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京师社会调查(全3册) 黄村:乡村工业化与村庄的重塑 专著;农村社会学 VIP

售价:¥19.9 ¥66.33
0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
董磊明 欧阳杜菲 宋苑 李健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10 出版
ISBN:978-7-5201-7633-0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本书包括三册,《黄村:乡村工业化与村庄的重塑》从整体主义的社区研究视野出发,展现了黄村这个中部村庄在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工业化和就近城镇化的历程;《李村:就近城镇化与地缘圈的重构》通过李村这一个案,试图展现依靠地缘联结的非传统型乡土社会及其变迁过程,揭示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在中国镇域社会中低端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后果;《聚义村:当代农民行动逻辑的演变》展现了近30年来聚义村的农民行动逻辑的变化:从底线联结的生存型逻辑到知足常乐的生活型逻辑,再到意欲阶层跃升的发展型逻辑。
[展开]
  • 导论
    1. 一 调查区域概况
    2. 二 从社区研究中透视社会结构
    3. 三 问题意识的展开
  • 第一章 地域经济发展与黄村生计模式变迁
    1. 一 传统时期:以工辅农
    2. 二 发展时期:由农转工
    3. 三 现代时期:职业多元化
  • 第二章 就近城镇化背景下的亲属关系
    1. 一 松散的代际关系
    2. 二 个体化的择偶与婚姻
    3. 三 分合错杂的兄弟关系
    4. 四 松散宗族的分与合
  • 第三章 村庄社会公共性的衰落
    1. 一 经济互助的理性化
    2. 二 休闲与娱乐的个性化
    3. 三 公共舆论解体与“私”的凸显
    4. 四 礼治衰退与秩序生成的困境
  • 第四章 就近城镇化的社会后果
    1. 一 产业变革中的社会行动
    2. 二 差序格局的新特征
    3. 三 面向当下的安逸生活
  • 第五章 村庄治理结构的变迁
    1. 一 村治式微——“撞钟者”的出现(1980~2000年)
    2. 二 能人治村(2000年至今)
  • 第六章 乡村治理的社会性脱嵌与技术性嵌入
    1. 一 公共服务的升级及其困境
    2. 二 乡镇政权的悬浮化
    3. 三 村干部的“准官僚化”
    4. 四 村庄治理的标准化
    5. 五 村庄治理的脱嵌
[1][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0,《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2][2]陈柏峰,2005,《暴力与屈辱:乡土社会的矛盾生成与纠纷解决》,博士学位论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3]陈柏峰,2016,《富人治村的类型与机制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第9期。 [4][4]董磊明,2006,《农村调解机制的语境化理解与区域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第1期。 [5][5]董磊明,2008,《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北京:法律出版社。 [6][6]董磊明,2015,《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内生性机制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5期。 [7][7]董磊明,2019,《“富人治村”的利与弊》,《人民论坛》第18期。 [8][8]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2008,《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9][9]杜赞奇,2010,《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0][10]菲利普·奥哈拉主编,2009,《政治经济学百科全书》,郭庆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11]斐迪南·滕尼斯,2019,《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 [12][12]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3][13]费孝通,2009a,《费孝通全集》第六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4][14]费孝通,2009b,《费孝通全集》第十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5][15]费孝通,2009c,《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载《费孝通全集》第十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6][16]费孝通,2009d,《乡土中国》,载《费孝通全集》第十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7][17]费孝通,2012,《江村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8][18]费孝通,2013,《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19]费孝通,2019,《费孝通晚年谈话录(1981-2001)》,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费孝通、张之毅,1990,《云南三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1][21]费孝通、张之毅,2006,《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2][22]付伟、焦长权,2015,《“协调型”政权:项目制运作下的乡镇政府》,《社会学研究》第2期。 [23][23]桂华,2011,《富人治村的困境与政治后果》,《文化纵横》第2期。 [24][24]郭俊霞,2012,《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现代性适应》,华中科技大学。 [25][25]何立波,2006,《大办民兵师运动始末》,《文史精华》第7期。 [26][26]何倩倩,2019,《从“婚配”到“婚恋”:婚姻模式变迁与光棍形成——基于关中L村的实地调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7][27]贺雪峰,2012,《农村精英与中国乡村治理——评田原史起著〈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人民论坛》第12期。 [28][28]黄仁宇,2006,《万历十五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9][29]黄宗智,2008,《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开放时代》第2期。 [30][30]焦长权、焦玉平,2018,《“大政府”的兴起:经济发展与政府转型——中国政府公共收入水平研究报告(1980-2014)》,《开放时代》第3期。 [31][31]卡尔·A.