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12出版

中国双向FDI研究:基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框架的视角

电子书

20.7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1人在看
先晓推荐
本书在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理论框架下,从兼具东道国和投资国双重身份的发展中大国角度出发,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双向FDI流动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为深入探讨中国FDI战略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另外,本书将中国“走出去”战略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深入探讨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对策建议,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积极开展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提供有效的案例支撑,为开放宏观经济学、国际投资学以及国际金融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提供较好的素材,并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01-0016-8总页码:224
字数: 180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在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理论框架下,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双向FDI流动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为深入探讨中国FDI战略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另外,将中国“走出去”战略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深入探讨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对策建议,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积极开展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提供有效的案例支撑。

展开

图书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参与世界经济活动、建立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式或途径,也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走上了国际化经营的道路,对外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国际收支的平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78年以来,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下,中国选择实施了“奖出限入”的贸易战略和“宽进严出”的国际直接投资战略,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亦不断扩大,中国逐步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但相对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相对滞后、规模有限、形式单一且经验不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持续低迷,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双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储蓄率过高,投资低效,消费需求不足,资产价格攀升,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面临巨大压力,环境和资源逐渐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外部失衡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失衡加剧,连续多年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剧增,外资与外贸依存度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双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实施的“奖出限入”的外贸发展战略和“宽进严出”的国际直接投资战略。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双向FDI的发展不平衡,资本项目下的FDI顺差不断扩大,从而对国际收支平衡、价格稳定与经济持续增长等方面形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内外均衡框架下对中国双向FDI进行研究,从FDI流入和流出与开放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之间相互关联的角度探讨中国双向FDI的协调发展及战略调整,是目前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该研究对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制定中国新型的对外开放战略,特别是具体实施大规模“走出去”战略,有效调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以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鲜明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将国际投资学、开放宏观经济学和国际金融学有机结合,以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内外均衡理论为框架,将FDI流入和FDI流出视为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内生变量,从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中国双向FDI流动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FDI的协调发展、FDI战略转型和总体对策,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具体实施及对策建议。
本书从内容结构上分为十个章节,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双向FDI与开放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相互关联的内在机理研究。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将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相结合,短期和长期分析相结合,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相结合,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相结合,对双向FDI流动与宏观经济内部均衡、宏观经济外部均衡以及宏观经济内外共同均衡三个层面上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并构成本书研究的逻辑基础。
中国双向FDI的发展现状与宏观经济内外失衡演变及成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且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在梳理并分析中国FDI战略的历史选择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分三个阶段详细考察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形成、特点及演变,并进一步探讨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加剧的成因。
中国双向FDI与宏观经济内部均衡关系的实证检验。首先,开放条件下双向FDI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在关系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基于1982~2012年的宏观数据,分别对中国双向FDI的发展阶段和未来的趋势,以及中国双向FDI流动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其次,双向FDI流动会通过资本项目收支、国际贸易和国内投资等渠道,从货币和实物两方面作用于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对国内价格产生影响,在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多变量的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对1982~2013年中国双向FDI流动与国内价格波动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中国双向FDI与宏观经济外部均衡关系的实证检验。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双向FDI流动对其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影响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对1982~2012年中国双向FDI的进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其次,双向FDI流动可以通过直接投资项目、商品贸易项目和收益项目等渠道,对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经常项目构成直接和间接影响。在影响机制分析的前提下,基于多变量的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就1982~2013年中国双向FDI流动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中国新型FDI战略选择与总体对策初探。通过对上述关于中国双向FDI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关系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构建中国新型FDI战略的六个转变,明确“限入引出+积极主动”的双向FDI战略模式的内涵,并分别从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两个方面,对于加快构建双向FDI战略模式给出总体对策建议。
东盟基础设施发展与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OFDI的策略选择分析。以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考察对象,将东盟各国的基础设施发展与中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探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策略选择。在深入探讨东盟基础设施发展状况,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理论基础、战略支撑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东盟各国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潜力与融资状况,分析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就进一步加强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书在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理论框架下,从兼具东道国和投资国双重身份的发展中大国角度出发,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双向FDI流动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为深入探讨中国FDI战略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另外,本书将中国“走出去”战略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深入探讨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对策建议,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积极开展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提供有效的案例支撑,为开放宏观经济学、国际投资学以及国际金融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提供较好的素材,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卷册系列共1个资源
加载更多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谁在看 换一换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