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带着“言必有据”的镣铐,如何把历史写得比小说更动人? | 书评精选001

作者:李夏恩

来源:甲骨文

发布时间 2020-11-17 09:35   浏览量 211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1605576484722402.jpg

李夏恩 | 文

首发于本人朋友圈,经授权转载

历史写作是件难事。比起小说作家可以纵情于想象的虚构世界,治史者却始终要戴着“有据可查”的真实性枷锁。尽管史实往往比小说更加曲折动人,但倘使没有史料佐证,脑海中的千般推想,纵使精彩纷呈,也只能化作一句用“可能”“大概”“或许”修饰的羞怯观点。小说可以在皮相浮光上大做文章,但历史却只能纵身向下,潜入渊底,用覃思深虑来弥补修辞叙述上的缺憾。


什么才算是好的历史写作?这是在下长期以来最头疼的一点,也因此找寻各种范本以供学习借鉴。在下看过讲写作方式的书,也听过一些讲座课,但种种这些给在下的感觉仍然是隔靴搔痒:他人传授的技巧未必适合于自己,如果亦步亦趋,这些技巧反而会成为牢笼,即使学得再好,也不过是一个精致的复制品而已。


与其这样,倒不如“拿来主义”,自己读书。在下突然意识到甲骨文出过四本很薄的小册子,特别适合作为历史写作的范本——我想这一点可能甲骨文的出版策划和编辑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四本页数不超过250页的小书,很适合组成一套“历史写作教战手册”丛书——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微信图片_20201117092511.jpg
从左至右分别为《拜占庭的失落之城》《六论自发性》《破碎大地》《血夏》

这四本书分别是《拜占庭的失落之城》《破碎大地》《血夏》和《六论自发性》。这四本小册子并非好到无以复加,它们各有各自的缺点,但恰好在某一领域各擅其长。既然借鉴的目的是取长补短,我想还是胪列各自的优点为好。




01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是堪称天才史家的斯蒂文·朗西曼爵士的一本短小之作。
1605576518564234.jpg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米斯特拉斯与伯罗奔尼撒的历史》
[英]斯蒂文·朗西曼 著
谭琦 译
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20年9月出版
与他的洪篇大作相比并不出众,但也足以体现出朗西曼爵士历史写作功力精深之所在: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这两点可以说是历史写作的至高标准,如何能将最复杂的问题和最深刻的观点以最简明清晰的方式讲述出来,考验的不仅仅是遣词用句的表达能力,更是思维能力:能否在抓住重点,一语破的,高度凝练的话又清晰易懂,经得起推敲。朗西曼爵士的这本书可以说成功地做到了这两点,更踵事增华,加上了典雅流畅的文笔。不妨摘取本书最后一节的这句话,这是一个顺承句,由现实叙述进入历史想象的群像描写:
 

“当一个人离开古城墙外的现代小镇,经过为这座古城历史上最英勇的君主——陨落的君士坦丁堡前君士坦丁皇帝所立的雕像时,他所进入的世界必定充斥臆造之物。但是,在一些人眼中,历史绝非枯燥无味、落满灰尘的一堆故纸,想象力提供了一个更宏大的选择。”

 



02

《破碎大地:21世纪中东的六种人生》的作者斯科特·安德森不是历史学家,而是资深战地记者,他的名著《阿拉伯的劳伦斯》成功地重塑了中东传奇冒险家劳伦斯的面貌。

1605576544137969.jpg
《破碎大地:21世纪中东的六种人生》
[美]斯科特·安德森 著
陆大鹏/刘晓晖 译
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9年6月出版

尽管这本小册子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赞同。但它的长处在于对人物的刻画方式。作者相当敏锐,对不同身份人物的选取,截取的细节和对话,不仅有力地服务于主题和观点的论述,更栩栩如生地刻画出这个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不需要小说式的内心独白。譬如作者通过叙利亚一位叫马吉德的青年的观察,讲述叙利亚内战中的世俗化力量,是如何被更具“纪律和信仰”的伊兰武装所取代,他描述了一个自由军指挥官,从来烟不离口,但有一天,他却沮丧地坐着,没有吸烟。因为他的部队被一支伊兰武装接管了,“他的新领导宣布抽烟不符合教法”。

展现细节刻画人物和事件,并以小窥大,折射出更大的主题,这当然是以非虚构写作为志业的记者的专长,但如何在信息量巨大的材料中精准地捕捉细节、刻画人物和事件,并让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呈现出立体、真实的样貌,对历史写作者来说,仍然是需要磨练的技巧——毕竟,历史的原点,就是故事。



