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一本传染病史作品诞生的幕前幕后 | 编辑手记

作者:陈颖

来源:甲骨文

发布时间 2021-12-30 16:49   浏览量 1069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所有的人被这场疫情推着改变了生活轨迹。春节假期一长再长,假期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后改到十五,再改到下个月,又被通知居家办公,直到5月渐渐正常,6月才算完全进入正轨。


往日里,孩子上学,大人上班,时不常还要分别出差在外,周末才会全家聚首一起待两天,最长的春节和国庆也不过七天时间。中国或者世界城市家庭的常态。


疫情中,所有家庭长相厮守达100余天。请注意,这是24小时不分离的相守呀,大家始终在一个空间活动,除了买菜、扔垃圾、取快递、各自忙碌,其他时间始终要面面相对。


2020年,中国


距离产生美,如此近距离、长时间地相处,是非常考验每个家庭的凝固力与忍受力的。据说疫情稍有松动,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是民政局的婚姻登记处,离婚率陡增。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不过大多数家庭还是认真享受了这难得的超长假期,我们就是其中之一。孩子开始适应网上课堂,家长监督;我始终忙于编辑工作,虽然进度有些提不上去;爱人忙于家里三餐,变着花样做不同的餐饮。


说这么多,只是要说明,之后出场的这本书,其实与我、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许关系,也即我们都被卷入了一场传染病改变人类历史的场景之中,虽然不一定面临严重的死亡或伤痛,但疫情一定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2020年年初时原本预计的生活轨迹。


传染病与人类历史

从文明起源到21世纪

[美] 约书亚·S·卢米斯(Joshua S. Loomis)  著

李珂  等  译

2021年5月出版 / 82.00元

ISBN 978-7-5201-8092-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陈颖 | 文




1

恰逢其时的医学史著作




因为疫情的发生,我与译者方共同选定了翻译美国微生物学家卢米斯教授的科普类作品《传染病:病菌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最后确定中文译著书名为《传染病与人类历史:从文明起源到21世纪》。


为了加快进度,译者组成了五人团队。他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时告诉我,这本著作真的很好,他们尽心竭力,仍生怕翻译得不到位,以影响其完美呈现。因此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当2021年元旦我看到翻译稿时,立刻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曾经课堂上学习过的传染病,在这里不再是各种复杂、枯燥的病理生理知识,而变成了十条穿越历史发展的主线:


有病痛、死亡与恐惧,也有疫苗、成功与喜悦;有战争、烧杀与掠夺,也有法律、正义与和平;有探索、迷茫与无奈,更有科技、创新与希望。上下五千年、纵横五大洲、关涉多学科,这是一部关于传染病的人类发展史。



关于内容,我想说,作者精心选择的10种传染病:鼠疫、天花、疟疾、肺结核、斑疹伤寒、黄热病、霍乱、流感、脊髓灰质炎、艾滋病,每个故事都引人入胜。审读时,我不断地想继续翻看,了解故事发展的情节,说爱不释手真的不为过。一是故事吸引人,二是翻译也相当流畅,就像在看情节跌宕的历史小说。


每每看到战争局势因传染病而发生戏剧性的改变、看到政府机构因明确疾病原因而有重大的卫生政策出台;看到曾经肆虐人类上千年的天花现在无影无踪、看到致死率并不高的脊髓灰质炎令欧美中产阶级家庭谈之色变;看到疫苗从生产到试用过程中的医学伦理、看到人们对待传染病人时的世间冷暖,我都唏嘘不已,真的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与医学相关的不一样的世界。



2

专家把关和读者审读——努力让作品趋于完美




鉴于本书涵盖内容实在太广,我又另外邀请了世界史和医学专家帮我把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的王超华老师,帮我把关世界史内容。本书的译者主要是医学和语言方面的学者,王老师在称赞作者和译者的同时,也纠正了一些错误,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


其中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及其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之间的复杂关系。


