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中国社会组织研究 第26卷 VIP

售价:¥58.8 ¥98
2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
徐家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12 出版
ISBN:978-7-5228-2632-5
关键词: 社会团体 研究 中国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中国社会组织研究》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主要发表第三次分配、社会组织、社会企业、慈善公益和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期收录主题论文8篇、书评2篇、访谈录2篇、域外见闻1篇。主题论文涉及公益组织数字化转型、城市居民慈善捐赠、社会组织监管、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社会组织项目化运作、政社合作、社会企业、高校基金会。书评分别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理论与实践》和《社区基金会资源动员的行动过程研究》进行了评述。访谈录介绍了无锡市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创始人魏晨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以及南通市崇川爱德社会组织推动区域公益建设的枢纽功能。域外见闻介绍了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实现高效运作的实践经验及其对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启示。
[展开]
[1][1]曹维,2015,《从“公益传播四维框架”到以公益组织为传播主体的公益传播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09~116页。 [2][2]杜晶晶、胡登峰、张琪,2020,《数字化赋能视角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第20期,第34~40页。 [3][3]何双秋、方欣晨,2021,《危机传播中公益组织形象的矛盾与冲突》,《传媒观察》第11期,第72~76页。 [4][4]黄新华、陈宝玲,2022,《治理困境、数字赋能与制度供给——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逻辑》,《理论学刊》第1期,第144~151页。 [5][5]贾维周,2020,《民政部举行2020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第23页。 [6][6]孔海东、张培、刘兵,2019,《价值共创行为分析框架构建——基于赋能理论视角》,《技术经济》第6期,第99~108页。 [7][7]赖祯黎,2020,《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公益传播中的创新运用》,《传媒》第2期,第79~81页。 [8][8]刘启雷、张媛、雷雨嫣、陈关聚,2022,《数字化赋能企业创新的过程、逻辑及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第1期,第150~159页。 [9][9]卢永彬、徐家良、卫玮,2015,《社会资本视角下慈善组织公信力影响因素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第79~86页。 [10][10]马贵侠、谢栋、潘琳,2019,《“互联网+”时代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评估实证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8期,第162~169页。 [11][11]马贵侠、周荣庭,2016,《社会营销:公益组织服务项目运作机理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12][12]孟天广,2021,《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要素、机制与路径——兼论“技术赋能”与“技术赋权”的双向驱动》,《治理研究》第1期,第5~14页。 [13][13]潘琳,2017,《中国草根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实证分析——基于数字鸿沟视角》,《中国青年研究》第10期,第57~63页。 [14][14]邵云飞、周湘蓉、杨雪程,2022,《从0到1:数字化如何赋能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经济》第6期,第44~58页。 [15][15]苏钟海、孙新波、李金柱、张金隆,2020,《制造企业组织赋能实现数据驱动生产机理案例研究》,《管理学报》第11期,第1594~1605页。 [16][16]孙新波、苏钟海、钱雨、张大鹏,2020,《数据赋能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研究与发展管理》第2期,第155~166页。 [17][17]王炎龙、刘叶子,2020,《情境、应对与修复:公益组织的舆情危机传播与治理研究——基于湖北红十字会新冠疫情事件的分析》,《新闻界》第5期,第65~71页。 [18][18]吴磊,2022,《数字化赋能第三次分配:应用逻辑、议题界定与优化机制》,《社会科学》第8期,第146~155页。 [19][19]吴清飞,2023,《技术赋能:互联网公益传播研究——以字节跳动公益项目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 [20][20]徐家良,2018,《互联网公益: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新平台》,《理论探索》第2期,第18~23页。 [21][21]杨团编著,2018,《中国慈善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2][22]翟云、蒋敏娟、王伟玲,2021,《中国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阐释与运行机制》,《电子政务》第6期,第67~84页。 [23][23]张其伟、徐家良,2019,《网络慈善募捐中双重依赖格局初探——以腾讯“99公益日”为例》,《江西社会科学》第4期,第210~220页。 [24][24]赵黎青、柏特南,1999,《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第53~57页。 [25][25]钟瑛、李苏,2017,《公益组织基于网络传播的信任建构框架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1期,第141~146页。 [26][26]周文辉、王鹏程、杨苗,2018,《数字化赋能促进大规模定制技术创新》,《科学学研究》第8期,第1516~1523页。 [27][27]朱迪、何祎金、田丰,2018,《生活在此处——中国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8][28]朱健刚,2020,《疫情催生韧性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探索与争鸣》第4期,第216~223页。 [29][29]Boeder,P. 2002. “Non-profits on E:How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are Using the Internet for Communication,Fundraising,and Community Building.” First Monday 7. [30][30]Lee,ed E.,Jim Q.Chen,and Ruidong Zhang. 2001. “Utilizing the Internet as a Competitive Tool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41(3):26-31. [31][31]Leong,C.,Pan,S.L.,and Newell S. 2016. “The Emergence of Self-organizing E-commerce Ecosystems in Remote Villages of China:A Tale of Digital Empowerment for Rural Development.” MIS Quarterly 40(2):475-484. [32][32]Mkinen,M. 2006. “Digital Empowerment as a Process for Enhancing Citizens’ Participation.” E-Learning and Digital Media 3(3):381-395. [33][33]Carlos,Pinho José. 2006. “The Benefits and Barriers Associated with the Response:Social Media in Thailand Flooding.”