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全5册)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研究 中国;经济管理类;专著;西北地区;城市经济学 VIP

售价:¥89.4 ¥298
0人在读 |
0 评分
ISBN:978-7-5201-6779-6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本套图书由《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西部省区和主要城市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西部内陆开放新体制研究》五部专著组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围绕大背景下西部开发中所涉及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与城市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资源配置等方面展开研究。
[展开]
  • 第一章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区域比较的历史演进——基于产业群、产业链视角
    1. 一 引言
    2. 二 文献综述
    3. 三 测度方法
    4. 四 全国产业发展:产业群、产业链的历史演进
    5. 五 区域产业发展:产业群、产业链的历史演进
    6. 六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群、产业链的历史演进
    7. 七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第二章 “一带一路”“五通”建设重点研究——基于量化关联规则的测度
    1. 一 引言
    2. 二 文献综述
    3. 三 量化关联分析与Apriori算法
    4. 四 “一带一路”“五通”指数的Apriori算法分析
    5. 五 “一带一路”“五通”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市产业结构:趋同还是趋异
    1. 一 引言
    2. 二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市产业结构趋同测度方法
    3. 三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市产业结构测度结果与分析
    4. 四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市产业趋同合意性分析
    5. 五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市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 第四章 自由贸易区推动地区产业发展:“一带”与“一路”存在差异化效应吗?
    1. 一 引言
    2. 二 文献综述
    3. 三 “一带一路”建设下对外贸易对产业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4. 四 模型设计、变量选择与处理
    5. 五 “一带一路”政策效应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 六 稳健性检验
    7. 七 “一带一路”差异化效应的总结与政策建议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的研究
    1. 一 引言
    2. 二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
    3. 三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4. 四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5. 五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 第六章 “一带一路”、FDI异质性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1. 一 引言
    2. 二 FDI异质性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理
    3. 三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来源
    4. 四 FDI异质性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5. 五 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的考察
    6. 六 “一带一路”倡议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 第七章 环境规制下FDI质量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实证分析
    1. 一 引言
    2. 二 文献综述
    3. 三 环境规制下FDI质量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4. 四 环境规制下FDI质量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设计
    5. 五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证结果
    6. 六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环境规制推动FDI质量升级的政策建议
  • 第八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西部地区大数据产业兴起条件研究——决策树算法与应用
    1. 一 引言
    2. 二 文献综述
    3. 三 决策树模型与C4.5算法
    4. 四 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数据产业兴起的决策树算法分析
    5. 五 结语
  • 第九章 区域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与西部创新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西部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
    1. 一 引言
    2.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3. 三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说明
    4. 四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西部产业创新发展的实证结果分析
    5. 五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西部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阐释
  • 第十章 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城市TFP的空间溢出效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1. 一 引言
    2. 二 理论模型分析
    3. 三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空间权重矩阵选取、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4. 四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分析
    5. 五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西部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政策建议
  • 第十一章 现代金融支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实施逻辑与路径阐释: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建设的方向
    1. 一 现代金融命题的提出
    2. 二 现代金融的内涵转换
    3. 三 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建设背景下现代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实践诉求
    4. 四 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建设的支撑:现代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实施逻辑
    5. 五 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建设的保证:现代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阐释
