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09出版

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修订本)

电子书

80.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2人在看
先晓推荐
《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修订本)借鉴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商会发展的丰富史料基础上,就转型时期的中国商会组织做出了深入探讨,对我们认识近代商人社会与商业团体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对于修正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也有不容忽视的实证意义。全书共16章,除第一章导论外,作者用15章的篇幅全面叙述了近代中国商会组织的兴起背景、发展、特征、经济政治司法等活动,及其遭遇所体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分析了以商会为代表的市民社会在近代中国的特点和作用。 传统中国始终以强国家弱社会而著称,但在清末民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国家与社会都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转型新阶段,建立了独特的良性互动关系模式。商会、商团等诸多近代新式商人社团应运而生,尤其商会制定有详实的契约规章和近代民主制度,独立开展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甚至包括开展独立的司法活动,并拥有独立的舆论工具。商会所具有的独立、自治、民主特点,可以视作近代中国出现市民社会雏形的标志。但受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各种缺陷的制约,这一雏形并未生长成为成熟的市民社会,最终仍被国家扼杀。此项研究不仅以扎实的专题实证性研究成果回应了西方学者对近代中国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研究的争议,而且为率先运用“国家—社会”这一新分析框架考察近代中国发展变迁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1755-5总页码:688
字数: 570千字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借鉴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商会发展的丰富史料基础上,就转型时期的中国商会组织做出了深入探讨,对我们认识近代商人社会与商业团体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对于修正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也有不容忽视的实证意义。全书共16章,除第一章导论外,作者用15章的篇幅全面叙述了近代中国商会组织的兴起背景、发展、特征、经济政治司法等活动,及其遭遇所体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分析了以商会为代表的市民社会在近代中国的特点和作用。

展开

图书摘要
在清末至民初的重要转型时期,近代中国的“社会”与“国家”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而且相互之间一度建立了某种新型互动关系,对近代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本书即以商会这一新式商人社团为主要考察对象,从一个侧面透视近代中国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变化及其新型互动关系的具体影响。在清末诞生的商会虽仍在某些方面保留了传统色彩,但其契约性自治规则、近代民主原则,以及相对独立之经济职能、“司法”职能、政治活动、报刊舆论工具等,明显反映出不同于传统旧式商人组织的近代特征,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民间社会的新发展;而商会之所以能够诞生并具备这些自治权利,又与清末民初国家推行的改革举措,尤其是对民间社团的大力扶植与支持密不可分,从中也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国家”的重要改变与影响。“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使得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政治改良也提上议事日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民间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甚至依稀可见近代市民社会的雏形。但令人不无遗憾的是,这种良性互动关系未能得以长期维持,加之社会自身存在种种难以克服的缺陷,导致近代中国始终无法孕育出成熟的市民社会,也无从根本改变一以贯之的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性特征,更难以使近代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发展之路。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片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