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摘】神圣罗马帝国的组织架构、政治生态和宗教矛盾丨《皇帝》导读

作者:甲骨文

发布时间 2022-05-23 08:51   浏览量 355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甲骨文ioracode
转载任何甲骨文微信公众号ioracode所推送的文章,请事先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

本书虽然名为帝王传记,但因为查理五世控制了尼德兰、德意志、西班牙、意大利以及南美洲的大部分,他的主要对手又是法王、英王、教宗和奥斯曼苏丹,所以这本书完全可以当成16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史来看待。查理五世作为欧洲最有名的帝王之一,市面上已经有了诸多相关书籍,本书的优点在于全书的叙述风格平实,观点多直接引用自史料,没有夹杂过多作者个人的观点。正如布罗代尔所言,为古人作传,最大的问题在于作者会自然而然的写很多本时代关心的事情。这本书很好的避开了这个问题,在军事革命、宗教革命、行政革命之际,还原出了那个自信又自负、公正又自私、睿智又莽撞、勤政又享乐,最为真实的查理五世。

因为查理五世的生卒年份是1500年至1558年,这也是这本书主要内容所覆盖的时间线,但书中涉及到的很多历史事件或者历史实体,并不是只在在50余年中才出现的,就比如神圣罗马帝国和它的选帝侯制度。所以本文旨在于将书中略有提及但没有详述的历史背景进行介绍,引以为本书的导读。

皇帝
查理五世传
[英]杰弗里·帕克(Geoffrey Parker)著
陆大鹏 刘晓晖 译
2021年12月出版/208.00元
ISBN 978-7-5201-8278-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五世的众多头衔中,最有分量一个莫过于本书的正标题“皇帝”,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对于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国家,最有名的评论莫过于伏尔泰对于历史上帝国晚期诸侯割据时的点评——“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因为这个国家既得不到教会认可,也没有继承罗马法统,一盘散沙更不像一个帝国,因此被广泛引用,表达对神罗的嘲讽之意。但对这个帝国更贴切的评述,我更喜欢17世纪起源于笛卡尔那种自然哲学式的理性解释:帝国就像是一艘行驶缓慢、笨拙的庞然大物,由复杂的、精细的,但又令人吃惊的强有力的内部重力和平衡系统来运行。

帝国的面积超过68万平方公里,不仅包括了现在的德国、奥地利、卢森堡和捷克,还包括了今天波兰的大部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由于查理五世的继承关系,当今的荷兰、比利时、西班牙以及意大利北部,也与帝国产生了联系。帝国象征着中世纪晚期单一基督教世界的普世理想。他自称是欧洲世俗世界的首脑,也是唯一拥有帝国头衔的基督教君主。与中国的情况不同,皇帝并不直接统治基层,皇帝的权威是通过源自中世纪封建制度的一层一层的管辖权来实现的。帝国内的领主主要分为享有帝国直辖权的领主和从属于中介管辖权的非直辖领主。直辖领主拥有完全的帝国封地,这是皇帝以封建领主的身份直接赐予他们的。而其余的领地的管辖权,则是来自于特权、权利或者宗教等一系列复杂的法律关系中,就比如教会也可以拥有固定资产,形成教会领主。

查理五世在位晚期(1550年)的欧洲地图,可以看出神圣罗马帝国庞大的领土,同时也可以看出其内部的松散程度。如果是整个哈布斯王朝的领土的话,还应当包括左下角的西班牙王国和南美洲的大部分。

帝国内的贵族等级

在1521年,帝国宪法将世俗领主和宗教领主分为三个群体:选帝侯领地诸侯帝国骑士

等级最高的,也是人数最少的,是1356年由《金玺诏书》选出的七位选帝侯,他们的专属权利是可以选举皇帝。因为此时仍处于中世纪晚期,宗教仍然凌驾于世俗之上,在选帝侯内部中地位最高的是三位宗教选帝侯,依次分别是美因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和特里尔大主教,他们领地内的人口不过10万。世俗选帝侯的首领是波西米亚国王(波西米亚即现在的捷克),也是帝国内唯一拥有国王头衔的领主,其领地人口多达140万人。其次是普法尔茨选帝侯,他的领地有两部分,上普法尔茨位于莱茵河地区,下普法尔茨位于巴伐利亚地区北部,人口大约60万人。萨克森选帝侯领土较小,但人口稠密,拥有120万属民。地位最低的是勃兰登堡选帝侯,虽然领地面积很大,但大多比较荒芜,属民只有35万人口。以上七位选帝侯拥有帝国的五分之一领土和六分之一人口。

