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术报告(第1卷) VIP

售价:¥11.4 ¥38
2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01 出版
ISBN:7-80149-912-3
关键词: 人文科学 文集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展开]
  • 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
    1. 一 用新阶段的观点,科学地看待农民收入的增长
    2. 二 用城镇化、一体化的观点,务实地促进农民增收
    3. 三 通过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农业,加快农业的组织创新
    4. 四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优化农民的融资环境
    5. 五 加快改革行政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行政运作机制
    6. 六 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原则,加强财税体制的改革
  • 重视信息技术应用 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1. 一 沃尔玛的崛起与网络泡沫
    2. 二 电子商务及其商业模式
    3. 三 促进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 50年来台湾南海政策探析
    1. 一 派军驻守南沙群岛,各界人士频访南沙,加强军政管理,显示其在南海的存在
    2. 二 发表声明、展开交涉,坚持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立场,积极维护南海主权
    3. 三 组建“南海小组”、召开南海问题会议,制定和研究保卫、建设、开发南海的方案
    4. 四 支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倡议,表达海峡两岸进行合作的愿望,同时积极寻求解决南海争端的途径
  • 从传统到近代
    1. 一 中国近代化的理论坐标
    2. 二 中国自发性近代化的出现及其渐进协调发展模式
    3. 三 晚清后发性近代化的启动及其递进发展模式
    4. 四 余论
  • 太平天国宗教“邪教”说辨正
    1. 一 关于“邪教”的定义
    2. 二 太平天国宗教是否是“邪教”
    3. 三 几点随想
  • 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
    1. 一 马克思关于实践形态的思想
    2. 二 当代科技革命与知识产业的兴起
    3. 三 从知识产业到“知识实践”形态
    4. 四 知识实践的特点
  • 如何重新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探讨
    1. 一 廓清概念是重新评价斯大林模式的起点
    2. 二 重新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必要性
    3. 三 重新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方法
    4. 四 研究思路——在社会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内重新评价斯大林模式
  • 方以智三教合一思想研究
    1. 一 时代背景
    2. 二 家庭环境、师友交往与个人经历
    3. 三 三教合一的哲学方法论
    4. 四 三教合一的可行性
    5. 五 三教归易
  • 伟大的时代与科学的学风
    1. 一 关注我们的学风
    2. 二 学风是时代精神与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3. 三 完善学术制度,推进学风建设
    4. 四 构筑全社会、特别是学术界的共同价值
  • 文明会冲突吗
    1. 一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2. 二 文明与文化
    3. 三 文明是半有机半无机的第三界
    4. 四 文明本身不会冲突
  • 中国社会学:社会角色与时代使命
    1. 一 直面当今时代潮流的挑战
    2. 二 肩负中国社会发展的重托
    3. 三 结语:达成科学精神与价值关怀的统一
  • 西周至春秋时代的文化空间与诗歌功能之关系
    1. 引论
    2. 一 诗作为人神关系语境的言说
    3. 二 诗作为君臣关系语境的言说
    4. 三 诗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言说方式
    5. 四 关于“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而春秋作”
    6. 五 “赋诗”、“引诗”所隐含的文化意味
  • 上清经派道人杨羲的道教游仙诗论略
    1. 一 杨羲等道人以扶乩降笔之法开创道教游仙诗的神秘创作方式
    2. 二 《真诰》创造了描写仙女下凡婚配的游仙诗
    3. 三 上清经派提倡隐遁山林,以专心勤修苦炼仙道,创作了不少表现隐逸修道生活的游仙诗
    4. 四 将修炼内丹、外丹等各种奉道活动写进游仙诗中,创作了大量以道经隐语为主的游仙诗,“游仙”即修炼仙道,使得游仙诗变成了修道诗,使游仙诗的整体风貌大变
    5. 五 《真诰》中有一类游仙诗也出现了世网等尘世意象,全诗在“济济高仙举,纷纷尘中罗”这种天上人间的对比中,表现了对俗世的鄙视和唾弃,唤起人们对道教仙境的幻想和追求
    6. 六 结论
  • 成长的烦恼
    1. 一 心理成长的记录
    2. 二 早期诗作的玄言色彩
    3. 三 轻绮诗风与青春期心理
  • 美国市民社会与政治民主的关系初探
    1. 一 关于市民社会与民主关系的一般理论解释
    2. 二 市民社会与美国的政治文化
    3. 三 市民社会与美国的政治参与
    4. 四 美国市民社会的变化及其政治影响
    5. 五 几点结论
  • 美国新经济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1. 一 新经济的概念、内涵与特点
    2. 二 新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3. 三 新经济的问题、调整及前景
    4. 四 新经济对中国的机遇、挑战和启示
  •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提出、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1. 一 国家创新体系的历史渊源及其提出
    2. 二 国家创新体系的本质内涵及其结构
    3. 三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福利制度的测量与经济体制的选择
    1. 一 合作主义的理论与西方现代福利国家
    2. 二 福利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 国际格局变化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1. 一 格局转换与中亚国家的独立
    2. 二 如何在新的国际格局中立足
    3. 三 “全球化”对中亚国家的挑战
    4. 结语
