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城市空间的历史解构

关键词

作者

赫曦滢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爱德华·索亚:《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李钧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 雅各布:《城市的经济》,项婷婷译,中信出版社,2007。
  • Gintis and Bowles,State and Class,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9.
  • 艾拉·卡茨纳尔逊:《马克思主义与城市》,王爱松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 Charles Tilly,Big Structure,Large Processes,Huge Comparisons,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84.
  • Ferdinand Toennies,Community and Association,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55.
  • Sassen,The Global City,New York,London,Tokyo,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 Riccardo Cappelin,“International networks of City”,in Robetto Camagni(ed.),Innovation Networks:Spatial Perspectives,London:Belhaven Press,1991.
  •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Joel Garreau.Edge City,Life on the New Frontier,New York:Doubleday,1991.
  • Castells,Mollenkopf and Castells,London:Belhaven Press,1991.
  • 赫曦滢、赵海月:《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批判性重构》,《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7期。
  • 孙江:《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人民出版社,2008。
  • 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商务印书馆,2006。
  • 约翰·厄里:《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社会学》,布莱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张一兵主编《社会批判理论纪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 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商务印书馆,2004。
  • 庄友刚:《空间理论与城市秩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 Paterson,J.L.,David Harvey’s Geography,London:Croom Helm Ltd,1984.
  • Lefebvre,H.,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Donald Nicholson Smith,Malden,MA:Blackwell Publishing,1991.
  • 黄凤祝:《城市与社会》,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 Gallia Burgel et al.,An interview with Henri Lefebvre,New York:Doubleday,1991.
  • 爱德华·索亚:《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7。
  • Andrzej Zieleniec,Space and Social Produc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7.
  • 冯健:《城市社会的空间视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 李春敏:《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
  • Ibid.p97.
  • 大卫·哈维:《地理学的解释》,高泳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 Lefebvre,Le Droit à La Ville,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3.
  • Martins,The Theory of Social Space,London:SAGE Publication,1987.

城市空间的历史解构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3.1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城市空间的地理性历史
    1. 重掘都市之源
    2. 第二次浪潮——封建主义城市
    3. 第三次浪潮——资本主义城市
    4. 第四次浪潮——信息化城市
  • 二 城市实践与“马克思的幽灵”
    1. 马克思主义城市学的兴起与发展
    2. 马克思主义城市学的研究方法与学术特征
    3. 研究方法
    4. 学术特征
  • 三 走向重新空间化的马克思主义
    1. 西方空间理论的研究逻辑
    2.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理论
    3. 曼纽尔·卡斯特的“信息化城市”观点
    4. 大卫·哈维的“地理发展”理论
    5. 空间化的马克思主义之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