魏特夫,1989,《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徐式谷、奚瑞森、邹如山等译,邹如山校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2][32]刘昶,2016,《迈克尔·曼论国家自主性权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33][33]麻国庆,1999,《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 [34][34]马克斯·韦伯,2005,《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5][35]马克斯·韦伯,2009,《韦伯政治著作选》,彼得·拉斯曼,罗纳德·斯佩尔斯编,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36][36]马克斯·韦伯,2010a,《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7][37]马克斯·韦伯,2010b,《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8][38]马克斯·韦伯著,2010c,《经济与社会》第二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9][39]马林诺夫斯基,1987,《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40][40]迈克尔·曼,2015,《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三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41][41]欧阳静,2011,《富人治村与乡镇的治理逻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42][42]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1998,《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43][43]渠敬东,2012,《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44][44]渠敬东,2019,《迈向社会全体的个案研究》,《社会》第1期。 [45][45]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46][46]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7][47]宋丽娜,2010,《打工青年跨省婚姻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48][48]宋丽娜,2016,《农民家庭生活新秩序的建构:功能主义视角的解读》,《社会建设》第2期。 [49][49]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 [50][50]谭同学,2010,《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1][51]田毅鹏,2012,《城市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与基层秩序构建》,《学习与探索》第2期。 [52][52]王海娟,2016,《论富人治村的“私人治理”性质》,《地方治理研究》第1期。 [53][53]王会,2016,《集体经济模式下苏南农村妇女地位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第12期。 [54][54]王云五主编,1979,《礼记今注今译》,王梦鸥注释,台湾:商务印书馆。 [55][55]吴文藻,2010,《论社会学的中国化》,北京:商务印书馆。 [56][56]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57][57]吴毅,2001,《“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来自田野的学术札记》,《开放时代》第12期。 [58][58]吴正东,2012,《明清时期湖南人口与社会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59][59]项飙,2018,《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60][60]笑冬,2002,《最后一代传统婆婆》,《社会学研究》第3期。 [61][61]徐昕,2005,《论私力救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62][62]徐勇,2007,《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63][63]徐勇,1997,《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二十一世纪》第8期。 [64][64]亚里士多德,1983,《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65][65]阎云翔,1998,《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66][66]杨华,2008,《纠纷性质及其变迁的原因》,《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67][67]杨华,2008,《农村人情的性质及其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第1期。 [68][68]杨华,2010,《隐藏的世界:湘南水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69][69]杨善华、侯红蕊,1999,《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第6期。 [70][70]张爱华,2011,《贝克的个体化理论以及对研究中国社会的启示》,《理论界》第10期。 [71][71]张静,2019,《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2018修订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2][72]张早林,2018,《工厂关系的计划化、社会化和世界化——意大利自主论马克思主义“工厂社会”思想的三个发展环节》,《山东社会科学》第7期。 [73][73]赵鼎新,2016,《国家合法性和国家社会关系》,《学术月刊》第8期。 [74][74]折晓叶、陈婴婴,2011,《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75][75]郑群明、贺小荣、陈耿,2004,《农村居民闲暇生活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人文地理》第1期。 [76][76]郑士源、徐辉、王浣尘,2005,《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系统工程》第3期。 [77][77]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78][78]周飞舟,2012a,《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社会》第1期。 [79][79]周飞舟,2012b,《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80][80]朱晓阳,2003,《罪过与惩罚》,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81][81]竺乾威,2012,《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从“无缝隙政府”到“网格化管理”》,《公共行政评论》第2期。 [82][82]埃米尔·涂尔干,2013,《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83][83]蔡昉,2010,《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第4期。 [84][84]陈靖,2011,《农民的行动观念与村庄秩序——一个地缘性村落的考察》,《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第6期。 [85][85]方李莉,2011,《血缘、地缘、业缘的集合体——清末民初景德镇陶瓷行业的社会组织模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第1期。 [86][86]费孝通,1990,《缺席的对话——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读书》第10期。 [87][87]费孝通,1996,《重读〈江村经济·序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88][88]费孝通,1999,《费孝通文集》(第2卷),群言出版社。 [89][89]费孝通、张之毅,2006,《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0][90]费孝通,2012a,《江村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 [91][91]费孝通,2012b,《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92][92]费孝通,2016,《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 [93][93]冯仕政,2004,《我国当前的信任危机与社会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94][94]桂华、余彪,2011,《散射格局:地缘村落的构成与性质——基于一个移民湾子的考察》,《青年研究》第1期。 [95][95]哈贝马斯,2000,《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 [96][96]哈里·布雷弗曼,1979,《劳动与垄断资本》,方生等译,商务印书馆。 [97][97]贺雪峰,2003,《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8][98]侯东栋、王晓慧,2018,《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从疏离到结缘——基于差序格局理论的分析》,《西北人口》第1期。 [99][99]华尔德,1996,《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00][100]焦长权,2012,《换亲:一种婚姻形式及其运作——来自田野与地方志的分析》,《中国乡村研究》(第9辑),福建教育出版社。 [101][101]卡尔·波兰尼,2017,《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2][102]李风华,2014,《中国农村工业的起源:基于制度的视角》,《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 [103][103]李海金,2011,《集体化时期农民政治身份及其影响的变迁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第12期。 [104][104]李汉宗,2013,《血缘、地缘、业缘:新市民的社会关系转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105][105]李丽媛,2007,《民间社会中的拟亲属关系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106][106]李猛,1999,《论抽象社会》,《社会学研究》第1期。 [107][107]李裕瑞、尹旭,2019,《镇域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经济地理》第7期。 [108][108]刘金海,2010,《农民的“集体劳动”:缘由、规范及实施》,《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 [109][109]刘世定、邱泽奇,2004,《“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110][110]刘守英、王一鸽,2018,《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管理世界》第10期。 [111][111]刘玉侠、陈翠萍,2014,《农村流动人口再城镇化的社会支持探析》,《江淮论坛》第6期。 [112][112]陆益龙,2014,《向往城市还是留恋乡村?——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实证研究》,《人文杂志》第12期。 [113][113]罗伯特·芮德菲尔德,2013,《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4][114]罗平汉,2014,《老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几个问题》,《安徽史学》第5期。 [115][115]洛克伍德,1997,《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社会理论论坛》第3期。 [116][116]马克·格兰诺维特,2019,《社会与经济:信任、权力与制度》,中信出版社。 [117][117]迈克尔·布若威,2008,《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商务印书馆。 [118][118]莫塞利斯,1997,《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吉登斯》,《社会理论论坛》第3期。 [119][119]彭希哲、胡湛,2015,《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重构》,《中国社会科学》第12期。 [120][120]钱杭,2001,《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21][121]单丽卿,2016,《“强制撤并”抑或“自然消亡”?——中西部农村“撤点并校”的政策过程分析》,《河北学刊》第1期。 [122][122]沈毅,2013,《迈向“场域”脉络下的本土“关系”理论探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123][123]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4][124]施坚雅主编,2000,《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 [125][125]谭同学,2009,《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结合中的工具性圈层格局——基于桥村田野经验的分析》,《开放时代》第8期。 [126][126]谭同学,2010,《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27][127]谭同学,2012,《亲缘、地缘与市场的互嵌——社会经济视角下的新化数码快印业研究》,《开放时代》第6期。 [128][128]童辉杰、黄成毅,2015,《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及其社会影响》,《西北人口》第6期。 [129][129]王德福,2017,《弹性城市化与接力式进城——理解中国特色城市化模式及其社会机制的一个视角》,《社会科学》第3期。 [130][130]汪国华,2009,《新生代农民工交往行为的逻辑与文化适应的路向》,《中国青年研究》第6期。 [131][131]王天夫、王飞、唐有财,2015,《土地集体化与农村传统大家庭的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132][132]王晓毅,1993,《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 [133][133]吴重庆,2014,《“界外”:中国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动》,《开放时代》第1期。 [134][134]吴重庆,2020,《“同乡同业”:“社会经济”或“低端全国化”?》,《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135][135]项飙,2018,《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36][136]肖瑛,2008,《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社会》第2期。 [137][137]杨传开、刘晔、徐伟、宁越敏,2017,《中国农民进城定居的意愿与影响因素——基于CGSS 2010的分析》,《地理研究》第12期。 [138][138]杨山、杨虹霓、季增民、于璐璐,2019,《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居民生活圈的重组机制——以昆山群益社区为例》,《地理研究》第1期。 [139][139]叶艳妹、彭群、吴旭生,2002,《农村城镇化、工业化驱动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探讨——以浙江省湖州市、建德市为例》,《中国农村经济》第9期。 [140][140]张波、申鹏,2019,《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研究回顾与展望:一个文献综述》,《理论月刊》第7期。 [141][141]张丽风,2010,《利克特的支持关系理论的评述》,《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142][142]赵世瑜,1996,《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43][143]周泓,2018,《镇域商域宗族与圈层社会形态》,《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1期。 [144][144]Durkheim,E. 1984.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45][145]Granovetter,M.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46][146]中共株洲市委调查组、《湖南日报》记者、《人民日报》记者,1974,《一个很好的典型——株洲市厂社挂钩,集体安置知识青年到社队农、林、茶场的调查报告》,《人民日报》6月12日。 [147][147]《人民日报》记者,1975,《向着光辉灿烂的目标迈进——看株洲厂社挂钩、知识青年下乡对缩小三大差别的意义》,《人民日报》10月4日。 [148][148]曹海林,2005,《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天府新论》第4期。 [149][149]董磊明、宋苑等,暂未出版,《李村:就近城镇化与地缘圈的重构》打印稿。 [150][150]杜鹏,2019,《情之礼化:农民闲暇生活的文化逻辑与心态秩序》,《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151][151]杜赞奇,2003,《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52][152]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153][153]方慧容、杨念群,2001,《“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转引自杨念群《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54][154]费孝通,1982,《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155][155]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56][156]费孝通,1999a,《消遣经济》,载《费孝通文集(第二卷)》,群言出版社。 [157][157]费孝通,1999b,《乡土重建》,载《费孝通文集(第四卷)》,群言出版社。 [158][158]葛志军、邢成举,2015,《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贵州社会科学》第5期。 [159][159]贺雪峰,2001,《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型村庄的权力结构——关于村庄性质的一项内部考察》,《社会学研究》第1期。 [160][160]贺雪峰,2017,《浙江农村与珠三角农村的比较——以浙江宁海与广东东莞作为对象》,《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161][161]贺雪峰、仝志辉,2003,《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162][162]黄宗智,2014,《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法律出版社。 [163][163]简小鹰、谢小芹,2015,《“过日子”与农民的生活逻辑——基于江汉平原L村的经验考察》,《长白学刊》第1期。 [164][164]金耀基,1997,《中国政治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 [165][165]冷波、贺雪峰,2018,《生活本位:深度贫困地区农民生活逻辑研究——基于贵州B村的实证调查》,《湖北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166][166]李强,王昊,2014,《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四个世界》,《社会科学战线》第9期。 [167][167]李祖佩,2012,《“资源消解自治”——项目下乡背景下的村治困境及其逻辑》,《学习与实践》第11期。 [168][168]林颖楠,2016,《乡土社会与市场经济的互嵌——福建省莆田市东庄镇同乡同业现象的调查》,《社会治理》第1期。 [169][169]刘锦云,2005,《浅谈客家人的根源意识与宗族观念》,转引自《北京“文化梅州”论文集》,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170][170]马克思,2004,《资本论(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71][171]恰亚诺夫,1996,《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72][172]渠敬东,2019,《迈向社会全体的个案研究》,《社会》第1期。 [173][173]舒尔茨,2006,《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 [174][174]谭江蓉,2016,《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分层与人力资本回报》,《农业经济问题》第2期。 [175][175]涂尔干,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76][176]涂尔干,1995,《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 [177][177]汪三贵、郭子豪,2015,《中国的精准扶贫》,《贵州社会科学》第5期。 [178][178]王宁,2002,《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第5期。 [179][179]王朔柏、陈意新,2004,《从血缘群到公民化:共和国时代安徽农村宗族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80][180]王亚华、高瑞、孟庆国,2016,《中国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危机与响应》,《清华大学学报》第2期。 [181][181]王亚华、舒全峰,2017,《第一书记扶贫与农村领导力供给》,《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182][182]韦伯,2005,《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83][183]韦伯,2013,《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 [184][184]吴飞,2009,《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8页。 [185][185]吴文藻,2010,《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 [186][186]吴重庆,2014,《“界外”:中国乡村“空心化”的反向运动》,《开放时代》第1期。 [187][187]赵晓峰,2012,《“富人治村”的乡村关系及其后果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8期。 [188][188]Granovetter,M. 1992,“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Structure,Form,and Action. by Nitin Nohria & Robert C.Eccles(eds.).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89][189]Polanyi,K. 1944.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oston:Beacon Press. [190][190]Polanyi,K. 1957.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In M.Granovetter & R.Swedberg(eds.).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Boulder:Westview Press. [191][19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0,《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2][192]陈柏峰,2005,《暴力与屈辱:乡土社会的矛盾生成与纠纷解决》,博士学位论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93][193]陈柏峰,2016,《富人治村的类型与机制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第9期。 [194][194]董磊明,2006,《农村调解机制的语境化理解与区域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第1期。 [195][195]董磊明,2008,《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北京:法律出版社。 [196][196]董磊明,2015,《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内生性机制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5期。 [197][197]董磊明,2019,《“富人治村”的利与弊》,《人民论坛》第18期。 [198][198]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2008,《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199][199]杜赞奇,2010,《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00]菲利普·奥哈拉主编,2009,《政治经济学百科全书》,郭庆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01]斐迪南·滕尼斯,2019,《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202]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3][203]费孝通,2009a,《费孝通全集》第六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4][204]费孝通,2009b,《费孝通全集》第十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5][205]费孝通,2009c,《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载《费孝通全集》第十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6][206]费孝通,2009d,《乡土中国》,载《费孝通全集》第十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7][207]费孝通,2012,《江村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8][208]费孝通,2013,《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9][209]费孝通,2019,《费孝通晚年谈话录(1981-2001)》,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10][210]费孝通、张之毅,1990,《云南三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11][211]费孝通、张之毅,2006,《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12][212]付伟、焦长权,2015,《“协调型”政权:项目制运作下的乡镇政府》,《社会学研究》第2期。 [213][213]桂华,2011,《富人治村的困境与政治后果》,《文化纵横》第2期。 [214][214]郭俊霞,2012,《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现代性适应》,华中科技大学。 [215][215]何立波,2006,《大办民兵师运动始末》,《文史精华》第7期。 [216][216]何倩倩,2019,《从“婚配”到“婚恋”:婚姻模式变迁与光棍形成——基于关中L村的实地调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17][217]贺雪峰,2012,《农村精英与中国乡村治理——评田原史起著〈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人民论坛》第12期。 [218][218]黄仁宇,2006,《万历十五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19][219]黄宗智,2008,《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开放时代》第2期。 [220][220]焦长权、焦玉平,2018,《“大政府”的兴起:经济发展与政府转型——中国政府公共收入水平研究报告(1980-2014)》,《开放时代》第3期。 [221][221]卡尔·A.