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

关键词

作者

王瑞军 ,工学博士、研究员,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建平 ,194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优秀专家,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曾任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副主任、主任,经济法律学院院长,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现任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主任。福建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带头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的学科负责人。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全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资本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学方法论、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撰写、主编学术著作、教材70多部。科研成果分别获得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八次获得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获得二等奖,还获得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理论文章奖,其专著《〈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获得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颁发的第七届“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
李闽榕 ,男,1955年生,经济学博士。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竞争力、现代物流等。
施筱勇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创新战略评估与研究管理部负责人、副研究员。
黄茂兴 ,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院长,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和竞争力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7.4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总体评价
    1. (一)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1. 1.城市创新竞争力综合排名
      2. 2.城市创新竞争力综合得分情况
    2. (二)城市创新竞争力要素得分及贡献率
    3. (三)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梯队得分情况
    4. (四)城市创新竞争力得分的均衡性分析
  • 二 中国城市创新基础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1. (一)创新基础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2. (二)创新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得分及贡献率
  • 三 中国城市创新环境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1. (一)创新环境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2. (二)创新环境竞争力的要素得分及贡献率
  • 四 中国城市创新投入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1. (一)创新投入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2. (二)创新投入竞争力的要素得分及贡献率
  • 五 中国城市创新产出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1. (一)创新产出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2. (二)创新产出竞争力的要素得分及贡献率
  • 六 中国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1. (一)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2. (二)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要素得分及贡献率
  • 七 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的主要特征与变化趋势
    1. 1.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区间差异大
    2. 2.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区域特点明显
    3. 3.城市行政地位与创新竞争力的关系不完全匹配
    4. 4.创新基础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和创新投入竞争力是影响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5. 5.城市创新竞争力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 八 提升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1. (一)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1. 1.总体把握:尊重和顺应城市创新规律是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核心和灵魂
      2. 2.认清形势:明确城市发展差异是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出发点
      3. 3.查根究底:探寻城市创新的根本动因是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持续动力
      4. 4.把握重点:抓住重点环节是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突破口
      5. 5.确定路径:明确实施对策是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具体实践
    2. (二)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1. 1.思想层面:营造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热情
      2. 2.环境层面:改革体制机制,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
      3. 3.城市层面:构筑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
      4. 4.产业层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夯实城市创新基础
      5. 5.企业层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6. 6.要素层面:多元要素投入,推动内涵式发展
      7. 7.载体层面:推进“三城”融合,打造智慧城市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