王老师修改了两处:一是将“阿拉贡·凯瑟琳”改成了“阿拉贡的凯瑟琳”;二是将译文中的“阿拉贡的凯瑟琳是查理五世的姑妈”,改成了“姨妈”。


王老师认真回答了我第二个疑问:查理五世的母亲是疯子胡安娜,阿拉贡的凯瑟琳是胡安娜的妹妹,姐姐的孩子应该叫凯瑟琳什么?嗯,是姨妈不是姑妈。


关于第一个疑问,则是我自行查询搜索,发现历史上著名的人物阿拉贡的凯瑟琳,是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尔一世和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的女儿,为了区别众多的凯瑟琳,起了个带有祖籍地说明的名字,形成了专有、唯一的指向性名字。这在当时的欧洲非常时兴,还比较有知名度的如阿拉伯的劳伦斯、希波的奥古斯丁等。这种姓氏文化在中国也有,如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等。


席卷欧洲的黑死病


在医学方面,我还邀请了我大学时期的聂同学,她现在是北京一家结核病医院的专家。当我提出请她帮我审读的时候,她怕有辱使命,直说,我试试看。然后我就看到了她拍给我的一张张用铅笔认真修改的书稿的照片。她说这是她第一次这样认真地审读书稿,当然,也被书中内容吸引。作为该领域专家,书中还有很多她所不知道的有关结核病发展的辉煌历史。


于是,我也将她的名字写入书中。大学毕业20多年后,我们的名字在一本书中同框出现,真是一件意想不到、妙不可言的事情。


此外,甲骨文每本书出版前,都会约请几位资深甲骨文读者进行印前审读。这本书也是如此。我们邀请的三位对医学史有所涉猎的资深“骨粉”,都非常珍惜此次审读机会。从返回的审读报告中,就能看出是多么专业和用心。


比如他们共同发现了同一个问题,第二章《鼠疫》中的“罗马帝国于公元330年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他们建议改为课本上视为定论的“公元395年”,但被作者摆事实、讲道理地拒绝了。


一位审读老师提示“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公历的11月7日,而非公历10月,译者表示接受;另一位审读老师提示,通过查询书中的参考文献,书中的“教皇克雷芒四世”应该是“克雷芒六世”,作者发来表示接受、饱含感谢和歉意的邮件。


还有一位超级热心肠的审读老师,足足写了10页5000余字的审读内容。通过宋体字、黑体字和标红等不同形式,呈现他对书稿中的尽心思索:明确错误、提出疑问、完善提高。其中的完善提高,更是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




         

我能感觉到这是一位对文字有着极高追求、甚或苛求的读者,温柔而执着。他会写道,“这里加个‘的’,可能会更加流畅”“换成这样说法,是否更好理解”“换个位置表达,可能不那么生硬”。


本书的第二责编张金勇老师在审读本书时,对于世界史的知识点尤其敏感。他告诉我,拿破仑没有姐姐,所以第七章《黄热病》开篇引文,是法国将军、拿破仑的妹夫写的,而非姐夫。译者和我都深表同意。同时,我也对英文有些抱怨,那么多英语单词,“兄弟”“姐妹”“叔舅”“姑姨”就不能创造不同的词吗,非要拿出来考验外文译者和编辑。还是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七大姑、八大姨,分得清清楚楚。


每每看到这些高质量的修改建议,我就有种难以言表的快乐。感谢他们贡献了专业、热情与智慧,使本书更加精准、完善,向“接近完美”又迈近了一步。




3

图书宣传与作者沙龙




图书出版后,为了更好地宣传,我参与了两场本书的直播活动,体验了一把新媒体宣传方式。


这本书还被Kindle选中,于是我立刻联系购买本书的电子版权。40天时间,完成了所有版权事宜,开始了我的第一本Kindle图书销售。


9月9日起,Kindle给了这本书锁屏广告一周推广,销量也是非常理想,我每天和销售经理沟通后台销售数据,这也是工作10余年来的首次经历。


同期,这本书还被我社推荐到“学习强国”的销售平台,表现上佳。

   

《传染病与人类历史》责编陈颖在直播间


一次在与北京交通大学作者交流时,对方提出可以给这本书做个读书会,尤其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之时,让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传染病、了解传染病与人类历史,非常适合。


经过沟通,时间确定在10月30日周六晚上7点钟,为的是让作者也能参与,他晚我们12个小时时差。


“对空言说”经典读书会是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于2014年发起的活动,曾邀请诸多高校学者参与。阅读书目主要围绕传播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展开,具有学科交叉视野,同时注重理论与研究方法并重。