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6(3):174-212. [34][34]Leong,C.M.L.,Pan S.L.,Ractham P.,et al. 2015. “ICT-enabled Community Empowerment in Crisis Response:Social Media in Thailand Flooding 2011.”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6(3):171-193. [35][35]Vimuktanon,Atisaya. 1997. “Non-profits and the Internet.” Fund Raising Management 28. [36][36]Zhao,S.,Grasmuck S.,and Martin J. 2008. “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Facebook:Digital Empowerment in Anchored Relationship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5):1816-1836. [37][37]定险峰、易晓明,2011,《群体灾难下的慈善捐赠-共情的中介效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3期,第363~366页。 [38][38]高静华,2019,《人性情感与制度文化:国外慈善捐赠动机研究综述与启示》,《社会政策研究》第2期,第73~86页。 [39][39]郭俊华、刘琼,2018,《公众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实证社会科学》第2期,第31~48页。 [40][40]王猛、王有鑫,2020,《信任危机与慈善捐赠——基于2002—2016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第8期,第246~255页。 [41][41]杨永娇、张东,2017,《中国家庭捐赠的持续性行为研究》,《学术研究》第10期,第51~59页。 [42][42]杨永娇、史宇婷、张东,2019,《个体慈善捐赠行为的代际效应——中国慈善捐赠本土研究的新探索》,《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183~209页。 [43][43]杨永政,2019,《挤出还是挤入:政府社会救助支出对个人慈善捐赠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国非营利评论》第2期,第162~187页。 [44][44]张健,2015,《我国网络捐赠运行模式及其监管机制文献分析》,《学理论》第33期,第39~40页。 [45][45]张强、韩莹莹,2015,《中国慈善捐赠的现状与发展路径——基于中国慈善捐助报告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第5期,第82~86页。 [46][46]张进美,2015,《中国式慈善研究——基于城市居民慈善捐款行为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7][47]张爱卿,2002,《动机论:迈向21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74~108页。 [48][48]张进美、刘武,2010,《城市居民慈善认知状况及应对策略分析——以辽宁省14市数据为例》,《社会保障研究》第6期,第69~74页。 [49][49]张进美、张烁,2022,《城市居民网络慈善捐赠接受度差异研究——基于全国12个城市的调查》,《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39~48页。 [50][50]钟毅平、李梅、李琎等,2019,《“谈钱伤感情”?社交心理模式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第3期,第368~376页。 [51][51]朱灏、尹可丽、杨李慧子,2020,《面部表情与捐赠者-受益者关系对网络慈善众筹捐赠行为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第4期,第570~576页。 [52][52]朱健刚、刘艺非,2017,《中国家庭捐赠规模及影响因素探析》,《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第47~58页。 [53][53]Achilich,K. D. 2015. “Using the Community Readiness Model as a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a Community’s Preparedness to Increase Food Access”,The Faculty of the Graduate College of 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Graduate College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p.504. [54][54]Bucknerbrown,J.,Sharify D.T.,Blake B.,et al. 2014. “Using the Community Readiness Model to Examine the Built and Social Environment:A Case Study of the High Point Neighborhood,Seattle,Washington,2000-2010.”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 11(11):194. [55][55]Choi,Sangmi,Park,et al. 2015. “Study on the Effect of Online Donation Experience on Donation Intentions among Teenagers:Focusing 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Donation Accessibility and Citizenship Performance.” Journal of Korean Social Welfare Administration 17(4):57-84. [56][56]Cialdini,R.B.,Schaller M.,Houlihan D.,et al. 1987. “Empathy-based Helping:Is it Selflessly or Selfishly Motiva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4):749-758. [57][57]Clary,E. and Snyder M. 1991.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ltruism and Pro-social Behavior:The Case of Volunteerism.” Regulatory Toxicology & Pharmacology 12(3):177-183. [58][58]Dawson,S. 1988. “Four Motivations for Charitable Giving:Im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Strategy to Attract Monetary Donations for Medical Research.” J Health Care Mark 8(2):31-37. [59][59]Donnermeyer,J.F.,Oetting,E.R.,Plested,B.A.,Edwards,R.W.,Jumper-Thurman,P.,& Littlethunder,L. 1997. “Community readiness and prevention programs.” Journal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28(1):65-83. [60][60]Edwards,R.W.,Jumper-Thurman P.,Plested B.A.,et al. 2000. “The Community Readiness Model:Research to Practic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8(3):291-307. [61][61]Oetting,E.R.B.A.Plested,R.W.Edwards,P.J.Thurman,K.J.Kelly,and F.Beauvais(Modified and expanded by:Linda R.Stanley). 2014. “Community Readiness for Community Change”,Tri-Ethnic Center Community Readiness Handbook 2nd. Available at SSRN:https://tec.colostate.edu/communityreadiness/. [62][62]Gunderson,S. 2019. “Donation Starts with a Decision:The Role of the Individual and Family in Organ Donation.” Transplantation 103(5):864-865. [63][63]Hart,T.R. 2002. “E-philanthropy:Using the Internet to Build Sup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7(4):353-360. [64][64]Ingenhoff,D. and Koelling A.M. 2009. “The Potential of Websites as a Relationship Building Tool for Charitable Fundraising NPO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5(1):66-73. [65][65]Kang,S. and Norton H.E. 2004.