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吴长生《凝固的浮云: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四十年人生回忆》

作者:鸣沙

来源:鸣沙

发布时间 2021-12-24 17:28   浏览量 1201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内容简介

本书是资深媒体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吴长生的回忆录,涵盖时段为1948年—1988年。“童年往事”记述了作者的童年和他父母双方的大家庭在1949年前后,由旧入新的过程;“少年风雨”记述了作者1961年—1968年在北京四中的学习和生活;“西藏岁月”记述了作者1968年—1980年在西藏插队和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为改革开放鼓与呼”记述的是作者1980年代在《人民日报》农村部的工作历程。


作者简介


吴长生,资深媒体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国际部原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0年代初在西藏走上新闻道路,1980年代以后先后在《人民日报》农村部、经济部、华东分社、香港办事处、国际部任职。除采写新闻稿件外,以笔名“吴酩”发表了大量时事评论,有《在香港 看跑马》《风行云动——后97香港图景》《西藏岁月》等专著出版。




封面设计:

社科文献设计中心 段丽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自序


童年往事

我从长沙来

参政胡同的来历

启蒙老师是祖父

祖母,三位民国女性

中西混搭的家风

外婆家的“大宅门”

宅院内外的旧时风雨

旧时的“亲上做亲”

大宅门的末世当家人

“长沙章寓”

与“1号”沾亲的五位文史馆馆员

为待客卖家底儿的二姑婆

为“糖豆”伤心的九外公

大宅门里的“丑小鸭”

命运迥异的舅舅们

姨妈和姨父们

“侯府”托儿所

家里的三位保姆

我与父亲是“校友”

难忘的“重要政治任务”

二班由“治”而“乱”

霍老师的保票

“长大”的馒头

饥荒年代的冷暖人情

父亲的业余剧团

听“蹭戏”的诀窍

纯净的人心

胡同,我们的露天游乐场

少年风雨 

四中,卧虎藏龙

老师和同窗

“半玩半读”上初中

困难时期的伙食

主动放弃中考的同学

他们不能考高中

令人敬佩的江一真父子

“斋”里奏响《骑兵进行曲》

山雨欲来

 政治教育、劳动教育

京城的“最后”棺葬

不知道为何而欢庆

群众自己闹革命

走在串联的大路小路上

骑车去天津取经

成为“不三不四”派

河南的“最新革命形势”

在新疆见证氢弹爆炸

长沙观战

“怎么能忘记呢”

六姨父曾列席中共五大

再见四中,再见北京

西藏岁月

“传言”促我决心赴藏

曲折进藏路

10个月军营生活

还“上山下乡”吗?

26岁的中央候补委员

安家落户,挥镰割青稞

藏族农家的“开门七件事”

跨越千里的盐粮交换

独特的婚葬礼俗

三人分上新岗 同伴各奔东西

碰壁的“烧炭改革”

编筐缝纫 做豆腐养猪

出差探故知

“电”带来的惊喜

多种经营的尝试

终生愧疚的拦路“打劫”

亲历“一打三反”

告别东来

父亲的“功”与“罪”

偶遇“北京老乡”

成为新闻学徒

亲如手足的室友

第一次采访

苦涩笑话:火腿“长枪”

学徒挑重担

两军对峙下的亚东

到阿沛家做客

赴藏北“蹲点采访”

三闯“生命禁区”

草食动物也“吃荤”

可可西里18天

这里曾经是海底

高原春风迟迟来

巧遇老布什,笑“怼”托马斯

大学梦碎,赌气赴昌都

川藏线上一天经“四季”

茶马古道第一镇芒康

类乌齐驯养马鹿

丁青:“玛尼世界”

亚塔打破“大锅饭”

记者行路难

探访险恶之地三岩

康巴流行的婚姻形式

被雪灼伤

一方土地养不了一方人

牧区的宰杀季

1980,转折之年

协助“钦差”调查

曾经的第二敦煌萨迦

远眺珠穆朗玛,近观希夏邦马

樟木偶遇“小叛匪”

离藏前的忧思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辍学”12年的学生们

“春意盎然”的报社大院

国内政治部的“政治”