本次活动的最大难点是同声传译。因为作者是美国人,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参与体验感,那就需要中英文全程体现。


但问题是,其一,需要同声传译的设备,很巧,北京交通大学刚好新配备了同声传译的设备与房间;其二,需要同声传译的人员,市场上这可是相当昂贵的费用,但北京交通大学恰巧就有语言专业,不缺这样的人才。


经过几轮的面试,我们选择了英语笔译专业2021级研究生陈同学和英语专业2019级本科生张同学共同担任。



他们于是开始翻阅图书,听作者曾经发来的视频,储备大量的专业词汇。临近会议时,与作者沟通读书会当天的细节。忙碌的准备后,读书会按时举行。


两个半小时的读书会,读者的提问、作者的回答、主持人的串场,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中英文不间断切换,每个参与者都不存在语言障碍。




4

和作者的趣事一二




按照与版权公司的合作要求,在图书出版前,我的每一个关于书稿的疑问,都是通过版权公司传送的。在图书出版后,版权公司给了作者的邮件信息,我们之间可以直接交流。


出版之前,我就获得了作者卢米斯教授的学术简历。按照时间推算,他和我进入医学领域前后相差不多年,因此很拉进了时空距离。


他对我们关于本书的一切推广工作非常支持,回复媒体的邮件提问、拍摄各种要求的视频、参与读书会,都非常配合。


《传染病与人类历史作者》、美国东斯特劳斯堡大学微生物学教授——约书亚·S.卢米斯


在北京交通大学的那次读书会前一天,我建议他,会议当天可以穿得精神一些。他告诉我,他的妻子也是这样说的,她永远都是对的。我有了一丝丝好奇。


这本书的原著上写着:感谢金(Kim)和索菲亚(Sophia)。我不能确认金的性别,但索菲亚一定是女性。于是我冒昧地说,我猜测,他的妻子是不是索菲亚?他笑着告诉我说,他的妻子是金,索菲亚是他们的女儿。


哎呀呀,国外果然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这是多么重要的家庭逻辑关系。


我立刻和我爱人说,你看人家美国人,永远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你也要学着呀。以后你做好了菜,第一口要给我,然后是儿子;切好的水果,第一份要给我,然后是儿子。


老公走向厨房,并偷换概念说,我每天三餐围着锅台转,哪有时间写书?不写书,怎么首先感谢你呀!


好吧,如果我有机会写书,我来这样写。




5

关于幸运与感恩




我一直认为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因此我非常容易满足并感恩。


关于这本书。当我希望要书中图片的版权时,作者告诉我,所有照片版权问题已经处理好,可以直接使用。这是今年春节期间收到的最大红包。因为如果单独申请的话,会非常费时费力,还不一定全部拿得到。


关于工作。我辗转了几家单位,每家单位从领导到同事,都非常友好与包容。只是我本人比较愚钝,诸多方面总是开窍很晚,好在周围的人总是愿意给我成长的机会。


关于家庭。我爱人是个非常顾家的人,眼里始终有活儿,永远停不下来。儿子小的时候,两家老人随叫随到,给予我最大的支持。尤其是婆婆,从来不说我一个不好,这是我今后学习的榜样。


我感恩所有遇到的人和事,他们使我的生活多姿多彩,使我的感触万般多样,使我每天体验着惊喜与感动。


这本《传染病与人类历史》于我而言,已不只是一本单纯的书,它带给我太多新的体会与惊艳,贯穿于我的2021全年之中。我身边的人都知道,这一年里,无论什么事情,我都能联想到这本书。毕竟,今年是在新冠传染病的疫情之下;毕竟,我们都是人类的一份子;毕竟,我们就在这个历史场景中。


对了,就在今晚,我发现了一个重大差错,因为金和索菲亚是卢米斯的妻子和女儿,因此感谢中的“他们”,应该改为“她们”,再次感慨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好吧,第二次加印的时候,变更过来。


说了这么多,也该落笔了。虽然经过努力,本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我眼里,它已经足够优秀。


感谢我的爱人和儿子,感恩所有相遇的人。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