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Use of the World Wide Web:Are they Sufficiently Fulfilling Organizational Goal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0(3):279-284. [66][66]Kelly,K.J. and Stanley L. 2014. “Identifying Upstream Factors Using the Community Readiness Model:The Case of Reducing Alcohol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4(2):176-191. [67][67]Liu,L.,Suh A.,Wagner C.,et al. 2018. “Empathy or Perceived Credibility?An Empirical Study on Individual Donation Behavior in Charitable Crowdfunding.” Internet Research 28(3):623-651. [68][68]O’Neil,Michael. 2001. “Research on Giving and Volunteering: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0(3):505-514. [69][69]Sargeant,A.,Ford J.B.,& West D.C. 2006. “Perceptual Determinants of Nonprofit Giving Behavior.”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8(6):155-165. [70][70]Sliwa,S.,Goldberg J.P.,Clark V.,et al. 2011. “Using the Community Readiness Model to Select Communities for a Community—Wide Obesity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 8(6):150. [71][71]Steinberg,K.S. and Rooney P.M. 2005. “America Gives:A Survey of Americans’ Generosity After September 11.”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4(1):110-135. [72][72]Waters,R.D. 2007.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Use of the Internet:A Content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Trends on the Internet Sites of the Philanthropy 400.”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18(1):59-76. [73][73]Woodward,K. 2004. E-Philanthropy:Wave of the Future or Passing Trend. Drexel University Press. [74][74]Yan,K.,Jing R.,School L.,et al. 2016.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n Charitable Donation:Based on 2001—2013 Provincial Data Analysis.” Nankai Economic Studies(6):41-55. [75][75]卜潇雅、陈浩,2019,《社会组织的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实践、困境与对策》,《生产力研究》第8期,第108~112页。 [76][76]蔡潇彬,2019,《上海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经验与启示》,《中国经贸导刊》(4月下),第65~68页。 [77][77]程坤鹏、徐家良,2018,《从行政吸纳到策略性合作:新时代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互动逻辑》,《治理研究》第6期,第76~84页。 [78][78]程熙、杨鸣宇,2014,《嵌入式治理:中国模式“韧性”的机制来源》,《领导科学》第23期,第8~11页。 [79][79]邓彩豪,2020,《政府引领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公共管理》(4月下),第65~68页。 [80][80]郭伟和,2022,《政社良性互动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核心》,《中国社会工作》第10期,第10页。 [81][81]何颖、李思然,2022,《“放管服”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的创新》,《中国行政管理》第2期,第6~16页。 [82][82]廖福崇、张纯,2022,《“放管服”改革何以优化营商环境?——基于政企互动理论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4期,第91~100页。 [83][83]刘鹏、王力,2016,《回应性监管理论及其本土适用性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第91页。 [84][84]倪咸林,2017,《社会组织跨部门合作监管与制度设计——登记制度改革情境下的实证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第58~66页。 [85][85]施从美、帅凯,2020,《回应性监管: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有效监管的行动策略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第7期,第115页。 [86][86]杨炳霖,2014,《监管治理体系建设理论范式与实施路径研究——回应性监管理论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第47页。 [87][87]杨炳霖,2017,《回应性监管理论述评:精髓与问题》,《中国行政管理》第4期,第131页。 [88][88]杨柯,2011,《社会组织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探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第29~32页。 [89][89]张冉、张瑞、高天,2022,《走向规范:社会组织越轨治理机制探究——一个“自律-他律-关系”的整合模型》,《中国非营利评论》第2期,第76~94页。 [90][90]朱光磊、张梦时,2021,《“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审管关系演进逻辑》,《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1~10页。 [91][91]Ayres,I. & J.Braithwaite. 1992. Responsive Regulation:Transcending the Deregulation Debat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2][92]Braithwaite,J. 2011. The Essence of Responsive Regulation. UBC Law Review 44. [93][93]陈锋,2020,《悬浮的社会组织》,《文化纵横》第6期,第81页。 [94][94]宫蒲光,2021,《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格局下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政管理》第2期,第11~13页。 [95][95]古琳钰、叶鸿蔚,2021,《嵌入性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研究——以南京市亲见村为例》,《湖北农业科学》第5期,第198页。 [96][96]郭占锋,2012,《被动性“入场”与依附性“运作”:对一个国际NGO在中国工作过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56~57页。 [97][97]胡爱敏,2017,《公共服务体系中非营利组织的嵌入式生存与聚合性发展》,《新东方》第6期,第62页。 [98][98]黄建宏,2022,《构建与异质性特征相匹配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岭南学刊》第1期,第47~48页。 [99][99]黄晓春,2017,《中国社会组织成长条件的再思考:一个总体性理论视角》,《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120页。 [100][100]黄晓春、张东苏,2015,《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组织:政策选择与发展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 [101][101]卡尔·波兰尼,2020,《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当代世界出版社。 [102][102]兰建平、苗文斌,2009,《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技术经济》第1期,第104~105页。 [103][103]冷向明、张津,2019,《半嵌入型合作:社会组织发展策略的一种新诠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20~21页。 [104][104]李琳、桑坤,2021,《场域关联、差序嵌入与信任结构的再生产——基于华北一所科技小院的经验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46~47页。 [105][105]李友梅、肖瑛、黄晓春,2012,《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第136页。 [106][106]刘帅顺、张汝立,2020,《嵌入式治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解释框架》,《理论月刊》第5期,第128~129页。 [107][107]马克斯·韦伯,1998,《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08][108]马全中,2017,《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内卷化”及其矫正——基于B市G区购买服务的经验分析》,《求实》第4期,第44页。 [109][109]马宇雪,2020,《社会组织承接政府社区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的探索——惠邻社工的“永合社区综合服务托管项目”个案》,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第52页。 [110][110]弗朗西斯·福山,1998,《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容译,远方出版社。 [111][111]潘鸿雁、王琦菲,2021,《困境儿童救助中的政社合作关系考察:以上海市X区为例》,《中州学刊》第9期,第101页。 [112][112]王名,2009,《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第10~12页。 [113][113]王名、张雪,2019,《双向嵌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自主性的一个分析框架》,《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49页。 [114][114]王清,2017,《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第2期,第62~64页。 [115][115]王思斌,2011,《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第221~222页。 [116][116]王向民,2014,《中国社会组织的项目制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5期,第131~133页。 [117][117]王雅君,2021,《社会组织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行动策略及其调适机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第5期,第52页。 [118][118]王志华,2012,《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体制嵌入》,《求索》第2期,第68页。 [119][119]吴斌才,2016,《从分类控制到嵌入式治理:项目制运作背后的社会组织治理转型》,《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第85~86页。 [120][120]徐家良、张煜婕,2021,《“以标定轨”:长三角一体化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推进策略》,《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16~17页。 [121][121]徐宇珊,2016,《服务型治理:社区服务中心参与社区治理的角色与路径》,《社会科学》第10期,第99页。 [122][122]尹阿雳,2014,《双向嵌入:社会组织与政府的互动逻辑》,硕士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第68页。 [123][123]尹广文、李树武,2015,《合作中的伙伴关系: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关系策略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10期,第68页。 [124][124]张汝立、刘帅顺、包娈,2020,《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困境与优化——基于制度场域框架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第2期,第94~98页。 [125][125]张帅,2018,《新时代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构建》,《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第2期,第71页。 [126][126]张雪、甘甜,2019,《软嵌入: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行动逻辑》,《中国非营利评论》第1期,第172~173页。 [127][127]赵宗金、王丹梦,2019,《协同治理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探究——以徐州市金山社区为例》,《社会政策研究》第3期,第140~141页。 [128][128]朱健刚、陈安娜,2013,《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58~61页。 [129][129]朱晓静,2021,《社会工作嵌入社区治理的专业挑战——基于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130][130]Beynard,Barber. 1995. “All Economies are‘Embedded’:The Career of a Concept,and Beyond.” Social Research 62(2):440-410. [131][131]Granovetter,M.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 [132][132]Schnell,P.,Reeger U.,and Kohlbacher J. 2012. “Neighbourhood Embeddedness in six European Cities:Differences between Types of Nieghbourhoods and Immigrant Background.” Polish Sociological Review 180. [133][133]Zukins,S. and P.J.Dimaggiop. 1990. Structures of Capital: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Economy. Cambridge,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4][134]崔月琴、王嘉渊、袁泉,2015,《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社会组织的资源困局》,《学术研究》第11期,第43~50页。 [135][135]范志海,2004,《论中国制度创新中的内卷化问题》,《社会》第4期,第4~7页。 [136][136]顾丽梅、戚云龙,2021,《资源依赖视角下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发展逻辑探析——以M市社会组织总会为例》,《浙江学刊》第3期,第56~63页。 [137][137]韩瑞波、唐鸣,2021,《社区治理去内卷化的创新路径与逻辑审视》,《改革》第7期,第146~155页。 [138][138]黄晓春,2017,《中国社会组织成长条件的再思考——一个总体性理论视角》,《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101~124页。 [139][139]黄鑫,2019,《募捐模式、组织化动员与社会组织的资源依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2期,第98~105页。 [140][140]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2006,《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东方出版社,第43页。 [141][141]康晓光,2011,《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97~99页。 [142][142]冷向明、张津,2019,《半嵌入性合作:社会组织发展策略的一种新诠释——以W市C社会组织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20~28页。 [143][143]刘世定、邱泽奇,2004,《“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第96~110页。 [144][144]潘修华、庞鹏翔,2018,《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与消解》,《学会》第6期,第14页。 [145][145]孙发锋,2019,《依附换资源:我国社会组织的策略性生存方式》,《河南社会科学》第6期,第18~24页。 [146][146]唐代盛、李敏、边慧敏,2018,《中国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制度策略》,《中国行政管理》第1期,第65页。 [147][147]王春,2017,《拒斥、嵌入、反噬:社会组织行动策略与制度适应逻辑——基于S市公益创投的观察与思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第5期,第107~115页。 [148][148]王名、张严冰、马剑银,2013,《谈谈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问题》,《社会》第3期,第18~28页。 [149][149]王向民,2014,《中国社会组织的项目制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5期,第130~140页。 [150][150]王兴、孙朝辉、王正,2021,《任期制下不同类型官员的决策风险及其破解之道》,《领导科学》第5期,第26~28页。 [151][151]吴磊、谢璨夷,2019,《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资源依赖和组织需求视角的统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15~122页。 [152][152]徐顽强,2012,《资源依赖视域下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14~19页。 [153][153]徐宇珊,2008,《非对称性依赖:中国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第1期,第33~40页。 [154][154]叶托,2019,《资源依赖、关系合同与组织能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社会组织发展研究》,《行政论坛》第6期,第65页。 [155][155]尹广文,2016,《从“行政化控制”到“体制性吸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治理问题研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第2期,第53~60页。 [156][156]张茂元、黄玮,2022,《资源依赖中的社会组织同构分析——以社会组织党建实践为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第84~93页。 [157][157]周雪光、摩恩、图玛,2002,《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阶层的动态分析——1949至1993年的中国城市状况》,载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58页。 [158][158]朱喆、徐顽强,2021,《基于资源依赖行为的社会组织生存路径演化研究》,《广西社会科学》第4期,第1~10页。 [159][159]Barney,J.B.,Ketchen D.J.,& Wright M. 2011. “The Future of Resource-based Theory:Revitalization or Decline?” Journal of Management 37(5):129-135. [160][160]Hillman,A.,Withers M.,& Collins B. 2009.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A Review.” Journal of Management 35(6):1404-1427. [161][161]Toepler,S. 2010. “Government Funding Policies.” In B.Seaman & D.R.Young(Eds.),Hand Book of Research on Nonprofi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p.236.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ed. [162][162]高丙中,2000,《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第100~109页。 [163][163]李宁、王义保,2015,《环保组织在环境冲突治理中的作用机制探析——基于利益、价值与认知视角》,《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第94~99页。 [164][164]塞缪尔·P.亨廷顿,2008,《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65][165]徐家良、万方,2008,《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活动阶段性特征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2期,第164~169页。 [166][166]杨立华、张腾,2014,《非政府组织在环境危机治理中的作用、类型及机制——一个多案例的比较研究》,《复旦公共行政评论》第1期,第101~134页。 [167][167]张勇杰,2018,《邻避冲突中环保NGO参与作用的效果及其限度——基于国内十个典型案例的考察》,《中国行政管理》第1期,第39~45页。 [168][168]赵秀梅,2004,《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一个初步考察》,《开放时代》第6期,第4~23页。 [169][169]Cooper,C.M. 2006. “This is our Way in:The Civil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NGOs in South-West China.”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41(1):109-136. [170][170]Ho,P. 2007. “Embedded Activism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a Semi-authoritarian Context.” China Information 21(2):187-209. [171][171]Economy,E.C. 2010. The River Runs Black: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to China’s Futur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72][172]Hillman,A.J.,Withers M.C.,and Collins B.J. 2009.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A Review.” Journal of Management 35(6):1404-1427. [173][173]Liu,Q. and Yu R.W. 2018. “Peasant Resistance Beyond the State:Peasant-NGO Interactions in Post Wenchuan 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8(115):151-166. [174][174]Pfeffer J. and Salancik G.R. 2003.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75][175]Teets,J.C. 2009. “Post-earthquake Relief and Reconstruction Efforts:The Emergence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98(2):330-347. [176][176]Yang,G. 2005. “Environmental NGOs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81:46-66. [177][177]陈劲、阳镇、尹西明,2020,《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系统性转型:迈向共益型企业家精神》,《清华管理评论》第Z2期,第28页。 [178][178]邓峰,2012,《普通公司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51页。 [179][179]丁丁,2005,《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第292页。 [180][180]董蕾红,2020,《社会企业法律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第51页。 [181][181]江平、龙卫球,1998,《法人本质及其基本构造研究》,《中国法学》第3期,第72页。 [182][182]金仁仙,2015,《韩国社会企业发展现状、评价及其经验借鉴》,《北京社会科学》第5期,第123页。 [183][183]托马斯·莱赛尔,2001,《德国民法中的法人制度》,张双根译,《中外法学》第1期,第30页。 [184][184]李建伟,2018,《公司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60页。 [185][185]李艳,2018,《美国共益公司法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第1期。 [186][186]刘志阳、王陆峰,2019,《中国社会企业的生成逻辑》,《学术月刊》第10期,第86~87页。 [187][187]卢代富,2014,《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基于经济学与法学的视野》,法律出版社,第22页。 [188][188]谢鸿飞,2015,《论民法典法人性质的定位——法律历史社会学与法教义学分析》,《中外法学》第6期,第1518页。 [189][189]谢鸿飞,2017,《营利法人社会责任的法律定性及其实现机制——兼论〈民法总则〉第86条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发展》,《法治现代化研究》第2期,第44~45页。 [190][190]朱圆、蔡颖,2021,《美国共益公司法之评析》,《证券法苑》第32卷,第213~214页。 [191][191]朱圆、赵晶晶,2021,《英国社区利益公司法律制度及其立法启示》,《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58页。 [192][192]Austin,J. & Reficco,E. 2009. “Corporat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Working Pape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s. [193][193]Bagchi,S.C. 1932. “Theories of Juristic Personality.” The Calcutta Law Journal(56):6n-8n. [194][194]Battilana,J.,Lee,M.,Walker,J.,& Dorsey,C. 2012. “In Search of the Hybrid Ideal.”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10:52. [195][195]Bies,R.J. 2014. “Reducing Criminal Wrongdoing with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The Practical and Political Skills of Integrity.” The American Criminal Law Review:225-243. [196][196]Biglan,A. 2009. “The Role of Advocacy Organizations in Reducing Negative Externalitie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Management 29:216. [197][197]Bornstein,D. 2012. “The Rise of the Social Entrepreneur”,The New York Times,https://opinionator.blogs.nytimes.com/2012/11/13/the-rise-of-social-entrepreneur/. [198][198]Chaffee,E.C. 2017. “The Origin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Law Review 85:378. [199][199]Cross,S.R. 2004. “The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More Confusion in the Quest for Limited Liability?” Northern Ireland Legal Quarterly 55:306. [200][200]Donyets-Kedar,R. & Sitbon,O. 2023. “Hiding in Plain Sight:Corporate Legal Responsibility.” Southwester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9:110. [201][201]Friedman,M. 2007.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in Corporate Ethic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Zimmerli,W.C.,Richter,K. & Holzinger M. ed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p.174. [202][202]Johnson,L. 2013. “Unsettledness Delaware Corporate Law:Business Judgement Rule,Corporate Purpose.” Delaware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38:424. [203][203]Kruüger,P. 2014. “Corporate goodness and shareholder wealth.”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15:314. [204][204]Mark,G.A. 1987. “The Personification of the Business Corporation in American Law.”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54:1461. [205][205]Rana,S. 2013. “Philanthropic Innovation and Creative Capitalism:A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labama Law Review 64:1140. [206][206]Reiser,D.B. 2010. “Governing and Financing Blended Enterprise.” Chicago-Kent Law Review 85:629. [207][207]Schutter,O.D. 2008.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uropean Style.” European Law Journal 14:224-236. [208][208]Steinberg,R. & Gray,B.H. 1993.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in 1993:Hansmann Revisited.”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2:298-299. [209][209]Yockey,J.W. 2014. “The Compliance Case for Social Enterprise.” Michigan Business & Entrepreneurial Law Review 4:14. [210][210]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11][211]蔡长昆、沈琪瑶,2020,《从“行政吸纳社会”到“行政吸纳服务”:中国国家-社会组织关系的变迁——以D市S镇志愿者协会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20~129页。 [212][212]曹辉、李茹莹,2016,《美国大学基金会的资本输入、投资行为与治理方略》,《黑龙江高教研究》第2期,第81~85页。 [213][213]陈成文、黄开腾,2018,《制度环境与社会组织发展:国外经验及其政策借鉴意义》,《探索》第1期,第144~152页。 [214][214]成刚、杜思慧,2021,《一流大学教育基金会运作机制研究——基于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分析》,《教育发展研究》第1期,第49~56页。 [215][215]成梁、王宇明、丁峰、汤超颖,2021,《一流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的中国道路——基于多元治理逻辑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104~112页。 [216][216]程建新、胡定晗、刘派诚,2022,《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企业与政府合作何以可能?——非对称资源依赖条件下的组织间关系动力》,《中国行政管理》第3期,第136~145页。 [217][217]程天权、杨维东,2018,《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激发教育基金活力》,《中国高等教育》第20期,第12~15页。 [218][218]池净、贾秀梅、王健,2013,《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促进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实验技术与管理》第10期,第237~239页。 [219][219]董志强,2020,《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内部控制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企业科技与发展》第7期,第171~173页。 [220][220]葛亮,2018,《制度环境与社会组织党建的动力机制研究——以Z市雪菜饼协会为个案》,《社会主义研究》第1期,第104~112页。 [221][221]康晓光、韩恒,2005,《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第73~89、243~244页。 [222][222]李锋亮、王云斌,2016,《教育基金会的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复旦教育论坛》第3期,第19~25页。 [223][223]李浩、马吉骁,2019,《紧扣现代化教育脉搏 势破基金会发展瓶颈——评尤玉军〈中国高校基金会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践〉》,《东吴学术》第3期,第159~160页。 [224][224]李晓静、闫泓志,2014,《高校教育基金会运作机制研究:筹资、投资与运营管理》,《教育财会研究》第6期,第17~21、37页。 [225][225]梁燕、颜烈真,2015,《公民社会视角下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研究》,《教育评论》第8期,第34~37页。 [226][226]林尚立,2007,《两种社会建构: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中国非营利评论》第1期,第1~14页。 [227][227]刘玉焕、井润田、卢芳妹,2014,《混合社会组织合法性的获取:基于壹基金的案例研究》,《中国软科学》第6期,第67~80页。 [228][228]鲁小双,2012a,《大学基金会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及完善》,《湘潮》(下半月)第5期,第86~87、90页。 [229][229]鲁小双,2012b,《大学基金会内部治理机制探析》,《社团管理研究》第11期,第44~46页。 [230][230]罗伟峰、赵醒文,2022,《高校基金会财政激励政策研究》,《财会通讯》第14期,第171~176页。 [231][231]马全中,2018,《社会组织的行政化:表征、生成机理及治理路径——基于C基金会的经验分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第4期,第71~80页。 [232][232]萨拉蒙,2002,《全球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33][233]石争光、李宇立,2020,《高校基金会获赠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高校基金会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新疆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第47~55页。 [234][234]苏颖聪,2020,《制度性同形:大学教育基金会行政化的逻辑》,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 [235][235]汪锦军,2008,《浙江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机制: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第9期,第31~37、124页。 [236][236]王俊、范赟,2017,《我国高校基金会的社会功能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第12期,第25~29页。 [237][237]王俊、骆威,2017,《公共责任的多面体——大学基金会的复合性公共责任的困境及其改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第61~73、129页。 [238][238]王琳、陈志军,2020,《价值共创如何影响创新型企业的即兴能力?——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第11期,第96~111、131页。 [239][239]王诗宗、宋程成,2013,《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第50~66、205页。 [240][240]王文龙、万颖,2012,《中国高校社会捐赠问题研究》,《高教探索》第5期,第44~48页。 [241][241]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2008,《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42][242]吴月,2014,《隐性控制、组织模仿与社团行政化——来自S机构的经验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第3期,第106~117、143页。 [243][243]伍兆祥、陈娟艺、李新春,2023,《家族企业国际创业与价值链依赖——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实证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第5期,第22~37页。 [244][244]夏征农、陈至立,2009,《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 [245][245]徐家良,2012,《第三部门资源困境与三圈互动:以秦巴山区七个组织为例》,《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第1期,第34~58页。 [246][246]徐家良、季曦,2022,《社会组织自主性与政府形塑——基于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的政社关系阐释》,《学习与实践》第4期,第84~92页。 [247][247]徐家良、刘春帅,2016,《资源依赖理论视域下我国社区基金会运行模式研究——基于上海和深圳个案》,《浙江学刊》第1期,第216~224页。 [248][248]颜克高、罗欧琳,2015,《高校教育基金会内部治理困境与路径选择》,《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第1期,第32~45页。 [249][249]杨维东,2015,《中国大学基金会治理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50][250]杨维东,2019,《美国公立大学基金会:功能、挑战及其应对》,《比较教育研究》第12期,第80~86页。 [251][251]杨维东、成梁,2020,《我国大学校友募捐网络研究——基于社交网络分析的视角》,《现代教育管理》第12期,第56~62页。 [252][252]杨维东、王丹,2019,《美国研究型大学筹款模式的分析与借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7期,第82~88页。 [253][253]杨维东、赵文莉,2020,《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与高校基金会可持续发展:互益框架与路径选择》,《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25~133页。 [254][254]杨增国、卜洪晓,2018,《高校基金会的使命与发展机遇》,《中国高等教育》第20期,第19~21页。 [255][255]殷洁,2017,《制度环境视角下高校基金会趋同化影响研究》,《中国非营利评论》第2期,第83~97页。 [256][256]尹珏林、任兵,2009,《组织场域的衰落、重现与制度创业:基于中国直销行业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第S1期,第13~26、130页。 [257][257]尤玉军,2015,《构建监督机制 优化高校基金会运行》,《中国高等教育》第19期,第33~35页。 [258][258]赵雅琼、刘蕾,2022,《结构-功能视阈下高校基金会资产增长的影响因素探究》,《教育发展研究》第9期,第21~29页。 [259][259]中国高校基金会年度发展报告编写组,2020,《中国高校基金会年度发展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60][260]DiMaggio,P. & Powell,W.W. 1983.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143-166. [261][261]Duncan,B. 2004. “A Theory of Impact Philanthropy.”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8(9-10):2159-2180. [262][262]Green,J.C. & Griesinger,D.W. 1996. “Board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Nonprofit Social Services Organizations.”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6:381-402. [263][263]Gregory,A.G. & Howard,D. 2009. “The Nonprofit Starvation Cycle.”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7(4):49-53. [264][264]Inglis,S. 1994. “Exploring Volunteer Board Member and Executive Director Needs:Importance and Fulfilment.” Journal of Applied Recreation Research 19:171-189. [265][265]高传胜,2015,《社会企业的包容性治理功用及其发挥条件探讨》,《中国行政管理》第3期,第66~70页。 [266][266]胡宁生、戴祥玉,2016,《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自我推进机制:动力、挑战与重塑》,《中国行政管理》第2期,第27~32页。 [267][267]姜晓萍,2014,《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国行政管理》第2期,第24~28页。 [268][268]景跃进,2019,《将政党带进来——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反思与重构》,《探索与争鸣》第8期,第85~100、198页。 [269][269]栾晓峰,2017,《“社会内生型”社会组织孵化器及其建构》,《中国行政管理》第3期,第44~50页。 [270][270]孟天广,2021,《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要素、机制与路径——兼论“技术赋能”与“技术赋权”的双向驱动》,《治理研究》第1期,第2、5~14页。 [271][271]沈永东、应新安,2020,《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路径分析》,《治理研究》第1期,第16~23页。 [272][272]王名、蔡志鸿、王春婷,2014,《社会共治: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中国行政管理》第12期,第16~19页。 [273][273]肖红军、阳镇,2019,《新中国70年企业与社会关系演变:进程、逻辑与前景》,《改革》第6期,第5~19页。 [274][274]郁建兴、任杰,2020,《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实现机制》,《政治学研究》第1期,第45~56、126页。 [275][275]张丙宣,2012,《支持型社会组织:社会协同与地方治理》,《浙江社会科学》第10期,第45~50、72、156~157页。 [276][276]张乾友,2014,《论政府在社会治理行动中的三项基本原则》,《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第55~59页。 [277][277]周秀平、刘求实,2011,《以社管社——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中国非营利评论》第7期,第55~70页。 [278][278]Ackland,R. and O’neil,M. 2011. “Online Collective Identity:The Case of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Social Networks 33(3):177-190. [279][279]Doerfel,M.L. and Taylor,M. 2017. “The Story of Collective Action:The Emergence of Ideological Leaders,Collective Action Network Leaders,and Cross-Sector Network Partners in Civil Socie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7(6):920-943. [280][280]Putnam,R. 1995. “Bowling Alone: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65-78. [281][281]Salamon,L.M. 1987. “Of Market Failure,Voluntary Failure,and Third-party Government:Toward a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Journal of Voluntary Action Research 16(1-2):29-49. [282][282]Samuel,B. 2004. Microeconomics:Behavior,Institutions,and Evolu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83][283]Yang,A.,Uysal,N.,and Taylor,M. 2018. “Unleashing the Power of Networks:Shareholder Activi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olicy.”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7(6):712-727. [284][284]彼得·M.布劳,201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李国武译,商务印书馆。 [285][285]边燕杰,2004,《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第136~146页。 [286][286]基金会中心网编,2013,《美国社区基金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87][287]潘乃穆、潘乃和编,2000,《潘光旦文集》(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88][288]翁士洪,2021,《社区基金会:理论逻辑与治理重塑》,《社会科学》第8期,第41~55页。 [289][289]徐家良,2017,《中国社区基金会关系建构与发展策略》,《社会科学辑刊》第2期,第58~64页。 [290][290]詹姆斯·科尔曼,1999,《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91][291]朱志伟,2020,《特大城市社区资源配置模式演化与推进机制——以上海市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1期,第181~190页。 [292][292]资中筠,2003,《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 [293][293]Putnam,R.D. 1995. “Tuning in,Tuning out: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8(4):664-683. [294][294]Scott,R.W.,Ruef,M.,Mendel,P.J.,and Caronna,C.A. 2000.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From Professional Dominance to Managed Car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95][295]王广坤,2020,《19世纪英国的慈善医疗与济贫医疗》,《经济社会史评论》第2期,第14~24页。 [296][296]元鹏成,2021,《论近代英国慈善药房的兴起》,《历史教学》(下半月刊)第3期,第57~64页。 [297][297]Charities Aid Foundation. 2023. UK Giving Report 2023.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所属图书
相关卷册(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