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三届鸣沙史学嘉年华|云霞明灭或可睹:寻找历史书写中的“历史感”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发布时间 2022-08-19 浏览量 1221

历史,作为一种过去,往往锈迹斑斑、枯燥乏味,但人们却总是追求能引人入胜、使人着迷的历史故事。应当如何书写历史,才能在保持厚重与严肃的同时,又能发掘历史曾经的活力?这需要复杂的技艺,也是广大历史学者、书写者和阅读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由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将每年组织一届鸣沙史学嘉年华,邀请相关历史学者围绕一定主题,用尽量平实的语言讲述他们学术生涯的感受、经验和收获,并将历史生动地表达出来。希望通过搭建平台,鼓励开放与争鸣,将更多对此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引入讨论之中。2020、2021年,我们分别以“历史学家的取景框——数字·概念·生活”和“历史非虚构写作”为题,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鸣沙史学嘉年华活动。今年将以“云霞明灭或可睹:寻找历史书写中的‘历史感’”为题,邀请学者、写作者、出版人共同探讨。

有没有“历史感”是评价历史学作品的重要标准。“历史感”并非指历史书写的生动性、故事性,与文字表达的美学和伦理无关,也在任何程度上与“身临其境”“栩栩如生”没有交集。“历史感”讲的是如下一种带有经验性质的历史感悟:不论研究对象是什么,当读者在阅读相关研究时,能够通过作者的描写,深切体会到每一个历史步骤的合乎事理性和可归因性。读者能够借由相关研究明白一件事情运行的逻辑、一个人物思想的理路。每一件事的发生、每一个人的行为处于一个可以被感知的宏大背景中,也处于一个可以被理解的内生链条上。

当我们感到一本历史书“枯燥”或“无聊”时,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文笔”这类技术性的表象上,而是因为其中缺乏洞察性的“历史感”。获得“历史感”的方法,可以是将自己代入被研究对象的角色,产生“共情”;也可以是通过研究者实在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历史的”社会、环境。正犹如戏剧往往来源于生活,印象派画作依然乃人思之所至。由此,历史和现实、文本和田野、仪式和本质、传统和变革等,并不像哲学意义上的二元论进行冲撞和对抗,而是耦合和互补。

今年的鸣沙史学嘉年华,将从区域社会中的人群活动、人物与政局的进退纠葛以及知识界改良和社会革新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展开,围绕一部历史作品中的“历史感”将如何生成和获得以及如何同相关的历史研究相结合展开讨论。第一场

在水一方:行走中的历史学

拜交通条件的改善、视野的扩展和交叉学科观念的传播所赐,田野调查和仅仅依靠书面材料的历史研究,不再泾渭分明,而是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以今日的眼光回观,旧的舆地史学固然有很大的成就,但也有很多的错误。最主要的问题是那些人没有条件去他们所描述的当地走一走、看一看。而对今天的学者来说,最幸运的地方在于可以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实地考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行走史学”涌现在我们面前;反过来,历史和现实似也从未产生如此有弹性的张力。尽管文化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通常以一个“地方性”的视角和问题切入,但总体来说仍落脚于“地方”和“国家”间的关系。由此便带来两个问题。第一,多大的一片地方、多大的一个经济规模、多少的一个人口数量,或者说,是什么样的“存在”可以被称为一个“区域社会”,进而在学科层面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意义。第二,在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历史学的研究结论应当更偏向于哪一极;“多元性”的界限应该在哪里;在哲学意义上,“深描”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以什么样的方式,建构什么样的“实在”。本场活动将邀请刘志伟、赵世瑜、徐茂明、刘永华、谢湜等学者就此展开讨论。活动安排

时间:2022年8月26日(周五)18:40-21:00

地点:苏州第二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广济北路2383号)

嘉宾:

刘志伟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赵世瑜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徐茂明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永华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谢 湜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主持人 :

陈肖寒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编辑

特别提醒

受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

活动地点视情况调整

第二场

知我罪我:历史人物及其生活空间

历史研究的一个中心就是研究历史中的人。这种研究不是在道德和价值观上作出评判,而是讲清楚事情发生的过程及原因,将最贴近所研究时代的生态展示出来。讨论的是一个人在某种环境下,为什么会选择某种道路;是什么样的因素使他对某一事件产生某种理解,进而影响了他的抉择;他是怎样将自己作为一颗螺丝合规地嵌入国家机器,成为庞大公务员群体中的平常一分子,在此过程中,他怎样处理同周边同僚和环境的关系;一个“人”的正常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什么样。

历史研究中,关于人的研究有两种:人物传记的写作和以人物为中心,对他所从事的事业的研究。简单而言,前者要讲述一个人从生到死事无巨细的全部历程;后者固然要说明一个人的履历、性格、能力,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他来反映某些更广泛的的主题,比如社会的变迁、政局的变化、观念的流动等,人物变成了函数,工具意义更为明显。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路,有着不同的研究、写作方法。围绕这一问题,本场活动将邀请邱捷、金光耀、姜鸣、马忠文等学者一起探讨如何解读历史中的人物,以及如何将人物和时代结合起来。活动安排

时间:2022年9月3日(周六)19:00-21:00

嘉宾:

邱 捷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金光耀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姜 鸣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马忠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

陈肖寒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编辑

第三场

人文化成:知识、教育与社会重塑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人可以独立,但不能独居。人只要生存、生活,就需要和其他人进行交流,而交流的最主要方式是语言文字。语言以概念为基本单位,概念组成判断。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第一要义是能清晰地传达己方的意思,第二要知道对方是否对此产生共鸣,这就是所谓的“表达与接受”。这种“表达”通过情感的丰富性来实现,需要建立在一套规范的、广泛认同的规则之上,以消解所谓的“沟通成本”和“理解成本”。而塑造这一套规则的基础,便是语文教育。

语文是一种“符号”,也是逻各斯。一套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语文系统,需要创造一个象限,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包容异质性元素,与不同的社会面向结合,定义不同关系之间的换算尺度。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强制性的推广和普及,便需要政府权力的介入,社会文化的问题转为政治问题,心灵层面的思想掺入意识形态的改造,从中衍生出相应的、因某种需要而被“制造”出来的“知识”。结果便是“国文”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递方式,重点不在于“文”,而变成“国”。

本场活动邀请王东杰、张仲民、季剑青、陆胤、崔文东等学者,共同围绕语言文字的演化发展史、“翻译”的可能性及其与政治、社会的互动等问题展开讨论。活动安排

时间:

2022年9月4日(周日)19:00-21:00

嘉宾:

王东杰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仲民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陆 胤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崔文东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主持嘉宾:

季剑青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

2022年第三届鸣沙史学嘉年华

线上观看方式

哔哩哔哩

@社科文献

视频号

@社科文献抖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澎湃

@社科文献

喜马拉雅

@百家讲坛

策划:陈肖寒 窦知远 周畅

原标题:《2022年第三届鸣沙史学嘉年华|云霞明灭或可睹:寻找历史书写中的“历史感”》

阅读原文


    用户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