03

《血夏: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的作者丹·琼斯既是一位专业历史学者,也是一位积极参与纪录片制作的媒体公共人物。

1605576635932717.jpg
《血夏: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
[英]丹·琼斯 
陆大鹏/刘晓晖 译
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20年2月出版

所以他的著作都有一种历史纪录片的即视感。这就要求作者对场景还原和细节的描述要足够丰富细致,有代入感。好处是轻松可读,缺点是铺陈太多太杂,稍微掌握不好,便会有油腻之感。诚实地说,丹.琼斯的书读多了多少会有这种感觉。但作为历史学者,丹.琼斯在场景还原时仍然坚守了历史学者不可逾越的界限:即不能脱离来史料和现实而凭空虚构。即使是想象,也要符合史料的记载,就像这一段描述叛军首领瓦伦.泰勒被国王侍从砍杀后,伤痕累累地被马带回叛军队伍的情景:

“他们(叛军)没有看见泰勒的脖子血如泉涌,也听不见他垂死之际要求复仇的喊叫。他们只看见他的小马颠簸跳跃着向他们奔来。在坐骑跑了大约80码后,泰勒像碎布玩偶一样从马背上摔落地上。”

这里当然有作者想象的成份:“没有看见……也听不见”,等等,但这段描述符合当时发生的情况,根据作者引述的编年史的记载,王军与叛军之间距离确实很远,所以砍杀发生时,叛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国王在手下因暴怒砍杀泰勒后,也因事发突然陷入了一阵茫然,所以这一戏剧性的场景发生才顺理成章。丹·琼斯的书对历史的还原在很大程度上划定了想象在历史写作领域的界限在哪里。




04


詹姆斯·斯科特的《六论自发性》是在下最喜欢的小册子之一,它不仅阐述了自发秩序的成因、表现形式和后果,也论述了个体的不服从对推动社会变革所起到的意义。

1605576696555439.jpg

《六论自发性:自主、尊严,以及有意义的工作和游戏

[美]詹姆斯·斯科特 著
袁子奇 译
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9年4月出版


它不仅给无权底层民众以变革未来的信心,也很大程度上击碎了专权统治者常用来震慑民众听话的“我倒了就会天下大乱”的谎言。如果对作者再感兴趣,在下强烈建议阅读作者的《逃避统治的艺术》和《弱者的武器》。这本书最值得推崇的是作者分析视角的独到和论述逻辑的严密性。尤其是逻辑这一点,常常是许多人在写作评论文章时最欠缺的,许多作者在一旦逻辑链条衔接不上时,常常用似是而非的理论和晦涩的术语来蒙混过关。但最通顺的逻辑,就是用一目了然的常识勾连起的逻辑。作为社会学大家,斯科特自然谙熟各种理论和术语,但整本书几乎使用的全是平易的语言和常识,就将一个道理讲述得非常清晰。特别关键的是,作者对一些重要概念,譬如“无政府主义”事先就加以定义作为讨论问题的前提。关于这一点,在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最后,再重申一遍,我列举这四本书作为范本,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最好的著作,而是因为它们各擅其长,而它们的长处凑在一起,也未必就是一本顶尖巨著——很有可能也会是一匹肥腻的四不像。范本的目的不是为了成批制造千篇一律的写手,而是踏脚石,当它有幸成为你的踏脚石,托着你迈进门槛后,就没有必要把它揣进怀里带着一起前行了,那样它就会成为继续攀爬高峰的累赘,成为自我束缚的牢笼。


当然,如果你想拿它们当板砖拍人,请自便。




附:


评《拜占庭的失落之城》和斯蒂文·朗西曼


上学时,在下是个桀骜不驯的学生,时常在课堂上顶撞自己看不惯的老师。在第一堂史学理论课上,在下就跟老师起了冲突。他当时在讲台上宣称做历史出不了天才:“你们能找出一个五十岁以前就成了历史大家的人吗?”

因为很讨厌他教训人时得意洋洋的态度,我直接在台下回道:“吉本!吉本!”他听了以后反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讥讽道:“那是你封的历史大家!”

