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6期 总第186期) VIP

售价:¥9 ¥30
4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社会学研究
陈光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016-11 出版
ISBN:
关键词: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1986 年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一级专业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经历了引鉴西方社会学、促进中国社会学研究的规范化、发布中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杰出研究成果、引导中国社会学研究取向的发展过程,逐渐为国内外社会学同仁所重视,为研究中国社会的各界人士所瞩目。随着日益增强的学术导向,该刊愈来愈被视为中国社会学学术研究的专业领军期刊。 2012 年首批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刊物。
[展开]
  • 专题研究
    1. 《社会学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
    2. 走向成熟的经验研究
    3. 推动与引领:《社会学研究》三十年来的方法研究论文回顾
    4. 与时俱进: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
    5. 《社会学研究》与中国社会学(1986-2015)
  • 论文
    1. 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
    2. 治理交易成本与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演变
    3. 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
    4. 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流变:机制、逻辑与张力
    5. 韦伯1895年就职演讲:语境、文本与文本间关联
[1][1]卜长莉,2003,《“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第1期。 [2][2]常向群,1989,《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思路》,《社会学研究》第3期。 [3][3]陈定闳,1989,《李大钊社会学思想发微》,《社会学研究》第2期。 [4][4]陈光金,2007,《从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入手来抓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路》,《社会学研究》第2期。 [5][5]陈烽,1986,《社会学——对社会作整体性研究的科学——再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地位》,《社会学研究》,1986年第1期。 [6][6]陈明,1993,《从殷周之变到周秦之变——论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结构的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 [7][7]陈树德,1988,《“群学”译名考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8][8]陈树德,1989,《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反思》,《社会学研究》第4期。 [9][9]陈树德,1991,《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再与韩明谟教授商榷》,《社会学研究》第5期。 [10][10]陈树德,1993,《再论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兼答韩明谟教授的有关批评和质疑》,《社会学研究》第3期。 [11][11]陈涛,1990,《社会失范:晚外发国家现代化道路上的“陷阱”》,《社会学研究》第5期。 [12][12]陈涛,2013,《人造社会还是自然社会——涂尔干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社会学研究》第3期。 [13][13]陈午晴,1997,《中国人关系的游戏意涵》,《社会学研究》第2期。 [14][14]陈向明,2001,《文化主位的限度与研究结果的“真实”》,《社会学研究》第2期。 [15][15]陈振明,1990,《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及其特征》,《社会学研究》第6期。 [16][16]成伯清,2002,《社会学的修辞》,《社会学研究》第5期。 [17][17]成伯清,2008,《乌托邦现实主义:何以可能与可取?——兼论吉登斯社会理论的特性》,《社会学研究》第6期。 [18][18]崇明,2008,《民主与社会改革:托克维尔论社会问题》,《社会学研究》第2期。 [19][19]从典,1987,《关于Social》,《社会学研究》第1期。 [20][20]崔树义,1988,《社会学:社会现象关系学——社会学研究对象之我见》,《社会学研究》第4期。 [21][21]丁乙,1988,《西方社会学初传中国考》,《社会学研究》第6期。 [22][22]冯钢,1992,《马克思与韦伯:关于东方社会落后原因的探讨》,《社会学研究》第1期。 [23][23]冯钢,2001,《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韦伯伦理思想中的康德主义》,《社会学研究》第4期。 [24][24]关锋,2013,《为自由的民主计划和社会技术——曼海姆晚期社会学思想解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25][25]哈威廉,1997,《关于社会学定律的“限界条件”》,《社会学研究》第3期。 [26][26]韩明谟,1991,《关于中国社会学史的时限、分期及传统问题——与陈树德同志商榷》,《社会学研究》第1期。 [27][27]韩明谟,1992,《也谈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再与陈树德同志商榷》,《社会学研究》第2期。 [28][28]韩明谟,1994,《中国社会学史不等于西方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史_——三与陈树德同志商榷》,《社会学研究》第5期。 [29][29]何健,2015,《帕森斯社会理论的时间维度》,《社会学研究》第2期。 [30][30]侯钧生,1995,《“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评M·韦伯社会学的价值思想》,《社会学研究》第5期。 [31][31]侯钧生,1999,《关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32][32]侯俊丹,2014,《新史学与中国早期社会理论的形成——以陈黻宸的“民史”观为例》,《社会学研究》第4期。 [33][33]胡荣,1989,《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意义》,《社会学研究》第1期。 [34][34]胡荣,1992,《社会学知识的形态》,《社会学研究》第3期。 [35][35]黄爱华,1989,《米德自我论的来龙去脉及其要义综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36][36]纪莺莺,2012,《文化、制度与结构:中国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37][37]季甄馥,1992,《略论瞿秋白的社会学思想》,《社会学研究》第6期。 [38][38]江山河,1988,《日常生活方法学引论》,《社会学研究》第2期。 [39][39]蒋功成,2007,《文化解释的生物学还原与整合——评〈潘光旦文集〉中的人文生物学和新人文思想》,《社会学研究》第6期。 [40][40]金吾伦,1998,《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社会学研究》第6期。 [41][41]金耀基、周宪,2003,《全球化与现代化》,《社会学研究》第6期。 [42][42]景天魁,1999,《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社会学研究》第6期。 [43][43]康子兴,2015,《商业与道德:亚当·斯密理论中的社会维度》,《社会学研究》第4期。 [44][44]李汉林、李路路,1999,《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社会学研究》第4期。 [45][45]李继东,1991,《论第三世界现代化多元道路及其成因》,《社会学研究》第6期。 [46][46]李金,1993,《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学研究》第3期。 [47][47]李钧鹏,2014,《蒂利的历史社会科学——从结构还原论到关系实在论》,《社会学研究》第5期。 [48][48]李路路,1987,《“社会现代化”理论论纲》,《社会学研究》第3期。 [49][49]李路路,1992,《社会结构的转型:结构主体和结构规则的变革》,《社会学研究》第2期。 [50][50]李路路,2003,《制度转型与阶层化机制的变迁——从“间接再生产”到“间接与直接再生产”并存》,《社会学研究》第5期。 [51][51]李路路、于显洋、王奋宇,1991,《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当代中国制度化结构试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52][52]李猛,1999,《论抽象社会》,《社会学研究》第1期。 [53][53]李猛,2010,《理性化及其传统:对韦伯的中国观察》,《社会学研究》第5期。 [54][54]李伟民、梁玉成,2002,《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社会学研究》第3期。 [55][55]李文,1988,《论默顿社会学中程理论对结构功能主义的超越》,《社会学研究》第1期。 [56][56]李培林,1991,《关于社会结构的问题——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社会学研究》第1期。 [57][57]李培林,1994,《再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学研究》第1期。 [58][58]李培林,2000,《中国早期现代化:社会学思想与方法的导入》,《社会学研究》第1期。 [59][59]李培林,2001,《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社会学研究》第6期。 [60][60]李培林,2007,《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经验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61][61]李培林,2011,《我国发展新阶段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社会学研究》第4期。 [62][62]李小方,1988,《从狄尔泰到韦伯——评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第1期。 [63][63]李友梅,2007,《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第2期。 [64][64]李友梅,2010,《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65][65]梁向阳,1989,《论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第1期。 [66][66]梁永佳,2008,《社会意识中的“隐”——〈皇权与绅权〉的一个补注》,《社会学研究》第5期。 [67][67]林闽钢、李保军,1999,《章太炎与中国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第1期。 [68][68]刘迁,1993,《布劳和达伦多夫的理论得以结合的几个条件》,《社会学研究》第4期。 [69][69]刘少杰,1999,《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社会学研究》第4期。 [70][70]刘少杰,2002,《现代社会学理论承诺与理论原则的矛盾》,《社会学研究》第2期。 [71][71]刘少杰,2003,《理性选择研究在经济社会学中的核心地位与方法错位》,《社会学研究》第6期。 [72][72]刘少杰,2007,《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社会学研究》第2期。 [73][73]刘世定,1999,《嵌入性与关系合同》,《社会学研究》第4期。 [74][74]刘世定,2007,《社会学与总量——结构的宏观政策》,《社会学研究》第2期。 [75][75]刘世定、邱泽奇,2004,《“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76][76]刘祥、周慧,2013,《谭嗣同之“群学”、“社会学”辨析——兼论中国社会学一词的起点》,《社会学研究》第4期。 [77][77]刘小军,1991,《晚外发国家的现代化:困境与出路》,《社会学研究》第6期。 [78][78]刘拥华,2008,《布迪厄的“终生问题”》,《社会学研究》第4期。 [79][79]刘拥华,2010,《礼物交换:“崇高主题”还是“支配策略”?》,《社会学研究》第1期。 [80][80]刘拥华,2011,《市场社会还是市场性社会?——基于对波兰尼与诺斯争辩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81][81]陆学艺,1995,《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学研究》第2期。 [82][82]陆学艺,2011,《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社会学研究》第4期。 [83][83]吕炳强,2000,《凝视与社会行动》,《社会学研究》第3期。 [84][84]吕炳强,2001a,《社会世界的底蕴》(上),《社会学研究》第2期。 [85][85]吕炳强,2001b,《社会世界的底蕴》(下),《社会学研究》第3期。 [86][86]吕炳强、刘保禧,2008,《现象学在社会学里的百年沧桑》,《社会学研究》第1期。 [87][87]吕东伟,2000,《解析韦伯命题及其现实性意义》,《社会学研究》第5期。 [88][88]吕鹏,2012,《“新古典社会学”的宏图与迷思——以多元转型绩效比较为切口的批判性综述》,《社会学研究》第2期。 [89][89]欧阳进,1994,《试论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标志——信息化》,《社会学研究》第6期。 [90][90]潘建雄、赵志一、何况、郑绪平,1986,《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社会发展》,《社会学研究》第2期。 [91][91]潘允康、林南,1992,《中国的纵向家庭关系及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学研究》第6期。 [92][92]彭立荣,1986,《社会主义社会学研究对象初探》,《社会学研究》第6期。 [93][93]彭新武,2002,《社会生物学:基本主张及其缺失》,《社会学研究》第3期。 [94][94]秦晖,1998,《“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上),《社会学研究》第5期。 [95][95]秦晖,1999a,《“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中),《社会学研究》第3期。 [96][96]秦晖,1999b,《“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下),《社会学研究》第4期。 [97][97]覃方明,1998a,《社会学方法论新探——科学哲学与语言哲学的理论视角》(上),《社会学研究》第2期。 [98][98]覃方明,1998b,《社会学方法论新探——科学哲学与语言哲学的理论视角》(下),《社会学研究》第3期。 [99][99]邱泽奇,1987,《杨开道先生与他的农村社会学工作》,《社会学研究》第5期。 [100][100]仇立平,1988,《论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社会学研究》第4期。 [101][101]渠敬东,1999,《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社会学研究》第1期。 [102][102]渠敬东,2007,《坚持从结构分析和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学科视角来处理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大问题》,《社会学研究》第2期。 [103][103]渠敬东,2014,《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对国家与社会之关系的新构建》,《社会学研究》第4期。 [104][104]任志安、林国荣,2000,《大共同体?小共同体?——评秦晖的“从大共同体本位走向市民社会”》,《社会学研究》第2期。 [105][105]沙莲香,2000,《“己”的结构位置——对“己”的一种释义》,《社会学研究》第3期。 [106][106]沈毅,2008,《“家”“国”关联的历史社会学分析——兼论“差序格局”的宏观建构》,《社会学研究》第6期。 [107][107]沈毅,2013,《迈向“场域”脉络下的本土“关系”理论探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108][108]沈原,2006a,《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 [109][109]沈原,2006b,《“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方法的两条途径》,《社会学研究》第5期。 [110][110]沈原,2007,《公民资格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依据》,《社会学研究》第2期。 [111][111]盛少波,1991,《从马克思走向社会学的统一——对社会学多重范式整合的探索》,《社会学研究》第2期。 [112][112]宋林飞,2007,《优化社会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学研究》第2期。 [113][113]苏国勋,2011,《韦伯关于中国文化论述的再思考》,《社会学研究》第4期。 [114][114]孙飞宇,2012,《论社会官能征——现代性与微观的爱之政治社会学片论》,《社会学研究》第6期。 [115][115]孙立平,1987,《“传统发展战略”与“替代发展战略”》,《社会学研究》第3期。 [116][116]孙立平,1988,《迟发展效果与迟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制约条件》,《社会学研究》第2期。 [117][117]孙立平,1990,《论现代化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118][118]孙立平,1991a,《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及其特征》,《社会学研究》第1期。 [119][119]孙立平,1991b,《论现代化的时序模式》,《社会学研究》第2期。 [120][120]孙立平,1992,《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衰败过程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社会学研究》第2期。 [121][121]孙立平,1996,《“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第5期。 [122][122]孙立平,2005,《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第1期。 [123][123]孙立平,2007,《以社会重建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学研究》第2期。 [124][124]孙立平,2011,《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模式》,《社会学研究》第4期。; [125][125]孙津,2004,《社会学研究规范对象的变化及其知识境况》,《社会学研究》第1期。 [126][126]谭明方,1987,《再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与郑杭生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第6期。 [127][127]谭明方1995,《对当前我国社会学研究对象三种观点的评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128][128]谭明方,1996,《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学研究》第5期。 [129][129]谭明方,2001,《再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与郑杭生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第6期。 [130][130]谭秋成,1994,《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体制改革》,《社会学研究》第6期。 [131][131]田耕,2005,《社会学知识中的社会意象——Doxa概念与布迪厄的社会学知识论》,《社会学研究》第1期。 [132][132]汪和建,1992,《社会系统分析模型:马克思与帕森斯的比较》,《社会学研究》第1期。 [133][133]汪和建,2002,《超越纯粹经济理论——韦伯经济社会学探索的思想历程与现代意义》,《社会学研究》第2期。 [134][134]汪和建,2005,《再访涂尔干——现代经济中道德的社会建构》,《社会学研究》第1期。 [135][135]王处辉,1999,《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趋向》,《社会学研究》第4期。 [136][136]王处辉,2000,《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瞻望》,《社会学研究》第1期。 [137][137]王颉、唐军,1991,《孔子与韩非思想的社会功能审视》,《社会学研究》第2期。 [138][138]王继,2001,《中国社会现代化错失机遇的历史考察》,《社会学研究》第3期。 [139][139]王水雄,2001,《亲和性机制或“虚假”命题——〈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逻辑缺憾》,《社会学研究》第2期。 [140][140]王水雄,2015,《“为市场”的权利安排VS.“去市场化”的社会保护——也谈诺思和波兰尼之“争”》,《社会学研究》第2期。 [141][141]王思斌,2001,《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社会学研究》第4期。 [142][142]王思斌,2007,《走向发展型社会政策与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学研究》第2期。 [143][143]王小章,2002,《社会的客观知识是否有效及如何可能》,《社会学研究》第3期。 [144][144]王小章,2004,《现代性自我如何可能:齐美尔与韦伯的比较》,《社会学研究》第5期。 [145][145]王雅林,1994,《中国的“赶超型现代化”》,《社会学研究》第1期。 [146][146]王延中,2003,《费孝通文化论初探》,《社会学研究》第2期。 [147][147]王育民,1991,《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与韦伯社会研究方法之比较》,《社会学研究》第2期。 [148][148]文军、黄锐,2012,《“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社会学研究》第2期。 [149][149]吴飞,2005,《梁漱溟的“新礼俗”——读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社会学研究》第5期。 [150][150]吴建平,2012,《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社会学研究》第1期。 [151][151]吴小英,1999,《社会学危机的涵义》,《社会学研究》第1期。 [152][152]吴忠民,1991a,《关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社会学研究》第2期。 [153][153]吴忠民,1991b,《关于中国现代化试步时期的若干问题》,《社会学研究》第6期。 [154][154]吴忠民,2007,《立足于社会公正,注意优化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第2期。 [155][155]奚从清,1991,《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对象》,《社会学研究》第5期。 [156][156]夏光,1990,《论社会行动的规定》,《社会学研究》第6期。 [157][157]夏光,2005,《现代性与文化:韦伯的理论遗产之重估》,《社会学研究》第3期。 [158][158]谢遐龄,1996,《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社会学研究》第6期。 [159][159]谢立中,2003,《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社会学研究》第5期。 [160][160]谢立中,2008,《多元话语分析:以社会分层研究为例》,《社会学研究》第1期。 [161][161]谢立中,2012,《后社会学:探索与反思》,《社会学研究》第1期。 [162][162]谢立中,2013,《惟一“真实”的基尼系数是否可得?》,《社会学研究》第5期。 [163][163]肖文明,2008,《观察现代性——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新视野》,《社会学研究》第5期。 [164][164]肖瑛,2004,《反身性与“曼海姆悖论”——兼论相对主义社会学的可能性》,《社会学研究》第3期。 [165][165]肖瑛,2010,《复调社会及其生产——以civil society的三种汉译法为基础》,《社会学研究》第3期。 [166][166]熊春文,2004,《直面“诸神纷争”的世界——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看曼海姆与韦伯的思想关联》,《社会学研究》第3期。 [167][167]徐经泽、吴忠民,1987,《关于社会学中国化的初步研究》,《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4期。 [168][168]徐冰,2006,《本土“理想型”与社会理论立场——邹川雄的两部“本土化”专著述评》,《社会学研究》第6期。 [169][169]徐冰,2012,《“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古典社会学、心理学的诠释学意涵》,《社会学研究》第2期。 [170][170]徐冰,2014,《名实关系和现代社会想象》,《社会学研究》第4期。 [171][171]阎光才,2002,《也谈社会科学研究结果的“真实”》,《社会学研究》第3期。 [172][172]阎云翔,2006,《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第4期。 [173][173]杨璐,2015,《孟德斯鸠的“社会”:不同于现代自然法传统的努力》,《社会学研究》第2期。 [174][174]杨念群,2008,《章学诚的“经世”观与清初“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建构》,《社会学研究》第5期。 [175][175]杨善华、孙飞宇,2005,《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第5期。 [176][176]杨雅彬,1988,《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学的建设》,《社会学研究》第1期。 [177][177]杨心恒、刘豪兴,1993,《对我们以往关于社会学基本问题的反思》,《社会学研究》第6期。 [178][178]杨宜音,1995,《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第5期。 [179][179]杨中芳,1991,《由中国“社会心理学”迈向“中国社会心理学”——试图澄清有关“本土化”的几个误解》,《社会学研究》第1期。 [180][180]杨中芳,1999,《现代化、全球化是与本土化对立的吗?——试论现代化研究的本土化》,《社会学研究》第1期。 [181][181]杨中芳、林升栋,2012,《中庸实践思维体系构念图的建构效度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182][182]杨中芳、彭泗清,1999,《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社会学研究》第2期。 [183][183]姚刚,1989,《中国现代化的主体问题》,《社会学研究》第1期。 [184][184]叶南客、徐琴,1992,《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因素的综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185][185]叶启政,1996a,《传统与现代的斗争游戏》,《社会学研究》第1期。 [186][186]叶启政,1996b,《再论传统和现代的斗争游戏——正规化的搓揉形塑》,《社会学研究》第6期。 [187][187]应星,2007,《着力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把握中观层面“和谐社会”概念》,《社会学研究》第2期。 [188][188]应星,2009,《“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社会学研究》第6期。 [189][189]应星,2010,《“气”与中国乡土本色的社会行动——一项基于民间谚语与传统戏曲的社会学探索》,《社会学研究》第5期。 [190][190]应星、吴飞、赵晓力、沈原,2006,《重新认识中国社会学的思想传统》,《社会学研究》第4期。 [191][191]于真,1989,《论机制与机制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192][192]虞和平,1991,《试论中国近代化的概念涵义》,《社会学研究》第2期。 [193][193]袁方、谢立中,1993,《社会学认识论的初步探讨》,《社会学研究》第5期。 [194][194]袁阳,1986,《不可否认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第4期。 [195][195]袁阳,1988,《试论社会学的中国化与现代化》,《社会学研究》第1期。 [196][196]袁阳,1991,《中国传统文化的非整合性及其对现代化的社会负功能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197][197]翟学伟,1993,《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社会学研究》第4期。 [198][198]翟学伟,1997,《“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从普遍主义到特殊主义》,《社会学研究》第3期。 [199][199]翟学伟,2004,《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第5期。 [200][200]翟学伟,2007,《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第1期。 [201][201]翟学伟,2014,《关系与谋略:中国人的日常计谋》,《社会学研究》第1期。 [202][202]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莎白,2001,《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社会学研究》第2期。 [203][203]张国旺,2014,《趣味、思虑与身体:卢梭论民情与现代个体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4期。 [204][204]张海洋,2000,《涂尔干及其学术遗产》,《社会学研究》第5期。 [205][205]张静,1988,《“外发”型现代化及其特征》,《社会学研究》第4期。 [206][206]张静,1990,《关于现代化的概念》,《社会学研究》第5期。 [207][207]张静,1993,《社会结构:概念的进展及限制》,《社会学研究》第6期。 [208][208]张旅平、赵立玮,2012,《“自由与秩序”: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社会学研究》第3期。 [209][209]张世平,1995,《现代、后现代与九十年代的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第5期。 [210][210]张网成,1990,《实证主义——西方社会学的主流范式》,《社会学研究》第4期。 [211][211]张向东,1986,《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辨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212][212]张小山,1991,《实证主义社会学面临挑战》,《社会学研究》第5期。 [213][213]张杨,2007,《证伪在社会科学中可能吗?》,《社会学研究》第3期。 [214][214]张琢,1991,《中国现代化的分期与发轫》,《社会学研究》第6期。 [215][215]张琢,1992,《中国早期现代化向制度、文化层的推进和孙中山的发展蓝图》,《社会学研究》第3期。 [216][216]张琢,1995,《社会学之国学寻踪》,《社会学研究》第4期。 [217][217]赵旭东,2001,《超越本土化:反思中国本土文化建构》,《社会学研究》第6期。 [218][218]郑杭生,1986,《社会学对象问题新探》,《社会学研究》第1期。 [219][219]郑杭生,1991,《关于我的社会学定义——序董驹翔主编的〈社会学〉·答我的一些批评者》,《社会学研究》第5期。 [220][220]郑杭生,2001,《也谈社会学基本问题——兼答对我的社会学观点的某些批评》,《社会学研究》第3期。 [221][221]郑杭生,2011,《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是中国社会学的神圣使命》,《社会学研究》第4期。 [222][222]郑杭生、洪大用,1996,《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涵》,《社会学研究》第1期。 [223][223]郑杭生、杨敏,2004,《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拓展——简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意义》,《社会学研究》第2期。 [224][224]郑震,2009,《身体: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第6期。 [225][225]郑震,2010,《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第5期。 [226][226]郑震,2011,《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社会学意义——迈向一种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第3期。 [227][227]郑震,2013,《论日常生活》,《社会学研究》第1期。 [228][228]郑震,2014,《西方建构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脉络与问题》,《社会学研究》第5期。 [229][229]郑作彧,2015,《齐美尔的自由理论——以关系主义为主轴的诠释》,《社会学研究》第3期。 [230][230]周积明,1995,《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起点》,《社会学研究》第1期。 [231][231]周晓虹,2002,《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社会学研究》第5期。 [232][232]周晓虹,2010,《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社会学研究》第2期。 [233][233]周晓虹,2012,《孙本文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第3期。 [234][234]周怡,2000,《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社会学研究》第3期。 [235][235]周雪光,2005,《“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社会学研究》第2期。 [236][236]周雪光、练宏,2012,《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社会学研究》第5期。 [237][237]邹农俭,2007,《社会建设:社会学的社会承担》,《社会学研究》第2期。 [238][238]边燕杰、张磊,2006,《网络脱生:创业过程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239][239]边燕杰、张文宏、程诚,2012,《求职过程的社会网络模型:检验关系效应假设》,《社会》第3期。 [240][240]蔡禾、李超海、冯建华,2009,《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第1期。 [241][241]曹正汉,2008,《产权的社会建构逻辑——从博弈论的观点评中国社会学家的产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 [242][242]曹正汉、史晋川,2009,《中国地方政府应对市场化改革的策略:抓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理论假说与案例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243][243]曹正汉、薛斌锋、周杰,2014,《中国地方分权的政治约束——基于地铁项目审批制度的论证》,《社会学研究》第3期。 [244][244]曹正汉、周杰,2013,《社会风险与地方分权——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地方分级管理的原因》,《社会学研究》第1期。 [245][245]陈光金,2010,《市场抑或非市场:中国收入不平等成因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246][246]陈家建,2013,《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247][247]陈家建、边慧敏、邓湘树,2013,《科层结构与政策执行》,《社会学研究》第6期。 [248][248]陈映芳,2006,《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第4期。 [249][249]陈云松、比蒂·沃克尔、亨克·弗莱普,2014,《“关系人”没用吗?——社会资本求职效应的论战与新证》,《社会学研究》第3期。 [250][250]陈云松、吴晓刚,2012,《走向开源的社会学》,《社会》第3期。 [251][251]邓燕华、阮横俯,2008,《农村银色力量何以可能?——以浙江老年协会为例》,《社会学研究》第6期。 [252][252]狄金华,2015,《政策性负担、信息督查与逆向软预算约束——对项目运作中地方政府组织行为的一个解释》,《社会学研究》第6期。 [253][253]董磊明,2002,《传统与嬗变——集体企业改制后的苏南农村村级治理》,《社会学研究》第1期。 [254][254]范晓光、陈云松,2015,《中国城乡居民的阶层地位认同偏差》,《社会学研究》第4期。 [255][255]冯猛,2014,《基层政府与地方产业选择——基于四东县的调查》,《社会学研究》第2期。 [256][256]冯仕政,2015,《社会冲突、国家治理与“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演生》,《社会学研究》第5期。 [257][257]符平,2011,《次生庇护的交易模式、商业观与市场发展——惠镇石灰市场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258][258]高学德、翟学伟,2013,《政府信任的城乡比较》,《社会学研究》第2期。 [259][259]高勇,2014,《参与行为与政府信任的关系模式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260][260]耿敬、姚华,2011,《行政权力的生产与再生产——以上海市J居委会直选过程为个案》,《社会学研究》第3期。 [261][261]耿曙、陈玮,2015,《政企关系、双向寻租与中国的外资奇迹》,《社会学研究》第5期。 [262][262]贺光烨、吴晓刚,2015,《市场化,经济发展与中国城市中的性别收入不平等》,《社会学研究》第1期。 [263][263]洪岩壁、赵延东,2014,《从资本到惯习:中国城市家庭教育模式的阶层分化》,《社会学研究》第4期。 [264][264]侯利明,2015,《地位下降回避还是学历下降回避——教育不平等生成机制再探讨(1978-2006)》,《社会学研究》第2期。 [265][265]胡安宁、周怡,2013,《再议儒家文化对一般信任的负效应——一项基于2007年中国居民调查数据的考察》,《社会学研究》第2期。 [266][266]胡荣,2015,《中国人的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和警察信任》,《社会学研究》第1期。 [267][267]胡荣、胡康、温莹莹,2011,《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社会学研究》第1期。 [268][268]胡湛、彭希哲,2014,《中国当代家庭户变动的趋势分析——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考察》,《社会学研究》第3期。 [269][269]怀默霆,2009,《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学研究》第1期。 [270][270]黄荣贵、郑雯、桂勇,2015,《多渠道强干预、框架与抗争结果——对40个拆迁抗争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271][271]黄晓春、嵇欣,2014,《非协同治理与策略性应对——社会组织自主性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社会学研究》第6期。 [272][272]江华、张建民、周莹,2011,《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以行业组织政策参与为案例》,《社会学研究》第3期。 [273][273]李春玲,2005,《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社会学研究》第2期。 [274][274]李春玲,2010,《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社会学研究》第3期。 [275][275]李春玲,2014,《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社会学研究》第2期。 [276][276]李骏,2014,《组织规模与收入差异——1996-2006年的中国城镇社会》,《社会学研究》第5期。 [277][277]李骏、顾燕峰,2011,《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分层》,《社会学研究》第2期。 [278][278]李路路,2003,《制度转型与阶层化机制的变迁——从“间接再生产”到“间接与直接再生产”并存》,《社会学研究》第5期。 [279][279]李路路、李升,2007,《“殊途异类”:当代中国城镇中产阶级的类型化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280][280]李路路、秦广强、陈建伟,2012,《权威阶层体系的构建——基于工作状况和组织权威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281][281]李路路、朱斌,2014,《家族涉入、企业规模与民营企业的绩效》,《社会学研究》第2期。 [282][282]李培林、梁栋,2003,《网络化:企业组织变化的新趋势——北京中关村2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第2期。 [283][283]李强,2005,《“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第2期。 [284][284]李伟民、梁玉成,2002,《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社会学研究》第3期。 [285][285]李煜,2006,《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286][286]李煜,2011,《婚姻匹配的变迁:社会开放性的视角》,《社会学研究》第4期。 [287][287]李芝兰、吴理财,2005,《“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第4期。 [288][288]梁玉成,2007,《现代化转型与市场转型混合效应的分解》,《社会学研究》第3期。 [289][289]梁玉成,2010,《社会资本和社会网无用吗?》,《社会学研究》第5期。 [290][290]林南、王玲、潘允康、袁国华,1987,《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291][291]林宗弘、吴晓刚,2010,《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社会》第6期。 [292][292]刘长喜、孟辰、桂勇,2014,《政府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的社会学分析——一个能力论的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第3期。 [293][293]刘成斌,2014,《活力释放与秩序规制——浙江义乌市场治理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294][294]刘精明,2006,《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与人力资本收益》,《社会学研究》第6期。 [295][295]刘军强、熊谋林、苏阳,2012,《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幸福感》,《中国社会科学》第12期。 [296][296]刘平、王汉生、张笑会,2008,《变动的单位制与体制内的分化——以限制介入性大型国有企业为例》,《社会学研究》第3期。 [297][297]刘欣,2002,《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社会学研究》第1期。 [298][298]刘欣,2007,《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社会学研究》第6期。 [299][299]刘子曦,2010,《激励与扩展:B市业主维权运动中的法律与社会关系》,《社会学研究》第5期。 [300][300]吕大乐、刘硕,2010,《中产小区:阶级构成与道德秩序的建立》,《社会学研究》第6期。 [301][301]马春华、石金群、李银河、王震宇、唐灿,2011,《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社会学研究》第2期。 [302][302]马磊、刘欣,2010,《中国城市居民的分配公平感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303][303]穆峥、谢宇,2014,《生育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学研究》第6期。 [304][304]齐亚强、牛建林,20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社会学研究》第1期。 [305][305]邱泽奇,1999,《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社会学研究》第3期。 [306][306]渠敬东,2015,《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国近世变迁及经史研究的新传统》,《社会》第1期。 [307][307]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308][308]沈原,2006,《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 [309][309]石发勇,2010,《业主委员会、准派系政治与基层治理——以一个上海街区为例》,《社会学研究》第3期。 [310][310]石智雷,2015,《多子未必多福——生育决策、家庭养老与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社会学研究》第5期。 [311][311]孙明,2009,《市场转型与民众的分配公平观》,《社会学研究》第3期。 [312][312]孙秀林,2008,《村庄民主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基于400个村庄的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313][313]唐俊超,2015,《输在起跑线——再议中国社会的教育不平等(1978-2008)》,《社会学研究》第3期。 [314][314]田丰,2010,《城市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315][315]汪建华,2013,《实用主义团结——基于珠三角新工人集体行动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316][316]王飞雪、山岸俊男,1999,《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317][317]王汉生、王一鸽,2009,《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第2期。 [318][318]王汉生、吴莹,2011,《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发生在一个商品房小区中的几个“故事”》,《社会学研究》第1期。 [319][319]王进、汪宁宁,2013,《教育选择:理性还是文化——基于广州市的实证调查》,《社会学研究》第3期。 [320][320]王天夫、赖扬恩、李博柏,2008,《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社会学研究》第2期。 [321][321]王星,2012,《利益分化与居民参与——转型期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困境及其理论转向》,《社会学研究》第3期。 [322][322]王跃生,2013,《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分析——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社会科学》第12期。 [323][323]吴宝、李正卫、池仁勇,2011,《社会资本、融资结网与企业间风险传染——浙江案例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324][324]吴晓刚,2006,《“下海”: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转型中的自雇活动与社会分层(1978-1996)》,《社会学研究》第6期。 [325][325]吴要武,2013,《独生子女政策与老年人迁移》,《社会学研究》第4期。 [326][326]吴愈晓,2010,《家庭背景、体制转型与中国农村精英的代际传承(1978-1996)》,《社会学研究》第2期。 [327][327]吴愈晓,2011,《社会关系、初职获得方式与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第5期。 [328][328]吴愈晓,2013,《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社会学研究》第4期。 [329][329]吴愈晓、王鹏、黄超,2015,《家庭庇护、体制庇护与工作家庭冲突——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状态与主观幸福感》,《社会学研究》第6期。 [330][330]吴愈晓、吴晓刚,2009,《城镇的职业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社会学研究》第4期。 [331][331]肖瑛,2014,《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中国社会科学报》6月27日。 [332][332]谢桂华,2007,《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第5期。 [333][333]邢占军,2011,《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 [334][334]熊万胜,2010,《基层自主性何以可能——关于乡村集体企业兴衰现象的制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3期。 [335][335]熊易寒,2012,《从业主福利到公民权利——一个中产阶层移民社区的政治参与》,《社会学研究》第6期。 [336][336]许琪、于健宁、邱泽奇,2013,《子女因素对离婚风险的影响》,《社会学研究》第4期。 [337][337]杨典,2011,《国家、资本市场与多元化战略在中国的兴衰——一个新制度主义的公司战略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第6期。 [338][338]杨菊华、李路路,2009,《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339][339]杨敏,2007,《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340][340]叶华、吴晓刚,2011,《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社会学研究》第5期。 [341][341]应星,2007,《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342][342]应星,2009,《“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社会学研究》第6期。 [343][343]於嘉、谢宇,2013,《社会变迁与初婚影响因素的变化》,《社会学研究》第4期。 [344][344]俞志元,2012,《集体性抗争行动结果的影响因素——一项基于三个集体性抗争行动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345][345]张春泥、刘林平,2008,《网络的差异性和求职效果——农民工利用关系求职的效果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346][346]张顺,程诚,2012,《市场化改革与社会网络资本的收入效应》,《社会学研究》第1期。 [347][347]张文宏,2005,《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资本的阶层差异》,《社会学研究》第4期。 [348][348]张文宏、刘琳,2013,《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研究——一种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社会学研究》第5期。 [349][349]张文宏、阮丹青,1999,《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第3期。 [350][350]张友琴,2001,《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城乡比较研究——厦门市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351][351]张友琴,2002,《城市化与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支持》,《社会学研究》第5期。 [352][352]张兆曙、陈奇,2013,《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353][353]赵延东、罗家德,2005,《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354][354]折晓叶,2008,《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社会学研究》第3期。 [355][355]折晓叶,陈婴婴,2005,《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社会学研究》第4期。 [356][356]折晓叶,陈婴婴,2011,《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357][357]郑辉、李路路,2009,《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社会学研究》第6期。 [358][358]周飞舟,2006a,《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359][359]周飞舟,2006b,《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360][360]周飞舟,2007,《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第1期。 [361][361]周飞舟,2009,《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第3期。 [362][362]周雪光,2008,《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第6期。 [363][363]周雪光,2009,《一叶知秋:从一个乡镇的村庄选举看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社会》第3期。 [364][364]周雪光,艾云,2010,《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365][365]周雪光、练宏,2012,《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社会学研究》第5期。 [366][366]周雪光、赵伟,2009,《英文文献中的中国组织现象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367][367]朱秋霞,1998,《网络家庭与乡村私人企业的发展》,《社会学研究》第1期。 [368][368]卜玉梅,2012,《虚拟民族志:田野、方法与伦理》,《社会学研究》第6期。 [369][369]蔡禾、赵巍,1994,《社会学的实证研究辨析》,《社会学研究》第3期。 [370][370]陈向明,1997,《质的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社会学研究》第6期。 [371][371]陈向明,2001,《文化主位的限度与研究结果的真实》,《社会学研究》第2期。 [372][372]陈云松,2012,《逻辑、想象和诠释:工具变量在社会科学因果推断中的应用》,《社会学研究》第6期。 [373][373]方文,1995,《重审实验》,《社会学研究》第2期。 [374][374]风笑天,1994,《方法论背景中的问卷调查法》,《社会学研究》第3期。 [375][375]风笑天,1997,《社会调查方法还是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方法问题探讨之一》,《社会学研究》第2期。 [376][376]风笑天,1999,《社会学者的方法意识和方法素养》,《社会学研究》第2期。 [377][377]风笑天,2007a,《高回收率更好吗?——对调查回收率的另一种认识》,《社会学研究》第3期。 [378][378]风笑天,2007b,《再谈样本规模和调查回收率——对〈应答率的意义及其他〉一文的回应》,《社会学研究》第6期。 [379][379]风笑天,2015,《社会研究:科学与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80][380]桂勇、黄荣贵,2008,《社区社会资本测量:一项基于经验数据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381][381]郝大海,2007,《应答率的意义及其他——对中国“高”调查回收率的另一种解读》,《社会学研究》第6期。 [382][382]侯钧生,1995,《价值立场与社会学知识的客观性》,《社会学研究》第6期。 [383][383]侯龙龙,2001,《质的研究还是新闻采访——同陈向明博士等商榷》,《社会学研究》第1期。 [384][384]胡安宁,2012,《倾向值匹配与因果推论:方法论述评》,《社会学研究》第1期。 [385][385]李春玲,2010,《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社会学研究》第3期。 [386][386]李春玲,2011,《数据误差的调整效果的评估——对杨舸和王广州商榷文章的再商榷》,《社会学研究》第3期。 [387][387]李冬莉,1998,《简评典型组讨论方法的应用》,《社会学研究》第1期。 [388][388]李宁宁,1987,《人际关系的两种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法与参照测量法的对比分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389][389]李强,2000,《“心理二重区域”与中国的问卷调查》,《社会学研究》第2期。 [390][390]李强、邓建伟、晓筝,1999,《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第6期。 [391][391]李小方,1988,《从狄尔泰到韦伯——评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第1期。 [392][392]梁玉成,2011,《追踪调查中的追踪成功率研究——社会转型条件下的追踪损耗规律和建议》,《社会学研究》第6期。 [393][393]林彬,1992,《论社会学方法的发展趋势》,《社会学研究》第3期。 [394][394]刘林平,2006,《企业的社会资本:概念反思和测量途径》,《社会学研究》第2期。 [395][395]卢汉龙,1987,《调查问卷的意义界定》,《社会学研究》第3期。 [396][396]罗玮、罗教讲,2015,《新计算社会学: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397][397]彭玉生,2011,《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分析》,《社会学研究》第3期。 [398][398]沈崇麟,1990,《社会研究中的量度误差问题》,《社会学研究》第2期。 [399][399]孙健敏,2004,《研究假设的有效性及其评价》,《社会学研究》第3期。 [400][400]孙妍、邹艳辉、丁华、严洁、顾佳峰、邱泽奇,2011,《跟踪调查中的拒访行为分析——以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为例》,《社会学研究》第2期。 [401][401]童星、刘松涛,2000,《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定》,《社会学研究》第4期。 [402][402]王富伟,2012,《个案研究的意义和限度——基于知识的增长》,《社会学研究》第5期。 [403][403]王宁,2002,《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第5期。 [404][404]王天夫,2006,《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405][405]尉建文、赵延东,2011,《权力还是声望?——社会资本测量的争论与验证》,《社会学研究》第3期。 [406][406]吴小英,2003,《当知识遭遇性别——女性主义方法论之争》,《社会学研究》第1期。 [407][407]熊秉纯,2001,《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社会学研究》第5期。 [408][408]徐安琪,2005,《夫妻权力和妇女家庭地位的评价指标:反思与检讨》,《社会学研究》第4期。 [409][409]徐道稳,2001,《也谈科学的方法应予以科学的应用——与园田茂人、张汝立商榷》,《社会学研究》第2期。 [410][410]严洁、邱泽奇、任莉颖、丁华、孙妍,2012,《社会调查质量研究:访员臆答与干预效果》,《社会学研究》第2期。 [411][411]阎光才,2002,《也谈社会科学研究结果的“真实”》,《社会学研究》第3期。 [412][412]园田茂人、张汝立,2000,《职业评价的中日比较——SSM调查与哈尔滨市调查的比较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413][413]杨舸、王广州,2011,《户内人口匹配数据的误用与改进——兼与〈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平等〉一文商榷》,《社会学研究》第3期。 [414][414]杨善华、孙飞宇,2005,《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第5期。 [415][415]尹海洁,2000,《科学的方法应予以科学的应用——与童星、刘松涛商榷》,《社会学研究》第6期。 [416][416]张小山,1991,《实证主义社会学面临挑战》,《社会学研究》第5期。 [417][417]张小天,1994,《论操作化》,《社会学研究》第1期。 [418][418]张杨,2007,《证伪在社会科学中可能吗?》,《社会学研究》第3期。 [419][419]周华山,2001,《女性主义田野研究的方法学反思》,《社会学研究》第5期。 [420][420]朱迪,2012,《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应用——以消费模式研究为例》,《社会学研究》第4期。 [421][421]戴可景,1992,《中国十四省市农村妇女基本状况及其生活简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422][422]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2011,《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丛》第6期。 [423][423]丁华,2011,《地图地址抽样框制作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24][424]范伟达、范冰编,2015,《中国调查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425][425]风笑天,1989,《我国社会学恢复以来的社会调查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426][426]风笑天,1994,《方法论背景中的问卷调查法》,《社会学研究》第3期。 [427][427]风笑天,2007a,《高回收率更好吗?——对调查回收率的另一种认识》,《社会学研究》第3期。 [428][428]风笑天,2007b,《再谈样本规模和调查回收率——对〈应答率的意义及其他〉一文的回应》,《社会学研究》第6期。 [429][429]郝大海,2007,《应答率的意义及其他——对中国“高”调查回收率的另一种解读》,《社会学研究》第6期。 [430][430]侯利明,2015,《地位下降回避还是学历下降回避——教育不平等生成机制再探讨(1978-2006)》,《社会学研究》第2期。 [431][431]津社,1987,《社会学调查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学研究》第2期。 [432][432]李春玲,2010,《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社会学研究》第3期。 [433][433]李培林、李炜,2007,《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第3期。 [434][434]李强,2000,《“心理二重区域”与中国的问卷调查》,《社会学研究》第2期。 [435][435]李炜、张丽萍,2014,《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第5期。 [436][436]梁玉成,2013,《在广州的非洲裔移民行为的因果机制——累积因果视野下的移民行为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 [437][437]林彬、王文韬,2000,《对当代中国社会学经验研究及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90年代社会学经验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438][438]林南、王玲、潘允康、袁国华,1987,《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439][439]刘伯红,1995,《中国女性就业状况》,《社会学研究》第2期。 [440][440]刘伯红,2013,《简析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山东女子学院学报》第4期。 [441][441]刘德寰,1995,《关于问卷法的题型设计》,《社会学研究》第2期。 [442][442]刘精明、李路路,2005,《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443][443]刘林平、范长煜、王娅,2015,《被访者驱动抽样在农民工调查中的应用:实践与评估》,《社会学研究》第2期。 [444][444]刘欣,1997,《全国第二届社会调查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学研究》第2期。 [445][445]卢汉龙,1987,《调查问卷的意义界定》,《社会学研究》第4期。 [446][446]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课题组,2006,《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447][447]沈崇麟,1990,《社会研究中的度量误差问题》,《社会学研究》第2期。 [448][448]孙妍、邹艳辉、丁华、严洁、顾佳峰、邱泽奇,2011,《跟踪调查中的拒访行为分析——以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为例》,《社会学研究》第2期。 [449][449]王广州、张丽萍,2012,《到底能生多少孩子?——中国人的政策生育潜力估计》,《社会学研究》第5期。 [450][450]王坚,1987,《十三大增强人民改革信心 中国社会调查所问卷调查得出初步结果》,《瞭望周刊》45期。 [451][451]王威海、顾源,2012,《中国城乡居民的中学教育分流与职业地位获得》,《社会学研究》第4期。 [452][452]王卫东、唐丽娜,2012,《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实地抽样绘图手册》,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453][453]谢立中,2013,《惟一“真实”的基尼系数是否可得?》,《社会学研究》第3期。 [454][454]谢宇、张晓波、李建新、于学军、任强,201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55][455]徐安琪,1999,《性生活满意度:中国人的自我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社会学研究》第3期。 [456][456]徐安琪,2000,《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457][457]严洁、邱泽奇、任莉颖、丁华、孙妍,2012,《社会调查质量研究:访员臆答与干预效果》,《社会学研究》第2期。 [458][458]杨冠三,1988,《1987年以来改革的社会心理环境的调查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459][459]杨善华、沈崇麟,1994,《改革以来我国大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格局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460][460]叶华、吴晓刚,2011,《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社会学研究》第3期。 [461][461]于真,1987,《社会调查研究学科化雏议》,《社会学研究》第6期。 [462][462]喻国明、刘夏阳,1993,《中国民意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63][463]袁方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64][464]张丽萍,2009,《应用Kish表入户抽样被访者年龄结构扭曲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465][465]张文宏、阮丹青,1999,《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第3期。 [466][466]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1999,《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第2期。 [467][467]张小山,1994,《论操作化》,《社会学研究》第1期。 [468][468]张兆曙、陈奇,2013,《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469][469]张子毅、杨文等,1982,《中国青年生育意愿:北京、四川两地城乡调查报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470][470]郑磊,2013,《同胞性别结构、家庭内部资源分配与教育获得》,《社会学研究》第5期。 [471][471]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1993,《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472][472]中国社会调查系统,1988,《中国社会调查系统简介》,《社会学研究》第1期。 [473][473]边燕杰、张磊,2006,《网络脱生:创业过程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474][474]蔡昉,2001,《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第4期。 [475][475]陈树德,1989,《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反思》,《社会学研究》第4期。 [476][476]陈云松、范晓光,2011,《社会资本的劳动力市场效应估算——关于内生性问题的文献回溯和研究策略》,《社会学研究》第1期。 [477][477]陈云松、比蒂·沃克尔、亨克·弗莱普,2014,《“关系人”没用吗?——社会资本求职效应的论战与新证》,《社会学研究》第3期。 [478][478]崔玉萍、李月华,2004,《文献计量中论文作者数量的研究》,《运筹与管理》第6期。 [479][479]邓方,1989,《中美社会学的十年交流对中国社会学的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480][480]方明、王颉,1988,《回顾与展望:开创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新局面》,《社会学研究》第1期。 [481][481]风笑天,1989,《社会学恢复以来的社会调查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482][482]风笑天,1995,《近五年来社会学方法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第1期。 [483][483]风笑天,2000,《社会学方法二十年:应用与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 [484][484]风笑天、田凯,1998,《近十年我国社会学实地研究评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485][485]费孝通,1986,《建立我国社会学的一些意见》,《社会学纪程1979-1985》,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486][486]费孝通,1998,《从实求知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87][487]韩明谟,1994,《中国社会学史不等于西方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史》,《社会学研究》第4期。 [488][488]侯佳伟,2010,《1977-2009年人口学CSSCI期刊论文作者统计分析》,《人口研究》第3期。 [489][489]李路路,1999,《论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 [490][490]李强,1997,《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社会学研究》第4期。 [491][491]李强,2005,《“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第2期。 [492][492]李培林,1991,《关于社会结构的问题——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社会学研究》第1期。 [493][493]李培林,1992,《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494][494]李培林,1994,《再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学研究》第1期。 [495][495]李培林,2000,《中国早期现代化:社会学思想与方法的导入》,《社会学研究》第1期。 [496][496]李培林,2015,《开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新“黄金时代”》,《社会治理》第3期。 [497][497]梁向阳,1989,《论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第1期。 [498][498]梁玉成,2007,《现代化转型与市场转型混合效应的分解——市场转型研究的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模型》,《社会学研究》第4期。 [499][499]林南,1986,《社会学中国化的下一步》,《社会学研究》第1期。 [500][500]刘欣,2005,《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社会学研究》第5期。 [501][501]陆学艺,1995,《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学研究》第2期。 [502][502]《社会学研究》编辑部,1986,《社会学纪程1979-1985》,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503][503]《社会学研究》编辑部,2000,《'99中国社会学回顾与展望》,《社会学研究》第2期。 [504][504]《社会学研究》编辑部,2001,《2000年社会学在中国——研究进展状况及热点难点问题》,《社会学研究》第2期。 [505][505]《社会学研究》编辑部,2004,《2003:中国社会学学术前沿报告》,《社会学研究》第2期。 [506][506]《社会学研究》编辑部,2013,《高度定量化和模型化的美国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5月3日。 [507][507]彭庆恩,1996,《关系资本和地位获得——以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包工头的个案为例》,《社会学研究》第4期。 [508][508]汝信,1996,《第六届亚洲社会学大会开幕辞》,《社会学研究》第1期。 [509][509]渠敬东,1999,《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社会学研究》第1期。 [510][510]渠敬东,2014,《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对国家与社会之关系的新构建》,《社会学研究》第4期。 [511][511]王崇德,1982,《科学论文作者的研究》,《情报学报》第2期。 [512][512]魏屹东、邢润川,1996,《〈社会学研究〉1986-1995文献计量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513][513]吴文藻,2010,《论社会学中国化》,北京:商务印书馆。 [514][514]吴晓刚,2006,《“下海”: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转型中的自雇活动与社会分层(1978-1996)》,《社会学研究》第6期。 [515][515]吴愈晓,2013,《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社会学研究》第4期。 [516][516]吴愈晓、吴晓刚,2009,《城镇的职业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社会学研究》第3期。 [517][517]阎明,1990,《社会学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学研究》第6期。 [518][518]杨善华、李猛,1994,《中国大陆社会学重建以来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第6期。 [519][519]张静,1993,《社会结构:概念的进展及限制》,《社会学研究》第6期。 [520][520]张宛丽,1989,《十年社会学理论方法研究的回顾和反思》,《社会学研究》第4期。 [521][521]张宛丽,2000,《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二十年》,《社会学研究》第1期。 [522][522]张文宏,2003,《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523][523]张文宏、李沛良、阮丹青,2004,《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社会学研究》第6期。 [524][524]张文宏、阮丹青,1999,《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第3期。 [525][525]张翼,2002,《社会学自杀研究理路的演进》,《社会学研究》第4期。 [526][526]赵延东,2002,《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社会学研究》第4期。 [527][527]赵延东,2007,《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一项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528][528]郑杭生、洪大用,1996,《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涵》,《社会学研究》第1期。 [529][529]Lotka,A. J. 1926,“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16. [530][530]Nee,Victor 1989,“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 in State Socialism.” 54(5). [531][531]Zhou,Xueguang & Xiaomei Pei 1997,“Chinese Sociology in a Transitional Society.” 26(5). [532][532]艾云,2011,《上下级政府间“考核检查”与“应对”过程的组织学分析——以A县“计划生育”年终考核为例》,《社会》第3期。 [533][533]波兰尼,卡尔,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刘阳、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534][534]都阳、蔡昉,2005,《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变化与扶贫战略调整》,《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535][535]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2004,《地方国家、经济干预和农村贫困:一个中国西南村落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536][536]洪大用,2003,《改革以来中国城市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社会学研究》第1期。 [537][537]黄仁宇,1997a,《万历十五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38][538]黄仁宇,1997b,《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39][539]黄晓春,2010,《技术治理的运作机制研究:以上海市L街道一门式电子政务中心为案例》,《社会》第4期。 [540][540]吉登斯,安东尼,2011,《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541][541]陆康强,2007,《贫困指数:构造与再造》,《社会学研究》第4期。 [542][542]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543][543]瑞泽尔,乔治,2014,《汉堡统治世界?!——社会的麦当劳化》,姚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44][544]韦伯,马克斯,2010,《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45][545]吴清军,2012,《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第3期。 [546][546]应星,2014,《农户、集体与国家——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六十年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47][547]周飞舟,2006a,《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548][548]周飞舟,2006b,《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549][549]周雪光,2011,《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第10期。 [550][550]周怡,2002,《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第3期。 [551][551]朱晓阳,2004,《反贫困的新战略: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到管理穷人》,《社会学研究》第2期。 [552][552]Olson,Mancur 1971,.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53][553]Simmel,Georg 2011,. Translated by Tom Bottomore. New York:Routledge. [554][554]Weber,Max 1978,. Translat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55][555]Weber,Max 1992,. Translated by Talcott Parsons,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556][556]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2014,《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57][557]陈锋,2015,《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社会》第3期。 [558][558]陈海嵩,2015,《环境治理视阈下的“环境国家”——比较法视角的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1期。 [559][559]陈红金、何乐琴、汪刚,2007,《浙江农业标准化: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标准化》第7期。 [560][560]陈锡文,2012,《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561][561]陈锡文,2016,《落实发展新理念,破解农业新难题》,《农业经济问题》第3期。 [562][562]恩格斯,1965,《论德法农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563][563]范汉雄,1987,《当前生猪生产几个问题的调查》,《浙江畜牧兽医》第3期。 [564][564]范汉雄,1989,《户养猪问题再认识》,《浙江畜牧兽医》第3期。 [565][565]方志权,2013,《上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科学发展》第3期。 [566][566]冈部守、章政等编著,2004,《日本农业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567][567]何荣飞、黄家晖、郭浴阳,1985,《论生猪生产方式和购销方式的改革》,《农业经济问题》第5期。 [568][568]何增科、周凡,2008,《农业的政治经济分析》,重庆:重庆出版社。 [569][569]胡友根,2002,《猪粪污染亟待整治》,《中国畜牧杂志》第5期。 [570][570]霍华德,纽比、弗雷德里克·巴特尔,2005,《批判的农村社会学导论》,苏国勋、刘小枫编《社会理论的知识学建构》,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571][571]吉小燕、刘立军、刘亚洲,2015,《生猪规模养殖户污染处理行为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农林经济管理学报》第6期。 [572][572]康晓光、韩恒,2005,《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开放时代》第6期。 [573][573]李瑞昌,2009,《公共治理转型:整体主义复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574][574]李祖佩,2013,《项目进村与乡村治理重构——一项基于村庄本位的考察》,《中国农村观察》第7期。 [575][575]马有祥,2016,《“十三五”规划解读:新常态下我国畜牧业发展战略分析》,《中国猪业》第1期。 [576][576]王海娟、贺雪峰,2015,《资源下乡与分利秩序的形成》,《学习与探索》第2期。 [577][577]王蕾、张伟民、金文成,2016,《“十二五”时期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情况分析》,《农村经营管理》第6期。 [578][578]王立贤,2016,《中国生猪产业的未来发展》,《兽医导刊》第9期。 [579][579]王浦昫,2014,《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580][580]温铁军,2009,《“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581][581]吴冠生,2015,《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协作治理研究》,《安徽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582][582]习近平,2014,《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求是》第1期。 [583][583]熊万胜,2013,《体系: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84][584]薛澜、张帆、武沐瑶,2015,《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研究:回顾与前瞻》,《公共管理学报》第3期。 [585][585]杨惠芳,2013,《生猪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农业经济问题》第7期。 [586][586]姚文捷,2015,《生猪养殖产业集聚演化的环境效应研究:以嘉兴市辖区为例》,《地理科学》第9期。 [587][587]叶敏,2015,《政策执行:权力运作与社会过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88][588]叶敏、马流辉、罗煊,2012,《驱逐小生产者:农业组织化经营的治理动力》,《开放时代》第6期。 [589][589]曾凡军,2009,《从竞争治理迈向整体治理》,《学术论坛》第9期。 [590][590]张乐天,1998,《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591][591]赵红军,2010,《惯性治理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上海:格致出版社。 [592][592]赵克斌、王立贤、程笃学、王立刚,2007,《2005年中国中小规模农户养猪生产调查报告》,中国畜牧业协会编《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593][593]浙江省农业志编纂委员会,2004,《浙江省农业志》,北京:中华书局。 [594][594]浙江省统计局,2010,《浙江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95][595]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1984、2000、2014,《浙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96][596]郑风田、程郁,2005,《从农业产业化到农业产业区》,《管理世界》第7期。 [597][59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3-2015,《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598][598]周飞舟,2009,《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第3期。 [599][599]周雪光,2012,《运动式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开放时代》第9期。 [600][600]Brannstrom,Christian,Lisa Rauschb,J. Christopher Brown,Renata Marson Teixeira de Andrade & Andrew Miccolis 2011,“Compliance and Market Exclusion in Brazilian Agriculture: Analy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soft’ Governance.” 29(2). [601][601]Coase,Ronald H. 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 4(16). [602][602]Swinnen,Johan F. M. & Scott Rozelle 2009,“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Resource Policy Reform: Insights from Agricultural Transition.” 1(1). [603][603]Williamson,Oliver E. 1981,“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 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 87(3). [604][604]蔡昉,2010,《刘易斯转折点与公共政策方向的转变——关于中国社会保护的若干特征性事实》,《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605][605]蔡昉、都阳,2011,《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学动态》第9期。 [606][606]陈沁、袁志刚,2012,《土地替代教育——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家庭的教育选择》,《经济学(季刊)》第1期。 [607][607]郭剑雄、李志俊,2009,《劳动力选择性转移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机制》,《经济研究》第5期。 [608][608]国家统计局,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609][609]李飞、钟涨宝,2010,《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失地农民的职业获得——基于江苏省扬州市两个失地农民社区的调查》,《中国农村观察》第6期。 [610][610]李菁、林毅夫、姚洋,2002,《信贷约束、土地和不发达地区农户子女教育投资》,《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611][611]李文,2001,《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612][612]毛丹、王燕锋,2006,《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社会学研究》第6期。 [613][613]苏群、丁毅,2007,《初中阶段农户子女辍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闽北农村为例》,《中国农村经济》第6期。 [614][614]孙三百、黄薇、洪俊杰,2012,《劳动力自由迁移为何如此重要?——基于代际收入流动的视角》,《经济研究》第5期。 [615][615]石智雷、杨云彦,2012,《家庭禀赋、家庭决策与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社会学研究》第3期。 [616][616]孙志军,2003,《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以赤峰农村地区为例》,《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617][617]王进、汪宁宁,2013,《教育选择:理性还是文化——基于广州市的实证调查》,《社会学研究》第3期。 [618][618]杨菊华、段成荣,2008,《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619][619]姚洋,2000,《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620][620]Basu,K.,S. Das & B. Dutta 2010,“Child Labor and Household Wealth: Theory and Emporical Evidence of an Inverted-U.” 91(1). [621][621]Becker,G. S. & H. G. Lewis 1973,“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hildren.” 81(2). [622][622]Beine,M.,F. Docquier & H. Rapoport 2008,“Brain Drain and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inners and Losers.” 118(528). [623][623]Benin,S.,M. Ahmed,J. Pender & S. Ehui 2005,“Development of Land Rental Market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The Case of Northern Ethiopia.” 14(1). [624][624]Benjamin,D. & L. Brandt 2002,“Property Rights,Labour Markets,and Efficiency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The Case of Rural China.” 35 (4). [625][625]Berry,Christopher R. & Edward L. Glaeser 2005,“The Divergence of Human Capital Levels across Cities.” 84(3). [626][626]Feng,S. & N. Heerink 2008,“Are Farm Households' Renting and Migration Decisions Inter-related in Rural China?” 55(4). [627][627]Hansen,B.E. 2000,“Sample Splitting and Threshold Estimation.” 68(3). [628][628]Hirano,K. & G. W. Imbens 2005,“The Propensity Score with Continuous Treatments.” In Andrew Gelemen & Xiao-Li Meng(eds.), Chichester,UK: John Wiley & Sons. [629][629]Jensen,P. & H. S. Nielsen 1997,“Child Labour or School Attendance?Evidence from Zambia.” 10(4). [630][630]Kanbur,R. & H. Rapoport 2003,“Migration Selectiv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Spatial Inequality.” 5(1). [631][631]Lloyd,C. B.,C. Mete & Z. A. Sathar 2005,“The Effect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imary School Access,Type and Quality on the Decision to Enroll in Rural Pakistan.” 53(3). [632][632]Mare,R. D. 1980,“Social Background and School Continuation Decisions.” 75(370). [633][633]Nkamleu,B. G. 2006,“Poverty and Child Farm Labor in Africa: Wealth Paradox or Bad Orthodoxy.” 13(1). [634][634]Rigg,J. 2006,“Land,Farming,Livelihoods and Poverty: Rethinking the Links in the Rural South.” 34(1). [635][635]Rosenzweig,M. R. 1977,“Demand for Children in Farm Households.” 85(1). [636][636]Shryock,H. S. & C. B. Nam 1965,“Education Selectivity in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43(3). [637][637]Todaro,M. P. 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59(1). [638][638]Walters,P. B. & C. M. Briggs 1993,“The Family Economy,Child Labor and Schooling: Evidence from the Early Twentieth-Century South.” 58(2). [639][639]贝克,乌尔里希、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2011,《个体化》,李荣山、范譞、张惠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40][640]陈皆明,2016,《代际社会经济地位与同住安排——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641][641]古德,1982,《家庭》,魏章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42][642]胡幼慧,2004,《三代同堂的迷思与陷阱》,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 [643][643]康岚,2009,《反馈模式的变迁:代差视野下的城市家庭代际关系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44][644]刘宝驹,2000,《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化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645][645]刘汶蓉,2016,《转型期的家庭代际情感与团结——基于对上海两类“啃老”家庭的比较》,《社会学研究》第4期。 [646][646]卢晖临、李雪,2007,《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647][647]罗梅君,2004,《19世纪末以及今日中国乡村的婚姻与家庭经济》,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北京:三联书店。 [648][648]马春华,2014,《重构国家与青年家庭之间的契约:儿童养育责任的集体分担》,《青年研究》第4期。 [649][649]马春华、李银河、唐灿、王震宇、石金群,2013,《转型期中国城市家庭变迁:基于五城市的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50][650]马春华、石金群、李银河、王震宇、唐灿,2011,《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社会学研究》第2期。 [651][651]沈奕斐,2013,《个体化家庭iFamily: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652][652]石金群,2013,《成年子女与父母的代际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653][653]宋金文,2001,《当代日本家庭论与老年人抚养》,《社会学研究》第5期。 [654][654]唐灿,2010,《家庭现代化理论及其发展的回顾与评述》,《社会学研究》第3期。 [655][655]唐灿、陈午晴,2012,《中国城市家庭的亲属关系》,《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656][656]王跃生,2011,《中国家庭家庭代际关系内容及其时期差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3期。 [657][657]肖索未,2014,《“严母慈祖”:儿童抚育中的代际合作与权力关系》,《社会学研究》第6期。 [658][658]杨善华、沈崇麟,2000,《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659][659]阎云翔,2012,《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660][660]姚俊,2012,《“临时主干家庭”: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动与策略化》,《青年研究》第3期。 [661][661]叶光辉、杨国枢,2009,《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662][662]赵志裕、康萤仪,2010,《文化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63][663]Bengtson,V. L.& R. E. L. Roberts 1991,“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in Aging Families: An Example of Formal Theory Construction.” 53. [664][664]Bengtson,V.,R. Giarrusso,J. B. Mabry & M. Silverstein 2002,“Solidarity,Conflict,and Ambivalence: Complementary or Competing Perspectives o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64(3). [665][665]Chang,Kyung-Sup 2010,“Individualization without Individualism: Compressed Modernity and Obfuscated Family Crisis in East Asia.” 3. [666][666]Cherlin,A. J. 2008,. New York: McGraw-Hill Humanities. [667][667]Connidis,I. A. & J. A. McMullin 2002,“Sociological Ambivalence and Family Ties: A Critical Perspective.” 64. [668][668]Laslett,Peter 197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69][669]Lüscher,K. 2002,“Intergenerational Ambivalence: Further Step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64(3). [670][670]Lüscher,K. & K. Pillemer 1998,“Intergenerational Ambivalence: 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 in Later Life.” 60. [671][671]Parsons,Talcott 1949,“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In Ruth N. Anshen(ed.),. New York: Harper. [672][672]Riley,M.W. 1983,“The Family in an Aging Society: A Matrix of Latent Relationships.” 4. [673][673]Shorter,Edward 1977,. New York: Basic Books,Inc. [674][674]Small,Mario L. 2009,“‘How Many Cases Do I Need?’ On Science and the Logic of Case Selection in Field Based Research.” 10(1). [675][675]阿隆,雷蒙,2000,《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676][676]贝顿,1990,《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徐鸿宾、徐京辉、廖立传译,萧羡一校阅,台北:久大、桂冠联合出版。 [677][677]本迪克斯,莱因哈特,2002,《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刘北成、刘援、吴必康、刘新成译,刘北成校,顾忠华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78][678]何蓉,2011,《朝向一种韦伯式政治经济学——对于韦伯现代国家与经济发展论述的初步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679][679]林格,弗里茨,2011,《韦伯学术思想评传》,马乐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80][680]斯威德伯格,理查德,2007,《马克斯·韦伯与经济社会学思想》,何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681][681]韦伯,马克斯,1997,《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李强、文一郡、卜永坚译,北京:三联书店。 [682][682]韦伯,马克斯,2010,《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苏国勋、覃方明、赵立玮、秦明瑞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683][683]韦伯,马克斯,2013,《韦伯方法论文集》,张旺山译,台北:联经出版社。 [684][684]亚历山大,杰弗里·C.,2012,《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三卷,何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685][685]Barblet,J.M. 2001,“Max Weber's Inaugural Lecture and Its Place in His Sociology.” 1(2). [686][686]Borchardt,Knut 2002,“Max Weber's Writings on the Bourse: Puzzling Out a Forgotten Corpus.” 2(2). [687][687]Dibble,Vernon K. 1968,”Soci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Commitments in the Young Max Weber.” 9. [688][688]Hennis,Wilhelm 1983,“Max Weber's ‘Central Questions’.” 12. [689][689]Hennis,Wilhelm 1987a,‘Max Weber's Theme: Personality and Life Orders.”In S. Lash & Sam Whimster (eds.),. London: Allen & Unwin. [690][690]Hennis,Wilhelm 1987b,“A Science of Man: Max Weber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German Historical School.”In Wolfgang J. Mommsen & Jürgen Osterhammel(eds.),. German Historical Institute,London: Allen & Unwin. [691][691]Honigsheim Paul 1949,“Max Weber as Historia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Life.” 23 (3). [692][692]Honigsheim Paul 2003,.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Alan Sica. New Brunswick &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693][693]Kaelber,Lutz 2003,“Max Weber's Dissertation.” 16 (2). [694][694]Käsler,Dirk 1988,. Translated by Philippa Hurd. London: Polity Press. [695][695]Mayer,J.P. 1944,. London: Faber & Faber Ltd. [696][696]Mitzman,Arthur 1984,. New Brunswick &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697][697]Mommsen,Wolfgang J. 1980,. Translated by P.S.Falla. New York: Random House. [698][698]Mommsen,Wolfgang J. 1984,. Translated by Michael S. Steinberg. Chicago &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99][699]Munters,Q.J. 1972,“Max Weber as Rural Sociologist.” 12(1). [700][700]Norkus,Zenonas 2004,“Max Weber on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Political Economy before Political Sociology.” 29(3). [701][701]Palonen,Kari 2001,“Was Max Weber a ‘Nationalist’? A Study in the Rhetoric of Conceptual Change.” 1(2). [702][702]Riesebrodt,Martin 1986,“From Patriarchalism to Capitalism: The Theoretical Context of Max Weber's Agrarian Studies (1892-93).” 15(4). [703][703]Radkau,Joachim 2011,. Cambridge,UK: Polity Press. [704][704]Roth,Guenther 1965,“Political Critiques of Max Weber: Some Implications for Political Sociology.” 30(2). [705][705]Roth,Guenther 2002,“Max Weber: Family History,Economic Policy,Exchange Reform.” 15(3). [706][706]Roth,Guenther 2006,“Max Weber's Articles on German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in the (1906/1907)and Their Political Context.” 6(2). [707][707]Scaff,Laurence A. 1984,“Weber before Weberian Sociology.” 35. [708][708]Scaff,Laurence A. 2004,“Young Man Weber.” 17. [709][709]Scaff,Laurence A. 2011,. Princeton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10][710]Schluchter,Wolfgang 198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711][711]Sica,Alan 2003,“Paul Honigsheim and Max Weber's Lost Decade.” Introduction to Paul Honigsheim,. New Brunswick &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712][712]Tenbruck,F.H. 1980,“The Problem of Thematic Unity in the Works of Max Weber.” 31. [713][713]Theiner,Peter 1987,“Friedrich Naumann and Max Weber: Aspects of a Political Partnership.” In Wolfgang J. Mommsen & Jürgen Osterhammel(eds.),. German Historical Institute,London: Allen & Unwin. [714][714]Tribe,Keith 1983,“Prussian Agriculture—German Politics: Max Weber 1892-1897.” 12(2). [715][715]Weber,Marianne 1988,.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arry Zohn. New Brunswick & Oxford: Transaction books. [716][716]Weber,Max 1961,. Translated by Frank H. Knight. New York: Collier-Macmillan. [717][717]Weber,Max 1994,. Edited by Peter Lassman & Ronald Spei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