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热门的
热门也是一个视频的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人可以独立,但不能独居。人只要生存、生活,就需要和其他人进行交流,而交流的最主要方式是语言文字。语言以概念为基本单位,概念组成判断。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第一要义是能清晰地传达己方的意思,第二要知道对方是否对此产生共鸣,这就是所谓的“表达与接受”。这种“表达”通过情感的丰富性来实现,需要建立在一套规范的、广泛认同的规则之上,以消解所谓的“沟通成本”和“理解成本”。而塑造这一套规则的基础,便是语文教育。
语文是一种“符号”,也是逻各斯。一套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语文系统,需要创造一个象限,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包容异质性元素,与不同的社会面向结合,定义不同关系之间的换算尺度。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推广和普及,便需要政治力量的支持,社会文化的议题也就融合了政治因素。结果便是“国文”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递方式,更负有培养读写技能与脉延国族文化的双重使命。
9月4日第三届鸣沙史学嘉年华第三场活动邀请王东杰、张仲民、季剑青、陆胤、崔文东等学者,共同围绕语言文字的演化发展史、“翻译”的可能性及其与政治、社会的互动等问题展开讨论。
人文化成:知识、教育与社会重塑
2022年9月4日(周日)19:00~21:00
嘉宾简介
主持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