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04出版

杭州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美丽中国·杭州都市圈样板

洪庆华 沈翔 主编 张旭东 江小军 执行主编 方晨光 常务副主编
电子书

29.4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1人在看
先晓推荐
●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杭州都市圈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围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城市紧密协作,抱团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精致样板。 ● 本报告从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出发,就杭州都市圈整体、城市和专业领域三个层面展开调查研究,反映“美丽中国”建设的前沿信息,总结“美丽中国”实践的经验、模式和不足,研判未来美丽城市和乡村建设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做法,为“美丽中国”杭州都市圈样板区建设提出可供参考的方略。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2365-5总页码:352
字数: 331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杭州都市圈围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本书从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出发,就杭州都市圈整体、城市和专业领域三个层面展开调查研究,反映“美丽中国”建设的前沿信息,总结“美丽中国”实践的经验、模式和不足,研判未来美丽城市和乡村建设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做法,为“美丽中国”杭州都市圈样板区建设提出可供参考的方略。

展开

图书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十九大,我最大的期待在于,确定习主席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努力。就像习主席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份努力将让中国经济朝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近年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先后发布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等报告。2017年12月,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他们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美丽中国”的理念。中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理念与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国共产党把“美丽”二字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美丽”作为奋斗目标举世瞩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已经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也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杭州都市圈“美丽中国”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新机遇,那就是世界格局中生态文明的新机遇、“一带一路”的新机遇、“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新机遇、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机遇,以及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新机遇。
杭州都市圈从2007年起步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整整10年。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个城市共同合作发展,不断探索新路子,创新协调机制,构筑合作平台,开展项目合作,推动创新创业,全面融合发展,通过实施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体制共创“八共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协同创新和生态文明之路。2017年,杭州都市圈常住人口为2212.9万人,城镇化率为67.2%,全年生产总值为24495.57亿元,占浙江省生产总值(51768亿元)的47.32%,比上年增长12.07%,高出全省4.27个百分点。经过10个年头的推动,杭州都市圈先后实施了“经济先行圈”“生活幸福圈”“智慧都市圈”战略,正向“美丽生态圈”战略目标迈进。
杭州都市圈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策源地。早在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到安吉视察时就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杭州都市圈四城市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通俗而深刻地解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发展理念。杭州都市圈是“美丽中国”建设全国起步较早、工作比较深入、经验比较丰富、创建模式较多的地区。杭州都市圈建设“美丽中国”,就省域来讲正面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新时代、“八八战略”、美丽浙江建设、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美丽城乡升级版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的新机遇。
新机遇一: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统筹城乡”新任务。党代会提出,统筹推进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全方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实施“碧水蓝天”工程,以治水、治气为重点,统筹抓好治土、治废等环境治理工作,促进生态环境面貌实现根本性改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健全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的保护力度,全面提升森林、河流、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然服务功能。这些目标和要求为杭州都市圈突出“生态”特色、加快“美丽”建设提供了基本方向。
新机遇二: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美丽城乡升级版”新任务。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城乡发展一体化,大力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升级版”要求深入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打造沿江、沿河、沿山、沿湖万里美丽走廊,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面建成“诗画浙江”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这为杭州都市圈跨市域联合开展美丽城乡建设、“以线带面”形成“美丽”综合效应提供了重要机遇。
新机遇三: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提出的积极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的新任务。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千年大计,制订实施优美环境行动计划,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将有力推进浙江和杭州都市圈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丰富“美丽中国”的内涵和外延,让杭州都市圈城乡建设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获得新的提升。
