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摘】步平 | 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

来源:鸣沙

发布时间 2021-08-18 09:32   浏览量 451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这些年来,一些日本政要一再参拜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及亚洲许多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人民的感情,使日本与这些国家间的关系也紧张起来,而围绕靖国神社的动向也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中心的皇宫附近的一座神社。在神道教流行的日本,靖国神社是8万多个神社中的一个,以“靖国”命名。“靖”字的意思是“安定”“平定”,所以“靖国”是“使国家安定”之意。“靖国”的英语根据日语发音写作“Yasukuni”,而“神社”被翻译成“Shrine”。其实,“Shrine”在英语中可作为“圣堂”“圣地”“灵场”理解,总之是神圣的地方。那么,这样的地方是如何伤害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又为什么影响国家关系的呢?对于这一问题,显然不可能从靖国神社名称的字面上理解,而必须进入靖国神社问题的深层,从历史、社会及文化各方面对靖国神社进行剖析。

 

靖国神社在其编写的说明中,是这样进行自我介绍的:

 

靖国神社至今已经有120年的历史,是明治维新第二年建立的历史悠久的神社。

 

所谓“靖国”,是使国家安定、平安,永远成为和平国家的意思。靖国神社的称号是由明治天皇命名的。在靖国神社中祭祀的神,全都是为了实现天皇的愿望,为了实现和平和保卫日本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日本军人。以天皇为中心的强盛的日本的建立,有赖于我们先辈的牺牲。目前,祭祀在靖国神社中的神有2466000余柱。

 

靖国神社中的祭神有些是在日本的电视节目中经常出现的,如桥本左内、吉田松阴、坂本龙马、高杉晋作等,他们都是在江户时代结束明治时代开始时期为了日本而活跃的人物。还有在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战争中战死的许多军人。除了军人,还有在战争中献出生命的5700余柱女神。这些人都是为祖国为日本献出宝贵生命的神灵,我们需要隆重地祭祀他们。

还有一些神灵我们也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在大东亚战争结束的时候,将战争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从而在片面的形式的审判中冤枉地被称为“战争犯人”的那些人。他们其实是很悲惨的,他们是“昭和的殉难者”。在靖国神社,属于这种情况的有1068人。

 

靖国神社是全体国民参拜的神社,希望诸位了解这里面祭祀的是什么样的神。靖国神社里面的神希望我们为了日本永远的独立与和平而努力,希望将我们祖先建立的日本的优秀传统与历史永远地继续下去,让我们继续战斗以至献出生命。

 

如果是不了解日本的历史,特别是不了解靖国神社历史的人,看了以上的解释,会以为作为“悼念在战争中牺牲生命的英雄”的靖国神社,与许多国家建立的英雄纪念碑或者军事博物馆的意义相近。而日本的右翼与保守势力也正是那样强调的,他们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悼念本国英雄的场所和方式,美国有供人们拜谒的无名战士墓,俄罗斯的红场上有长年燃烧的火炬,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也有人们敬献的花圈,为什么日本人不可以到靖国神社去进行参拜呢?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之举之所以能够得到一部分日本民众的支持,也因为他们都持有这样的观点。


然而,靖国神社问题绝不像上述靖国神社本身的说明那样单纯,否则,靖国神社问题就不可能成为中日关系中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那么,靖国神社问题的核心问题究竟在哪里?

 

有这样一个值得人们十分注意的现象,那就是围绕靖国神社问题的争议首先发生在日本国内,是日本国内的政治问题,是从战后就开始的围绕战争历史的认识和政治与宗教关系的争论,而逐渐地发展成为国际性的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国内就靖国神社是否由国家提供经费加以管理产生了分歧,到了60年代,要求国家管理靖国神社的自民党的“靖国神社法案”开始提交国会讨论,而到了70年代中期,自民党国会议员又提出靖国神社“国营化”的迂回方案,即1975年的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方案。现在的日本政治家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就是对上述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方案的回应。所以,现在人们关注的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其实至少是1975年就提出来的,而追溯起来,是从50年代就开始了的问题。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思考:为什么提出靖国神社应由国家管理的主张呢?原来,战前和战争中,靖国神社就是由日本的陆军省和海军省管理的。现在的靖国神社“国营化”方案,其实就是要求恢复靖国神社在战前的地位与待遇。这就把我们关注的目光引向更早的年代,我们需要看一看靖国神社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而在战前与战争中,靖国神社究竟是什么样的机构?在日本的侵略战争中,靖国神社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但是,赞成参拜靖国神社的人几乎都尽量回避靖国神社在战争中的作用,而无例外地都强调靖国神社的神社特征,强调靖国神社与日本的传统文化、日本的民族意识和日本人的历史记忆的关系。

