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评】书评|学会优雅地变老

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

发布时间 2021-08-30 14:08   浏览量 477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优雅变老的艺术:美好生活的小哲学(978-7-5201-7949-2)_立体书影.png

《优雅变老的艺术》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Otfried Höffe)

靳慧明 译

2021年3月出版 49.00元

ISBN 978-7-5201-7949-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




     “优雅地”变老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吗?哲学教授奥特弗里德·赫费《优雅变老的艺术》一书告诉我们,要学会“优雅地”变老确实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


        赫费不仅是哲学方面的老教授,且曾担任瑞士医学国家伦理委员会主席,对老龄化方面的医学伦理问题也深有研究。赫费这本小书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的老年哲学学说出发,分析了老年人内在心态调适的问题和外在社会对待老年人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应对老龄化的建议和方法,其中侧重点还是个人如何应对必然来到的衰老,其心理、心态和生理上的准备。


        赫费首先驳斥了世俗对养老观念的误区,那就是认为养老必须具备富裕的经济条件,他认为对养老来说,经济基础固然重要,但经济优先这种观念并不可取,将养老归结为简单的经济问题,而忽略了个人层面、心理、心态层面调整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心态的内在调整比经济基础更为重要。


       赫费认为,早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就有哲人提出:在生活艺术范围内,存在着一种老年的和变老的艺术。这里的“艺术”并不意味着艺术行为,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技能,这种能力和技能包括知识、诀窍,并且不排除法律和道德上的义务。赫尔曼·黑塞说:“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变老,拥有与我们年龄相宜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艰难的艺术。”


微信图片_20210830135721.jpg


       从哲学角度说,学会“优雅地”变老,即要将老年人的弱点转化成为优点。老年人没有年轻人的活力和精力,但社会阅历丰富使老年人有一种稳重、沉着的魅力。西塞罗认为,老年人可以通过三个特征来展现一个成熟男人的特点:尊严、庄重和令人尊敬的声望。


       相反,真正衰老的特征不取决于年龄,而应该归因于缺乏自律,有些人过早地燃尽了自己,另外一些人则为无节制的生活付出了代价,生命尽头很少有快乐。我们需要“开创性地变老”,并接受无可避免的事实:剩余的日子已屈指可数,而我们只得毫无抱怨地走过去。反过来说,“变老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解放”。


        赫费从古往今来哲学家和现代医学的老年人护理等角度,分析总结了老年艺术的建议“四个L”:运动(Lauf)、学习(Lernen)、爱(LIebe)、笑(Lache)。


微信图片_20210830135725.jpg


       第一个L“运动”是指身心健康,需要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对抗身体机能的衰老,运动还能缓解压力,让我们放松、愉悦。健康还包括类似中国哲学讲求的精神健康“精气神”充足,减少烦恼,有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


        第二个L是“学习”,赫费认为学习是避免不必要的快速衰老的有效途径之一。拥有书籍并每天阅读超过30分钟的人预期寿命约可以延长两年!学习增加了大脑中的“关联”更能对抗痴呆。学习还能对抗压力和烦恼,借此逃避无聊和孤独。“伏尔泰说,对于文盲来说,晚年就如冬天,对于有学问的人来说,却是收获和酝酿。”恩斯特·布洛赫认为,人应该在青少年时进行精神投资,这样才能在晚年得到回报——反过来,过早放弃投资的人,晚年将无法消费。


微信图片_20210830135729.jpg


       第三个L是“爱”,指的是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从伴侣延伸到亲戚、朋友,还包括参加各类社会组织、社团。赫费建议,为了不让自己觉得工作生涯结束太突然,要及时培养高品位的兴趣爱好,丰富多彩的志愿工作则可以给每个人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得到认可和建立自尊。


       第四个L是“笑”——防止老年人一味顽固、自以为是和苦闷,让老年人保持愉悦。笑代表人的情感方面,代表放松、热爱生活、有生活的乐趣。驾驭情感而不是一味地发牢骚和放纵坏脾气,笑也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因此“笑是灵魂的音乐”。实际上这四条建议不仅适用于老年人,同样适用于中年人和年轻人。赫费主张,大家都必须尽早开始实施这四个L,在年轻时就应想到晚年,为自己积累资本,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要求我们有克服痛苦经历的能力,也要及早培养这些能力,晚年才能赢得收益。


微信图片_20210830135733.jpg


       学会面对死亡的“死亡艺术”,也是优雅地变老重要的一课。这既不意味着轻率地对待生命,也不意味着厌倦生命,它所指的是“研究死亡”的能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由认知的能力,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保持平静的能力。


       赫费介绍了面对死亡的七个策略,包括了坚持正直的品性努力活着的人,死亡就没有遗憾;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把自己放在世界的边缘;斯多葛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认为没有必要畏惧死亡,因为死亡来临之前你还活着,死亡来临之时你已失去知觉,应该平静对待死亡这件事……而其中对死亡最重要的策略则是赫费提出的,通过努力达到“不朽”和融入社会整体、为爱和他人而活的策略,这两种策略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也即是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境界,通过这种“无我”的追求,反而能成就“大我”。


微信图片_20210830135737.jpg


       黑泽明有一部电影《生之欲》讲述了一个困于平庸日常的公务员,因为得了癌症,从灰心失望到最终找到精神支柱——为小区百姓建设公园这种服务他人的行为——获得了人生价值上的最大满足,在临死之前他感悟了人生的意义所在,最终平静、满足地面对死亡。


     “老龄化社会”准确说并不是老龄化造成的,因为人总是会变老的,“老龄化社会”的原因其实是生育率降低、年轻人减少的“少子化”问题。与其说我们生活在“老龄化社会”,不如说我们的人生增加了“赢得的时光”。那些没有偏见,坦然地走过尘世的人,那些不固守在自己职业世界和自己的社会阶层的人,经济状况或许并不那么宽裕,却生活幸福。我们不能夸大富裕的物质生活,因为老年艺术向每个人开放。



注:本文转自南方都市报

优雅变老的艺术:美好生活的小哲学(978-7-5201-7949-2)_立体书影.png


默认标题_动态横版二维码_2021-08-30-0 (2).gif

— E N D —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