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贵州基层组织与农村脱贫攻坚

摘要

30年来伴随着中国扶贫政策的实施,扶贫机制已悄然由依赖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转型为更加注重扶贫“靶向性”目标人群,新的扶贫机制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强力支撑。调研发现,当前以“五人小组”为代表的农村新型基层组织,正扮演着“尖刀班”的角色,带领精准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按照“五好”原则积极投入农村脱贫攻坚主战场,科学利用“五个一批”“六大攻坚”“6+6+N”等政策措施,扎实深入推进农村脱贫攻坚进程;通过充分发扬巴布精神,彰显基层组织“引领”、挖掘精神资源“能量”、破除思想观念“枷锁”、打造整组搬迁“亮点”,成为农村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经验与保障。

作者

周芳苓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三级研究员,社会学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5项、省领导圈示课题6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1部(执笔),执行主编、副主编著作15部。发表论文40余篇(部分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独立1项、联名4项),三等奖4项(独立1项、联名3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得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白正琼 ,女,贵州省黔西南州教育局资助办主任。
张华 ,中国共产党兴义市委员会统战部副科长级干部。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黄钧儒、史昭乐、吴承旺:《精神资源与脱贫攻坚——贵州省罗甸县大关村调查》,《求是》1998年第14期,第43~46页。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http://www.xinhuanet.com/。

贵州基层组织与农村脱贫攻坚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1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贫困村的基本概况
    1. (一)全省贫困现状
    2. (二)巴布村基本情况
  • 三 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基本做法与脱贫措施
    1. (一)基本做法
    2. (二)脱贫措施
  • 四 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
    1. (一)抢抓机遇,用好政策
    2. (二)五个一批,全面推进
    3. (三)聚力攻坚,决战贫困
  • 五 贫困村脱贫攻坚的精神动力
    1. (一)知耻后勇的使命担当
    2. (二)自觉自省的主体意识
    3. (三)艰苦奋斗的干事精神
    4. (四)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
    5. (五)坚韧不拔的工作意志
  • 六 农村脱贫攻坚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1. (一)驻村帮扶面临“五大”困境
    2. (二)精准扶贫面临“四大”难题
  • 七 结论与思考
    1. (一)主要结论
    2. (二)几点思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