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做书人】索·恩:陈嘉瑜
索·恩图书创立于2018年,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旗下的图书品牌。以世界史类题材为主,人物传记、海外中国史、前沿话题等是索·恩图书的几个特色版块,2020年底推出了“历史图书馆”和“人物档案馆”两个特别系列。 索·恩的愿景是让索·恩图书成为读者书架上同类主题图书中最有“分量”的那一本,和读者一起从历史,也从新思潮中思考当下和未来的生活。倡导有深度,富趣味,增识见的阅读生活,提供具有独特审美的文化产品和知识服务,让读者在阅读中享受逻辑的快感。
对读者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每一部长篇巨著都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阅读体验。作家的一生也和他的小说一样,从内到外充满了戏剧性,令人为之扼腕。27岁因涉嫌政治被捕,在临刑前最后一刻被赦,侥幸拣回了性命;在流放西伯利亚10年后浴血重生,重新返回文坛;为躲避债主的纠缠逃往国外,因生活窘迫而染上赌瘾。
安德里亚斯•古斯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中,回顾了陀氏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坎坷的一生,小说中那些充满张力的画面以及对人性的不断拷问,也在这部新传中得以清晰地呈现,并揭示了陀氏作为一位“危机”作家的本质。
当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文学形式描写19世纪俄国和欧洲经历的种种危机。今天,他的作品却依然会触痛(后)现代世界那些尚未愈合的伤口:科学与信仰,肉体与心灵,个体与社会,社会与共同体,民族与跨民族身份认同等,而这些,不过只是众多矛盾关系当中的几个例子而已。对今天人类所处的危机环境而言,陀思妥耶夫斯基仍然恰逢其时。
值此陀思妥耶夫斯基200年诞辰之际,10月31日(周日)下午3点,社科文献索·恩联合看理想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作家、翻译家刘文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侯玮红,以及独立文化记者、青年作家柏琳,一同做客建投书局·北京国贸店,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时代,以及在今天阅读陀氏传记与作品的意义。
主 题
作家与他的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新书沙龙暨陀氏诞辰200周年纪念
时 间
2021年10月31日(周日)
15:00-16:30
主 办
索·恩、看理想、建投书局
嘉宾简介
刘文飞,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翻译家、作家。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俄联邦友谊勋章获得者,入选中俄人文交流十大杰出人物,译有《俄国文学史》《布罗茨基传》《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等四五十部俄国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写有十几部俄国文学研究作品和论文集。
侯玮红,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代表著作《当代俄罗斯小说研究》,译作《回到伊萨卡》。
柏琳,独立文化记者,青年作家。曾与国内外120多位作家、学者有过深度访谈,著有《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主要写作领域为中东欧、南部斯拉夫文化。
相关书籍
人物档案馆 004
★一次对俄国文学巨匠生平和作品的探索之旅
★再现了陀氏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坎坷的一生
★古斯基是德国陀氏研究的权威
本书是25年以来德语文学界的第一部陀氏传记
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德]安德里亚斯·古斯基 著
强朝晖 译
2021年10月出版 / 118.00元
ISBN 978-7-5201-9011-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
内容简介:安德里亚斯•古斯基这部传记作品是25年以来德语文学界的第一部陀氏传记。在书中,他生动地描述了作家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坎坷的一生,并回顾了陀氏从反叛到反动的政治立场变迁,以及为了靠写作谋生而付出的无数心血。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那些充满张力的画面以及对人性的不断拷问,都在这部陀氏新传中通过作者的传神之笔,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作者简介:安德烈亚斯•古斯基(Andreas Guski),瑞士巴塞尔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教授,德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权威专家,曾撰写过多部有关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专著。
译者简介:强朝晖,职业译者,译有《中国与世界社会:从18世纪到1949》《亢奋战:纳粹嗑药史》《中国冲击》《水的政治》等,合译《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全3册)。
索·恩图书创立于2018年,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旗下的图书品牌。以世界史类题材为主,人物传记、海外中国史、前沿话题等是索·恩图书的几个特色版块,2020年底推出了“历史图书馆”和“人物档案馆”两个特别系列。 索·恩的愿景是让索·恩图书成为读者书架上同类主题图书中最有“分量”的那一本,和读者一起从历史,也从新思潮中思考当下和未来的生活。倡导有深度,富趣味,增识见的阅读生活,提供具有独特审美的文化产品和知识服务,让读者在阅读中享受逻辑的快感。
这部传记作品是25年以来德语文学界的第一部陀氏传记。在书中,他生动地描述了作家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坎坷的一生:27岁因涉嫌政治被捕,在临刑前最后一刻被赦,侥幸拣回了性命;在流放西伯利亚10年后浴血重生,重新返回文坛;为躲避债主的纠缠逃往国外,因生活窘迫而染上赌瘾。古斯基用流畅的文字,回顾了陀氏从反叛到反动的政治立场变迁,以及为了靠写作谋生而付出的无数心血。陀氏小说中那些充满张力的画面以及对人性的不断拷问,都在这部新传中通过作者的传神之笔,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这部传记作品是25年以来德语文学界的第一部陀氏传记。在书中,他生动地描述了作家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坎坷的一生:27岁因涉嫌政治被捕,在临刑前最后一刻被赦,侥幸拣回了性命;在流放西伯利亚10年后浴血重生,重新返回文坛;为躲避债主的纠缠逃往国外,因生活窘迫而染上赌瘾。古斯基用流畅的文字,回顾了陀氏从反叛到反动的政治立场变迁,以及为了靠写作谋生而付出的无数心血。陀氏小说中那些充满张力的画面以及对人性的不断拷问,都在这部新传中通过作者的传神之笔,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埃赫那吞、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恺撒、克利奥帕特拉、奥古斯都、尼禄、君士坦丁、查士丁尼、从查理大帝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中世纪皇帝、萨拉丁、路易十四、威廉二世……这些叱咤风云的统治者如何深刻地影响了历史进程?世人描摹的画像又是否符合他们真实的形象和性格?《生而为王》(全13册)是索·恩从德国贝克出版社引进的君主传记系列,篇幅虽短却是名家写就,史料扎实,文风活泼,史评均衡而不失锋芒,尤其指出以今人视角认识和理解这些历史人物需要克服的偏见。
本书是一个乡村女孩在成为母亲之后,通过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写就的中国乡村百年传续的教育家谱,对家庭教育中的亲缘共育、恩德训育、吃苦伦理、青春期悸动、贵人相助、阶层摆渡、现代养育焦虑、完美母职、象征性父权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一个农村家族的五代人在百余年间如何面对苦厄、动荡、无常把孩子“拉扯大”的复杂经验,也能看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的“野孩子”们的长大成人的多条路径。
在《试毒小组》一书中,黛博拉·布卢姆为读者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美国,为争取食品安全立法,为完善食品监管,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公民利益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这些斗争的发起者和引领者是站在消费者一边的化学家哈维?威利。为了测验添加剂的危害性,威利招募志愿者,在农业部化学局进行人体试验,因此被称作“试毒小组”,正是通过以威利为首的各界人士的不断努力,1906年,美国首部《纯净食品药品法》才得以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