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鸣沙史学嘉年华 | 历史学家的取景框
来源:澎湃号
发布时间 2020-09-08 浏览量 997


微信图片_20220825102858.jpg


历史是枯燥乏味的,又是引人入胜的;是振聋发聩的,又是使人迷惑的。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很多,但知道如何来阅读、学习历史的人较少;历史影视剧、小说很普及,但达到研究程度的历史著作往往乏人问津。这样一种悖论,一方面因历史学学科自有其特点,另一方面也和历史学者身居象牙塔、不常面对大众(并不都是刻意而为)有关。由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联合学术传播中心,计划每年组织一届鸣沙史学嘉年华,邀请相关历史学者围绕一定主题,用尽量平实的语言讲述他们学术生涯的感受、经验和收获。鸣沙史学嘉年华不是要传达标准化的思想、答案和结论,而是更期望争鸣,通过讨论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呈现不同的理念、方法和视角,取得大家的包容和理解,将历史生动地表达出来。


第一届 鸣沙史学嘉年华历史学家的取景框——

数字·概念·生活

历史学的“方法”“视角”,是一个三十年前我们很少提到的东西(至少不像今天这样被热烈讨论)。在中国的史学传统里,有过很多历史书写的原则和理念,但是没有可以被明确归入今天所说的“方法”“视角”(尤其是西方史学所讲的这些概念)一类的东西。那么,这究竟是学科自然发展的结果,还是在学术全球化交流、融合的背景下,我们迫不得已接受外来理念的结果?如果说传统史学在上述方向“缺失”的环境下,已然发展到了高峰,那就带来一个逻辑上必须要回应的问题——方法到底重要么?或者说,方法有多重要?我们今天常说的一些词,比如计量史学,比如概念史,比如日常生活,它们固然是相比过去,新“火”起来的史学视阈、进路,但是这些视阈、进路和重构历史结论、取得研究进步之间,本身不构成天然的因果逻辑。换言之,新方法、新视角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深入,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不证自明的关系链,是需要研究者加以解释的。

社科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联合新京报·文化客厅策划鸣沙史学嘉年华,我们邀请到12位学者,为大家带来一场学术盛宴。第一届主题为“历史学家的取景框——数字·概念·生活”,9月11日—9月25日每周五19:00,在线播出,敬请期待!


111111.jpg

活动安排

第一场 用方法表达思想:历史书写的可能性

时间: 9月11日19:00

王 笛 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

杨念群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章 清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文史研究院院长

胡 恒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

第二场 通往理解之路:概念何以重要

时间:9月18日19:00

沈国威 日本关西大学外语学部教授、东西学术研究所所长

方维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孙 江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历史学院教授、学衡研究院院长

黄兴涛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院长

第三场 寻找历史主角:成为焦点的日常还是日常吗

时间 :9月25日19:00

包伟民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赵世瑜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鲁西奇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侯旭东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系主任


推荐阅读

微信图片_20220825103536.jpg



用户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