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现象并非现代中国所特有,而“剩女”群体的存在则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如果说明清时期“剩男”群体的存在是由于男女性别比失衡,那么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剩男”和“剩女”现象共存的事实就让人颇为费解。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探究我国适婚人口初婚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从个体层次理解“剩男”与“剩女”现象。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理对策,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毕竟,农村“光棍”危机和城市“剩女”问题不仅事关个人发展、家庭幸福,也可能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的时代开始了。在人工智能网络化时代,我们将面临不可预测和控制的风险。我们的社会是否已为迎接迎接这一切做好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伦理难题和社会风险,我们当下又能做些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日本信息学界、法学界、社会学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多位前沿学者从国际化、专业化的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社会政策和法律应对层面,提出了精彩的建议。
独异才是王牌,不凡方获推崇,普遍标准之物没有吸引力。过着平凡日子的普通人被看作千篇一律的面孔。万事万物的新准则,就是品位不凡、人生精彩的“真”主体,还有那些无可替代的货品、文化活动、社团和城市。晚现代是独异性的狂欢。
《中国与世界社会》论述的主题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参与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进程。它从古代中国在清朝几位伟大皇帝统治下经历的最后辉煌讲起,重现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中国在政治经济上逐步沦为受外国摆布对象的过程,继而讲述了中国如何通过革命重新实现民族独立,以及其间所经历的种种政治变迁。作者在从内部省察中国历史的同时,将国际环境的变化发展作为着眼点,两种视角相辅相成,连贯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