[1][1]1.张晓山、崔红志:《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和展望》,见刘国光等主编《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1年春季报告》,第96~12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2]2.姜长云:《乡镇企业融资问题新探》,第89~199页,江西经济出版社,2001。 [3][3]3.Frank Ellis,Agricultural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p.152~174. [4][4]1.Kenneth Berryman,Lorraine Harrington,Dennis Layton-Rodin,Vincent Rerolle,“Ecommerce:3 new strategies”,The McKinsey Quarterly(VII)1998. [5][5]2.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Internet Research Report,2000. [6][6]3.Merrill Lynch,Feb 2000,In-depth Report—The B2B Market Maker Book. [7][7]4.Amir Hartman,John Sifonis,John Kador,Net Ready:Strategies for Success in the Economy,1999. [8][8]5.Steven Kaplan,Mohanbir Sawhney,B2B E-Commerce Hubs:Towards a Taxonomy of Business Models,1999. [9][9]6.Dominique Xardel,Cybermarketing,Paris,1999. [10][10]7.David Sheppard,The New Direct Marketing,Irwin,1995. [11][11]8.M.Komenar,Electronic Marketing,John Wiley,1997. [12][12]9.《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1月,北京。 [13][13]10.荆林波著《第三只眼睛看网络经济》,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14][14]11.荆林波主编《解读电子商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5][15]12.电子商务课题组:《关于B2B商业模式的研究》,《财贸经济》2000年第10期。 [16][16]13.电子商务课题组:《B2C模式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分析》,《财贸经济》2000年第12期。 [17][17]1.甄炳禧:《美国新经济》,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18][18]2.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8/1999;2000/2001. Published by Oxfort UniversityPress,Inc. [19][19]3.The World Bank: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Developing Countries,December 1999.Published byOxfort University Press,Inc. [20][20]4.International Istitute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The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1996,1999. [21][21]5.OECD:A New Economy:The Changing Role of 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rowth,June2000. [22][22]6.U.S.:Fortune,July 30,1990;June 27,1994;August 2,1999. [23][23]7.U.S.:Business Week,January 31,2000. [24][24]8.OECD:OECD Economic Outlook,No 66,Decemer 1999;No.67,June 2000. [25][25]9.U.S.: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Transmitted to the Congress,Februry 2000,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2000. [26][26]10.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Digital Economy 2000. [27][27]11.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0: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Deveiopment. http://www.unctad.ogr/en/docs/wid00ve.en.pdf [28][28]12.Robert J. Gordon:Was the Economy of the 1990s a New One? Presetation for CBO New Economy Briefing,Senate Budget Committee,Washington,D.C.,June 6,2000. [29][29]1.B.-A,Lundvall[1985],“Product innovation and user-producer interaction”,se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Series,Vol.31,Aalborg,Aalborg University Press. [30][30]2.Bent-Ake Lundvall[1992],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Pinter. [31][31]3.C.Freeman[1987],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London,Pinter press. [32][32]4.Christopher Freeman,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3][33]5.Christopher Freeman[1995],“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9(1),5~24. [34][34]6.C.Freeman[1982],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5][35]7.Daniele Archibugi and Jonathan Michie[1997],“Technological globalization or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see Futures,Vol.29,No.2. [36][36]8.Guido Reger and Dr. Ulrich Schmoch ed[1996],Organ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Watershed,Physica-Verlag,Germany. [37][37]9.Jorge Niosi and Bertrand Bellon,“The Global Interdependenc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Evidence,Limits,and Implications” see Technology in Society,Vol.16.No.2 pp.177~197. [38][38]10.Nathan Rosenberg[1982],Inside the Black Box,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9][39]11.OECD[1997],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Paris. [40][40]12.P.Patel