听了他的回答,班里一片哄笑。我没再答话,只是暗地窃笑:一个堂堂讲授历史理论的教授,居然连《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爱德华·吉本都不知道。吉本在1776年发表这部史学巨著的第一部时,他才只有39岁。

1605576752940780.jpg

《罗马帝国衰亡史》

如今多年过去,在下多少也能理解当初这位老师为何要这么说,他本意是想表示治史没有捷径,非得一步步努力钻研、皓首穷经才能出成果——虽然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院长,但这当然靠的不是天才。

但治史有没有天才呢?当然有的。天才不只由数理化和文学、哲学所专美,以爬梳史料为基本功的史学也同样能出现天才。所谓天才是具有非凡的洞察力,能一眼看出普通人耗费数年也无法发现的关节亮点所在,并能用生花妙笔将事件娓娓道来,如最卓越的小说;能将最深刻的观点,用最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而不失睿智典雅。这样的人和他们作品,虽属凤毛麟角,但也并非难以寻见。就像夏济安的《黑暗的闸门》对党性和人性的探究(顺便提一句,如果不是夏济安英年早逝,恐怕他弟弟夏志清的才华会被他彻底压过),亦或是加勒特·马丁利的《无敌舰队》对英西海战的鞭辟入里而又不失巧密的叙述。以及坎特洛维奇的《国王的两个身体》和布洛赫的《国王神迹》,这都是开创性的扛鼎之作,一书既出,它作就只能望风影从。

1605576773842708.jpg
拜占庭的失落之城

在下之所以忆起这桩旧事,发这一通感慨,都是被晚上读到的一本书受到的刺激。这本书书名很不起眼《拜占庭的失落之城》,全书加注释索引才200页。但看书名薄厚还以为是本坊间满坑满谷的通俗历史小册子,可以对付掠过一遍——事实上在下也是这么做的,打算把它当成登厕书打发掉。

等书一翻来,在下即刻便后悔自己的方才的轻佻了。翻来的这页是第六章,讲的是帕列奥列格皇族的统治。作者是如此概述这一末代皇族的内讧与外忧:
 

“父子之间尔虞我诈甚至兵戎相见,兄弟之间互相残害进而祸起萧墙,他们全然不顾同室操戈的后果,不仅让王朝统治深受其害,更让他们艰难维系的帝国在领土锐减之余饱受苦难。家族的明争暗斗因为14世纪不断推广的分封诸侯制度愈演愈烈……这些家族成员不是为了夺取皇位处心积虑,就是为了最富有的封地斗得你死我活。与此同时,来自土耳其人的威胁与日俱增,土耳其人自14世纪中叶进驻欧洲,在14世纪结束之前就占据了巴尔干半岛,使拜占庭行省成为彼此孤立的飞地。商业贸易则掌控在威尼斯人和他们意气风发的竞争对手热那亚人手中,这种商业垄断虽然有时可能在政治上对他们的邻居有利,但却损害整个黎凡特地区的繁荣。”

 
你还能找到比这更凝练、更精准、信息量更大但行文却如此简约顺畅的叙述来概括拜占庭帝国末期纷繁复杂的局势吗?在下回想了一下儿,觉得自己找不出来:这简直是教科书级的遣词用句。在下赶紧翻回封面看看作者是哪位大神,于是一切豁然开朗:斯蒂文·朗西曼爵士。

1605576801424098.jpg

斯蒂文·朗西曼爵士

朗西曼爵士绝对算得上是天才级别的史家。三岁通法语、六岁通拉丁语、七岁通希腊语、十一岁通俄语,年纪轻轻便是英国最著名也最排外的知识圈布鲁姆斯伯里社团的常客,和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一起弹过钢琴,24岁便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教职。他的成名作《拜占庭文明》出版时只有27岁,而他享誉世界的史学名著《十字军史》出版时也只有48岁

他的著作中译本除了本书之外,另一本就是《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这本书与如今当红历史学家罗杰·克劳利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之一《1453:君士坦丁堡》前后脚出版。在下最先读的是克劳利这本,配合好友陆大鹏的译笔,可谓精彩纷呈,不愧是红极一时的出色著作。但之后读到朗西曼这本,才知道何谓黍米之珠,岂敢与日月争辉。朗西曼那种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功力,以及只能用典雅来形容的文笔,实在绝非克劳利铺陈增饰的文字所能企及。

1605576826736613.jpg

拜占庭三部曲


唯一可以相提并论的中译著作,目前唯有诺里奇爵士的鸿篇巨制“拜占庭三部曲”。但遗憾的是,只要把诺里奇那三卷总计厚达1500页的“三部曲”和朗西曼这本小册子放在一起,就会立刻明白勤奋努力和天才之间的区别——在造诣的天平上,九十九份的汗水,很可能真的抵不上那一份灵感的重量。

啰嗦这么多,但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大师间的较量。吾辈凡夫俗子,与其等待天赋异禀、灵光乍现,不如还是老老实实读书努力罢。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