[1][1]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4期。 [2][2]范剑勇、谢强强:《地区间产业分布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3][3]赵光南:《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的进展——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第2期。 [4][4]韩维正:《产业链现代化中国要打攻坚战》,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9/0827/c1004-31318539.html,2019年8月27日。 [5][5]王岳平、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第2期。 [6][6]许宪春、齐舒畅、杨翠红、赵同录:《我国目前产业关联度分析——2002年投入产出表系列分析报告之一》,《统计研究》2006年第11期。 [7][7]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3期。 [8][8]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3期。 [9][9]李善同、钟思斌:《我国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分析》,《管理世界》1998年第3期。 [10][10]Porter.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The Free Press,1990. [11][11]杨公朴、复大慰:《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2][12]朱传耿、赵振斌:《论区域产业竞争力》,《经济地理》2002年第1期。 [13][13]成达建:《广东产业群投入产出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4][14]顾海兵、刘峰:《中国产业经济的投入与产出实证研究——1990年与198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比较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2期。 [15][15]全诗凡:《基于区域产业链视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北京津冀地区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16][16]许优美:《天津市产业链及其演化趋势分析》,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7][17]Erik D.,Romero I.Production Chains in an Interregional Framework:Identification by Means of Average Propagation Lengths,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7,30(7),pp.48-60. [18][18]Erik Dietzenbacher,Isidoro Romeroluna,and Niels S.Bosma.Using Average Propagation Lengths to Identify Production Chains in the Andalusian Economy,Estudios DE Economic Aplicada 2005,Vol.7(23),pp.405-422. [19][19]孙赵勇、任保平:《基于投入产出关联的中国产业结构演化特征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第12期。 [20][20]吴三忙、李善同:《中国经济复杂度及其演变:基于1987年至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测度》,《管理评论》2013年第3期。 [21][21]冯沛:《投入产出视角下的中国全产业链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第8期。 [22][22]李慧珍、苗建军、陈瑜:《江苏主导产业群效率研究》,《经济问题》2011年第9期。 [23][23]王辅信、胡国强、张许颖、张立存、王世炎:《中国各地区投入产出分析与产业结构变化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第9期。 [24][24]黄桂田、徐昊:《中国钢铁的产业关联效应及国际比较——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研究》,《经济问题》2018年第11期。 [25][25]史贞、许佛平:《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机理探析——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经济问题》2018年第10期。 [26][26]周民良、满明俊:《区域关联产业群的识别与发展模式探析——以陕西省为例》,《开发研究》2009年第3期。 [27][27]徐丽梅:《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我国信息产业经济效应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12期。 [28][28]郑吉昌、夏晴:《服务业发展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以浙江产业集群发展为例》,《财贸经济》2005年第7期。 [29][29]赵启蒙:《基于投入产出的中国区域科技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差异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30][30]覃成林、张华、张技辉:《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新趋势及成因——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测度及其空间和产业二重分解》,《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10期。 [31][31]干春晖、郑若谷:《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及其产业分解》,《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 [32][32]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 [33][33]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34][34]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3期。 [35][35]Bhalla,A.,Yao,S.J. and Zhang,Z.Y.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China,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2003:11(1),pp.25-39. [36][36]金相郁、武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趋势及其特征——基于GDP修正后的数据》,《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37][37]刘贯春、张晓云、邓光耀:《要素重置、经济增长与区域非平衡发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7期。 [38][38]戴魁早、刘友金:《要素市场扭曲、区域差异与R&D投入——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与门槛模型的经验证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第9期。 [39][39]蔡昉、都阳:《区域差距、趋同与西部开发》,《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 [40][40]杨丽君、邵军:《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再估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年第10期。 [41][41]龚勤林:《区域产业链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2][42]刘贵富:《产业链的基本内涵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8期。 [43][43]程李梅、庄晋财、李楚、陈聪:《产业链空间演化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陷阱”突破》,《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8期。 [44][44]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2期。 [45][45]高煜、张雪凯:《政策冲击、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经济问题》2016年第1期。 [46][46]郭丽娟、邓玲:《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纵横》2013年第8期。 [47][47]《“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央视网,http://news.cctv. com/2018/08/21/ARTIvnh8DV9BAhjCES87QU45180821.shtml。 [48][48]翟崑、王继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通”指数报告》,商务印书馆,2017。 [49][49]顾春光、翟崑:《“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进展、挑战与展望》,《当代亚太》2017年第6期。 [50][50]范洋:《“一带一路”指数研究综述与分析》,《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2018年第8期。 [51][51]许和连、孙天阳、成丽红:《“一带一路”高端制造业贸易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的指数随机图分析》,《财贸经济》2015年第12期。 [52][52]张会清、唐海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联系问题研究——基于贸易强度指数模型的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7年第3期。 [53][53]张奇、童纪新:《“一带一路”省市城市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分析——基于DEA及Malmquist指数模型》,《软科学》2016年第11期。 [54][54]蔡中华、王一帆、董广巍:《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专利与出口结构关系的研究——基于行业层面相似度指数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7期。 [55][55]徐梁:《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比较优势的动态分析》,《管理世界》2016年第2期。 [56][56]刘伟:《“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内外新闻舆情及其演化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年第6期。 [57][57]宋红娟、蒋玉石:《“一带一路”旅游市场的价值判断》,《开发研究》2017年第4期。 [58][58]王冬冬、吴寒、史光燕等:《大数据背景下投资者关注对“一带一路”概念股预测能力的实证检验》,201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论文,2015。 [59][59]马志云、刘云:《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9期。 [60][60]张宗新、沈正阳:《基于数据挖掘的内幕操纵行为甄别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8年第2期。 [61][61]杜宽旗、蒙肖莲:《股票价格时间序列的隐藏瞬时模式识别方法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62][62]何海鹰、朱建平、谢邦昌:《证券投资意识调查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视角》,《统计研究》2008年第9期。 [63][63]杨海军、太雷:《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64][64]辛金国、关建清:《基于数据挖掘民营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探索》,《中国管理科学》2012年第S1期。 [65][65]郭崇慧、赵作为:《基于客户行为的4S店客户细分及其变化挖掘》,《管理工程学报》2015年第4期。 [66][66]琚春华、帅朝谦:《融入情境强度的客户行为模式挖掘及变化侦测》,《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第8期。 [67][67]李实、叶强、李一军等:《中文网络客户评论的产品特征挖掘方法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 [68][68]叶强、张紫琼、罗振雄:《面向互联网评论情感分析的中文主观性自动判别方法研究》,《信息系统学报》2007年第1期。 [69][69]汪晓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产业合作研究》,《经济问题》2015年第5期。 [70][70]覃成林、潘丹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趋同及合意性分析》,《经济与管理评论》2018年第3期。 [71][71]郭先登:《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下城市群基本发展样态与趋势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年第5期。 [72][72]程忠、黄少安:《合理性产业结构趋同的理论标准与中国的实证》,《财经问题研究》2016年第9期。 [73][73]彭继增、孙中美、黄昕:《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经济地理》2015年第8期。 [74][74]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2期。 [75][75]刘杰:《山东省西部产业结构趋同研究》,《经济地理》2013年第9期。 [76][76]孙根紧:《我国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1期。 [77][77]蔡磊、李广明:《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区位熵灰色关联研究》,《产经评论》2012年第3期。 [78][78]赵峰、姜德波:《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与区域经济发展——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域地区为例》,《财贸经济》2011年第4期。 [79][79]覃剑、张文霞:《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迁与优化研究》,《产经评论》2010年第6期。 [80][80]覃成林、梁夏瑜:《广东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经验与思考》,《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第7期。 [81][81]石涛、鞠晓伟:《要素禀赋、市场分割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5期。 [82][82]王永锋、华怡婷:《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2期。 [83][83]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 [84][84]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2期。 [85][85]郭庆、邓凯文:《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山东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年第6期。 [86][86]李猛:《中国自贸区服务与“一带一路”的内在关系及战略对接》,《经济学家》2017年第5期。 [87][87]姜丽、黄庆波:《我国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特区经济》2013年第12期。 [88][88]Alessia Amighini,Marco Sanfilippo.Impact of South-South FDI and Trade on the Export Upgrading of African Economies,World Development,2014,p.64. [89][89]周茂、陆毅、符大海:《贸易自由化与中国产业升级:事实与机制》,《世界经济》2016年第10期。 [90][90]金京、戴翔:《国际分工演进与我国开放型经济战略选择》,《经济管理》2013年第2期。 [91][91]陈丽娴、沈鸿:《区域知识溢出如何影响企业增加值率——基于中国创意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当代财经》2017年第8期。 [92][9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93][93]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94][94]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95][95]林毅夫:《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96][96]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等:《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97][97]Trade Openness and Vertical Structure:Evidence From Korean Firm-Level Data,Hea-Jung Hyun,JungHur.Open Economies Review. 2014(4). [98][98]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99][99]蓝庆新、陈超凡:《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财经研究》2013年第12期。 [100][100]蔡海亚、徐盈之:《对外贸易是否影响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10期。 [101][101]王小宁、周晓唯、张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贸易、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17年第19期。 [102][102]何义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考量、前景展望与建设思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4期。 [103][103]李逢春:《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升级效应——来自中国省际面板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6期。 [104][104]贾妮莎、韩永辉、邹建华:《中国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1期。 [105][105]周茂、陆毅、符大海:《贸易自由化与中国产业升级:事实与机制》,《世界经济》2016年第10期。 [106][106]宋周莺、刘卫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 [107][107]张少军、刘志彪:《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从全球价值链走向国内价值链》,《经济管理》2013年第8期。 [108][108]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109][109]白俊红、卞元超:《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创新生产的效率损失》,《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11期。 [110][110]钱学锋、熊平:《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111][111]温忠麟、张雷、侯杰泰:《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心理学报》2006年第3期。 [112][112]吴福象、沈浩平:《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的实证分析》,《财经科学》2013年第7期。 [113][113]蔡海亚、徐盈之:《贸易开放是否影响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10期。 [114][114]李逢春:《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升级效应——来自中国省际面板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6期。 [115][115]李晓英:《FDI、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当代经济科学》2018年第2期。 [116][116]程瑜、王玉玲、阎敏:《FDI与产业结构升级:西部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2012年第7期。 [117][117]陆长平、聂爱云:《制度环境、FDI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ESCP框架的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18][118]贾妮莎、韩永辉、邹建华:《中国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1期。 [119][119]刘斌斌、黄吉焱:《FDI进入方式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研究——基于环境规制强度差异视角》,《当代财经》2017年第4期。 [120][120]韩永辉、邹建华:《引资转型、FDI质量与环境污染——来自珠三角九市的经验证据》,《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7期。 [121][121]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122][122]杨祖义:《FDI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影响的Sys-GMM分析——基于省级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宏观经济研究》2018年第8期。 [123][123]付宏、毛蕴诗、宋来胜:《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9期。 [124][124]王立国、赵婉妤:《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 [125][125]肖叶、刘小兵:《税收竞争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吗?——基于总量与结构双重视角》,《财政研究》2018年第5期。 [126][126]秦宇:《FDI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研究》,《管理现代化》2016年第6期。 [127][127]谢婷婷、李玉梅、潘宇:《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省域空间计量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18年第8期。 [128][128]汪伟、刘玉飞、彭冬冬:《人口老龄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1期。 [129][129]张延平、李明生:《我国区域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适配度评价研究》,《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3期。 [130][130]张林:《中国双向FDI、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世界经济研究》2016年第10期。 [131][131]赵云鹏、叶娇:《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年第3期。 [132][132]郭熙保、罗知:《外资特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133][133]List J.A.,Co C.Y.,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0,40(1),pp.1-20. [134][134]白俊红、吕晓红:《FDI 质量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金融研究》2017年第5期。 [135][135]周长富、杜宇玮、彭安平:《环境规制是否影响了我国FDI的区位选择?——基于成本视角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 [136][136]张鹏杨、李惠茹、胡建辉:《环境管制对中国FDI的影响研究——基于直接和间接两个效应视角》,《世界经济研究》2016年第3期。 [137][137]傅京燕、李丽莎:《FDI、环境规制与污染避难所效应——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经验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7期。 [138][138]廖显春、夏恩龙:《为什么中国会对FDI具有吸引力?——基于环境规制与腐败程度视角》,《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1期。 [139][139]邓慧慧、桑百川:《财政分权、环境规制与地方政府FDI竞争》,《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140][140]许和连、邓玉萍:《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管理世界》2012年第2期。 [141][141]刘玉博、汪恒:《内生环境规制、FDI与中国城市环境质量》,《财经研究》2016年第12期。 [142][142]原毅军、谢荣辉:《FDI、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8期。 [143][143]Levinson A.,Taylor M S.,Unmasking the Pollution Haven Effect,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8,49(1),pp.223-254. [144][144]Fortanier F.,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Host Country Economic Growth:Does the Investor’s Country of Origin Play A Role,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2007,16(2),pp.41-76. [145][145]张中元、赵国庆:《FDI、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 [146][146]王雷、黄聪:《我国环境规制对不同来源国FDI的影响》,《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 [147][147]邹建华、韩永辉:《引资转型、FDI质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珠三角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第7期。 [148][148]魏玮、周晓博、薛智恒:《环境规制对不同进入动机FDI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149][149]李小平、卢现祥、陶小琴:《环境规制强度是否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贸易比较优势》,《世界经济》2012年第4期。 [150][150]王书斌、徐盈之:《环境规制与雾霾脱钩效应——基于企业投资偏好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4期。 [151][151]韩超:《制度影响、规制竞争与中国启示》,《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4期。 [152][152]王奇、蔡昕妤:《环境规制对不同来源地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财经论丛》2017年第2期。 [153][153]Copeland B.R.,Taylor M.S.Trade,Growth,and the Environment,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42(1),pp.7-71. [154][154]张宇、蒋殿春:《FDI、政府监管与中国水污染——基于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分解指标的实证检验》,《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2期。 [155][155]《习近平: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 com//2017-12/09/c_1122084706.html。 [156][156]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期。 [157][157]刘铁、王九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问题分析》,《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2期。 [158][158]陆立军、于斌斌:《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演化及政府行为:理论与实证》,《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5期。 [159][159]郭晓丹、何文韬:《融合与跨越:新旧产业间技术升级路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60][160]霍影、霍金刚:《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策略选择:传统产业是否应让位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视阈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与传统产业升级路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10期。 [161][161]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162][162]张亚斌、黄吉林、曾铮:《城市群、“圈层”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2期。 [163][163]杜传忠:《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现代产业组织演进的两条基本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7期。 [164][164]李超、覃成林:《要素禀赋、资源环境约束与中国现代产业空间分布》,《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165][165]刘修岩、何玉梅:《集聚经济、要素禀赋与产业的空间分布: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166][166]宋凌云、王贤彬、徐现祥:《地方官员引领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1期。 [167][167]刘涛雄、徐晓飞:《互联网搜索行为能帮助我们预测宏观经济吗?》,《经济研究》2015年第12期。 [168][168]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169][169]Kose M.A.,Does Openness t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lows Raise Productivity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9,28(4),pp.554-580. [170][170]李政、杨思莹、何彬:《FDI抑制还是提升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基于省际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经济管理》2017年第4期。 [171][171]蒋殿春、夏良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8期。 [172][172]Fan C.,HuY.F.,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digenous Technological Efforts:Evidence from China,Economics Letters,2007(96). [173][173]黄传荣、邵雨韵:《FDI的国际R&D溢出对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第4期。 [174][174]靳卫东、王林杉、徐银良:《区域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与政策适用性研究》,《中国软科学》2016年第10期。 [175][175]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176][176]胡安俊、孙久文:《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机制、次序与空间模式》,《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4期。 [177][177]冯南平、杨善林:《产业转移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8期。 [178][178]关爱萍、李娜:《金融发展、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地技术进步——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家》2013年第9期。 [179][179]张海洋:《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兼论自主创新的决定因素》,《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1期。 [180][180]Romer 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 [181][181]Cohen W.M.,LevinthalD.A.,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Economic Journal,1989,99(3),pp.569-596. [182][182]Lall S.,Build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OCED Development Centre Studies,1990. [183][183]张宇:《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184][184]Baye M.R.,KovenockD.,VriesC.G.,Rigging the Lobbying Process:An Application of the All Pay Au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3,83(1),pp.289-294. [185][185]Baye M.R.,Kovenock D.,Vries C.G.,The Al-l Pay Auction With Complete Information,Economic Theory,1996(8),pp.291-305. [186][186]邢斐、张建华:《外商技术转移对我国自主研发的影响》,《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187][187]CohenW.M.,Levin R.C.,Mowery D.C.,Firm Size and R&D Intensity:A Re-Examination,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87,35(4),pp.543-563. [188][188]安同良、施浩、Alcorta:《中国制造业企业R&D行为模式的观测与实证——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189][189]Balasubramanyam V.N.,TheMAI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Discussion Paper of Lancaster University,1998,EC10/98. [190][190]何兴强、欧燕、史卫等:《FDI技术溢出与中国吸收能力门槛研究》,《世界经济》2014年第10期。 [191][191]HansenB.E.,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Estimation,Testing,and Inference,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93(2),pp.345-386. [192][192]朱沆、Kushins、周影辉:《社会情感财富抑制了中国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吗?》,《管理世界》2016年第3期。 [193][193]Rosenthal R.,Strange W.,“Evidence on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cs”,in Henderson,J.V. and Thisse,J-F.(eds.),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Amsterdam:North Holland,2004. [194][194]Beaudry C.,Schiffauerova A.Who’s Right,Marshall or Jacobs?The Localization versus Urbanization Debate,Research Policy,2009,38(2),pp.318-337. [195][195]DijkJ.,Pellenbarg P.,Firm Relocation Decision in the Netherlands:An Ordered Logit Approach,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0,79(2),pp.191-219. [196][196]BrouwerA.E.,Mariotti H.,Ommeren J.,The Firm Relocation Decision: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4,38(2),pp.335-347. [197][197]Arauzo M.,Liviano D.,Manjon M.Empirical Studies in Industrial Location:An Assessment of Their Methods and Results,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0,50(3),pp.685-711. [198][198]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199][199]Xiaoli Zhao & Haitao Yin.Industrial Reloca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Evidence from China,Eenergy Policy,2011,39(5),pp.2944-2956. [200][200]Aschauer,David A.,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3(2),pp.177-200. [201][201]金戈:《中国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估算》,《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 [202][202]金戈:《中国基础设施与非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及其产出弹性估算》,《经济研究》2016年第5期。 [203][203]胡李鹏、樊纲、徐建国:《中国基础设施存量的再测算》,《经济研究》2016年第8期。 [204][204]Thomas Broberg.Testing the Porter Hypothesis: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s on Efficiency in Swedish Industry,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2013(1),pp.43-56. [205][205]张健华、王鹏、冯根福:《银行业结构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商业银行分省数据和双向距离函数的再检验》,《经济研究》2016年第11期。 [206][206]Reinsdorf M.,Cover M.,Measurement of Capital Stocks,Consumption of Fixed Capital,and Capital Services:Report on a Presentation to the Central American and Group on National Accounts,2005. [207][207]洪银兴:《进入新阶段后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5期。 [208][208]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常勋、潘天顺、黄有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 [209][209]Peneder M.,Structural Change and Aggregate Growth,Structural Change & Economic Dynamics,2003,p.14. [210][210]李子伦:《产业结构升级含义及指数构建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国际比较》,《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第1期。 [211][211]于斌斌:《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中国城市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2期。 [212][212]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213][213]杨汝岱:《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 [214][214]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吗——兼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215][215]Ying L.G.,Understanding China’s Recent Growth Experience: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3,37(4),pp.613-628. [216][216]Groenewold N.,Lee G.,Chen A.,Inter-regional Spillovers in China:The Importance of Common Shocks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gions,China Economic Review,2008,19(1),pp.32-52. [217][217]李敬、陈澍、万广华、付陈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经济研究》2014年第11期。 [218][218]Chenery H.,Robinson S.,Syrquin M.,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219][219]周振华:《产业结构调整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20][220]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221][221]杰弗里·A.杰里(Geoffrey A.Jehle)、菲利普·J.瑞尼(Philip J.Reny):《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22][222]Rey S.J.,Montouri B.D.,US Regional Income Convergence: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Regional Studies,1999,33(2),pp.143-156. [223][223]李婧、谭清美、白俊红:《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7期。 [224][224]韩峰、谢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降低碳排放了吗?——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3期。 [225][225]侯新烁、张宗益、周靖祥:《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世界经济》2013年第5期。 [226][226]Elhorst J.P.,Spec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patial Panel Data Models,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3,26(3),pp.244-268. [227][227]LeSage J.P.,Pace R K.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Boca Raton: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9. [228][228]Elhorst J.P.,Applied Spatial Econometrics:Raising the Bar,Spatial Economic Analysis,2010,5(1),pp.9-28. [229][229]Fingleton B.,Gallo J.L.,Estimating Spatial Models with Endogenous Variables,A Spatial Lag and Spatially Dependent Disturbances:Finite Sample Properties,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8,87(3),pp.319-339. [230][230]Estache A.,Beatriz Tovar de laFe,Trujillo L.Sources of Efficiency Gains in Port Reform:A DEA Decomposition of A Malmquist TFP Index for Mexico,Utilities Policy,2004,12(4),pp.221-230. [231][231]Fare R.,Grosskopf S.,Norris M. and Zhang Z,Y.,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pp.66-831. [232][232]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233][233]魏下海:《人力资本、空间溢出与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三种空间权重测度的实证检验》,《财经研究》2010年第5期。 [234][234]P.M.Romer,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5). [235][235]刘秉镰、武鹏、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3期。 [236][236]Anselin L.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Dordrecht,1988. [237][237]柯善咨、赵曜:《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 [238][238]付宏、毛蕴诗、宋来胜:《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9期。 [239][239]于斌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提高地区能源效率?——基于幅度与质量双维度的实证考察》,《财经研究》2017年第1期。 [240][240]Atkinson A.B.,Stiglitz,J.E.,A New View of Technological Change,Economic Journal,1969,79(315),pp.573-578. [241][241]Bruno A.,The Diversity of Modern Capitali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42][242]Demirgüç-Kunt A.,Beck T.,Honohan P.,Finance for All?Policies and Pitfalls in Expanding Access,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2008. [243][243]巴曙松、杨现领:《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244][244]巴曙松、朱虹:《金融监管模式的演进》,《中国金融》2018年第7期。 [245][245]陈雨露:《四十年来中央银行的研究进展及中国的实践》,《金融研究》2019年第2期。 [246][246]陈元:《开发性金融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247][247]陈智莲、高辉、张志勇:《绿色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西部地区为例》,《西南金融》2018年第11期。 [248][248]丁骋骋:《百年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近代以来我国金融业三次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家》2014年第1期。 [249][249]董必荣、张雄:《金融共享:一个经济伦理学脚注》,《伦理学研究》2017年第6期。 [250][250]杜莉、张云、王凤奎:《开发性金融在碳金融体系建构中的引致机制》,《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251][251]付保宗、盛朝迅、徐建伟、周劲、任继球:《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第4期。 [252][252]付保宗、周劲:《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内涵与特征——基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协同机制》,《经济纵横》2018年第12期。 [253][253]高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3期。 [254][25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张承惠、谢孟哲、田辉、王刚:《发展中国绿色金融的逻辑与框架》,《金融论坛》2016年第2期。 [255][255]黄群慧:《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16年特征与2017年挑战》,《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256][256]黄群慧:《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9期。 [257][257]黄群慧、贺俊:《未来30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与产业变革的重大趋势》,《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8期。 [258][258]齐兰、徐云松:《制度环境、区域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西部面板数据的动态关系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12期。 [259][259]李扬:《努力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经济研究》2017年第12期。 [260][260]刘新海、丁伟:《大数据征信应用与启示——以美国互联网金融公司ZestFinance为例》,《清华金融评论》2014年第10期。 [261][261]刘志彪:《建设实体经济与要素投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262][262]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金融论坛》2015年第5期。 [263][263]马玲:《陕西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动态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264][264]施瓦布等(Schwab,Klaus):《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信出版社,2016。 [265][265]翁智雄、葛察忠、段显明、龙凤:《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对比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6期。 [266][266]王聪:《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转型与合作: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人文杂志》2015年第3期。 [267][267]王聪:《以全球价值链为切入点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投资建设》,《经济纵横》2016年第8期。 [268][268]王聪:《基于知识的新型工业化: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269][269]王聪:《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270][270]王定祥、李伶俐、吴代红:《金融资本深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271][271]徐佳君:《作为产业政策抓手的开发性金融: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经济评论》2017年第3期。 [272][272]徐义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制度逻辑:结构演进、效率变革与要素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年第2期。 [273][273]杨建林、张思锋、王嘉嘉:《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能力评价》,《统计与决策》2018年第5期。 [274][274]易宪容:《金融科技的内涵、实质及未来发展——基于金融理论的一般性分析》,《江海学刊》2017年第2期。 [275][275]易信、刘凤良:《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理论及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年第6期。 [276][276]殷剑峰:《比较金融体系与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金融评论》2018年第5期。 [277][277]于春海:《西方主流金融发展观念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年第1期。 [278][278]袁乐平、陈森、袁振华:《开发性金融:新的内涵、理论定位及改革方向》,《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279][279]张杰:《“笼中虎”:一个金融制度变迁故事的解读》,《金融评论》2011年第2期。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