选帝侯

第二等级的是各种头衔的领地诸侯,从宗教领主的大主教、主教,到世俗领主的公爵、领地伯爵、边疆伯爵都有。在诸多的领地诸侯家族中,哈布斯堡家族是最成功的,他们通过继承、占领,最主要的是婚姻,控制了奥地利的11个省、波西米亚王国,以及尼德兰的17个省,他们拥有的领地面积相当于帝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在1526年,匈牙利部分地区也被哈布斯堡家族通过婚姻纳入了统治范围(本书中有提及)。哈布斯堡家族的婚姻扩张策略,在当时产生了一条流行语:战神马尔斯赐给别人的,爱神维纳斯会给你。到了1600年,这个家族领地内的属民多达700万人,而当时整个帝国其他地区人口是1700万。哈布斯堡家族掌握的庞大领地和人口,确保了他们从1438年一直到帝国终结的1806年,从事实上垄断了帝国的皇位。

第三等级是缺乏完全自主的诸侯地位,由伯爵、领主或者高级教士统治。此外,还有男爵或者骑士直接从皇帝那里领导的小块领地,他们被称为帝国骑士。到了16世纪中叶,他们在帝国政治中已经不再扮演重要的角色。


为选帝侯所铸的硬币,正面为七位选帝侯的肖像,反面为其家徽。

帝国宪法与帝国议会

皇帝是最高领主,也是君主,拥有相当大的权力,这些权力并不来自于他拥有任何领地,而是来自于他的头衔(通过前面介绍帝国内贵族的等级也会发现,社会地位的高低与领地面积大小是无关的)。虽然哈布斯堡家族以其绝对优势垄断了皇位,但皇帝头衔并不是世袭的。哈布斯堡家族仍然需要依据《金玺诏书》的规定与七位选帝侯协商皇位的继承。在老皇帝已经去世,但新皇帝还没有被选出的时候,这段时间被称为“空位期”。此时的帝国权力由萨克森选帝侯和普法尔茨选帝侯代管,同时七位选帝侯必须要召开会议,在兼任帝国大书记管的美因茨选帝侯的指导下选举出新任皇帝。

《金玺诏书》

帝国宪法独特地方在于,虽然帝国赋予了皇帝的行政权,但并没有提供实施统治的手段。这意味着很多时候需要皇帝本人自掏腰包来供养自己的宫廷和各种帝国行政机构,这也使得实力雄厚的哈布斯堡家族成为了皇位的最佳选择。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帝国的面积越来越大,需要的行政开销也逐渐增大,帝国东侧的奥斯曼土耳其和西侧的法兰西王国长期的军事压力,也使得军费持续走高,导致皇帝已经不可能依靠一己之力来运转整个国家。各诸侯和自治城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愿意通过缴纳帝国税(按照领地资产来评估税额)来换取帝国议会的席位。在这本书中,查理五世经常因为军费或者旅费而求助于地方议会的拨款,不熟悉神圣罗马帝国政体的读者未免会困惑,其原因正式因为于此。

帝国议会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议会,而是体现了近代早期的代表权原则,即君主有义务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咨询他的主要臣民。在读这本书时就会经常发现,某个地方的政治精英向查理五世写信,抱怨最多的就是“已经很久没有征询过他们的意见了”。鉴于帝国的贵族等级制度,议会分为相互独立的选帝侯议院、诸侯议院和城市议院。每个议院都是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然后三个议院再进行协商,由选帝侯议院先咨询诸侯议院、再咨询城市议院。当各方都能达成一致时,议会就将集体讨论出的“建议”提交给皇帝,如果皇帝接受,该“建议”将会被写入“帝国大会决议书”,于议会结束时进行颁布。若此次的议题是一个新产生的问题,那么决议会被当成判例写入帝国宪法。后来,为了维护贵族等级秩序和解决内部争端,帝国议会同意设置一个新的最高法院,即帝国枢密院,来对贵族间的分歧进行独立仲裁。后来又增设帝国宫廷议会,用于处理与皇帝特权直接相关的事务。

帝国行政圈和政治文化

为了加强区域间诸侯的合作和提高行政效率,比如征收税金、组织军队、作战防御等,在帝国内部设置十个帝国行政圈。每个帝国行政圈都有自己的议会,但与帝国议会不同,帝国行政圈内的成员都有同等的投票权,这就导致小领主有了更大的权重。

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被分到了勃艮第行政圈(尼德兰领地)和奥地利行政圈(奥地利领地),皇帝在这两个行政圈内处于绝对支配的地位,但波西米亚王国不属于任何一个行政圈。处于莱茵河流域的四个选帝侯组成了一个单独的行政圈,尽管他们的领地都比较分散。巴伐利亚行政圈被巴伐利亚公爵支配,巴伐利亚公国是最大的公国,巴伐利亚公爵也是除了选帝侯之外地位最高的诸侯,但这个行政圈内还有诸如萨尔兹堡大主教这样的强力宗教领主,导致巴伐利亚公爵无法完全控制这个行政圈。帝国北方的领土被分为上萨克森和下萨克森两个行政圈,上萨克森行政圈被勃兰登堡选帝侯和萨克森选帝侯支配,而下萨克森行政圈被诸多主教和公爵平均控制。剩下的四个行政圈下莱茵、上莱茵、施瓦本和弗兰肯,面积都比较小。