 

日本当代著名的政治学者和思想家江藤淳一直强调从思想层面对靖国神社问题进行研究,他认为思考靖国神社问题不能离开对日本文化的研究,用他的话就是“需要研究日本人的构造(Constitution)”,即研究包括日本的文化、传统、习俗在内的有关内容。他认为,如果抛开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而仅仅从现行的法律的角度进行种种的解释,不过是注意了问题的细枝末节。

 

也有人虽然批评参拜靖国神社的行动,但是也认为:政治家参拜靖国神社之所以能够得到日本民众的支持,与日本的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强调日本的“御灵信仰”,认为古已有之的日本的传统就是:凡是死于战乱的人,一律供养,以慰其亡灵。因此,将死于非命的亡灵尊奉为神而祭祀的思想很有“人情味”,能够得到许多人的赞成。

 

从表面上看,上述这些认识触及日本的文化与传统,颇有学术考察的味道。而且这些认识力图将靖国神社与日本人的个人记忆和民族记忆联系在一起,将靖国神社作为日本的民族与国家的认同感的标志来看待。鉴于民族与国家的认同感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普遍的情感,所以他们把参拜靖国神社看作人们正常感情的流露,认为不值得大惊小怪。

 

2004年9月,小泉纯一郎首相再次改组内阁后的新任外务大臣町村信孝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表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同国家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对阵亡将士表示敬意”。町村信孝称:日本人对已故者的独特看法令他们很难理解中国等亚洲国家对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敏感态度。“日本人认为所有死者都将成为神,而中国人认为坏人即使在死后也是邪恶的……日本人不太能理解中方的立场。”按照町村信孝的说法,似乎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对阵亡将士表示敬意。将这一命题引申一些,就是说,他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与日本对阵亡将士表示敬意的方式自然不同。既然在中国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悼念战争阵亡者的地方,那么在日本有靖国神社也就不足为奇了。

 

靖国神社是不是真的与日本人的文化背景和对战争阵亡者的敬意有关呢?我们首先看一看小泉首相在2001年8月13日参拜靖国神社后由共同通讯社进行的紧急电话调查结果,对小泉首相8月13日参拜持赞成态度的占50.5%,其中认为应在8月15日参拜的有23.6%。


但是赞成参拜的人中,有一半的人认为参拜会影响与中、韩关系,有将近1/4的人认为影响的原因在于甲级战犯,其中明确认为不应当参拜的占23.2%,其他占0.3%,不知道或不回答的占2.4%。尽管这一调查是在仓促中进行的,也不能说有特别的权威性,但可以看出赞成参拜靖国神社的人不在少数。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这么多的日本人直到今天仍然对发动了侵略战争的战争罪犯怀有深厚的感情吗?或者是他们真的特别关心作为政治问题的靖国神社问题吗? 

 

WeChat 圖片_20210818092951.jpg

日本战犯合成照,出自东京审判文献数据库

  

还需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社会,一方面存在积极支持靖国神社由国家管理并鼓动政治家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的右翼与保守势力,另一方面也存在对参拜靖国神社持明确批判态度的日本的战争遗族。他们为了明确表示对靖国神社的反对,在每年的8月都要到靖国神社门前组织活动,反对日本的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他们声明说:

 

我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战场上失去了亲爱的骨肉,强忍悲痛生活到战后。亲爱的骨肉再也不能回到他们的故乡,能够回来的只能是他们的尸骨。

 

我们在痛恨战争的罪恶的同时,也被复杂的思想所困扰。夺去我们亲人的战争,是扰乱了亚洲各国的和平,破坏了各国民众的生活,夺去了那些国家数千万人生命的战争。

过去那场战争的最大的责任,是在近代天皇制国家中策划、实施战争的以天皇为首的军国主义的战争指导者。众所周知,军国主义的精神核心就是国家神道,靖国神社的存在为持续和扩大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亲人们就是在“死后进靖国神社”、“为天皇、为国家欣然去死”的口号下出征的。

