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广州预防青少年吸毒研究报告

摘要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广州吸毒青少年群体呈现如下特征:吸食人数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初次吸食年龄偏低;七成以上吸食者为外地户口,六成以上吸食者为城镇户口;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吸毒者多为无业或无固定职业者;吸食毒品品种呈现多样化与新型化特征;复吸率高,“心瘾难除”为复吸的最主要原因。基于这些发现,本报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 吸毒 广州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杨丽芳:《海南省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现状与防控对策》,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 2.衣家奇:《关于吸食毒品犯罪的立法设想》,《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 3.蔡春艳:《贵州省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现状与治理对策》,《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8期。
  • 4.缪金祥:《刍议未成年人吸毒问题的预防对策——以江苏为例》,《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 5.缪清鑫:《关于吸毒青少年戒毒问题的思考》,《天府论坛》2004年第2期。
  • 6.董明伟:《矫治社会工作: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矫正制度研究》2003年第5期。
  • 7.郭磊:《青少年吸毒的家庭因素分析与家庭治疗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 8.胡婷:《青少年吸毒及其家庭治疗》,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 9.张红:《浅谈青少年吸毒的危害原因及防治措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 10.张雷:《新时期青少年吸毒的特点、原因与对策》,《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
  • 11.朱军、梁燕:《关注吸毒低龄化吸毒青少年行为失范三部曲》,《检察风云》2006年第12期。
  • 12.韩丹:《未成年人吸毒成因与对策研究》,《唯实》2011年第2期。
  • 13.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 14.郭翔:《中国毒品问题及对策研究》,《政法学刊》1997年第4期。
  • 15.陈度、石起才:《吸毒人员心理与行为矫治》,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 16.吴铁钧、王振华:《吸毒预防的理论与实践》,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 17.徐汉明、盛晓春:《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 18.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 19.徐汉明、盛晓春:《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 20.韩丹:《城市毒瘾——吸毒行为的社会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广州预防青少年吸毒研究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6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研究背景及方法
    1.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方法
      1. 1.问卷调查法
      2. 2.个案访谈法
    3. (三)调研过程及样本说明
  • 二 广州吸毒青少年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1. (一)吸食人数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未成年人所占比例有下降趋势
    2. (二)初次吸食年龄偏低,平均初吸年龄不到20岁
    3. (三)七成以上吸食者为外地户籍,六成以上吸食者为城镇户口
    4. (四)吸毒青少年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学历者达3/4以上
    5. (五)吸毒者多为无业或无固定职业者,毒资多来源于本人积蓄或向家人索要
    6. (六)青少年吸食毒品品种呈现出多样化与新型化特征
    7. (七)青少年吸毒行为群体性特征明显
    8. (八)吸毒青少年复吸率高,“心瘾难除”为复吸最主要原因
    9. (九)七成以上的吸毒青少年因吸毒而体质变差,一半以上的人因吸毒导致家庭关系不断恶化
  • 三 青少年吸毒原因分析
    1. (一)社会原因
      1. 1.广州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为青少年吸毒提供了先天条件
      2. 2.“重强戒,轻预防”的禁毒模式导致禁毒工作事前预警、事后跟进服务不足,禁毒效果甚微
      3. 3.同辈群体的不良影响
      4. 4.新型毒品“价低易得”给青少年吸毒提供了便利
    2. (二)家庭原因
      1. 1.家庭成员关系紧张
      2. 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3. 3.父母行为偏差
    3. (三)个人原因
      1. 1.好奇心理驱使
      2. 2.对毒品认知不足
  • 四 对策建议
    1. (一)加强重点宣传,创新禁毒宣传模式
      1. 1.加强重点宣传,从源头上遏制毒品吸食与犯罪
      2. 2.创新禁毒宣传模式,提升禁毒宣传教育有效性
    2. (二)借鉴“青年地带”模式,打造青少年戒毒专项事务工作中心
    3. (三)加强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
      1. 1.倡导正确的教养方式,加强亲子沟通
      2. 2.家长以身作则,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四)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强化法律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1. 1.将吸食、注射毒品等行为纳入毒品犯罪
      2. 2.《刑法》规定的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刑事年龄下调和加大对新型毒品的打击力度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