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从社会心态培育到社会心理建设

关键词

作者

王俊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展社会学博士。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智库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心理建设: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项目批准号16ZDA231),主持完成十多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和创新工程项目。目前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社会心态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21JZD038)。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态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研究、风险社会与风险认知、医学相关问题的社会心理研究等,专注于社会治理的社会心理学路径探索。出版著作《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和《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场域治理的路径》(2023)、《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中国社会心态10年》(2021)、《公共风险:概念、理论与实证》(2020)、Development of a Society on Wheels: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Automobiledependency in China(Springer 2019)、《社会心态理论前沿》(2018)、《精神文明与社会心态:北京市西城区的实践》(2017)、《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2014)等。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1~2022)和《中国民众美好生活研究报告》(2020~2022),主编“社会心理建设丛书”。在《社会学研究》《心理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100多篇论文和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蔡元培,1980,《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蔡元培,1987,《蔡元培教育文选》,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陈其泰、宋学勤,2005,《梁启超与心理史学》,《天津社会科学》第5期。
  • 成伯清,2007,《从乌托邦到好社会——西方现代社会建设理念的演变》,《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 成伯清,2011,《社会建设的情感维度——从社群主义的观点看》,《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
  • 邓启耀,2014,《理性社会建设是良性社会心态的基础》,《人民论坛》第3期。
  • 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2008,《人的需要理论》,王淳波、张宝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 梁启超,1999,《梁启超全集》(第7卷),北京出版社。
  • 梁漱溟,1990,《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陆学艺,2008,《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第3期。
  • 沈晓辉,2008,《社会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湖南社会科学》第1期。
  • 孙中山,1986,《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
  • 王俊秀,2011,《关注人民的尊严和幸福,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2010—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转引自王俊秀、杨宜音《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俊秀,2013,《关注社会情绪,促进社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2012—2013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转引自王俊秀、杨宜音《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俊秀,2014,《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特点与社会共享价值观的重建》,转引自王俊秀、杨宜音《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俊秀,2014,《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薛洪,2012,《重视将社会心态的培育纳入社会建设的视野》,《唯实》第1期。
  • 杨鑫辉,1998,《蔡元培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的先驱地位与贡献》,《心理科学》第4期。
  • 张秀军,2001,《心理学的哲学之光——梁漱溟哲学心理思想探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 朱小玲,1996,《孙中山国民心理建设思想初探》,《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从社会心态培育到社会心理建设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2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