新机遇四: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提出的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为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任务。杭州都市圈地处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区位,是杭州湾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抱团发展的主力军;“大花园”建设行动倡导让山水与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把生态经济培育成为发展的新引擎;构建支撑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湾区通道和引领大花园建设的美丽通道,有助于促进省域联动发展;加强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跨市域联动发展和“美丽城乡”全覆盖。
新机遇五:浙江省出台的《“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方案》的新任务。围绕“美丽浙江”建设,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加快建成“美丽中国”的“浙江样板”,通过绿色经济培育、节能减排、“五水共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改一拆”、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屏障建设、灾害防控、生态文化培育、制度创新11项专项行动,实现绿色经济培育、环境质量改善、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灾害防控、生态文化培育、制度创新8个绿色发展目标。这一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为杭州都市圈美丽城乡建设提供了指导。
杭州都市圈应牢牢抓住这些新机遇,推进“美丽中国”样板区建设。编撰“杭州都市圈蓝皮书”,不仅可以提升杭州都市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加快杭州都市圈经济转型升级及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推动杭州都市圈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五化”建设协同发展,促进杭州都市圈城乡一体融合发展,而且可以促进杭州都市圈四城市全面协调融合发展,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实现“美丽中国·杭州都市圈样板”的宏大战略。
《杭州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总结了杭州都市圈“美丽中国”建设的经验,研究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对于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杭州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由总报告、城市篇和专题篇三部分组成。
总报告以“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围绕杭州都市圈是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区和“两山”理论发源地这一主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指导下,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气共治”“五废共治”等背景下,在特色小镇、全域旅游、“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城中村改造、文化礼堂等样板工程的基础上,寻求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当前,应看到美丽城乡建设中还存在环境容量趋于饱和、产业同构现象有待改观、部分重大项目推进发展不足、美丽城乡建设特色不够鲜明、城市横向联系不足、多元参与机制有待完善、评价标准与体系尚待建立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杭州都市圈应抓住时代机遇,在“加强城市合作,打通横向联系信息交流平台”“创新体制机制,形成跨区域推进的工作机制”“创新发展平台,持续坚持和完善大项目带动”“建立制度性政策,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加强动员和宣传,提高美丽城乡社会参与度”等方面紧密协作,抱团发展,在全国先行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美丽中国”道路。
城市篇从杭州都市圈四城市——杭州、湖州、嘉兴、绍兴的实际出发,认为生态发展、“美丽中国”是一种发展趋势,两者存在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新经济的表现形态,能够引领城市与乡村的变革,也是都市圈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力量,还是现代经济绿色发展的最优途径。城市篇分析了杭州都市圈四城市与美丽乡村发展的现状、特色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生态文明发展的相关经验,从顶层设计、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城市管理与服务、人才与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城市篇主要分为两部分,在建设“美丽中国”方面,杭州都市圈四城市各具抓手,相关县(市)区特色分明,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和案例。
杭州以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落实“美丽中国”先行区发展。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组织编制了《杭州市发展信息经济总体规划(2014~202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杭州智能制造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以发展智慧经济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杭州以“美丽乡村”“百村整治”“最美现象”等创建活动为抓手,力争实现以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绿色低碳、宜居舒适、道法自然、幸福和谐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三美杭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美丽杭州”的决议》《“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年)》《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政策,努力将杭州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目前,杭州市已建成8个国家生态县(市、区)、119个国家生态乡镇、135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全球五百佳村”、1个经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命名的“中国绿色村庄”,均居浙江省前列,“美丽杭州”成为杭州蜚声国内外的一张“金名片”。
