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AP社科方法研习营(以下简称“研习营”)为社科文献出版社青年创新基金项目,由学术传播中心联合群学出版分社发起,聚焦呈现社会学学者如何完成一次好的研究、享受一次学术写作之旅、打造一部高品质的学术著作的完整过程实施要素。
研习营第一季聚焦“田野中国的方法与技艺”,旨在邀请不同研究方向的社会学学者,讲述田野研究背后的故事,分享如何提出研究问题、进一步聚焦研究议题、如何转化为可行的研究计划、用怎样的方法收集分析资料、如何在理论与资料的穿梭审视间发展出具有解释力的概念与论点——真诚地与社科领域的学子、研习者、爱好者们回顾其研究过程与技艺。
研习营力争发展成为持续性学术活动品牌,成为覆盖社会学多种研究方法、多分支学科、多种出版产品以及老中青多代学者的传播平台。
SSAP社科方法研习营No.3
民族研究中的田野和田野研究中的民族
“处处是田野,人人是对象”。
田野工作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社科方法研习营第三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靳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娟,聚焦“民族研究中的田野和田野研究中的民族”,展开交流和分享。
嘉宾介绍
活动介绍
时间:2023.4.7(周五)19:00
地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主题:民族研究中的田野和田野研究中的民族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的时代开始了。在人工智能网络化时代,我们将面临不可预测和控制的风险。我们的社会是否已为迎接迎接这一切做好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伦理难题和社会风险,我们当下又能做些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日本信息学界、法学界、社会学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多位前沿学者从国际化、专业化的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社会政策和法律应对层面,提出了精彩的建议。
独异才是王牌,不凡方获推崇,普遍标准之物没有吸引力。过着平凡日子的普通人被看作千篇一律的面孔。万事万物的新准则,就是品位不凡、人生精彩的“真”主体,还有那些无可替代的货品、文化活动、社团和城市。晚现代是独异性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