魏特夫,1989,《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徐式谷、奚瑞森、邹如山等译,邹如山校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22][222]刘昶,2016,《迈克尔·曼论国家自主性权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223][223]麻国庆,1999,《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 [224][224]马克斯·韦伯,2005,《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25][225]马克斯·韦伯,2009,《韦伯政治著作选》,彼得·拉斯曼,罗纳德·斯佩尔斯编,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26][226]马克斯·韦伯,2010a,《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27][227]马克斯·韦伯,2010b,《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28][228]马克斯·韦伯著,2010c,《经济与社会》第二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29][229]马林诺夫斯基,1987,《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230][230]迈克尔·曼,2015,《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三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31][231]欧阳静,2011,《富人治村与乡镇的治理逻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232][232]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1998,《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33][233]渠敬东,2012,《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234][234]渠敬东,2019,《迈向社会全体的个案研究》,《社会》第1期。 [235][235]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236][236]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37][237]宋丽娜,2010,《打工青年跨省婚姻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238][238]宋丽娜,2016,《农民家庭生活新秩序的建构:功能主义视角的解读》,《社会建设》第2期。 [239][239]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 [240][240]谭同学,2010,《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41][241]田毅鹏,2012,《城市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与基层秩序构建》,《学习与探索》第2期。 [242][242]王海娟,2016,《论富人治村的“私人治理”性质》,《地方治理研究》第1期。 [243][243]王会,2016,《集体经济模式下苏南农村妇女地位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第12期。 [244][244]王云五主编,1979,《礼记今注今译》,王梦鸥注释,台湾:商务印书馆。 [245][245]吴文藻,2010,《论社会学的中国化》,北京:商务印书馆。 [246][246]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247][247]吴毅,2001,《“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来自田野的学术札记》,《开放时代》第12期。 [248][248]吴正东,2012,《明清时期湖南人口与社会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249][249]项飙,2018,《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50][250]笑冬,2002,《最后一代传统婆婆》,《社会学研究》第3期。 [251][251]徐昕,2005,《论私力救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52][252]徐勇,2007,《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253][253]徐勇,1997,《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二十一世纪》第8期。 [254][254]亚里士多德,1983,《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55][255]阎云翔,1998,《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256][256]杨华,2008,《纠纷性质及其变迁的原因》,《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57][257]杨华,2008,《农村人情的性质及其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第1期。 [258][258]杨华,2010,《隐藏的世界:湘南水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259][259]杨善华、侯红蕊,1999,《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第6期。 [260][260]张爱华,2011,《贝克的个体化理论以及对研究中国社会的启示》,《理论界》第10期。 [261][261]张静,2019,《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2018修订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62][262]张早林,2018,《工厂关系的计划化、社会化和世界化——意大利自主论马克思主义“工厂社会”思想的三个发展环节》,《山东社会科学》第7期。 [263][263]赵鼎新,2016,《国家合法性和国家社会关系》,《学术月刊》第8期。 [264][264]折晓叶、陈婴婴,2011,《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265][265]郑群明、贺小荣、陈耿,2004,《农村居民闲暇生活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人文地理》第1期。 [266][266]郑士源、徐辉、王浣尘,2005,《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系统工程》第3期。 [267][267]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268][268]周飞舟,2012a,《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社会》第1期。 [269][269]周飞舟,2012b,《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70][270]朱晓阳,2003,《罪过与惩罚》,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71][271]竺乾威,2012,《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从“无缝隙政府”到“网格化管理”》,《公共行政评论》第2期。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