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2020~2021年上海经济发展趋势研判

作者:沈开艳

来源:《上海经济发展报告(2021)》

发布时间 2021-01-26 11:18   浏览量 458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从“十三五”期间上海经济走势来看,上海经济进入新常态。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这两大外生冲击更是加大了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两种外生冲击相互叠加导致经济偏离原来的增长路径,基于过去预测未来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遭遇挑战。因此,下文将结合投出产出模型,分别做出基于乐观情景、一般情景和悲观情景的2021年上海经济走势研判。

(一)乐观情景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疫情呈个别地区零星暴发状态,经济活动已经恢复正常。对于上海而言,零星出现境外病例输入及无症状感染者和个别小范围内的病例,不会引发社会恐慌而重启社交隔离。

乐观情景下,复工复产复市已经基本恢复到疫前水平,政府加大对新基建的投资,五大新城建设顺利进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上年同期水平,前期积累的投资项目逐步释放乘数效应,有效拉高2021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各类线上线下消费持续回暖,尤其是旅游和餐饮业基本恢复,健康医疗消费、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超预期。2020年第四季度仍将持续前三季度的回升态势,随着疫苗研发测试进程的加快,疫苗将陆续在2021年上半年上市,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基本消除。美国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基于可预见性,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国际市场开放度有所好转,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回暖,上海进出口贸易持续增加,与美国、日本、欧盟主要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持续回暖。

在这种情景下,经测算2021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将实现反弹,增速超过2019年水平,全年呈现前高后底的增长态势,全年增速有望达到6%。

(二)一般情景

中国的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全球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未来发展态势仍不容乐观。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将长期面临境外输入风险,疫情仍存在小范围、小规模反复的可能。

疫苗虽然已经面世,但人们仍然心存顾虑,地区流动和经济活动仍需要核酸检测报告,导致经济活动效率降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第三产业中旅游、餐饮住宿、商务租赁服务,以及对外贸易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同时,疫情也让居民和企业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预期,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尤其是创新投入等行为将变得更加谨慎,单凭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无法在长时间内发挥拉动经济的作用,需求端和供给端均显不足。世界范围内,中国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和供应市场,上海在海运、港口等进出口贸易方面在2021年上半年仍将延续2020年下半年的增长态势,下半年随着美国和欧洲居民疫苗基本注射完成,进出口贸易将恢复到疫前水平。

在一般情景下,经测算,2021年上海经济增长水平将略高于2020年下半年,全年增速保持在4.5%左右。

(三)悲观情景

对中国经济最大的冲击和风险来自新冠肺炎疫情的再次暴发和中美贸易摩擦。如果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而且疫苗有效性不高,病毒发生变异从而疫情可能再次大范围暴发,那么疫情防控将再次被提上日程,经济活动全面受阻。

在这种情景下,如同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那样,第三产业首当其冲,这对服务业占比高达70%、人口密度之高的上海来说,又将是一次重创。当然,基于前期疫情防控中积累的经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负面冲击。同时,疫情下催生的各种线上新经济会进一步扩大规模,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负面冲击。总体上,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可能没有2019年那么大。但是,疫情如果再次来袭,会强化人们对未来不确定的预期,一方面人们增加预防性储蓄,减少消费支出,另一方面企业基于对未来投资的消极预期,缩减生产规模,裁减人员,或者使用机器人代替普通劳动力,使得劳动力工资水平下降,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最终消费需求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粮食、能源、上游物资紧张,导致通货膨胀有上升的压力,整个经济处于通缩阶段。若美国新政府继续特朗普时期的对华政策,贸易保护主义越演越烈,国际贸易全面收缩,各大经济体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或局地化,贸易壁垒尤其是技术封锁,导致上海净出口货物贸易下降,航运业、会展业和国家交流合作规模大大缩减。

在悲观情景下,经测算,2021年上海经济增速也是前高后低,但与乐观情景不同的是,这个是低水平的前高后低,上半年经济勉强维持2020年下半年的水平,下半年持续走低,全年增速保持在3%左右。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