 

所以,我们决不允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上述声明是“日本和平遗族会全国联络会”提出来的,表明一部分头脑清醒有觉悟、有正义感的日本人已经摆脱了靖国神社的精神枷锁的桎梏,考虑到那些人还是战争遗族,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而这种情况更使我们感到应对靖国神社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近年来,日本政府政要不断以公职身份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连日本外相町村信孝也不得不承认:小泉首相对靖国神社的参拜阻碍了中日两国首脑的接触。(日本共同通讯社2004年11月12日)

 

WeChat 圖片_20210818092959.jpg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对日方行为的严正申明


靖国神社问题对中日两国关系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是许多人所关心的,媒体对此更为关注,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应当承认,民众对靖国神社问题的关心,在很大程度上受媒体的影响,而民众对靖国神社的认识与了解程度,在相当程度上也来源于媒体。我曾在几个大学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人对靖国神社问题的了解都在相同的程度上,持有同样的观点,强调同样的问题。在现代社会,大概只有媒体能够将民众的认识统一到这样的程度,可见媒体作用的巨大。但是不能不承认,迄今为止的许多媒体对靖国神社问题的报道还是过于简单,所以也导致了民众对靖国神社问题认识的简单化。


WeChat 圖片_20210818093002.jpg

 

所有的媒体在靖国神社的问题上都在反复地强调这样的观点,那就是:靖国神社中供奉了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甲级战犯,是日本不承认侵略战争责任的象征,因此必须反对。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问题,似乎很令人信服。但是,仔细考虑一下,这样的认识包含了许多悖论。因为如果仅仅根据“靖国神社中供奉了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甲级战犯”就必须反对这一逻辑思考问题的话,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实际是在1978年才被秘密合祀到靖国神社里面的,但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社会就围绕靖国神社问题开始了激烈的争论,而保守势力向日本国会提出“靖国神社法案”是在60—70年代,提出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的迂回法案则是在1975年。那时,靖国神社问题已经在日本社会被吵得沸沸扬扬,而靖国神社中还没有甲级战犯的“灵位”。因此,带给我们的思考是:难道没有甲级战犯的“灵位”,靖国神社就没有问题了吗?就可以听凭日本政治家们正式参拜了吗?日本政界的一些人针对国际舆论对参拜靖国神社的批评,确实提出了“将甲级战犯移出靖国神社”的建议,但仍有许多人对此持有异议,真正实现并不容易。我们还是不能不考虑:如果甲级战犯“灵位”真的被移出靖国神社,战后持续了数十年的靖国神社问题就能够真的彻底解决了吗?

 

再有,靖国神社作为日本神道教的宗教活动场所,每年都吸引众多的参拜与参观的日本人。这些人的参拜与政治家的参拜是否有区别,而政治家是否可以以普通民众的身份进行参拜,政治家的正式参拜与一般性的私人参拜是否有区别?另外,如果将靖国神社作为不承认侵略战争责任的象征加以反对的话,那么在日本,反映战争时代的标志性建筑还有许多,如“大东亚圣战之碑”等,在许多地方还有“忠灵塔”“忠魂碑”之类。这些都是不承认侵略战争责任的象征与标志,何以靖国神社如此引人注目呢?

 

当许多疑问被提出来后,我们会发现,许多问题发生在日本,不仅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问题,甚至与日本的古代历史及民族传统的意识相关联。于是,我们不得不把研究的范围扩大。实际上,靖国神社问题是涉及日本历史、政治、社会、民俗等许多领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明确的立场和清醒的认识,也必须有历史的眼光和扎实的基础。

 

总之,靖国神社产生在日本社会,是对近代日本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物。因此我们在思考靖国神社问题的时候,必须深入日本社会的内部,必须从根本上了解靖国神社本身和靖国神社问题的本质,要对靖国神社问题的产生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考察。我们专门编写这本书,为的是帮助人们认真思考靖国神社问题及这一问题背后的根源,从而得到关于这一问题的正确的答案。


(本文出自《步平文集》第二卷,标题为编者所拟。)


排版 石石 审核 李丽丽 宋荣欣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