湖州以生态立市和全域旅游实施“美丽乡村”新农村发展战略。湖州依据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依据“生态+”绿色发展先行地、太湖流域涵养地等先发优势,努力打造全国地级市中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立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联动机制,在打造“统筹城乡升级版、美丽乡村升级版、休闲农业升级版、农村改革升级版”的基础上,实施全国首个《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推动《湖州市民生态文明公约》落地。湖州全面启动乡村旅游“十百千万”工程,通过打造10个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0个乡村旅游集聚区、100个“慢生活”乡村旅游休闲村和3A级景区村庄、1000家乡村民宿、10000家特色农家乐和个性化旅游酒店,促进乡村旅游向集聚化、生态化、品质化、特色化、国际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为全国乃至国际乡村旅游提供了“湖州样本”。通过三县两区乡村旅游“四大模式”和“乡村十景”特色的打造,全面打响“洋家乐”“渔家乐”“上海村”“星球村”“状元村”“尚书村”“无蚊村”“知了村”“台湾村”“韩国村”等一批既具特色又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打造“裸心谷”“裸心堡”“郡安里”“花间堂”“帐篷客”“莫梵”“森喜”“圣岛·莫干”“龙山尚隐”“隐居莫干”“隐居乡宿”“后坞生活”“开元芳草地”等乡村旅游个性化产品。2017年,湖州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170万人次,占湖州市接待游客总数的49%,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经营总收入约180亿元,同比增长147%。
嘉兴以绿色发展为全省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嘉兴样板”。嘉兴坚持精致规划、精致建设、精致管理,探索出了驻镇规划师制度、路长制、“鲜花公约”、城镇管理服务外包、长效管理纳入网格化管理等一系列新经验、新模式。一批又一批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村庄、特色小镇不断涌现。至今,嘉兴已有8个镇入选浙江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27个村入选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46个村建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村庄荣获首批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称号。先后有海盐县入围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项目,海盐县秦山街道永兴村成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平湖市曹桥街道马厩村入选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嘉兴初步形成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的格局。越来越多的美丽村庄、美丽小镇正成为具有江南韵味、水乡风情的“嘉兴样板”。截至2017年底,共有169个村(社区)通过一星级美丽乡村考核命名,一星级美丽乡村已占嘉兴市乡村总数的98.25%,共有30个三星级美丽乡村、4个五星级美丽乡村建设培育成功。
绍兴以水环境治理为突破口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绍兴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美丽城乡建设过程,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在全省率先推出《“811”美丽绍兴建设行动方案(2016~2020年)》,将城乡经济发展、企业创新转型、产业调整升级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等作为首要目标。对影响绍兴水环境的印染领域、化工领域进行集中整治,停产整治了177家印染企业和219家化工企业,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3171家。绍兴实施以水兴市战略,以打造水城保护古桥文化遗址、发展名人故居历史街区、改善和保护古村落环境为核心,积极推动美丽城乡建设,先后建设了书圣王羲之、哲学家王阳明、诗人陆游、思想家鲁迅、教育家蔡元培、鉴湖女侠秋瑾等名人故居和历史文化景观,着手建设名人博物馆;绍兴围绕水文化,以黄酒文化、水乡文化、古桥文化、师爷文化、古镇文化为传播载体和平台,从生态文化与历史文化并重的高度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城乡整体环境质量与生活舒适度,力求在“十三五”末将绍兴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美好城市。
安吉县是“两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安吉县以“两山”重要思想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结经验,解决突出问题,明确发展方向,持续提升建设水平,当好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地模范生。德清县从美丽城镇建设入手,针对精致化、生态化、网络化的要求,确立了“有文化、有产业、有个性”的建设目标,以“地域文化彰显、城镇空间优化、城镇风貌建设、产业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为主推手段,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动能转换、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被外界誉为“德清模式”。临安区利用杭州西部山水、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城市国际化、产业现代化、全域景区化”为目标,在“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取得了明显成效。
专题篇分别对杭州都市圈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特色小镇形成与发展、城乡河道治理、乡村民宿旅游、杭派传统民居差异化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实现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特色小镇建设,是城市社会发展的一种美学治理方式,应积极与城镇化、美丽乡村、城市有机更新、精准扶贫相结合,提升杭州都市圈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城乡美丽生活的重构。河道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水资源的载体、输入输出通道和绿色生命线。杭州都市圈所处的杭嘉湖平原、萧绍平原属于江南水乡,河道众多,河道污染现象尤为严重,治理河道污染是建设“美丽中国”、两美浙江、美丽都市圈的重要举措。民宿旅游是践行“两山”理论、维系地域特色、推动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的纽带。杭州都市圈拥有得天独厚的民宿旅游资源,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以莫干山为代表的民宿旅游已经成为独特的文化品牌,对于都市圈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中国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走向未来的有效途径,而杭派建筑风貌是杭州城市历史文化的直观体现,在乡村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重拾杭派民居传统、恢复乡村风貌已成为下一阶段杭州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的重要途径。
总之,杭州都市圈“美丽中国”建设,是实现城市和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和谐”,是生产高效、生态宜居、生活美好、人文和谐“四美共建”的重要实践。杭州都市圈美丽城乡建设是“美丽中国”具象化的实践,通过推进都市圈城乡人居体系、环境体系、经济体系和文化体系的全面建设,提升都市圈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融合程度。按照中央建设“美丽中国”的部署要求,结合杭州都市圈新一轮国际化城市建设和大湾区建设新起点目标,进一步加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杭州都市圈样板”,使其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
关键词:“美丽中国” 城乡融合 生态环境 领先发展 杭州都市圈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