由此可知,大部分帝国领地既是单独的帝国政治体,也是某个帝国行政圈的成员,这就使得大多数贵族同时具有帝国议会和帝国行政圈议会的代表权。这也导致了皇帝除了对居住在自己家族领地上的属民之外的其他帝国居民没有直接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帝国的政治文化中,贵族作为帝国政治成员的一份子,他们将皇帝和帝国区别开来。虽然贵族需要对二者都要保持忠诚,但对皇帝的关系是私人关系,而对帝国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各种议会中的繁琐投票无疑会降低帝国的决策效率,但也给了帝国一种张力,用于对抗内部分歧。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原则之下,少数派反对的是多数派,而不是帝国本身。因为少数派反对的是多数派对法律的解释,而不是制定或者执行法律的机构。因此,当帝国内的诸侯为了帝国宪法的解释产生争斗时,都不会去质疑帝国宪法的合法性,正是帝国宪法为解决争端提供了框架,这也使得帝国可以在长期的外部压力和内部纠纷中存活。

宗教改革

查理五世的前半生主要在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战斗,而他后半生主要是在德意志的宗教战争中度过的。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需要罗马教宗的册封,这就使得在宗教立场上,皇帝必须要站在天主教一边。与之对应的新教,并不是一种单独的教派,而是对天主教和东正教之外,于16世纪衍生出的各种新兴教派的统称。其中最有名的是德意志的路德宗和加尔文宗,除此之外还有流行于波西米亚的胡斯派、法国的胡格诺派、英国的圣公会等等。

以上所有教派都源于共同的根源,但由于对既得利益分配、社会地位、宗教声望等原因,通过对教义持有不同的解读观点来保持与其他人区别,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教派。神学上的争议导致信徒们需要表明立场,但深奥的神学思辨能力又是普通信徒所不具备的,这就导致了每个教派都过度片面的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天主教强调组织的重要性,认为罗马教廷是为所有基督徒解释教义的唯一权威机构。路德宗强调教义的重要性,声称要让上帝之道不受教会的曲解。加尔文宗主张实践至上,呼吁在路德宗的教义改革之后还要有生活改革,要让行为符合信仰。

本书中的主人公查理五世于1521年与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路德有过一次会面,但每次以宗教和解为目的的宗教会议,往往都会适得其反的加深了双方的裂痕。教义在路德宗中处于中心地位,正是这点使其区别于罗马教会,发展出了独立的信徒群体。路德强调直接来自《圣经》的内容,削弱了神父作为中间人的作用,否定了教宗拥有教义最终解释权的权利,并将天主教中复杂的圣礼简化。信徒们应该注重于基督徒生活,而不是通过购买赎罪券这样的行为来达到升入天堂。路德宗倡导的“信徒皆神父”的概念含蓄的挑战着现有的宗教制度和政治制度,为民族主义提供了神学基础。

1521年的帝国会议,原本是为了缓和宗教矛盾所召开,最终却认定为马丁·路德为宗教异端。路德将《圣经》翻译成了德语,让更多的德意志信徒可以自己读到《圣经》中的上帝的话语,打破了罗马教廷对于教义解释的垄断权,这对整个宗教改革的发展历程至关重要。

加尔文宗源于法国神学家约翰·加尔文提出的“第二次宗教改革”,1560年普法尔茨选帝侯的皈依对加尔文宗在德意志的传播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加尔文宗主张彻底根除圣礼仪式来完成路德的宗教改革。祭坛和神职人员被驱逐出教堂,宗教绘画和雕塑被毁坏,以表明这些物品毫无神力。对于圣餐礼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三个教派最核心的区别。天主教认为,是神父的行为祝圣了面包,将面包转化成了基督的身体。路德宗认为耶稣本来就存在于圣餐礼所用的面包之中。而加尔文宗认为圣餐礼中的面包就是普通面包,甚至仪式中没有面包都可以。因为对于面包神性认定而产生分歧似乎看起来很无厘头,但这只是表象,深层原因在于生活在偏远地区的神职人员不满于高级神职被罗马教会所垄断,而世俗阶层也乐于借助宗教改革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追求利润的动机大于宗教的虔诚,对于统治阶层来说,如果介于上帝和信徒之间的罗马教会是没必要的,那么罗马教会所册封的皇帝也失去了统治的合法性,更利于他们追求“日耳曼式自由”。

结语

行文至此,已经将神圣罗马帝国的组织架构、政治生态、宗教矛盾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于诸如勃艮第渊源、奥兰治亲王家族发展史、西班牙基督教双王等内容,在本书中的注释中都已经有了详尽的介绍,在此就不再赘述。希望这些背景知识能有助于读者更加顺畅的去阅读这本上千页的《皇帝:查理五世》。

延伸阅读
皇帝
查理五世传
[英]杰弗里·帕克(Geoffrey Parker)著
陆大鹏 刘晓晖 译
2021年12月出版/208.00元
ISBN 978-7-5201-8278-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本书更多信息请点击
难以捉摸的查理五世 | 甲骨文新书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