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万象,讲谈古今。
万象讲谈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文分社联合学术传播中心创办的系列学术活动。讲谈汇聚专业学者,以线上讲座或线下对谈的形式,依托人文学科图书,讲述书外的故事,开掘书内文化价值,弹弦外之音,讲言外之意,以飨读者观众。
第五讲 吴琼:奢侈的生活值得过吗?
嘉宾介绍:
吴琼,温州大学“瓯江学者”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哲学。参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等课题,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图书介绍:
《当代奢侈消费的批判与超越》
吴琼 著
2022年4月出版 / 98.00元
978-7-5228-0013-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全书对奢侈消费的发展历程作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特别是对当代奢侈消费意识形态性的深刻批判,揭示了以奢侈消费为代表的消费社会恰恰是人类文明进入一定阶段展现出的一种良莠参半的生存方式。这种围绕消费展开的生存方式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让每个人的生活内容越来越贫乏,生活形式越来越碎片化,生活世界越来越孤独。
在文学理论思潮中,巴赫金是一座无法绕开的高峰,其理论成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思想财富之一被人津津乐道——人们不仅惊异于其文论话语的独特、思维方式的怪异,还惊喜地发现无论哪家哪派,几乎都可从他那里找到思想的共鸣点。理解巴赫金,也便成为进入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思维迷宫、破解全球化格局中不同民族国家文学理论相互影响和接受、变形与新生之谜的一把钥匙。研究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影响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反观中国学界对巴赫金理论(进而也包括对所有外国文学理论)的接受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本书以经济学和生态学为基础,就令人困惑的“就业与环境”争论提出了真知灼见,并提出了一个建立更宜居关系的路径。为避免出现极端的观点,即经济增长将破坏或拯救我们的自然环境,本书坚持更为客观的立场,阐明了为什么一些国家的自然环境比40年前更好或更糟。本书从生态学的视角确定了24个能够支持经济福利实现的关键生态服务要素。对这些服务及其基本生态影响的解读,将那些易受经济发展影响的服务与那些不易受影响的服务区分开来。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市场有效运行的条件,并将其与无效运行的条件进行区分。
斯宾格勒三世是一位年轻的植物考古学家,对中亚及其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他发现了许多植物遗骸。本书涵盖了谷物、豆类、水果、坚果、蔬菜、香料、油和茶,记录了它们的起源、传入或传出中亚的过程。谷物部分从粟米开始,这是一种以前极其重要的食物——在中亚地区作为主食广泛种植,但现在已经没落,几乎被遗忘了,人们很高兴看到它从默默无闻中被解救出来。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强调水果和坚果在该地区的重要性。它们在集市中一个又一个摊位上占据主要地位,这些故事引人入胜。作者还提供了许多照片。
本书主要记述了从故宫博物院建院的1925年至今的90年的历史,它展现了一座皇家私人宫殿成为国家级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读者能从中看到一座皇宫的变迁,也能看到一个国家从封建末期到国民革命到内忧外患再到和平时代的历史轨迹。本书为再版,增加了故宫与卢浮宫、白金汉宫、克里姆林宫、艾尔米塔什、凡尔赛宫等世界级皇宫博物院的比较,文物迁台、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的交流等内容,并配百余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