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 西南与东北:中华与周边的交错——第四期九色鹿学术工作坊/东部欧亚史工作坊
作者:鸣沙
来源: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1-04-07 15:59 浏览量 25
从世界历史来看,古代中国是一个在不断与周边世界互动交融中成长的巨型政治体。在历史研究中,关于中国内部各边疆及其对外关系的研究,也始终蓬勃有力、新意迭出。
其中,分别位于古代中国主要政治中心中原的西南和东北方向的地区,是我们应该关切的,那么中原同东北、西南地区,或者说古代中国从东北、西南两个方向与周边世界之间,会碰撞出怎么样的历史趣题呢?内外交错之间,对于中国以及东部欧亚历史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4月10日,社科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将举办“西南与东北:中华与周边的交错”学术会议。在这一宽广的话题之下,本次会议集中了十位分别从不同面向开拓深耕的学者,他们或聚焦于局部区域,或着眼于广泛联动的关系,或提出跨学科的议题,展开各具特色的研究,希望能为相关的区域史、边疆民族、中外关系等研究注入全新的活力,提供多样的镜鉴。
学术工作坊暨新书发布议程
开幕式 9:00(主持人 郑庆寰)
冯立君、郑庆寰 介绍工作坊缘起
杨群 总编辑 致辞
新书发布环节 9:15—10:00(主持人 郑庆寰)
主旨发言 霍巍 (线上)
石硕 (线上)
作者新书介绍 黄博 《10-13世纪古格王国政治史研究》(5分钟)
李帅 《以文治边:文物考古视瞰下明朝对西藏的经略》(5分钟)
报告第一场:南北之间(主持人 窦兆锐)
10:10 宋念申(线上)
西南东北间的中国
10:40 杜树海
在边缘观察中国文化统一性
11:10 冯立君(线上)
纵贯南北:鸟居龙藏东亚人类学考古学调查的重新审视
11:40 钱云
南与北、内与外:从宋代舆图的南北边界说起
报告第二场:内外之际(主持人 杜树海)
13:30 范恩实
从汉唐东北边疆统治方式演变看中国东北疆域历史形成规律
14:00 黄博
古格王国的成立:西藏西部与西藏喜马拉雅地区的政治地理观察
14:30 李帅
浅析明朝治藏策略中的南亚因素—以文物材料为中心的考察
15:00 饶睿颖
元明至今西双版纳与泰北历史关系研究
15:30 叶少飞
16至17世纪越南日本古文书中的“真”“假”国王与东亚世界秩序
16:00 丁晨楠
朝鲜对清缅战争的情报搜集与局势认知
总评、综合讨论 16:30(主持人 范恩实)
李鸿宾 学术总评
全体成员 综合讨论
本次会议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主办(东部欧亚史工作坊由陕西师范大学冯立君首倡,亦作为主办方之一)。会议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A座13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蓝厅会议室。欢迎前来旁听,为保护知识产权,本次会议禁止录像、录屏。
推荐阅读
以文治边:文物考古视瞰下明朝对西藏的经略

本书立足于文物考古材料,同时结合汉藏文文献材料,从文物考古视角对明朝经略西藏主题进行综合研究,主要涉及明朝治藏的政治与宗教策略、物质文化策略、思想观念策略以及内政与外交中的相关治藏举措等内容。本书将明朝的上述治藏策略概括为“以文治边”策略,即主要通过制度、物质及思想观念等“文化”策略来影响和牵引西藏形成对明朝的认同和归属。明朝以“文”治藏策略是古代中央王朝边疆治理中的“西藏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使明代汉藏关系始终保持了和平发展,而且成功地使元朝与西藏之间建立的政治关系得到延续,并为清代治藏奠定了历史基础。
10~13世纪古格王国政治史研究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在西藏西部地区建立的“古格王国”的早期历史,全书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结合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的相关成果,在考订出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准确而丰富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的角度,解析这一时期古格王国的政教关系史的基本问题。以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政治与宗教生活中,政教两界共同参与的各种重大事件的互动模式为线索,考察各阶段古格王国政教关系的时代特点、具体走势和关键环节,揭示10~13世纪西藏社会的世俗政治力量与宗教教派力量的权力关系的具体演进过程。
唐朝与东亚

“东亚”正如“亚洲”一样,是一种来自外部建构的概念,中国古代与“东亚”概念最为接近的一个词是“海东”。大唐作为一个巨型政治体,其与周边世界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和多元复杂的政治关系构成了半部全球史。处于极东位置的东亚诸国,背靠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其主要甚至唯一的面向就是唐朝,这就构成了唐朝与东亚的关系。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