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世纪,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中苏关系无疑是最重要也最令人难以理解的双边关系之一。虽然21世纪已进入所谓“后冷战”时期,但当前中俄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冷战”与“后冷战”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都无不向历史学家提出这一要求: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有鉴于此,为了“着重反映近年来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整体动向”,2009年初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在上海召开了题为“冷战与中苏关系:外交、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日本、匈牙利、塞尔维亚、新加坡等国家的40多位学者出席会议,30位学者提交了自己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并分9个单元进行了主题发言。本文集就是在这次会议的主题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
本书从关注战时经济背后的货币和金融策略,拓展至整个近代时期商业、贸易和产业政策背后的国际货币金融对抗。通过考察货币金融发展的国际因素和内外部力量的交互影响,期待能够对近代中国货币和金融发展史有所贡献。同时,本研究通过对大量调查资料、档案资料的充分发掘,澄清了近代时期中日货币战争的表现、形式、内容、演变及影响等客观历史事实,有助于人们理解政治和军事战争背后的货币和金融的争夺和对抗。
1381年农民起义是英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和最血腥的事件之一。暴动最初从埃塞克斯的乡村开始,混乱局面迅速蔓延并横扫英格兰的东南部。数以万计的普通男女带着愤怒向伦敦进发,他们焚烧房屋、屠杀地位高于他们的人,摧毁萨沃伊宫是此次起义暴力程度的体现之一。起义最终失败。在重温1381年流血事件的过程中,丹?琼斯带领读者回到了那个肮脏、戏剧化和充满复杂性的社会历史中。他从这场起义中的关键角色的视角审视了当时的乡村生活状况及政府的失败,既对读者认识这段历史提出了智力上的挑战,同时又是引人入胜的。生动、大气、文笔优美,这是一部高质量的叙事史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