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如何规避舆情搭车、反转与“烂尾”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如何规避舆情搭车、反转与“烂尾”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9.5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新媒体语境下的舆情搭车现象与规避建议
    1. (一)2016年以来的舆情搭车事件梳理
    2. (二)民意无处安放,争搭舆情“顺风车”
    3. (三)舆情搭车给社会治理带来双重影响
    4. (四)规避舆情搭车,功夫还需用在平时
      1. 1.需要建立舆情研判常态机制,及时化解敏感舆情
      2. 2.需要畅通民意诉求通道,强化官民信任纽带
  • 二 舆情反转与良性网络舆论生态的塑造
    1. (一)舆情反转现象频现网络
    2. (二)舆情反转本质上是信息的不对称
      1. 1.当事人虚构或者隐瞒部分关键信息,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之一
      2. 2.新媒体环境下,虚构事实、先入为主的碎片化传播,也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
      3. 3.媒体倾向性报道和传播,也是诱发舆情反转的重要因素
    3. (三)舆情反转事件背后的网民焦虑
    4. (四)良性的网络舆论生态建设
      1. 1.信息的开放是治理舆情反转的关键所在
      2. 2.媒体的责任和专业,是建设良性的网络舆论生态的重要力量
      3. 3.要引导舆情热点,解决现实问题既是难点,也是关键点
  • 三 “烂尾新闻”:舆论与责任方的角逐
    1. (一)“烂尾新闻”:“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
      1. 1.套路一:“鸵鸟式回应”进行拖延
      2. 2.套路二:问责“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3. 3.套路三:调查结果公布,真相成谜
    2. (二)“烂尾新闻”根源在舆论与责任方的角逐
      1. 1.信息更替速度飞快,网民关注点易转移,使得事件热度持续时间有限
      2. 2.媒体迎合受众需求,过于追求轰动效应,使得“烂尾新闻”后续报道乏力
      3. 3.涉事方不想、不愿、不敢、不能查是导致烂尾新闻出现的根本原因
    3. (三)“烂尾新闻”失信路线图:媒体→政府→社会
    4. (四)“烂尾新闻”的终结有赖于舆论监督和问责追究
      1. 1.社会舆论的追踪跟进与监督意识
      2. 2.有关部门的信息公开与问责追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