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亲属法与新社会

关键词

作者

白中林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孟子注疏》,1999,载《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 《礼记正义》,1999,载《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 《孝经注疏》,1999,载《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 埃利希,2009,《法社会学原理》,舒国滢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波兰尼,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 陈惠馨,2006,《传统个人、家庭、婚姻与国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陈寅恪,2009,《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费孝通,1983,《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 贺雪峰,2006,《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东岳论丛》第2期。
  • 胡汉民,1978,《三民主义之立法精义与立法方针》,载《胡汉民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
  • 高一涵,1915,《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 黄源盛,2007,《法律继受与近代中国法》,(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李文军,2010,《社会本位:理想还是现实?——对民国时期社会本位立法的再评价》,《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第1期。
  • 柳立言,2008,《宋代的家庭与法律》,上海古籍出版社。
  • 孟宪范,2008,《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 潘念之主编,1992,《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 瞿同祖,2004,《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载《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陶希圣,1928a,《立法政策与立法技术》,《新生命》第1卷第10号。
  • 陶希圣,1928b,《亲属法大纲》,商务印书馆。
  • 陶希圣,1929a,《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新生命书局。
  • 陶希圣,1929b,《中国封建社会史》,南强书局。
  • 陶希圣,1929c,《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新生命书局。
  • 陶希圣,1929d,《法律学之基础知识》,新生命书局。
  • 陶希圣,1931a,《中国社会现象拾零》,新生命书局。
  • 陶希圣,1931b,《辩士与游侠》,商务印书馆。
  • 陶希圣,1933,《民法亲属论》,会文堂新记书局。
  • 陶希圣,1934,《婚姻与家族》,商务印书馆。
  • 陶希圣,1935,《十一至十四世纪的各种婚姻制度》,《食货半月刊》第1卷第12期。
  • 陶希圣,2009a,《潮流与点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陶希圣,2009b,《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史尚宽,2000,《亲属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伯琦,2005,《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王国维,1979,《殷周制度论》,《西周政教制度研究》,(台北)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社。
  • 王利华,2003,《周秦社会变迁与中国家庭伦理体系的建立》,《中国家庭史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
  • 王宪明,2005,《语言、翻译与政治:严复译〈社会通诠〉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 吴飞,2011,《当代中国婚姻的价值缺位》,《文化纵横》第2期。
  • 吴虞,1917,《家族主义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
  • 谢振民,2000,《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夏曾佑,1981,《〈社会通诠〉序》,载《社会通诠》,严复译,商务印书馆。
  • 严泉,2007,《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
  • 杨善华,2011,《中国当代城市家庭变迁与家庭凝聚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 岳庆平,1990,《中国的家与国》,吉林文史出版社。
  • 张生,2004,《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赵晓力,2011,《中国家庭资本主义化的号角》,《文化纵横》第2期。
  • 甄克思,1981,《社会通诠》,严复译,商务印书馆。
  • 滋贺秀三,2003,《中国家族法原理》,张建国、李力译,法律出版社。
  • Dirlik,Arif,1976,“T’ao His-sheng:The Social Limits of Change.” In Charlotte Furth(ed.),The Limits of Change.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Dirlik,Arif,1978,Revolution and History: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1919-,1937.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亲属法与新社会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9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引言:无处安放的“家”
  • 二 从礼法之争到亲属法之争
    1. (一)礼法之争:亲属法变革的前奏
    2. (二)作为突破口的亲属法
  • 三 公民、家庭与国家:亲属法变革的第三条道路
    1. (一)严复的探索
    2. (二)变法格局中的亲属法
    3. (三)陶希圣的洞察
  • 四 亲属法变革的社会基础
    1. (一)宗法式亲属法的社会起源
    2. (二)宗法式亲属法的社会效果
      1. 1.为人子
      2. 2.为人夫
      3. 3.为人父
      4. 4.妇人——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
  • 五 社会的再造与亲属法
    1. (一)社会革新的动力
    2. (二)中国与世界历史
    3. (三)亲属法的立法政策与立法技术
    4. (四)新社会建设中亲属法之落实
  • 六 余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