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2014年反腐倡廉舆情年度报告

摘要

2014年反腐倡廉舆情事件频发,影响较大的事件数量明显高于2012年和2013年;2014年的舆情事件高发期为12月;华北地区为最高发地区,华南地区舆情事件数量占比明显下降;市级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仍最高,但是省级和中央级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明显升高;事件整体舆论倾向性占比最高的为“比较负面”;首曝媒介为官方网站的事件占比明显升高,首曝媒介为网络新闻的事件占比明显下降;发生即曝光的比重明显上升;舆情事件持续时间集中于1周以内,占比为六成;有明显的网络谣言的事件比例持续下降;近年来地方政府作为主要的干预主体的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呈下降趋势,国家政府作为干预主体的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持续升高;事件“曝光前干预”的比重较大,“曝光即干预”的比重先升后降;官方网站发布消息占比明显上升,接受媒体访问占比下降;“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占比持续上升,“民众不满意”和“未解决”占比下降;“肯定”比例高于“质疑”;高官落马、党风建设、“裸官”治理等成为热点话题。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 《2013年中国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本文系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谢耘耕,撰稿人:陈玮、郑广嘉,统计分析:刘丛、乔睿、张旭阳,课题组成员:刘锐、刘丛、刘怡、孙茜、荣婷、袁会、李明哲、王瑶瑶、高璐、孔玲慧、荆喆、张新苗、杨慧芳。 《2013年环境舆情报告》本文系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谢耘耕,课题参与者:李明哲、刘芳、韩文萍、杨孟阳、王静溪、段雨欣。 《2013年邻避舆情事件报告》本文系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谢耘耕,课题参与者:张楠、段雨欣、邹密、王静溪、倪惠杰、涂怀珊、白雪、王昉、潘玉。 《2013年中国“雾霾”认知调查报告》本报告为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谢耘耕,撰稿人:郑广嘉、陈玮,统计分析:乔睿,课题组成员:刘锐、刘丛、刘怡、孙茜、荣婷、袁会、高云微、李明哲、王瑶瑶、高璐、孔玲慧、荆喆、张新苗、杨慧芳。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2014年反腐倡廉舆情年度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9.2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2014年反腐倡廉舆情事件概况和特点
    1. 1.舆情事件数量:2014年影响较大的反腐倡廉舆情事件数量持续上升,高于2012年和2013年
    2. 2.时间分布:2月为2014年反腐倡廉舆情事件高发月份,1月、4月、12月次之
    3. 3.地域分布:华北为2014年反腐倡廉舆情事件最高发地区,华南地区舆情事件数量占比明显下降
    4. 4.行政级别:2014年市级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仍最高,但是省级和中央级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明显升高
    5. 5.整体舆论倾向性:2014年反腐倡廉舆情事件整体舆论倾向性占比最高的为“比较负面”
  • 二 反腐倡廉舆情传播特点分析
    1. 1.首曝媒介类型:2014年首曝媒介为官方网站事件占比明显升高,首曝媒介为网络新闻事件占比明显下降
    2. 2.传播时效:2014年发生即曝光的比重明显上升,占比将近一半
    3. 3.舆情事件持续时间:2014年舆情事件持续时间集中于1周以内,占比超六成
    4. 4.谣言数量:2014年影响较大的反腐倡廉舆情事件中有明显的网络谣言的事件比例持续下降
  • 三 2014年反腐倡廉舆情干预分析
    1. 1.地方政府作为主要的干预主体的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下降,国家政府作为干预主体的反腐倡廉舆情事件占比升高
    2. 2.2014年反腐倡廉舆情事件“曝光前干预”的比重较大,“曝光即干预”的比重先升后降
    3. 3.舆情事件发布方式:官方网站发布消息占比明显上升,接受媒体访问占比下降
    4. 4.舆情事件的最终解决情况:“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占比最高,“解决了问题,民众仍不满意”和“未解决问题,恶化舆论环境”占比下降
    5. 5.政府回应效果:除了“无回应”以外,回应效果为“肯定”的比例高于“质疑”
  • 四 反腐倡廉舆情热点话题
    1. 1.“大老虎”落马
    2. 2.党风建设
    3. 3.“裸官”治理
  • 五 对策建议
    1. 1.理念先行
      1.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2. (2)坚持公开透明的理念
      3. (3)坚持及时有效的理念
    2. 2.建立和健全反腐倡廉舆情处理机制
      1. (1)构建舆情监控应急机制的原则
      2. (2)建立舆情生成期研判预警机制
      3. (3)启动舆情扩散期引导控制机制
      4. (4)健全舆情消减期善后恢复机制
      5. (5)完善新闻发布与媒体沟通机制
    3. 3.完善反腐倡廉舆情应对的法律制度保障
    4. 4.构建全方位协同治理的反腐倡廉舆情应对保障体系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