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

关键词

作者

马广海 山东大学教授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艾尔·巴比,2000,《社会研究方法》(上),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 安德列耶娃,1984,《社会心理学》,蒋春雨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丁水木,1996,《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启示》,《学术季刊》第1期。
  • 弗里德曼等,1984,《社会心理学》,高地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勒庞,2000,《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李静、何云峰、冯显诚,2003,《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 李秀林等主编,1983,《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N.C.科恩,1982,《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史》,梁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 尼·布哈林,1983,《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李光谟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 普列汉诺夫,1962,《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刘仁静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 汝信主编,1988,《社会科学新辞典》,重庆出版社。
  • 沈杰,2003,《中国社会心理嬗变:1992—200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1期。
  • 杨宜音,2006,《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第4 期。
  • 张二芳,1996,《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理论探索》第1期。
  • 周晓虹,1997,《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 Hollander,E.P. 1967.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Oxford.

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0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