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12出版

抗战时期的天津文学

电子书

暂无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4人在看
先晓推荐
抗战时期的天津文学,既是中国沦陷区文学的一个基本构件,也是天津文学研究不容或缺和不能回避的重要部分。尽管有各种问题存在,如抗战时期沦陷时期的天津文学创作成相对薄弱和分散,有些作家、作品存在着争议且资料缺失严重等等。但这不足以成为忽视和抹杀抗战沦陷时期天津文学的理由。我们本着还原历史的目的,努力探索抗战沦陷时期天津作家生活状况及精神状态,力图展示其创作的真实面貌和现实情况。《抗战时期的天津文学》就是这一努力和探索的结果。通过史料的整理和发掘,我们发现在“文学的全黑时代”的抗战沦陷时期,天津作家不仅“投身”或“寄身”于文学,用文学“抒发”个人情感,或以文为生,而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可观成就,在继承民族文学传统和保留现代文学文脉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抗战时期的天津文学,既是中国沦陷区文学的一个基本构件,也是天津文学研究不可或缺和不能回避的重要部分。我们本着还原历史的目的,努力探索抗战时期天津作家的生活状况及精神状态,力图展示其创作的真实面貌和现实情况。《抗战时期的天津文学》就是这一努力和探索的结果。通过史料的整理和发掘,我们发现在“文学的全黑时代”的抗战时期,天津作家不仅“投身”或“寄身”于文学,用文学“抒发”个人情感,或以文为生,而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可观成就,在继承民族文学传统和保留现代文学文脉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097-9809-6总页码:288
字数: 286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的天津文学,既是中国沦陷区文学的一个基本构件,也是天津文学研究不可或缺和不能回避的重要部分。本书努力探索抗战时期天津作家的生活状况及精神状态,力图展示其创作的真实面貌和现实情况。通过史料的整理和发掘,发现在“文学的全黑时代”的抗战时期,天津作家不仅“投身”或“寄身”于文学,用文学“抒发”个人情感,或以文为生,而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可观成就,在继承民族文学传统和保留现代文学文脉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绪 论/1
第一章 抗战前夕的天津文坛/18
  第一节 王余杞的长篇连载《海河汩汩流》及抗战前的天津/18
  第二节 海风社及其作家群体的文艺救亡活动/32
  第三节 《大公报》《益世报》等报纸文艺副刊的文艺救亡活动/39
第二章 抗战时期天津报刊及文艺副刊/50
  第一节 概说/50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天津报刊/58
  第三节 《庸报》文艺副刊/89
  第四节 《东亚晨报》副刊/97
第三章 抗战时期作家群体/103
  第一节 作家群体概况/103
  第二节 张秀亚/126
  第三节 关永吉/135
  第四节 马骊/141
  第五节 江寄萍/148
  第六节 吴云心/154
  第七节 杨鲍/158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天津诗歌及其他/167
  第一节 诗歌概况/168
  第二节 代表诗人/172
  第三节 盘山根据地军民的抗战诗歌/184
  第四节 楹联创作/191
  第五节 城南诗社/207
  第六节 冷枫诗社/215
  第七节 穆旦/218
  第八节 刘荣恩/227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天津通俗小说/231
  第一节 概述/233
  第二节 刘云若/240
  第三节 白羽/251
  第四节 戴愚庵/264
  第五节 还珠楼主/270
  第六节 侦探小说/278
后 记/283
卷册系列共0个资源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片
包含0张图表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