and K.Pavitti[1994],The Nature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OECD,STI,No.14. [41][41]13.Richard R. Nelson and Sidney G.Winter[1982],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2][42]14.Richard R. Nelson[1987],Understanding Technical Change as an Evolutionary Process,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 [43][43]15.Richard R.Nelson[1993],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44][44]16.Rudi Kurz[1992],“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and growth:the role of innovation policy in West Germany”,see Frederic M. Scherer and Mark Perlman:Enterepreneurship,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economic growth,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45][45]17.Roy Rothwell[1994],“Industrial Innovation:Success,Strategy,Trends”,see Mark Dodgson and Roy Rothwell[1994]:The handbook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Edward Elgar. [46][46]18.Roy Rothwell And Walter Zegveld[1985],Re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Longman Group Limited. [47][47]19.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商务印书馆,1979。 [48][48]20.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97。 [49][49]21.G.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50][50]22.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第52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1][51]23.齐建国,《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系统》,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52][52]24.郑秉文,《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因素是国家——“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经济学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合编《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53][53]25.石定寰、柳卸林等:《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4][54]26.王春法:《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基础与工具选择——美国和日本的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5][55]1.〔澳〕安戈、陈佩华:《中国,组合主义及东亚模式》,载于《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第52~60页。 [56][56]2.〔美〕霍华德·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7][57]3.姜列青:《俄罗斯工会人士谈当今世界上的几类社会模式及其工会》,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3期。 [58][58]4.姜列青:《俄罗斯围绕制定新劳动法典的斗争》,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5期。 [59][59]5.〔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0][60]6.〔法〕米歇尔·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61][61]7.尚晓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再认识》,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62][62]8.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3][63]9.Colin Crouch and Ronald Dore,(1990),Whatever Happened to Corporatism? In Colin Crouch and Ronald Dore eds. Corporatism and Accountability:Organized Interest in British Public Life. Oxford,Clarendon Press. [64][64]10.Esping-Andersen,G.(1990),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Polity Press. [65][65]11.Gould,A.(1993),Capitalist Welfare System:A Comparison of Japan,Britain & Sweden. Longmen Group UK Limited. [66][66]12.Ian Gough:《福利国家的政治经济学》,巨流图书公司,1995。 [67][67]13.Mishra,R.(1990),The Welfare State in Capitalist Society,Harvester Wheatsheaf,p.xii. [68][68]14.Mishra,R.(1999),Globaliz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Edward Elgar. [69][69]15.Schmitter,P.C.(1974),“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Review of Politics,36,pp. 85~131. [70][70]16.Schimitter,P C.(1985),Neo-corporatism and the State,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rporatism,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rporatism,edited by Wyn Grant. London,Macmillan,pp. 32~62. [71][71]17.Williamson,P J.(1989),Corporatism in Perspective. London,Sage. [72][72]18.Williamson,J B. And Pampel. F C.(1993),Old-Age Secur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