“借路传道、依路共处”的伙伴行为逻辑,以及互惠、包容、合作的丝路精神对全球治理所具现实意义的一门学科。此次上外丝路学团队三大标志性成果的发布—— “丝路学研究·国别和区域丛书”(10卷本)、《中国西部周边地区“丝路天然伙伴关系”研究报告》、《新丝路学刊》等是中国丝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1604540612746890.jpg

上外丝路所所长、《新丝路学刊》主编马丽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别区域分社总编辑高明秀与马丽蓉所长共同为上外丝路学团队三大标志性成果揭幕——2016-2020间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丝路学研究丛书”10部、《新丝路学刊》11期、《中国西部周边地区“丝路天然伙伴关系”研究报告》1部,相关单位领导共同见证,并期待更多的丝路学研究成果陆续问世。

 


1604540630297715.jpg

上外丝路学团队三大标志性成果发布   


大会发言阶段,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教授罗林的主持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文,中国社科院俄欧亚研究所所长、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分别围绕“一带一路”评估与展望、俄罗斯与欧亚问题、避开白令海峡的勒纳河之路等议题进行大会发言。


此次论坛设两大分论坛,主题分别为“丝路学研究”和“中国西部周边研究”。学者专家围绕丝路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西部周边地区历史与现实研究等展开研讨。


分论坛一以“丝路学研究”为题,由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王林聪,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书记、教授盖金伟线上主持,王林聪,盖金伟,北京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昝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田文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教授肖凌,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讲师王光远,上外丝路所助理研究员、教育部伊合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闵捷,河西学院前图书馆馆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馆员薛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院长侯宇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讲师赵毅,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书记、副教授苏闻宇发言。

 


1604540645167994.jpg

分论坛一:“丝路学研究”   


分论坛二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付志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丁隆的主持下,付志明,丁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中东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唐志超,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教授刘欣路,上外东方语学院教授、《新丝路学刊》编辑部主任杨阳,中共上海浦东新区党校讲师、《新丝路学刊》责编王畅,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顾正龙,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南,河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蔺海鲲,上外丝路所研究员、《新丝路学刊》执行责编钱学文,上外东方语学院副教授冯超,上海电机学院讲师沙旭沛,围绕“中国西部周边研究”进行发言。

 


闭幕式由罗林主持,前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段晴,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登峰战略资深学科带头人万明发言。最后,在《新丝路学刊》编辑部主任杨阳的主持下,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研究员李鼎鑫,罗林,马丽蓉对大会进行总结,第八届“丝路学论坛”顺利闭幕。

 


1604540786454602.jpg

闭幕式现场   


据悉,首届丝路学论坛召开于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此后的7届丝路学论坛分别于上海、北京、摩洛哥等地召开,汇聚全球学者智慧,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在此次丝路学论坛上,上外丝路学团队三大标志性成果同时发布,是中外丝路学领域的一大亮剑之举。


2014年,马丽蓉教授的《丝路学研究——基于中国人文外交的阐释框架》出版,此书是国内外首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共建“一带一路”的权威性著作,为团队后来的三大成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此,团队三大标志性成果10卷本“丝路学研究·国别和区域丛书”、《新丝路学刊》、《中国西部周边地区“丝路天然伙伴关系”研究报告》问世。


10卷本“丝路学研究·国别和区域丛书”以重大现实问题导向为主、中国特色理论构建为辅、“一带一路”沿线国别区域与问题探究为目标研究范式,彰显全球丝路学转型中的中国学派的特有风范。


《中国西部周边地区“丝路天然伙伴关系”研究报告》是东西部团队跨省合作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后中国学界的首次集体发声。


1604540800486972.jpg


《新丝路学刊》是中国首本专注于“一带一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建构的学术集刊,目前以正式出版十期。在此次发布会中,期刊总第11期以全新封面初次亮相。自创刊以来,《新丝路学刊》已形成国际化、多语种的团队优势,高比例刊发专家稿、拥有跨学科专家队伍的办刊优势,协同创新的办刊模式等三大特点。期刊长期以来致力于打造中国丝路学研究阵地,坚持政策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既对“一带一路”和沿线国家与地区“战略对接”实践中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展开动态研究,还发掘并利用西域学、敦煌学、吐鲁番学及郑和学等最新静态研究成果来深化动态研究,更对国际体系转型、国际关系变革、全球治理等丝路学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聚焦“一带一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建设,助推了百年丝路学的发展,在跨学科、多领域中形成了问题导向型的研究范式,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扎实且全面的学理支撑。


640.webp (10).jpg

嘉宾合影留念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加快沿边地区开放发展、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拓展区际互动合作”。


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本届“丝路学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与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构建”,是指导意见发布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中国学界的“首部智库报告发布”与“首次学术发声”。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