保山“新伤”引旧痛

无声巨浪迎面来

谦和、睿智的老李

新兵也“通天”

前辈的“熏蒸”

在新乡重逢刘源

“逼”省委书记接受采访

随行杜润生

乡镇企业:“十全大补丸”

两岸“三通”始于民

“农”“工”合组经济部

漫行、漫记西双版纳

农村遍地是“八仙”

倔强的草根

体验下乡“收猪难”

市场经济和“饭票新闻”

创刊纪念会上的尴尬

“规模经营”乱象与杜润生的智慧




有些浮云是久久难以散去的


 

请人为自己的书稿作序,抑或受邀为别人的书稿作序,都是为了“说些好话”,难免言不由衷。因此,我从不求人作序,也从不为人作序。文字已经连串成篇,优劣自有读者评判,既不勉强别人,也不委屈自己。于是就有了这个自己写的开篇引语。

 

我生于1948年5月,严格说不是“共和国同龄人”,但朋友说,从大历史的角度说,可以算是。

 

我们这代人,虽然没有经过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革命战争洗礼,没有一些前辈那般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人生,但亲身经历了一个新政权建立后的风风雨雨,目睹了半个多世纪的跌宕起伏,也参与了巨幅画卷的描绘制作。相对而言,既幸运,也还算丰富多彩。


年逾古稀,已经过了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之年,经常想起古代哲人提的那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于是静下心来,梳理头绪,想在尚未痴呆的年月里,试着做一做这三道题,用文字写下自己的人生经历,交出自己的答案。1950年代,我的家庭和相关的亲戚家庭在一场接一场运动中,完成着由旧入新的转变,周边的大人们,有的脱胎换骨,有的萎靡潦倒,多数跟着时代洪流融入新社会。1960年代,少不更事的我,体验了“十七年”的精英教育,也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1970年代,我在雪域高原度过自己最珍贵的青春年华,插队当过农民,克服了语言、习俗、生理等多种困难,经历过雪崩、泥石流坍方、车祸,罹患雪盲症等形形色色的灾难,也领略到大自然的雄浑与奥妙,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并结交了一批终生心心相印的挚友,铸成了永远难以磨灭的西藏情结。进入1980年代后,我在新闻前辈的“熏蒸”下成长,义无反顾地投入改革开放的大潮,在新闻阵地上,凭借党中央机关报的特殊优势,“上天接地”,尽心尽力地履行职责,为改革开放大业、为广大民众利益,满腔热情地鼓与呼。

 

当然,从不谙世事的孩童一路走来,和许多同代人一样,我年轻过、迷茫过、狂热过、偏执过、怯懦过,也荒唐过。进入“耳顺之年”后,回顾来路,面对往事,有愧疚,有尴尬,甚至有怨怼。尽管可以用一句新潮的话说“神马都是浮云”,但始终有些“浮云”,久久难以散去。因为那些浓重的“浮云”,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民族、国家,它们不该被遗忘、不该被湮灭,否则就会再次陷入前路迷茫与困顿。


我写的不是严谨的历史,只是记录下个人的一些经历,但它们又可以算是历史大拼图边缘的一些碎片,为呈现完整的历史图卷贡献一些微薄的色彩。我给自己预定的写作原则很简单,就是当年发生了什么,我做了什么,当时怎么想的,如实写下。对己,无所保留;对人,明长隐短。说实话,写得很艰辛,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不能回避,不能回避别人,更不能回避自己。但实际上,七十多岁的我,也不能真的“从心所欲”,预定的写作原则也得松动,许多重要事实,不能不简略,甚至绕开、舍弃,给历史“留白”。请知我者谅解。

 

责任编辑石岩,虽然见面不多,但算是相知的忘年交,她的热情、诚挚,深深地感动了我。为这本书稿的问世,她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我衷心地感谢她。


(此文为《凝固的浮云: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四十年人生回忆》的作者自序)

外公(右二)、外婆(左三)、四舅(左二)、五姨(右一)、六姨(左一)、五舅(左四)合影,摄于1919年。

 母亲和我们兄弟,摄于1960年左右。

“大串联”归来。

1968年10月,进藏后不久在布达拉宫前留影。

在加查插队的胡绎、刘晓莉和我。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